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居易为什么被贬?人太实在,给皇帝提意见,不注重策略和方法

白居易,这个名字大家都熟悉,他的诗歌直白、接地气,“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更是引人共鸣。说起来他的《琵琶行》,不得不聊一下,白居易这么有才气的人,是怎么沦落天涯的呢?他的故事真是让感慨,好人难做啊!
公元809年,唐朝江淮地区发生旱灾,老百姓都快没饭吃了,唐宪宗下诏统统减免赋税。但是,有人就提意见了,这个人就是白居易。
白居易看到唐宪宗的诏书,没有把具体减免赋税怎么减、减多少等各方面的情况说清楚,就跟唐宪宗提意见说:“旱灾的情况很严重,为了让老百姓休养生息,陛下应该免除江淮两地的全部赋税,这样才能显示出来陛下的恩德。”
这还不算,白居易还建议皇帝,您也应该以身作则,减少一些宫女,缩减一些宫中的支出。
唐宪宗看到白居易的上书,很生气,还专门把他叫到跟前来:“你倒是够大方的,倒是朕格局小了,你这是一个好臣子的做法吗?”
白居易看到唐宪宗很生气,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您这么说,臣就不同意了。百姓是陛下的儿女,陛下就应该大方一点,臣虽然说话不是太好听,但是,臣一点私心也没有,全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考虑。”
唐宪宗看白居易一副诚恳的样子,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建议,但是,心里却不是很高兴。
唐宪宗要任命河东道节度使王锷为宰相,白居易却跟唐宪宗唱反调,语言尖锐:“王锷这个人贪婪虚伪,他不管百姓疾苦,四处敛财,百姓苦不堪言。陛下怎么能任命他为宰相呢?人们会说,陛下因为王锷给您送钱财,您才让他当宰相,以后各地节度使有样学样,搜刮百姓一个个无师自通,遭殃的就是百姓了,您的名声也会被败坏了。长期下去,这国家还有什么希望,这是陛下愿意看到的情况吗?”
白居易说得没错,河东道节度使王锷确实是这样一个人,他千方百计横征暴敛,又把从百姓身上榨出来的钱,拿出来一部分给唐宪宗,所以,唐宪宗对王锷有好感,嘉奖王锷,还想给他升职,白居易这才是谋国之言啊!有白居易这样的好臣子,这是李世民给他儿孙积的德啊!
但是,白居易这么给领导提意见,难免也会引来领导的不满。
王承宗作乱的时候,唐宪宗想让宦官突承璀带领军队去讨伐叛军,白居易又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一点也不客气,很直接地说道:“陛下您错了。按照规矩,凡是带兵作战都是把权力交给统军大将,哪有太监做大将的先例?再说了,太监又不懂行军打仗这一套,给他们统帅军队的权力,他们能打胜仗吗?您这么做,恐怕周边别的国家会笑话我们大唐没人了,陛下也会留下不会用人的不好名声,陛下可别这么干啊!”
唐宪宗看到白居易居然当众批评他,一点面子也不给,还讽刺自己瞎胡闹,那是非常生气。
他没有接受白居易的意见,还私下抱怨说:“白居易这小子居然敢这么没大没小,他别忘了是我一手提拔他的,真是再也受不了他了!”
大臣李绛看到老大生气了,赶忙为白居易求情说:“陛下千万别这么做,白居易为什么敢说话,那是因为陛下能够容纳说真话的人,这是陛下容纳进谏、虚怀若谷的美德,何必要给自己抹黑呢!陛下如果把白居易赶走了,大家都为了自己的前途考虑,谁是会说真话呢?陛下怕是再也难听到真话了。”
唐宪宗听了,怒气这才消了,没有对白居易的无礼行为进行追究,但是,心里却埋下了钉子,对白居易越来越反感了。
李绛回头找到白居易说:“兄弟,你老这么当众给皇上提意见,不顾及皇上的面子,皇上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啊!时间长了,你说的话再对,皇上也会认为你是针对他了,你的善意不能让皇帝明白啊!”
白居易听了,解释道:“真心的话,一定是不好听的,怎么能做到真心话还顺耳呢?小人说话那倒是好听,那是我这种君子能做的吗?”
心直口快的人,总会得罪人,这道理古今都一样啊!
白居易因为心直口快,很快又得罪人了。
宰相武元衡被刺客刺杀身亡,整个朝堂都震惊了。
白居易立刻就跳出来上疏,请求皇帝下旨严查,一定要把罪犯抓起来绳之以法,这简直就是朝廷的耻辱。
武元衡被刺这件事,有复杂的背景,很多看不惯白居易的大臣,也找到了由头,就非议白居易越权,一起攻击白居易。
接着,又来了一波攻击。
坊间传言,白居易的母亲掉进井里淹死了,但是,白居易却一点也不悲伤,还做了《新井》《赏花》诗,言辞华丽轻浮,这简直是世风日下,枉为人子。
那些敌视白居易的大臣,看到了机会,就拿这个小道消息跟唐宪宗说:“白居易这小子这行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要仁没仁,要孝没孝,这样人,德行太差了,陛下早就应该把他赶出朝堂了,简直让咱们大唐朝堂群臣脸上无光啊!”
唐宪宗听了,冷笑一声,赞同道:“说得没错,他平时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没想到现实中是这么无耻,真是太让人生气了。”
于是,白居易被唐宪宗贬到了江州,先是江州刺史,后来又不解气,再贬为江州司马。所以有了“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这个天涯沦落人,真是让人欲哭无泪啊!
【子霄读史感悟】
我认为,君子固然要求真,但是,君子更要务实。
君子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能随声附和,不能趋炎附势,但是,君子做事也要讲究方法,要识时务,既要保全自身,又要秉持初心,把事做成。君子既要有高洁的品德,又要有成事的谋略。千万不能为了一时之气,不能保全自身,还把事情搞砸了,这样的名声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不能保全自己,坚持所谓的真理,意义又在哪里?所以,君子既要有对初心的坚持,对真理的追求,更要有谋事的手段,灵活的手腕。既能为多数人请命,又能保全自身,这样的君子越多才是越好。
你觉得是这样吗?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末读书︱魏延安:曾经的愤青白居易--柏杨版资治通鉴夜读札记76
(读史讲古之卅一)白居易打横炮差点撞板
白居易仁德
散文风尚 | 苏东坡:刀尖上颤抖的灵魂 / 陈歆耕
宋朝与清朝的18个细节对比
直言进谏是官场大忌,白居易为什么变成了江州司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