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崔加荣:女作家三毛带给女人的思考 | 三·八特献

/ 图:堆糖

说起女作家三毛,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如果问她跟《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是不是一回事儿。恐怕很多人都会回答说:此三毛非彼三毛,没有半毛钱关系。一个是中国现代女作家,跟西班牙人荷西在撒哈拉沙漠裸婚的那个三毛。另一个是漫画和影视剧里的流浪儿童,风马牛不相及嘛!

但是,今天我要说此三毛就是彼三毛,两个三毛是一个三毛。其实,她俩真是同一个三毛,是不同人共用一个名字。

两个三毛之间的故事不复杂,但是很感人。

中国现代女作家三毛原名叫陈懋(mao)平,原籍是浙江舟山定海,1943年3月26日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正街。按照族谱,她是“懋”字辈儿, “懋”字太复杂了,三毛小时候学不会写,干脆就把这个“懋”字省略了,后来干脆改名为陈平。因从事写作,用了三毛这个笔名。

1948年,三毛随父母迁居台湾,三毛初二就休学了。

1967年初恋失败,只身一人赴西班牙留学。在那里认识了西班牙的高中生荷西。当时,三毛比荷西大八岁,她只把荷西当成单纯的小朋友,两个人一起玩得很快乐。一个周末,荷西对三毛说:“Echo,你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要娶你。”那一年,荷西刚刚读高三。三毛拒绝了,毕竟六年太长久了,何况,荷西还是一个高中生,想法未免不成熟。为了让荷西断了念想,三毛又开始谈恋爱。后来,她离开西班牙,去了德国、美国,然后又回到台湾,与荷西再也没有任何联系。

三毛的情路似乎有些坎坷。六年后,准备在台北结婚的三毛,因未婚夫突然离世,不堪忍受失爱的痛苦,她再次回到马德里。就这样,等了六年的荷西,终于等来了三毛。他们正式恋爱了。

1973年,两个人在西班牙的撒哈拉沙漠当地法院举行了结婚仪式。因为仓促,也没钱,两人只穿了便装,三毛戴一顶太阳帽,还自作浪漫地在帽子上别了一棵香菜。由于仓促,法官还漏掉了交换戒指的环节。婚礼后,两人搬进了沙漠里一座垃圾场对面的简陋房子里,房子还有一个天窗,刮风时沙子会落进来。沙漠缺水,用淡水要去镇上提。就这样简单的婚礼,简陋的生活条件,成就了两个人轰轰烈烈的爱情。

对于三毛和荷西而言,家,从来与富贵荣华无关,家,就是有他(她)的地方。

三毛与荷西对家的定义便是如此:心安处,便是家!有爱,便是家!

在撒哈拉沙漠的那段生活,激发了三毛的文学写作潜能。1976年5月,出版第一部作品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

1979年9月30日,荷西在潜水中意外丧生,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湾。

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宫内膜肥厚,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3日开刀完成手术。4日清晨,医院清洁女工到病房打扫浴室时,发现三毛用丝袜把自己挂在打点滴的吊钩上,自杀了。死的时候,穿着白底红花睡衣,也没留下遗书。

再说另外一个三毛,《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源自于上海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漫画的名字就叫《三毛》,最早在1935年就出现了,后来叫做《三毛流浪记》,1948年,被改编成电影,引起轰动,张乐平也被称为“三毛之父”。

那时,女作家三毛当时还不叫三毛,叫陈平。她三岁时就接触到《三毛流浪记》这本书,使她看到了人世间最真实的一面,懂得了同情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孤苦的孩子们,学会了感受人性的温暖和爱,同时感受到“三毛”这个孩子身上坚强的意志和正义感,以及坚持人生光明的信念等等积极的精神。因此当她有一天打算写作时,便决定以“三毛”为笔名。

后来三毛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她一直惦念着那个给予她笔名的漫画家张乐平。

有一天,张乐平在报纸上说想要见见这位用了他作品里的名字的作家。三毛看到后,非常开心。托亲友带一封信给正在住院的张乐平。当时,张乐平得了帕金森综合征,不便写信,口述了一封长信给三毛,还送了一幅“三毛”的漫画像。三毛非常感动,很想去大陆见见张乐平并认作爸爸,因为张乐平既然是三毛之父,她自然就应该是张乐平的女儿啊。

1989年开春,三毛从台湾转道香港到上海,终于见到了张乐平先生。三毛一见到张乐平就亲切地喊“爸爸”,到屋里见到冯雏音就喊“妈妈”。同二老交谈时,三毛一直亲热地喊着“爸爸妈妈”,还拉个垫子跪下来给二老磕头。

至此,算是梳理清楚了,作家三毛的名字就是用的《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

那么,刚才讲到的三毛的第一部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到底写了什么呢?我们又读到了什么呢?

