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生反骨,祸乱江南,自称“宇宙大将军”,死后尸骨无存!

高欢在快要去世的时候,跟儿子高澄说了一些话,讲到了朝里的大臣和武将,还顺便点评了一下。不过,他看到高澄一脸严肃,就停了下来,问他咋回事。高澄默不吭声,好像有啥心事。高欢就问:“你是不是怕侯景会造反啊?”高澄这才点点头。

高欢叹了口气,说:“侯景在河南那么多年,一直很嚣张,也就我能镇住他。你哪里搞得定啊!以后能帮你对付侯景的,恐怕也就慕容绍宗了。我之前一直压制着他,就是为了留给你的机会。只要你信任他,给他实权,他一定会帮你平定侯景的。”

结果呢,高欢真是一语中的,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和他说的差不多。慕容绍宗真的帮了高澄大忙,平定了侯景的叛乱。

侯景(503年-552年),字万景,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鲜卑化羯人,擅长骑射,先后叛东、西魏、梁,其在南梁的叛乱史称“侯景之乱”,称帝(国号为汉)后不久被杀。他时常上演归顺的一幕,却从没有一心效忠的对象。他将梁武帝活活饿死,玩弄萧正德、萧纲、萧栋三个傀儡皇帝于股掌之中,最后又自立为帝。萧绎因为友对他而成了梁元帝,陈霸先有了他做对手才得以脱颖而出、最终开创陈朝,江南的繁华也因为他而毁于一旦。侯景死后,尸体被分成好几份,被人抢食。

天生反骨

侯景这哥们儿,出生于怀朔镇的一个羯族家庭,要知道羯族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民族,因为它只是当时匈奴族的一个分支(或部落),是晋代入塞匈奴十九种之一的羌渠。羯人入塞之前,隶属于匈奴,即“匈奴别落”。其种族的根源,众说纷纭,多不足以为实,但有一点无可否认,那就是羯人大都特剽悍,崇尚武力,并且生性狡诈,反复无常,忠心二字根本就不存在于这个种族语言中。

侯景左脚有个肉瘤,导致走路不太利索,但即便如此,这兄弟也是骁勇得很,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所以后来就参军了。后来,他率领部队投靠尔朱荣,被提拔成先锋。侯景这个人虽然粗鄙,没什么文化,但是特别好学,经常向慕容绍宗请教兵法。结果没过没多久,慕容绍宗反倒还向他请教,这兄弟的成长速度可见一斑。

高欢消灭尔朱家族后,侯景看两人都是怀朔出身,就投降了高欢,并且得到了重用。可是这职务他觉得特无聊,总念叨着什么时候能摆脱这堆破纸。

高欢知道侯景这人有点反复无常,但当时正跟宇文泰都要打出脑浆子了,急需用人。所以也没限制他发展,让他掌管了10万大军,统治河南地区。

沙苑之战,高欢被西魏打败了,侯景拍着胸脯说:“宇文泰刚赢,肯定骄傲轻敌,让我带精锐骑兵去关中突袭,抓他个人质。”高欢的老婆娄昭君听说后就说:“就算侯景抓了宇文泰,也不会回来。他肯定会占据关中,自立为王。这样除了侯景,您也得不到啥好处。”高欢就没同意。

侯景虽然不爽,但也不敢在高欢在世时乱来。不过他一直瞧不起年轻的高澄,跟司马子如抱怨说:“高欢在,我不敢乱来;他一走,我肯定不会跟那鲜卑小孩儿共事。”司马子如吓得赶紧捂他嘴。

叛出北齐

高欢病重时,高澄写信给侯景,让他来觐见。但侯景和高欢有过约定,传递命令得有暗号。估计,高澄写信时,高欢也没有交待,所以这封信啥记号都没有,狡诈如狐的侯景就留了个心眼,压根儿不答理。后来高欢去世了,侯景就反了东魏。

