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清往事:美英是如何联手,帮助日本打赢甲午战争的

晚清输了甲午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满清统治的腐朽,日本维新的成功等等,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本维新不过十几年,其底蕴不足以彻底打赢晚清,也因此甲午战争是日本赌上国运的一场冒险行为,当然日本赌赢了。

甲午战争

只不过这种赌并不是单枪匹马的和清朝对决,而是战争美英两个帝国的肩膀上赌赢的,换句话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背后其实是美英的支持,可以这么说,从一开始,清朝就处于一个必输的局面。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满清朝野上下都兴起了洋务运动,一度迎来了“同治中兴”的局面,当然被列强打趴的清朝面对列强还是心有余悸的,列强们也不断在清朝攫取利益,虽然英国最先轰开国门,但沙俄却依靠地利的优势,反而后来者居上,引起英、美两国的不满。

各国势力范围

彼时的美国刚刚兴起,主要精力都放在自家的后院美洲上,只能跟着英国在清朝吃点残羹剩饭,英国也是如此,不仅远离清朝,而且殖民地太多了,无力在清朝驻军过多,在清朝的利益争夺中,居然处于沙俄的下风,加上沙俄在欧洲不断扩张,遏制沙俄也成为英美两国的头等大事。

既要在清朝攫取更大的利益又要遏制沙俄的势力,选来选去,一眼相中了与清朝隔海相望且素有野心的日本,最终美英联手开始扶持日本作为自己的代理人,美英出钱、武器、顾问以扶持日本军事力量,至于日本则出人力,共同掠夺满清的资源和财富

而为了得到英国的支持,日本在和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日英航海通商条约》即将到期的时候,不顾国内反对,续签后继续保留大量不平等的内容,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英国的好感。

而早在明治维新开始的时候,美英金融资本就开始为日本提供大量的资金,比如刚刚担任大藏省少辅的伊藤博文就向英国借款100万英镑修建一条东京到横滨间的铁路,随后借款越来越多,到了甲午战争前,日本已经向美英金融资本借了约5000万两的白银

明治维新的启动资金来自英美

借了钱可是要还的,但日本刚刚明治维新成功,而且这些巨额的借款都用于军事建设上,根本无力偿还这些借款,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动战争抢钱,至于对象自然是满清了。

战争是非常烧钱的,很大程度上依赖双方战争资金的多寡,而甲午战争前的1893年日本实际国库收入约为1.1377亿日元,约为7585万两白银,而此时的清朝国库收入为8867万两白银,日本在启动资金上弱于晚清。

为了发动战争,日本先行发行了1.168亿日元的公债以募集资金,其中美英等国就认购了9600万日元(实际上为966.49万英镑,此时日元和英镑汇率为10:1)左右,占了80%以上,他们敢借钱给日本就相当于认定日本胜利,如果日本失败,这些公债和废纸没什么区别,对于他们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而战争爆发后,日本又不断发行新的国债来筹措军费,其中在1894年8月,日本就发行了3000万日元的国债,而到了11月,日本又发行了5000万日元,可惜民间对日本打赢战争的信心不足,这些公债基本没能卖出去,而此时的日军每个月的军费就得1000万日元,显然不够。

19世纪末的日军

随后日本又动起来向国外兜售的歪脑筋,说实话,日本也没信心能够在欧美市场上卖出国债,但没想到日本国债在欧洲市场非常火爆,仅仅英国的银行就认购了8000万日元国债的里的一半,至于其他欧洲银行也打开方便之门,甚至英国还准备向日本提供2亿日元的低息贷款,但此时日本胜利已成定局,锦上添花的事情日本还是拒绝了。

就在欧美在资金上大力援助日本的时候,对于清朝则是加以限制,当初清朝想通过赫德向英格兰银行借款600万英镑,但遭到拒绝,而在战争爆发后,美英表面保持中立,暗地里却在下黑手。

英国先扣押清朝刚刚购买的鱼雷船“飞霆号”,随后安排英国的商船为日本运输军火,被清朝发现后爆发了“巴山轮”事件,明明清朝发现英国暗中给日本运输军火,却被英国倒打一耙,以清朝的调查延误了英国轮船的运输期限,要求清朝赔了4000英镑,简直闻所未闻。

飞霆号

不仅如此,为了支持日本打赢甲午战争,英国还帮助日本建造两艘12000吨的铁甲舰,当然这些铁甲舰建造后甲午战争早就结束了,但也看出应该所谓的中立就是个笑话而已,甚至还派出了大量的军事顾问和战地观察团为日军提供战场服务,当然所谓的观察团不是真的观察,而是为日军提供情报,甚至必要的时候给日军搭把手

如此一来,战争还有什么悬念?明面上是清朝和日本的战斗,实际上是清朝与日本、美英等列强战斗,清朝如何能赢?战败是迟早的事。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狮子大开口,一下子要了两亿三千万两的白银这其中一大半被用来偿还美英的战争贷款,靠扶持日本,美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顺便中断了晚清洋务运动。

签订《马关条约》

你以为只是一箭双雕?错了,美英还能从清朝身上薅钱,因为满清无力偿还赔款,只能向英德法俄等国银行团借款偿付,前前后后总共还了六亿两白银的本金和利息

这还不算,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列强们强迫满清用英镑交付,逼迫白银贬值,一开始3两白银等于1英镑,但在日本战争赔款的快速挤兑下,这种固定的汇率被打破了,甲午战争后,6-7两白银才能兑换1英镑,直接让清朝的白银贬值一半,大量白银的外流又造成了晚清日益严重的货币通缩,彻底扼杀晚清的经济。

说实话,甲午战争满清明面上赔偿了两亿三千万两的白银,但因为白银的贬值加上各种贷款,最终损失的可是几十亿白银,让列强赚的盆满钵满。

当然,英国一度打算扶持清朝遏制沙俄的,但发现如果清朝强大起来能否驾驭得住都是问题,深怕清朝崛起后以他们展开报复,但日本没问题,毕竟是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一旦离开英美的支持就会陷入原型,可以放心大胆的扶持。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野心一旦滋生就无法遏制,日后的日本还是对他们下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清找外援!何以平内有余,御外不足?看看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区别
统治者无能,国家就会遭殃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危害有多大?直接毁掉了中国数十年国运
印进洞廊与当年日军挑起甲午战争表面相似,本质完全不同,不要动辄拿李鸿章来批判
《辛丑条约》规定,清朝39年内,赔款9.8亿两白银
越挨揍越有钱?清末,清政府为何突然“有钱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