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悦读】唐·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赏析及同步练习
userphoto

2023.08.12 重庆

关注

  拟古十二首·其九  
唐 ·李白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词句注释】

1.归人:《列子;天瑞》: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
2.逆旅:寄宿处。《庄子;知北游》:“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
3.扶桑:相传是东海上的参天神树,太阳从那里升起。
4.浮荣:虚浮的荣华。

【白话译文】

活的人是世间过客,死去者为归家的人。
天地之间如同一个旅店,可悲呵,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
月中白兔徒然捣药,扶桑神木已变成了薪柴。
地下白骨寂寞无言,青松岂知冬去春来?
思前想后更加叹息不己,功名富贵不值得珍爱。

【创作背景】

这组诗非一时一地之作。根据《新唐书·天文志》载:“至德二载十一月壬戌五更,有流星大如斗,流于东北,长数丈,蛇行屈曲,有碎光迸空。”《拟古十二首》其六有“彗星扬精光”之句,可知组诗其六等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十一月之后。

【作品赏析】
《拟古十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此组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内容亦不统一,反映的思想也很复杂:有写行旅之苦的,也有叹遇合之难的;有感恨人生苦短的,也有劝人及时行乐的。全诗或借题发挥,或直抒胸臆,颇得《古诗十九首》韵味。

《拟古十二首·其九》是一首咏叹人生的诗篇。

李白曾一度热衷于追求功名,希望“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拟古其七》)。然而,诗人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经过“赐金放还”、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挫折后,对于功名虚荣已是十分淡漠,而对于人生的认识,更是大彻大悟,诗人仿佛刚从人生的苦海中挣扎出来,蓦然回首,人生原来是那样地虚幻。
于是诗人伤感地吟叹:“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活在世间的芸芸众生,就像来去匆匆的过客;已经死去的人,好似寻找到归宿安然而去的归客。广阔的天地啊,仿佛是一座迎来送往的旅馆;岁月易逝,人生苦短,引起古今多少人的悲叹!诗人一开头便将生与死摆在人们的眼前:生是短暂的,死是必然的,只有永恒的天地,才能永远目睹人们从起点走向终点。

诗的首联,化用《列子·天瑞篇》中“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之意,极其简炼而又形象地道出了生与死的道理。面对生与死,面对短暂的人生,古今多少人发出了深深的感慨:“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古诗》“青青陵上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他们感叹人生之短促,而想及时行乐,借酒浇愁,以资排遣。在这首诗中,李白没有去渲染那种及时行乐的颓废情绪,而是要将笔触伸延到更深的层次。

天地犹如一所迎送过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此同声悲叹!生命是短促的,如何去延续这种短暂的生命,使之与天地共存呢?人们自然会想到蓬莱仙境,在那里,人们可以长生不老,永久生存。但是,那里果真是一块极乐天地吗?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诗人把美丽的神话传说,涂上了一层凄凉、凋败的色彩。人们不是要追求长生不老吗?且看嫦娥的处境吧: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长生之药,被其妻嫦娥偷吃;嫦娥飞入月宫,虽能长生不死,但是,月宫中只有玉兔为她捣药,这种孤寂的生活又有什么美满幸福的呢?诗中一个“空”字用得绝妙,它不仅一反神话中生动诱人的内容,而且把自己对这种长生不老的态度尽含其中,在诗人眼中,过着冷清孤独生活的嫦娥,失去了幸福,失去了欢乐,即使能够长生不老,也是空的。人们不是把高二千丈,大二千余围的扶桑,看成是瑰伟的神树吗?太阳每日从那里升起,美丽的朝霞遍洒人间,然而,就是这么一棵神树,如今也已变成了枯槁柴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深埋于土中的白骨,凄寂地躺在阴森的地下,再也不会发出任何声息,更不可能去计较人世间的荣辱毁誉了。苍翠高耸的青松,本身就是没有情感的植物,它遵循着自然规律,自生自荣,怎么可能感受到春风的温暖呢?正如诗人在《日出入行》一诗中所说的那样:“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的确,一切都逃脱不了自然法则的约束,人的生老病死也同样摆脱不了这一法则。于是,生前的沽名钓誉,勾心斗角,相互倾扎,尔虞我诈,这一切又是多么地无聊。一个人不可能长生不死,世上也没有永恒的荣华富贵,当一个人变成掩埋于地下的白骨,世上的一切对他已没有任何意义了。“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是啊,人生短促确实令人叹息,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纷纷扰扰的人间就是这样,什么浮名虚荣,实在没有什么可珍惜!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强烈的伤感情绪,但是这并不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情绪。诗人在痛苦的人生中,在矛盾的缠绕下,只能通过这种感情发泄,才能获得心理的平衡。也就是说,诗人只有让自己超越生死,才能摆脱现实生活对他的折磨。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超脱也有其积极意义,诗人作为一个没有先进思想武器的封建文人,他能够以超越生死的观念,来作为自己在严酷的现实社会中继续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这不正反映出诗人性格中的坚韧不屈吗?另外,在这首诗中,还表现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的失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社会虚荣的本质。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同步练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把天地比为迎送过客的旅舍,“同悲”则流露出人生易逝的感伤情绪。
B.全诗有两层“叹息”,一叹息人只有到死时才有归宿,二叹息一切荣华富贵是浮云。
C.诗人以议论入诗,直奔关乎生死的哲学命题,层次清晰,情感随议论而不断强化。
D.从内容上看本诗是诗人对坎坷一生的总结,思想丰富成熟,应属李白晚期的作品。

