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武器篇7:东北抗联的武器装备有哪些?

东北抗联是活跃于东北的抗日部队,长期在东北的黑山白水中与日军对抗,成功牵制了东北近八十万的日军,可以说东北抗联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联战斗的蜡像

相对于八路军和新四军,东北抗联的抗日环境较为艰苦,而且缺少支持,武器装备方面都是以快速机动的骑兵武器为主,缺少重武器,使用的都是步枪、驳壳枪和手榴弹等等,坐骑只有马匹,就是靠着这些武器,东北联军坚持了整整十四年,可以说相当艰苦。

初期武器较为充足

抗联早期也有自己的兵工厂,但只能制造单发手枪和手榴弹,同时还承担一些翻新子弹和修理枪械的任务,另外就是靠缴获而来,而且一开始抗联武器弹药较为充足,当时抗联的主要武器有步枪、手枪、轻机枪、重机枪以及迫击炮。

同时抗联也会自己购买武器,而东北的一些开明地主和绅士也会捐献武器给抗联战士,可惜后来日伪军开始从根源上断绝抗联武器弹药和物资的给养,没收分散在民间的枪支弹药以防止这些武器流入抗联手上,以至于后来抗联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武器的获取途径只能靠缴获了。

抗联战士

1935年抗联第二军武器装备数量

步枪、手枪4740支、轻机枪27挺、重机枪1挺、迫击炮4门、抗联战士5373人。

步枪方面

抗联步枪主要有三八式、莫辛纳甘步枪、套筒式

抗联使用的步枪

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步枪是日军的主要步枪,抗联的骑兵人手一支三八式步枪,虽然三八式步枪的口径只有6.5毫米,但因为枪管长,子弹初速度有731米/秒,是同时期射击精度最好的步枪之一。

三八式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是俄国1891定型制造的一款可以连发的步枪,也是俄国第一种无烟火药连发的步枪,虽然只有5发子弹,但射击精度好、性能稳定,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步枪之一,早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就使用了。因为连续发射时如同水珠溅落,有水连珠步枪的外号。

套筒式步枪

套筒式的原型是德国造1888式步枪,因为枪管外有一个全长式枪管套筒,因此被称为“套筒步枪”,后来被汉阳兵工厂引进生产,后来国内大量生产,成为民国和抗战时期使用最多的步枪。

老套筒(上)和汉阳造(下)

手枪:缴到什么用什么

抗联每人都配备一支手枪,至于手枪的型号很不统一,基本缴获什么就用什么,其中抗联最最喜欢的手枪就是勃朗宁手枪的各个型号,而勃朗宁又被称为撸子,其中最好用的是枪牌撸子、其次就是马牌撸子,后面则是花嘴撸子,其他的还有日本14年式、张口、匣枪、转轮等等。

马牌撸子

之所以没人配备一支是因为抗联的步枪不携带刺刀,因为骑兵对决的时候,日军往往喜欢挥舞军刀冲锋,而抗联在日军没有砍来的时候直接用手枪就可以击落,而且也没有刺刀可以用,至于军刀则会使用。

抗联大刀

同时抗联也有自己生产的手枪,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兵工厂自己制造的单发手枪,这种手枪有效射程只有几十米,但却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使用的重要武器,虽然外型粗糙,射程也不远,但携带灵活,有一定的精准度,是抗联最重要的枪械。

长18厘米,铁质东北抗日联军自制手枪

机枪:捷克式轻机枪

日军给伪满部队配备的机枪是日本歪把子机枪,也就是十一年式轻机枪,但伪满军队不太擅长使用,因此日军占领后在原先的奉天兵工厂里生产捷克式轻机枪给伪满使用,当时伪军每个步兵连都有四五挺捷克式轻机枪,这些武器自然被抗联缴获使用。

捷克式轻机枪

当时抗联一个中队会有好几挺口径7.92毫米的捷克式轻机枪,配备一个射手和一名备补手,其中射手除了负责射击以外还需要腰扎一个装有4个弹匣的弹带,备补手则需要在战斗中及时的更换弹匣,而他也要携带备用弹匣和弹药箱还要背一支步枪,身体素质要求很高。

抗联第一路军

虽然也会缴获日军的歪把子机枪,但歪把子机枪每发射150颗子弹后就需要对弹匣拨叉、复进机和坡膛涂枪油,否则无法连续射击,加上恶劣的环境,还不如步枪好使,因此抗联很少使用。

手榴弹:日本九七式手榴弹

手榴弹方面,抗联使用的就是缴获的日本九七式手榴弹,一般一个战士会携带三四枚,如果是个优秀的投手会携带十来个。

日本九七式手榴弹

和其他手榴弹相比,日本九七式手榴弹为了防止意外引爆,对于“磕”的阻力设计得很大,而东北漫山遍野都是软土,而树皮也不够硬,因此能磕的地方只有战士的鞋跟和枪托,而想要用鞋跟又得穿日军皮靴或翻毛皮鞋,这玩意也不是人人都有,就算有也会因为经常磕手榴弹,把鞋跟砸坏。

