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戒不掉”的毛绒玩具,我该拿它怎么办?

       上一次我们讨论了过渡客体这一现象,妈妈们大概也明白了孩子对玩具爱不释手并不是一个大问题,而是一个正常的阶段。但这时有的妈妈就担心了:万一我的孩子长大了还是“戒不掉”过渡客体怎么办?

孩子为何“戒不掉”过渡客体

       其实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甚至有不少大人都喜欢抱着被子或大枕头才能入睡。你们看,为什么谈恋爱的时候,男孩总是给女孩送跟人差不多大的毛绒玩具呢?因为,人形的毛绒玩具其实是自己的象征,是为了在自己不在的时候,替代自己陪伴对方的。

       在小朋友眼中,也有一个“毛绒玩具=妈妈”的公式。孩子爱不释手的小物件,就是孩子心中的内在妈妈。这个内在妈妈的作用就是在妈妈离开时,暂时替代妈妈的位置。内在的妈妈会在小宝宝的心中活跃一段时间,暂时安抚孩子,这就是为什么有过渡客体的孩子,在妈妈短暂离开时也不会有太大的情绪变化。

       但有些孩子到了小学以后仍然无法摆脱过渡客体,这时妈妈就开始感到焦虑了。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出现呢?一些研究者认为,孩子过了一定的年龄还无法放弃过渡客体,是情感关怀缺失造成的。

       我们刚刚提到过,这些物件对孩子而言是内在的妈妈,是暂时替代与妈妈的关系的。若妈妈总是不在、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就会导致孩子在这一阶段出现问题,即使孩子已经很大了,仍迟迟不肯离开某个玩具。毕竟妈妈总是不在,这个小玩具对孩子来说就是亲密感的重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它呢?

陪伴是“戒掉”过渡客体的良方

       碰到这种情况,妈妈们该怎么办呢?若孩子无法很快放弃过渡客体,妈妈其实也不用太过着急,更不要强行夺走。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自己成长的节奏,若是强行夺走玩具,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重要的是及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从真实的人,而不是替代某个人的玩具身上寻求亲密感。我们之前有说过,孩子与过渡客体的关系其实也是一种“人际关系”,而后天的人际关系总是建立在自己与妈妈的关系之上的。

       我们可以来看一个例子:

      有一位妈妈,是事业上的女强人,在孩子三岁前,她忙于工作,便将孩子留在外婆家照看。孩子三岁以后她将孩子接回来同住,可孩子回到家后总是不理她,每天出门、走路、吃饭、睡觉都抱着一个布娃娃,跟布娃娃讲话,却从不跟妈妈说话。

       妈妈意识到了问题,想要弥补孩子。她开始每天陪孩子画画、睡前跟孩子讲故事、专门学习孩子爱吃的菜,孩子爱做什么,她就陪孩子做什么。在别人眼里看来已经到了溺爱的程度。妈妈也坦承,自己就是在“讨好”孩子。

       然而,这种几乎是溺爱的陪伴很快产生了作用,一段时间以后,孩子的布娃娃就失宠了,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了妈妈,开始更愿意跟妈妈互动,而不是只跟布娃娃讲话。

进行有质量的陪伴

       妈妈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专门陪伴孩子,这个陪伴并不是单纯地呆在孩子身边,而是要双方都投入到互动中去。每天拿出一些时间来进行有效的互动,比全天都在孩子身边却不真正的陪伴更加有意义。

       妈妈跟孩子一起做游戏、聊天、讲故事,这样孩子能在与妈妈的互动中获得愉悦,而妈妈也不用担心自己过度陪伴。游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孩子与过渡客体相处的末期,游戏会逐渐占据孩子的注意力,把孩子对玩具本身的关注转移开。最终,孩子会将兴趣转向与他人游戏,并逐渐遗忘掉曾经爱不释手的小玩具。

       妈妈还可以尝试让孩子接触同龄的小伙伴,让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对于孩子而言真实的人比玩具是更具有吸引力的,通过游戏,以及在游戏中与他人的交互,孩子不但能把关注从玩具上转移开,还可以结交新的朋友,从而形成新的人际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过渡客体的最终命运是被孩子们遗忘。它既不是被剥夺,也不是失去,而是逐渐失去孩子的关注,并被孩子毫无悲伤地遗忘。

       曾经守护过孩子们的小熊、小兔子、小毯子,在履行了自己的使命后会静静地被置放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它们曾经给孩子带来过安全感,在离去的时候也丝毫不会引起孩子的悲伤,并且在它们的帮助下,孩子们向世界敞开自己,迎接新的人生。

 小贴士

       不知道该玩什么游戏?其实很简单,对孩子而言,凡是具有互动、能带来愉悦的都算是游戏,无论是运动类还是益智类,从简单的飞行棋、拼图、填色,积木、到捉迷藏、跳绳、去游乐园玩,甚至让孩子在厨房帮忙,这些都算是游戏。重要的不是游戏的种类,而是在游戏中与他人的互动哦。

治心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号玩家》:毁掉孩子的不是游戏,是父母失去控制的焦虑
温尼科特:“过渡客体和过渡现象”
儿童心理咨询:一块旧毯子,孩子竟把它当宝贝
天冷了,给孩子做个毛绒玩具吧!(附教程)
将孩子的随手涂鸦手工制作成布艺娃娃玩具
孩子抱着玩具才能安睡,家长要去纠正TA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