《撒哈拉的故事》讲述的是她在偏远沙漠所经历的一系列有趣的生活故事。难以想象,在酷热难耐、物资匮乏又偏僻落后的撒哈拉,她与荷西竟能活得如此有滋有味,乐趣横生。我想,这都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吧。她用廉价的小艺术品把沙漠中的陋室装扮成宫殿,用自制的木头家具组成一个温馨的家。

《撒哈拉的故事》除了写三毛与荷西的爱情,也记录了三毛感受到的撒哈拉。封闭的撒哈拉,缺水缺电,电视常年打不开,许多村民甚至从未见过镜子,照相机;平淡而又落后的撒哈拉,当时还存在奴隶制度,三毛的婚礼,竟然是教父第一次给人主持婚礼;动乱的撒哈拉,有战争,有死亡。《撒哈拉的故事》把这些撒哈拉不为人知的一面呈现给读者。

如此艰苦的生活,如此多的困难和危险,三毛却认为很浪漫,很快乐。

三毛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崇尚自由,追求内心的自己。初中时逃学去坟墓堆读闲书,长大也没有数字观念,不肯为金钱工作,写作发表文章纯粹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一张撒哈拉沙漠的照片,突然感慨万千,于是决定搬去住,苦恋她的荷西当然也跟着去了。在那落后的小村里,自己提水,省吃俭用,日子过得非常艰苦。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快乐和浪漫,因为他们追求的是内心自由。

但是,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生活和快乐?我们是不是要追求这种浪漫和快乐?作为一个女人,到底如何看待爱情和快乐?

假设我们都崇拜这种内心的浪漫和快乐,都去追求这种生活,不讲工作,不讲孩子,那么,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退一万步说,即使我们应该去追求这种生活,也有机会去追求,我们有没有这个勇气去过这样的日子?

其实,有很多偏僻的农村,环境优美,乡音淳朴,可是那里的人并不觉得幸福,反而觉得日子过得苦,累,向往城里的生活。

女人结婚也是一样,似乎老公永远是别人的好,总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等离了婚,换了一手,发现只是从火坑跳到水坑里,仍然有烦恼,仍然不满意。哪一个最好?你手里的就是最好的,不是最好你能选择他吗?作为一个成年人,起码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哪怕你对其他人产生了幻觉,最终还是会回来,回归家庭。人无完人,对老公抓大放小,只要大的方向是好的,比如人品正,比如对家庭有责任心,其他小毛病,都不能太计较,只能慢慢磨合。同时提升自我,自己优秀了,自然就能吸引老公对你好。当然,也有实在不好的,人品有问题的,那就要向宋朝的李清照学习,宁可被判刑三年也要离婚,古代女人提出离婚是要判刑的。

其实,我们可以从三毛的经历和作品中得到启示,一个女人的幸福感和快乐,永远来自于内心,而不是来自于生活条件是否优越,也不全是来自于老公是否优秀。内心成熟了,生命体验深刻了,对人生和社会看得透了,精神高度和思维格局也就大了,看待生活和家人的态度也就豁达了。

我们常说,一个人经历多了,就成熟了。可是每个人的出身和生活环境不同,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机会能有丰富的经历。那怎么办?读书,就成了最廉价最广阔的自我修行的途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作者,都是不同的人生历程和社会经验,并且,作者还以自己的高度提炼出这些生命体验的思想和感悟,像一个导师,让我们既能了解到缤纷的世界,学到丰富的知识,又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2022年3月7日

*作者简介:

崔加荣,男,1973年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现居住惠州。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园洲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在《中国文艺家》《星星》《青年作家》《唐山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上百篇,著有小说集《又见槐花开》《梅家湾》儿童文学《麦秆儿》和诗集《花开四季》《在路上》《流年》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把光芒抛向无边无际的宇宙,我便化作流星紧跟其后。
『重温三毛
三毛,感谢你赠我一场空欢喜
《撒哈拉的故事》:有个性,才是一个人的顶配
悦读 |《撒哈拉的故事》:自由的生活,就是精神的文明
【好书推荐】三毛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