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自镇守扬州的史可法,到底是名垂千古的英雄,还是历史的罪人?

近年来,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很多人都认为史可法被严重高估了,认为掌握大权的史可法守卫扬州却毫无斗志,满脑子想的就是采取何种方式殉国,全然不顾扬州城的百姓,仅仅一天就被清军攻破,无数百姓惨遭杀害,自己成就了好名声。

史可法

对于这种理论,完全是人云亦云,没有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甚至觉得史可法能力不足,空有十万大军却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但我们回到当时的情况去捋一捋,就知道史可法面临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烂摊子?

难以服众的骄兵悍将

弘光元年(1645年)初,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被驻兵睢州的许定国所杀,留下六部骄兵悍将,高杰的军纪本来就差,手下的人跟着他毫无报国之心,只想混个利益最大化,尤其是李本深、李成栋等人,各自有着自己的部队,成为当时比较独立的军阀。

江北四镇

如何安排这些骄兵悍将是是史可法督师扬州后首先面临的大事,而高杰死后,高杰夫人邢夫人提出将高杰儿子高元爵送给史可法当义子,如果史可法可以答应,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个义子控制高杰所部。

从后世角度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前提是史可法的军事能力至少强于高杰,有足够的威望镇服六部,否则在乱世的情况下,这些本就是因为利益聚在一起的人无论是对孤儿寡母还是内阁大臣都不可能有什么忠诚可言。

高杰

史可法也知道自己没有那样的军事能力,根据当时的情况作出了最为靠谱的选择,就是让实力最强的李本深做提督,希望李本深成为高杰那样的人能镇住其他五人,这样高杰遗留的部队至少还是一个整体。

史可法的提议在当时来看的确是最靠谱的,而且得到高杰六部的支持,当然提议归提议,即便李本深成为提督也无法像高杰那样完全镇住其他五部,他需要时间来消化,而且其他五部肯定也有点小心思,但作为权宜之计,已经足够了。

但就是这样的权宜之计都被弘光小朝廷否决,弘光小朝廷哪怕是空降官员也不任用李本深,结果导致空降的人无法整合六部,反而逼得六部人对弘光朝廷更加不信任,直到多铎打过来后,弘光小朝廷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采纳史可法的建议让李本深做提督,但为时已晚,因此等多铎南下的时候,高杰原本的六部其实就是六个独立的军阀而已,史可法根本指挥不动。

左良玉的清君侧,弘光朝廷选择全力防守

就在清军准备南下的时候,占据长江中游的左良玉却以清君侧的名义东进攻打弘光朝,当然左良玉的清君侧是因为打不过李自成和阿济格,为了确保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选择控制弘光朝,如果成功控制了南明朝廷,那么投降清朝之前就可以更大的谈判资本,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权益。

左良玉

面对来势汹汹的左良玉,掌控朝廷的马士英把高杰六部之外的部队全部调往西线防备左良玉,站在马士英角度来看,清军虽然南下,但毕竟还没有威胁到自己生命,左良玉可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的,杀的可是要自己,自然得全力防备。

所以将黄得功、刘良佐、黄婓等部全都拉到西线防御,甚至想把史可法在扬州的几千人都拉出来防御,遭到史可法的拒绝。

不料左良玉却在东进途中病死了,他一死,他的儿子左梦庚除了中军亲卫部队外其余完全指挥不动,其余的左部完全各自为战,纷纷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劫掠,根本不愿意打仗。

各部只想自己利益最大化

但左良玉病死的消息并没有传到马士英耳中,反而将各地劫掠的左部视为行动,继续增加西线的军力,可以说多铎南下的时候,整个江北地区几乎没有什么防御,南明的部队大部分都在西线防御。

还没交战就被包围的扬州

多铎南下途中几乎顺风顺水,因为高杰各部基本没有统一的指挥而且缺乏朝廷的支持,自己又是军阀而已,于是多铎南下的同时他们纷纷南逃,也让史可法从南京回来后发现江北几乎没有什么防御了,所有的军队都一股脑的南下了,在没有任何防御的情况下,史可法寄希望于在扬州有效防御了。

