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土记忆】邵阳檀木山八月十五过中秋

……

作者按:这是2018年中秋节前夜,我在新加坡出访期间记下的文字。今年的中秋,一家人分散四处过节,文中的老祖母已驾鹤瑶台142天,老祖父也已神志恍惚不再主动对我讲起“吴刚伐桂”或曾祖父中秋“看禾”的故事,此刻正躺在病床上鼾声阵阵。天地无数有情事、世间满眼无奈人。一辈子很短,请好好珍惜眼前人......中秋佳节之际,恭祝各位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本文由乡土天下独家发布,原创保护
作者:朱开银  编辑:文翟

“八月中秋,灶面前蹲起”。过了秋分,已经真正进入“一阵秋雨一阵凉”的季节了,旧社会缺衣少食的年代,农村人还没来得及置办秋冬季节的衣物,只能蹲在柴火灶旁边取暖抵御早晚的凉风。从记事起,父亲就经常跟我说,“月怕十五,年怕中秋”。意思是,每个月只要过了十五日,这个月也就差不多要结束了;每年只要过了中秋节,这一年也就基本接近尾声了。所以父亲经常叮嘱我们,凡事要早筹划、早准备、早安排、早落实,不要等到最后了再来“闹急慌”,那时已经于事无补了。

在我老家湘西南农村檀木山,中秋也是个重要的节日。记忆中的儿时,母亲一早会去村里的屠户家称一块猪肉,如果村里有人干鱼塘则会买条活蹦乱跳的草鱼,好的年份还会杀只当年放养的嫩鸭子,忙活好一桌酒菜,盛上当年的新米饭,喊上祖父祖母,恭恭敬敬祭好祖宗后,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地过中秋。勤劳的祖父则会到水田里把春天种下去的芋头挖出来,放在木盆里搓净污泥和外皮,用来炖肉骨头吃,在那物资缺乏的年代,一年中难得吃到几次芋头,所以那份香甜至今难忘。印象中,祖父从不让我们用手去搓芋头,因为搓完后皮肤会奇痒无比。而他搓完芋头后,马上将手心手背抹满香油,据他说这样就不会痒了,而我至今也未敢尝试过。

中秋自然是要吃月饼的。只是那时的月饼没有如今这样精致,品种也基本只有黄糖豆沙馅、冬瓜糖馅、瓜子馅几种可选,重量分2两、半斤、1斤、2斤等。母亲往往会在中秋的前一天买一只1斤重的月饼,并一再叮嘱要中秋节当天的晚上才能吃,我和妹妹围着月饼、吞着口水,小声议论着今年的月饼到底是什么味道呢?院子里有吃“国家粮”的人,往往会从城里带回3斤甚至5斤重的大月饼,消息马上传遍院子,男女老少则争先恐后去围着大月饼看热闹并啧啧称赞。

我看完大月饼后跑回家去告诉祖父,祖父总是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崽啊,你读书要发狠滴,将来才能买得起更大更好呷格月饼……”。吃好晚饭,父亲将小方桌搬到门前的晒谷坪去,母亲则拿出月饼,切成几小块分给我们吃,往往这时候,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抓起月饼跑到院子里的柴垛边和小伙伴们一起扳一小块交换着品尝,看看谁家的月饼更香、更甜、口味更好。如果院子里当年有订婚但尚未结婚的准女婿上门,则新姑爷会给每家每户送一对小月饼与族亲一起分享节日的喜庆。

一家人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听着老祖父讲“吴刚伐桂”的故事,传说吴刚因为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惩罚去砍桂花树,如果没砍倒,则不能回到南天门去。但高达五百丈的桂花树随砍即合,吴刚每砍一斧,斧子砍下的枝叶就会长回到树上,所以经过了成千上万年,吴刚仍然没能砍倒这棵桂花树,年复一年地接受这永无休止的劳动惩罚。我们往往会瞪大眼睛,仿佛看到吴刚正在月亮上挥汗如雨……此时,老祖父会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为人处世要守规矩,否则迟早是要受到惩罚的!如果这时我们小孩用手指着月亮,一旁的老祖母则马上会喊道,“千万莫指月亮啊,月亮婆婆要割耳朵格……”。而我们则马上会双手合十、喃喃自语道“月亮婆婆我错了,千万莫割我耳朵……”。

