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被欺负,让TA反思自己的问题,有错吗?

这是一个经常被家长问到的问题。

就如一个家长所说:

“孩子性子很软,有点自卑怯懦,她被舍友孤立了,我想让她多成长一点。

她说舍友找他麻烦,我觉得是因为她不小心碰到舍友,才会被质问。她却觉得是舍友在找她事。

我经常和她说遇到事情别总是觉得别人是错的,很多时候就是她自己的问题,她总觉得和我们交流是对她的二次伤害,然后整个人一提这个事情就崩溃。

我到底该怎么办?应该怎样去更有效的帮助孩子?”

我们就借这个问题,展开说一下相关的情况。

1

换位思考

对于家长而言,最难以接受的便是:明明是为孩子好,想督促他成长,孩子却为何不领情呢?

换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了。

假设作为家长的你,在单位被同事排挤了,别的同事聚餐、商量事情,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开你,假装没看见你。

你明明认认真真做事,小心翼翼地不得罪任何人,却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不受待见。

更有甚者,有同事觉得你好欺负,是“好人”,总是什么事都推给你,但是在领导面前又一字不提你的付出。

你会不会不舒服?会不会愤怒,觉得委屈,不公平?

2

情绪无处安放

这还没完,你一肚子委屈,回到家,跟最信任的亲人吐槽这件事,想把满腹的委屈吐一吐,希望获得一点安慰和支持。

结果,最亲近的人还没听你把话说完,就来一句:“你怎么不想想你自己身上的问题?”

还有一句更诛心的:“你那么多同事,怎么就只欺负你一个人?你怎么不从你自己身上找原因?”

你会突然顿悟,感激涕零说他一句话点醒了你,让你看到问题的本质吗?

会满心感恩,说他为了你将来着想,不惜说重话让你看清事情的真相,促进你自我反思吗?

大概率不会吧?

委屈、愤怒之下,会不会想扭头就走,甚至一巴掌呼对方脸上?

就算隐忍不发作,你下次还愿意跟这个亲人说心里话,找他寻找安慰吗?

也大概率不会吧?

因为你想要的是安慰,对方却似乎无意识地在你的伤口撒了点盐。

还觉得是在帮你消毒,让你看清问题的本质。

是不是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3

跟孩子站在一起

同样的情况,换到孩子身上,我们就觉得无法理解,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了。

明明是你自己有问题,你怎么就是不承认?

你怎么总是把责任推到其他人身上,自己不知道反思?

你总是这样,怎么才能成长?你以后肯定会吃亏的!

这些话翻译一下,是不是有点:“你活该”的意味?

换句话说,家长的这番话,是在帮欺负孩子的人说话,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指责她,批评她,逼她承认错误。

至少,在孩子看来是这样。

而当一个孩子在外面遭遇挫折、排挤的时候,她首先需要的,是最信任的家人,跟她站在一起:陪伴她,支持她。

帮她修复伤口,而不是在伤口上撒盐。

4

先理解情绪,再解决问题

家长大约会说:“我还不是为了她好,希望让她改正自己的问题,将来说吃亏吗?”

我个人毫不怀疑这份真心,以及对孩子长远的爱意。

只是,我们又如何能确定,一个沉浸在被周围人欺负,身边人都对她不友善氛围里的孩子,能透过父母指责的话语,去体会其中的爱意呢?

多少有点强人所难。

这样的时候,孩子需要的就是最直白的理解,用最实际的行动和语言告诉她:爸妈理解你,爸妈跟你站在一起。

比如:“爸妈知道你受委屈了。”

又或者:“你真的很不容易,同学关系真的很容易有误会。”

凡此种种。

先理解孩子的情绪,承载孩子的委屈,才可能获得孩子的信任。

5

详细分析事件经过

那么问题来了。

很多家长会担心:我去认同孩子,不是更助长孩子觉得问题都在其他人身上,自己一点错误都没有的心理吗?

这个顾虑不无道理。

我们前面说的,不是问题解决的全部,但却需要放在第一步,不能乱了顺序。

孩子感觉到了被理解,才有后面的过程。

一旦孩子把你列在伤害她的“敌方”,任凭你道理说得再天花乱坠,她也基本听不进去。

有了信任,才有引导的可能。

孩子被欺负,被排挤,自己没有责任吗?孩子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不需要改进吗?

当然不是。

孩子有自身的问题,也需要反思,或者说需要分析问题处在哪里,以后应该怎么做。

是孩子的自卑、怯懦,让她总是成为霸道同学的欺负对象吗?

还是孩子过度解读其他同学的“玩笑”,容易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

还是她先招惹同学,对方才会还击的?

需要一一分析清楚,最好是跟孩子一起讨论。

只是简单的一句:“你怎么不找找你自己身上的问题?”

太笼统,太绝对了,孩子也会陷入无助、迷茫当中。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觉得委屈,想不通,就是想不出来自己到底哪里有问题,别人才会不喜欢自己,欺负自己。

孩子原本的社会经验有限,很难透彻地分析问题。

思来想去,最后,可能会陷入习惯性地“自我攻击”当中:都是我不好,都是我惹别人不开心,都是我的错。

这不是反思,这是一种自我攻击陷阱。

完全达不到推动孩子成长的目的,反而会加重自卑,过度压抑自己,变得更加退缩、怯懦。

因此,这个分析的过程,最好有家长的参与,帮助孩子把握方向。

6

特别注意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孩子有时候被欺负、排挤,真的是完全运气不好,她自身并没有做错什么。

孩子世界的人际交往,一点都不比成年世界轻松、单纯。

孩子也不都是善良、友善的。也可能是霸道的、控制的、自我中心的、蛮不讲理的。

孩子被排挤,可能只是对方莫名其妙看她不顺眼。

可能是她作为班干部,记了其他人的名字,得罪了人。

还有可能是她跟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同学,交了朋友,因而惹祸上身。

具体情况很复杂,需要针对性的分析应对。

因此,安静地听孩子讲完事情的经过,客观的分析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问题的核心,真的是对方不可理喻,那么解决方法就只有以下两种:

回避对方,或者奋起反击。

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承认,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讲道理,能沟通的。

如此情况,再让孩子去反思自己的问题,显然更不妥当。

7

总结起来,这个问题的处理,大概需要把握几个原则:

①先处理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形成信任关系。

②详细了解事情经过,仔细倾听。

③跟孩子共同讨论事情的经过,分析问题所在,给出建议。

④真的是对方的问题时,不要一味地委屈孩子。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周治琼,心理学硕士。

曾多年任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心理医生。

目前自己开设工作室,专职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工作。

接触过大量各类家庭及青少年,咨询小时数6000小时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在爸妈眼里是一个无用的孩子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马上解决
家长应如何处理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呢?
孩子胆小怯懦原因及对策
别轻视:被小朋友欺负后,孩子们非常渴望爸妈能做这些!
面对孩子被欺负,父母以后别说这些话,会让孩子很懦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