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名家唐容川的经典“治血四法”

  止血是唐容川治疗血证第一法,其中充分贯彻了“治血先治气”的总原则。止血一法,继承了《内经》“急则治标”的原则。《血证论·卷二·吐血》指出:“血之原委,不暇究治,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

  在病因病机上,一方面他根据《内经》的气血相关理论,指出血证的发生均与气病有关,“其气冲和,则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气不止而血欲止,不可得矣”(《血证论·卷二·吐血》);另一方面,他还汲取了历代血证理论的内容。如朱丹溪“气有余便是火”(《金匮钩玄·火》),张介宾“血动之由,惟火惟气”(《景岳全书·血证》)等论述。

  治疗上,依据“治血以治冲为要,冲脉丽于阳明,治阳明即治冲”的思路,借鉴王肯堂治血“法当顺其气,气降则血归经”的主张(《证治准绳·杂病·诸血门·吐血》),提出止血一法应“独取阳明”,采用泻火降逆止血为主的治疗思路。

  

  血证虽以实热证居多,但唐容川指出,“十中一二(指虚证、寒证),为之医者不可不知也”。如失血证见“喘促昏愦,神气不续,六脉细微虚浮散数”之脱证,“独参汤救护其气,使气不脱,则血不奔矣”。若“阳不摄阴,阴血因而走溢”,治以“甘草干姜汤主之”(《血证论·卷二·吐血》),以阳和而阴血内守。若瘀血不行而血不止,则采用血府逐瘀汤。至于气随血脱的危证,便非血药可治,而当以独参汤急救。此外,因于伤风者,宜小柴胡汤加味;因瘟疫伏热发攻者,用犀角地黄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证论》_附抱儿痨论_中医世家
应用‘‘治血四法’’探讨出血性中风的治疗[摘]
何老的血证论治
便秘怎么治 火秘,三承气汤证。阳明...
唐容川《血证论》治血四法探讨
唐容川师法仲景治心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