老祖父说,在解放前,每年中秋节前后还是东家老爷“看禾”的日子。租种田地的佃农备办好酒菜,邀请东家老爷到租种的田地实地察看禾苗的长势和收成,吃完酒席,再决定今年是否减租。曾祖父在世的时候,每每遇到佃农喊他“七老爷,请嗯喃嘎帮我切看哈禾……”,他都会跟佃农说,“禾已经看古哩,今年过虫哩,租谷减半算哩,酒席你们自嘎呷古好哩……”曾祖父就是这么的豁达和宽容。

中秋前后,地里的红薯已经基本长成了,曾祖母则在长工每日收工后,把中午没吃完的冷饭炒热给长工吃,然后自己带着子女们啃煮红薯,宁愿苦了自家人也不愿意亏待别人。没有冷饭的日子,则量半升大米让长工带回自己家去煮,在那物资缺乏的年代,半升大米再加一升红薯米,够一家四口人一餐的口粮,长工自然是欢天喜地的。曾祖父曾祖母的那份家业,就是这样克勤克俭攒下的,至今,老祖父还经常告诫我“不细不成家”。

曾祖父一生与人为善,可惜天不假年,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的一个春日,刚上六十(老家庆生风俗做上不做满)的曾祖父到檀木山东边的榛果山自家山林察看长工采伐造纸原料,被一根从山顶飞速滑下的毛竹擦了一下腰部,体表没有明显的伤痕,回家后躺到床上,到傍晚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曾祖父去世后,曾祖母带着9岁的祖父苦苦支撑还算勉强富足的家庭,家道中落的祖父则已经跟着长工学着犁田了……虽然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破四旧等运动,所幸一直没有受到大的冲击,曾祖母直至六十年代初期寿终内寝。而对门院子三房族亲的一户地主,则被作为“五类分子”发配煤矿劳改、遭受批斗并客死他乡。老祖父至今还经常念叨,曾祖父曾祖母一辈子为人宽容仁慈、修阴积德、从不与人结怨,所以在那“六亲不认”的年代,后人没有遭遇打击报复,繁衍至今已有200余人。

……

我18岁那年考上大学后,从此,父母只剩背影、故乡只剩冬夏,就基本很少能够在老家过中秋了。参加工作后,只要时间能够安排得开,则一定会在中秋或者国庆和妻带着女儿儿子回到老家陪伴老人。记得女儿8岁时问我,“爸爸,为什么每到长假,我们班里的同学都是出去旅游的,而我们这么多年总是雷打不动地赶回老家,为什么呀?”对此,我总是耐心地跟女儿解释,“我们的根在檀木山,那里有我们四世同堂的至亲,我们老家有句话'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老人们需要我们的陪伴与照顾……”。

对我的解释,女儿总是似懂非懂地眨眨眼睛点点头,5岁的儿子则早已背好小书包在一旁说:“我们赶快出发吧,要不火车开走了就回不了了……”。

世上的道路纵有千万条,唯独不变的一条叫回家。所以过去18年,我们一家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忙碌而又快乐地在老家和城市之间来回奔波着。

“昔年八月十五夜,老院子里槽门边;今年八月十五夜,马来岛南狮城前。”去年的中秋和国庆,我和妻带着女儿儿子回到了老家,一家人都团圆了。这次自农历八月初七随团出访,至今已有九天,今年的中秋,是要在这异国他乡度过了。白天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告诉母亲,今年的中秋和国庆,可能回不来了。母亲在电话那头哽咽着回答我“莫紧格……国外打电话贵,莫港哩……”,然后匆忙挂断。我知道,母亲此刻一定已是泪水涟涟、掩面而泣……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不知,今年的中秋,是哪个堂弟抑或堂侄偎依在老祖父身旁,继续听他老人家讲述“吴刚伐桂”和曾祖父中秋“看禾”的故事?我想,年近九旬的老祖母一定是在月下拄着拐杖倚靠在槽门边的枇杷树下,她老人家那已是昏花的双眼就着皎洁的月光眺望着村口,期待儿孙们从远方归来……写完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已然双眼朦胧、泪湿衣襟……是为记。

檀木山开银戊戌岁仲秋夜於狮城

作者简介:朱开银,男,1979年出生于湖南新邵,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省“万人计划”特聘专家。18岁离开檀木山外出求学,长期担任某世界500强省属国企分管数字科技工作的高管团队成员,业余时间坚持用乡土文字记录心路历程、传播社会正能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斌:书写祖先历史 继承善良家风
他是臧家长工,历经4辈人,工作50年,臧克家死后将骨灰撒他坟头
各种中国人亲戚称呼图
回家吃饭(袁秭东散文)
100岁曾祖母的养生秘诀
【林欣晟】我懂得了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