一开始,侯景想投降西魏,还送了河南六州给他们。可西魏的宇文泰也是老奸巨滑之辈,早防着他呢。西魏只派了王思政去接收土地,同时叫韦法保、贺兰愿德等人带兵接应侯景去长安。宇文泰想夺他的兵权,好牵制他。侯景虽然对西魏挺好的,但背地里跟南梁搞上了,想保自己。

东魏武定五年,高澄写信给侯景,说要是回东魏,家人都保得住,还能当豫州刺史。侯景回信说:“当年王陵归刘邦,他母亲被项羽抓了,但还是立场坚定;刘邦的父亲也被项羽抓在手上威胁,但刘邦直接要项项羽分其父之肉汤喝。做儿子的都这样了,老婆孩子算啥。反正你们即使抓着我家人,我也不在乎。”

东魏知道侯景反了,马上派韩轨、元柱去围剿。西魏是想让侯景去长安的,但看候景太过滑头,后来也变卦了,召回接应的人,断绝跟侯景的来往。侯景没办法了,只好投靠南梁。南梁一直想收复中原,巧的很梁武帝萧衍刚梦见平了中原,侯景的降书就送到了建康。江南已经很久没出现大将了,自从陈庆之死后,可以说是将星凋敝。所以萧衍很高兴地接纳了侯景,至于大臣们说侯景此人阴险狡猾,接纳了必定会养虎为患之类的意见,都被他给忽视了。但是很快,萧衍就会被候景给上一堂令他终生难忘的政治课。

话说南梁太清元年,侯景这个家伙造反了。东魏那边儿也不甘示弱,派了慕容绍宗这员大将过来收拾他。梁武帝一想,咱也不能闲着,就派了侄子萧渊明去帮忙。结果呢,在寒山那地儿,他们被打得落花流水,萧渊明也被抓了。侯景一看,南朝军队这么菜,还是先保护好自己吧。他就跟慕容绍宗说:“咱们是来送别的,还是一决胜负?”慕容绍宗回答说:“来干架的。”

两军就这样僵持了好几个月,侯景眼瞅着粮草越来越少,就给手下的人打了个鸡血,说他们的家人全都被东魏给杀了,让大家跟他一起撤退回南朝。慕容绍宗这边儿也不甘示弱,他披散着头发对着北斗星发誓,说叛军的家属都平安无事。那些不想南渡的士兵们一听,纷纷投降了。侯景一看大势已去,只好带着残兵南逃。

在侯景的巧言令色之下,慕容绍宗放了他一马,但把侯景献给南梁的所有土地都收复了。梁武帝本来想捡个大便宜,结果呢,除了侯景这个定时炸弹啥也没得到。

再叛南梁

没过多久,梁武帝就尝到了收降纳叛的苦果。东魏收复失地后不久,就向南朝抛出了橄榄枝,还让萧渊明写信给梁武帝,说要是两国和好,就把他放了。梁武帝接信后那个伤心啊,侄子被俘的阴影还没散去,又看到了寒山之战的惨败,他也意识到梁军的战斗力太差了,收复北方就别想了。

听说两国信使频繁来往还打算谈判,侯景紧张得不行,怕自己被当作筹码去换萧渊明。他就多次上书朝廷,请求别跟东魏和好,还想自告奋勇去北伐,可惜都遭到拒绝了。到了这个地步,候景就可真纠结了!

侯景给当时很受皇帝宠信的大臣朱异写信并送钱,请他帮忙劝阻皇帝。不过朱异很不地道,收了钱却不办事儿,这让侯景很失望,并开始对皇帝有怨气。后来,侯景伪造了一封来自魏国的信,里面说要用萧渊明交换侯景。皇帝竟然答应了,还说萧渊明回来就立马把侯景送给魏国。侯景知道后非常生气,说:“我就知道这个老头子无情无义!”