2.本诗“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两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诗人在诗的末尾指出“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前后”指生前死后。诗中谈到哪些生前死后的情境来表明“浮荣何足珍”?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请分析本诗的想象对表现情感的作用。

【参考答案】

1.B。解析:一叹息人的天地间的一粒尘埃,微不足道。

2.①虚写(想象)。诗人想象着埋在地下的白骨寂寞无言。②反问。用“岂知春”反问,写青松不知道春天的到来。

3.①月兔捣药、扶桑不老,令人神往,结果却是一场空,成柴薪,生前没必要追求这些“浮荣”;②人死后无法言说,枯死的青松哪里知晓春天的来临,死后没办法再现这些“浮荣”。

4.《拟古十二首》其九的想象力特别新颖、诡谲,有如天马行空,纵意驰骋,在艺术表现上好似鬼斧神工,匠心独具。如月兔捣不死药本来令人神往,可是在“月兔空捣药”句中,诗人却着一“空”字,一反神话原有的动人内容,这就给人以新鲜奇异的感受。又如扶桑是高二千丈,大二千余围的神树,诗人却想象为“扶桑已成薪”,一扫传统的雄奇形象。再如,阳光明媚的春天,青翠苍绿的树木,这本来是春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诗人的想象里竟是“青松岂知春”。这种艺术构思超凡拔俗,出人意料,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富有创新的艺术魅力。

【书法作品】

【推荐阅读】

悲歌行
唐·李白

悲来乎,悲来乎。
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
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
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悲来乎。
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

悲来乎,悲来乎。
凤凰不至河无图,微子去之箕子奴。
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

悲来乎,悲来乎。
秦家李斯早追悔,虚名拨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干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
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白话译文:

悲来了,悲来了!
主人有酒先不要斟,听我唱一曲《悲来吟》。悲来了不悲也不笑,天下有谁知我的心?
您有数斗酒,我有一张三尺琴。
弹琴饮酒的乐处两相得到,一杯酒下肚不亚于得到千两金。

悲来了,悲来了!
天年虽然长,地年虽然久,金玉满堂人也不可能长守。
纵然富贵百年又怎样,一生一死人人都会有。免不了月下孤猿坐坟啼,如此说还应再尽一杯酒。
悲来了,悲来了!
凤鸟不来,河不出图,国运将衰,贤臣微子离开朝廷便出走,贤臣箕子佯装疯颠为人奴。
汉帝不封功臣李广为侯,楚王放逐了忠臣屈大夫。

悲来了,悲来了!
秦相李斯如果早追悔,就该把虚名抛向身外处。
范蠡何曾爱恋游五湖,那是他功成名遂后保身的路。
古人说,学剑是为一人用,念书只需认姓名。
惠施不肯做国君,卜式做官未必读完一部《经》。
应在年轻之时取得一方长官职,莫要空到白头还是一书生。

唐·李白《悲歌行》赏析及备考集锦

把酒问月
唐·李白

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白话译文:
天上有月亮的历史有多长了?我现在放下酒杯来问一问它。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人们想攀登又不可能;但不管走到哪里,月亮却又始终伴随着我们,不离不弃。
明月皎洁,如明镜飞上天空,映照着宫殿。遮蔽月亮的云雾消散殆尽,清凉的月光尽情挥洒。
我们只是看到月亮每晚从海上升起,难道不知它清晨便隐没在白云之中了?
月宫之中,白兔在年复一年地捣药,嫦娥仙子孤独地生活,又有谁与她做伴?
现在的人看不到古时候的月亮,但现在的月亮也曾经照过古时候的人。
古人和今人仿佛流水一样在世间走过,大家看到的月亮都是这样。
我只愿在一边唱着歌一边喝着酒的时候,月光长照在酒杯之中。

唐·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赏析及同步练习

笑歌行
唐·李白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白话译文:
真可笑呀,真可笑,君不见曲如钩吗,古人知此可以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吗,古人知此可要死道边。
张仪之所以愿鼓三寸不烂之舌,苏秦之所以不愿种洛阳负郭二顷田,皆是此由之故也。

真可笑呀,真可笑,君不见沧浪老人唱一曲吗,“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可怜的屈大夫,连自己保身都无术,却虚作《离骚》教人读。

真可笑呀,真可笑,赵国有个豫让,楚国有个屈平,卖身却只买得千载虚名。
许由洗耳又有什么用?伯夷和叔齐饿死也至无所成。
君爱身后之名,我爱眼前之酒。
饮酒眼前即能享乐,虚名身后又在何处?
男儿穷通当有时,今日之不遇,并非将来也没有时机。
如今我曲腰向君,君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猛虎向来不食案上之死肉,洪炉也不铸囊中锥一类的小玩意儿。

真可笑呀,真可笑,宁武子和朱买臣,当年也是叩着牛角唱歌,背着柴薪诵书。
这些一时遭困顿的贤士若今日逢君,君却看不出来,岂不令人佯狂而傲世哉!

唐·李白《笑歌行》赏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拟古十二首
​拟古十九首之·生者为过客李白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拟古十二首》(作者:李白)唐诗赏析
《拟古十二首(其九)》赏析
李白《拟古十二首 九》赏析
《唐诗鉴赏辞典》第二百五十八首《拟古十二首(其九)》(李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