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

所以抗联战士都会在枪托上会钉上一块铁皮用作磕弹,这也是抗联步枪的标志性特征。

八二迫击炮:抗联最大的武器

抗联最大的武器只有八二迫击炮了,每个团、支队都会有一门,为了方便机动和携带,抗联的迫击炮简化成只有炮管,辅助的脚架、坐钣、瞄准镜全不要,用的时候直接蹲在地上,一手搂着炮管,一手用“跳眼法”伸出大拇指进行目测射击。为了应对炮楼等工事,抗联对迫击炮进行改装,让迫击炮进行平射。

八二迫击炮

靠马匹行军打仗

母马才是最好的选择

东北抗联的行军靠的就是骒马,所谓骒马其实就是母马,由于公马易受惊吓,互相之间经常踢斗,听到枪声后非常冲动难以控制,而且消耗的食物比较多,加上公马体内脂肪比较少,在缺少饲料的情况下很容易瘦亡。

抗联战士休息中

而母马则相对温顺得多,而且脂肪多,即便瘦得皮包骨头,仍然能坚持行走,所以东北抗联尽量征集母马当战马,而在东北能够获得的马都是种地拉车的本地马,这种马身形较矮、四肢粗壮,虽然奔跑速度慢但是不怕严寒,能耐饥,不容易生病,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喂些粮食、黄豆和盐,没有粮食也可以刨开积雪啃草,靠撕咬嫩树皮和细枝充饥。

骑马进军

而日伪军的马匹虽然体型高大,奔跑速度快,但因为饲养严格,在日军中马的地位比士兵高多了,而且日军对战马的伤亡责罚很重,死伤马匹的骑兵会被责罚或者扇耳光,很多日军为了避免战马伤亡,早早下马步战,严重影响他们的机动性,可以说骑兵对战上日伪军是不如抗日联军的。

马鞍只能从敌人身上获取

行军打仗不能只有马,还要有马鞍,虽然民间有制作马鞍的工匠铺,但制作数量少,规格也不统一,因此抗联很少采用,至于马鞍的来源只能从敌人身上获取了,当时日伪军的骑兵部队有很多,基本每个师团都有一个骑兵旅团,他们身上的马具就成为抗联最主要的战利品了,但日军的一副马鞍很重,一般有十五公斤左右,在背负马鞍后撤中,不少抗联战士都不幸被敌人击中。

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

抗联神器:老母鸡枪油

在诸多的武器中,抗联还有一个神器,这就是老母鸡枪油,在严寒的东北,抗联和日伪军的武器都会遇到枪拉不开栓,子弹不能击发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用枪油进行处理了,日伪军使用的是石油类润滑油,但在冬天很容易凝固,用尖刀都挑不动。

至于抗联战士则使用的是老母鸡枪油,虽然老母鸡枪油也会冻的凝住,但油很软,把油挑出来后放入手心,一会就融化了,可以顺利的进行涂油操作,除了通枪管用通条和擦枪布外,对枪上的其它零件也可以全部用手抹,确保了冬天武器能够正常的射击,因此冬天战场上,抗联的火力往往占据上风。

抗联隐蔽点之一

至于老母鸡枪油也很容易制作,将肥硕的老母鸡切成碎块放入清水中煮,烧开后用灶膛中的余火慢慢熬煮两三个小时后将上层鸡汤撇出,随后用小火熬煮,继续熬煮三个小时左后就可以了,随后灌入战士的枪油壶,使用的时候挑出来即可。

艰难的抗联兵工厂

抗联兵工厂虽然有很多,但能够成规模生产弹药的只有抗日联军第三军和第十一军在七星砬子山密营的七星砬子兵工厂,七星砬子兵工厂里有三台旋床子,一台镜面床子,一台综合床子。有的是以柴油机为动力,也有用手摇的,人数只有十八名工人,用铁轨以及火车皮、炮弹皮等为原料进行武器制作。

七星砬子兵工厂遗址

1937年七星砬子兵工厂因叛徒高密而遭到包围,日伪军派400余人前来进攻,为了防止损失,兵工厂的工人们将机器拆开埋藏起来或者转移到其他地方,等战斗结束后继续生产,虽然屡次早点日伪军破坏打击,但始终坚持生产。

1939年,日伪军为了摧毁七星砬子兵工厂调集了三千多名日伪军发起猛烈的进攻,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最后还使用毒气,最终抗联战士和兵工厂的工人全部在战斗中牺牲,兵工厂惨遭破坏,再也没有能恢复生产。

可以说在抗战中抗联是一支始终没有标配武器、始终没有后勤补给部队,在东北和日军坚持战斗十四年,是现代战争史上装备差距最悬殊的搏斗,而到了后期,由于敌人的封锁,抗联的武器弹药已经非常珍贵了,打出去多少子弹都要捡回来,对于弹药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控制。

抗联女战士

因为留有一颗子弹就有机会打死一个日军,很多战士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愿意用子弹打猎,而在兵工厂存在的时候,用过了已经变形的子弹壳还要尽量修复装上子弹,但很多成为哑弹而打不出去,而且武器由于缺乏保养,很多武器都生满了锈,要不断地擦拭,可以说东北抗联斗争是最为艰苦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联勇士牺牲12人,击杀上百名日伪,周保中定名:十二烈士山
抗战中的重庆兵工厂(一)
抗日战争时期军事之最-武器
二战武器篇3:八路军的武器弹药都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赵尚志将军殉难后的遗留物品
43000余人的日军投降,却收缴到4万多支步枪,这是啥情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