之前侯景曾请皇帝给他做媒,想娶王、谢这些名门家族的女儿,但皇帝却说这些高门大族不适合他,让他找朱、张这些低微门第的人。侯景听了更生气了,说:“我一定要把这些南方佬的女儿都嫁给最低贱的奴婢!”这时,他的心腹王伟也在旁边一直煽风点火,劝他造反,说现在听天由命也是死,造反也是死,要好好考虑。侯景考虑后,决定以寿阳为基地密谋叛乱。几个月后,侯景以杀朱异等奸臣为借口,在548年八月十日起兵,开始了在南朝的作乱。

搅乱江南

侯景叛乱的时候,距离他从东魏投降到南梁才过去一年多。那时候,梁武帝听说侯景只有8000兵力,他满不在乎地说:“侯景能翻出什么大浪,我拿半截赶马的棍子就能把他收拾了!”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侯景和当时的平北将军萧正德勾结了起来,结果里应外合,一下子就攻破了建康的朱雀门。从十月二十五日开始,他们就围着皇宫所在的台城不放。到了第二年三月十二日,建康全城都被侯景占领了。

那时候,全朝的文武官员有3000多人被杀,还有很多老百姓也遭了殃。萧正德跟侯景一起打下了建康,侯景一度自封丞相,还让他当过皇帝,改年号为“正平”。但等占领了台城,侯景又让梁武帝恢复了皇帝身份,把萧正德降为了大司马。萧正德只过了一把皇帝瘾,心里很不爽,侯景听说后就以假诏书把他杀了。说实话,和候景相比,萧正德就像是个三岁的婴儿,完全被玩弄于手掌之中。同候景合作,纯粹是找死!

梁武帝倒也硬气,虽然对侯景的行为无可奈何,但就是一直不答应他的无理要求。最后,候景一怒之下就把他的粮食供给断了,他被活活饿死在台城净居殿里,享年86岁。

梁武帝一死,侯景这哥们的野心就彻底爆发了!他先是把太子萧纲扶上了皇位,史称简文帝。自己呢,不仅娶了漂亮的溧阳公主,还自封了一个超级牛的称号 -- 宇宙大将军!好家伙,这称号简直牛到天上了,比起好莱坞电影里的什么“灭霸”不知道要拉风多少辈。侯景一直有篡位的打算,但当时江南战事四起,他认为自立为帝的时机还不成熟。但没想到,时间一拖再拖,时机越来越不成熟。

大宝元年,也就是550年,湘东王萧绎派出了名将王僧辩来反攻。还有交州刺史陈霸先也起兵响应,两军很快就合在一起,一起朝建康打过来。侯景这边呢,在巴陵、江州、郢州都吃了败仗,损兵折将,他感觉再不称帝可能真得没有机会了。于是呢,他就把简文帝废了,让梁武帝的曾孙、豫章王萧栋当上了皇帝。然后又逼着萧栋把皇位禅让给自己,改国号为汉,建元太始。

当皇帝,就要祭祀七代先祖,并且要建七座庙。手下王伟就问侯景,您要把七世祖宗都是谁告诉我啊?也好准备祭祀典礼。侯景却说:“前面的几代我都记不得了,就记得我爹叫侯标。他老人家早就埋在山西朔州了,哪里还能来这儿享受供品啊!那些南北朝的人听了都暗自偷笑,极为瞧不起他。候景搜肠刮肚也就记得个爹的名字,祖父还是别人提醒的。无奈之下,王伟只好帮忙杜撰了四代祖宗的名号,再把汉代大司徒侯霸拉来当始祖,硬是凑齐了“七庙”。

后记

就这样,侯景草草登基,但他只在皇帝的位置上坐了100多天,就被王僧辩和陈霸先给打败了,最后连尸骨都找不到啦!

"侯景之乱"肆虐了近四年,使南朝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原本富饶的江南地区,如今白骨累累,人烟稀少。梁朝也因此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讲好中国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样!打不过北边,还打不过你?
<h1 style="color: rgb(0, 0, 0);">梁武帝的“两难选择”与当今启示</h1>全文阅读
侯景--读《资治通鉴》笔记之一百二十三
《南北朝系列》侯景之乱之二:慕容绍宗寒山大捷与杜弼挥书移梁檄文
南北朝时期的混世魔王以一人之力牵动三国 乱南梁 弱东魏 强西魏
以一己之力影响南北朝走势,细说“侯景之乱”始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