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稿| 谈谈一次捡漏墨盒的经历

《华夏收藏网》(ID:cangcon)授权转载

作者:华夏版主 逸古风

(国家一级艺术品鉴定评估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铜墨盒是文人雅士的一个门类,它的兴衰只有不到150年的历史,小小的墨盒上却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精华,留下完整丰富的时代信息。】

晚清及民国书画家参与再加上刻铜大家亲自操刀刻出,精品迭出,传至今日成藏家画逐之珍品,每件都是不可再造的艺术珍品和历史文物。解放以后基本这样的刻铜墨盒就没有了。

我一直喜欢收藏墨盒,期间有些故事回想也的确是收藏乐事!

2006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我在郴州老兴隆街古玩行逛时被一个外地人的地摊吸引住了。只见地摊上铺着一张塑料布,上面错杂摆着十余件看似为清末、民国时期的日用瓷和一些小件的木雕构件,还有一些铜墨盒、铜炉、帐勾、铜锤等铜器。见我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的摊,外地人用一种下垂的目光狡黠地看看我。直觉告诉我他已经对我产生了一些期待。

我没有正视他,而是随意地指着两个铜墨盒说:“你这些墨盒虽然是老的,但工艺太差,而且铜质很一般,显然是民国后期的,还有好货没有?”外地人立即跟我搭上了话:“兄弟,看来你对墨盒很在行,我昨天刚收了一件好东西,但是给一个专收墨盒的长沙老板上的货,你要喜欢也可以看看!”外地人手掌一摊,亮出一个铜墨盒:“这可是从一户书香人家收来的,绝对是清代的墨盒!”我接过墨盒,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却专注地审视起来。

这可真是个老墨盒,东西好!长方形形质,很厚重,只见墨锈暗沉,古意沧桑,精炼过的白铜一上手就给人一种古朴厚重的感觉。表面上浮些古旧饱满的包浆,莹莹地内敛着光芒,背面紫铜自然老旧,盒盖上刻画着博古清供大雅图,上端两剪寒梅,中段则是文房水洗,下端右边是幽兰及赏石,下端左边是菖蒲,典型文人书房之雅品!墨盒右侧有一段题款“荔生仁兄大人清玩,寅生刻”。墨盒整体结图严谨,布白得体,刻铜技艺非凡,无论画艺、书法、刻工都是上品,静观盒盖像是一碗水似的匀整光洁。打开盒盖,石片完好,显然是上等端石,干涸了的墨渍依然古墨乍香,扑鼻而来。再看盒底,竟是赫赫有名的“清秘阁”制品。

【这个“清秘阁”是清末民初北京琉璃厂西街路有名的一家南纸店,其名源自宋末元初著名书画家倪瓒之藏书阁。清秘阁知名流传至今,已有650余年的历史。清秘阁,清,纯也,秘,稀也,其意为纯正稀少的书画宝物至于此阁之中。时值近代晚清民国,鲁迅先生较早光顾的南纸店也是清秘阁,在其日记中也有多次记载。著名书画家陈半丁、溥心畲、王雪涛、吴冠中、黄永玉、白雪石、董寿平、何海霞等都曾不吝佳作,给予清秘阁题词作画。曾有一副名联:“倪迂清秘云林阁,米老英光宝晋斋”,在书画界广为流传。一时传为佳话。而刻铜墨盒也是该店的一大特色,由书画大家的画稿作样稿,刻铜名家陈寅生、张越臣等刻制,可谓珠联璧合、荟集天工。据当时清末挂单所载,定制这样一方名家制墨盒要15个大洋。而当时齐白石的绘画润笔挂单四尺对开条屏也不过是40块大洋。】

我强忍住激动的心情,漫不经心地说道:“这个墨盒还勉强过得去,但没有多少年份,也不见名家的题款,算不得上品,但我想和你交个朋友。你开个价吧!”口里说着,眼睛也很游离,将盒子送还到他的手上,却心跳如鼓。

外地人把墨盒敲得当当响:“这肯定是到清代的东西,又有款,应该是名家所制,好东西!看来你懂货,我就真佛面前不烧假香。低于这个数,我决不出手,反正长沙的老板已经定了货!”他底气十足,笑眯眯地伸出一个巴掌。我不知他是开500元还是5000元甚至50000,也不知他对“寅生”是否了解,要是他知道“寅生”的名头,那么至少5000元开得出来的。虽然心虚但我嘴上还是很硬:“你说是名家所制,但是墨盒上的落款人名我没见过,你最少要多少钱!”

外地人呆了一会,眼睛一鼓,说:“反正是好东两,500真不贵!好了,也不跟你多说了,收摊生意450元,你要就拿去,不要就算了!”

我心头大喜。我从文化角度搞收藏,每遇爱物,恰似他乡遇挚友,风雨见故人,而对凭自身的学识来收藏,玩的就是一种对文化价值认可的孜孜追求。凭心而论,他开的是个捡漏价,但事情还是要沉得住气,买古玩不可不还价,好几次就是因为我不还价就掏钱而使好东西失之交臂了。我伸出四个指头,见他不为所动,然后说了:“再加20元,420元!一口价了,说不定拿到长沙300元也没人要!”外地人这次脸上露出了些笑容,将墨盒塞到我手上:“我算服了你,你今天运气好,我半天没开张,快没饭吃了,图个开张吧,给你了,以后多照顾生意!”

这次我的笑容比他还灿烂,很爽快地付了钱,我在阳光下看了看铜墨盒,这种感觉比见到初恋情人还惬意。

【寅生乃陈寅生,北平人,清同治秀才,书画诗印无一不精,尤以刻铜艺术为最,堪称一代大家,凡入购者文玩者,莫于有寅生所刻为重。历史学家齐如山在他的《北平三百六十行》中写道:“刻墨盒始于陈寅生,所刻铜墨盒闻名远近,士子学人以案头有他刻的铜墨盒为时尚。” 文玩大家陈重远所著《古玩史话与鉴赏》云:“陈寅生的刻铜作品,成为清代刻铜艺术珍品,亦属珍贵文物。”】

原文网址:http://dwz.cn/U4T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刻铜墨盒的收藏
铜墨盒上有秋硕两字值钱吗?
无底价拍卖!数件珍品收藏亮相常德古玩城秋季交易博览会,等你来捡漏!
陈寅生墨盒欣赏
陈寅生款刻铜墨盒
浅谈铜墨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