清军南下

但问题是扬州士绅百姓拒绝高杰六部的进城,当年高杰在扬州城下烧杀劫掠,要不是史可法出来劝阻,高杰都打算进攻扬州城了,也因此扬州士绅百姓听闻高杰六部要进城死活不愿意,虽然清军可怕,但还没来,但高杰当年可是实打实的烧杀劫掠,自然不愿意放他们进来。

就在此时,北方溃逃的明军和难民也纷纷逃到长江边上了,想要乘船南渡,但防御在长江边上的郑鸿魁却按照南明朝廷的要求对这些船只进行炮击,造成大量溃逃的明军和难民伤亡而无法渡江。

此时正在北边抵抗清军的李本深、杨成祖人知道自己既没法进入扬州城也没法渡江,又打不过清军,于是大家直接选择投降,而已经控制瓜州的李成栋同样也看到自己没法进入扬州城也没法渡江的情况,于是也投降了,可以说清军南下还没怎么交战就把扬州给包围了。

清军南下还没怎么交战就把扬州给包围了

各怀心思的扬州守军

此时史可法能够依靠的只有自请从征效力的刘肇基了,也是唯一驻扎附近听命史可法增援的部队,虽然刘肇基有军事才能也很忠诚,但问题是他没兵啊,此时的南明朝廷想要维持各路军阀的钱都不够,根本没钱给刘肇基招兵买马。

也因此,史可法能够真正掌控的部队就是刘肇基招募的小几千人的部队,这点人想要防御偌大的扬州城无异于以卵击石。

史可法像

但史可法并没有放弃,这个时候依旧想尽力挽救败局,终于在清军来临之前将高杰的一些军队拉进来了一些,但这些人刚进城却自己先劫掠,和扬州士绅百姓关系紧张,而且刚开战没多久直接出城投降了,几乎毫无作用。

所以说面对清军的包围,扬州城内史可法能够掌握的嫡系人马只有千余人,能拉的部队不仅缺乏战斗意志甚至自己先劫掠起来,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能抵挡起来?

此时多尔衮想要劝降史可法,遭到史可法拒绝,虽然城中的力量无法阻挡清军但他没有屈服,抱着必死的决心回绝了多尔衮,由于寡不敌众,扬州城仅坚持了一天就失守了,城破后史可法想要以身殉国,但被部下阻止。

清军抓到后多铎亲自劝降史可法并且开出十分丰厚的条件,但史可法丝毫不为所动,反而对多铎破口大骂,恼羞成怒的多铎下令杀害史可法,随后多铎下令屠城。

多铎屠城

屠城倒不是多铎生气和遭遇抵抗而不满,毕竟清军几乎没有什么损失,真正的原因是多铎一路南下投降的明军已经一二十万了,这些人都需要安抚,都需要奖赏,怎么奖赏?自然是富庶的扬州了,本质上就是用富庶的扬州安抚这些明军,顺便震慑江南,也让扬州这座江南名城沦为废墟,八十万军民倒在了血泊之中。

所以说史可法镇守的扬州局势内外在就烂透了,除了天将猛人,否则神仙难救,而史可法本身并无太大的军事能力,自然无能为力,倒是气节足以留名青史,很多人都觉得史可法身为东林人,毫无大局观,丝毫没有组织有效的抵御,是罪人,但现在看到这些情况,你还觉得怎么才能抵御?

史可法殉国后南明赠谥“忠靖”,到了乾隆时期,乾隆追谥为“忠正”,而刘肇基则追谥“忠烈”,这也是对他们气节的肯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军入关后扬州屠城80万 200年后国人才知道真相
史可法手札二幅
此城守军誓死不降,清军直接屠城80万,两百年后国人才知道真相
第四节 扬州失守
斗酒炉香对联
豫王府及其门前卧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