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I 五个生命凋落于硝烟之中
在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列宁格勒北部的的一个小火车站,这里曾经出现过一群花季少女,她们各自绽放着她们的青春和美丽。然而在一个黎明之后,这群美丽天真的少女,却一一的凋落于战火硝烟之中。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取自于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其内容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真实的故事。1942年的夏季,苏军准尉瓦斯柯夫,带领两个防空女高射炮班,驻守在一个叫171小小火车会让站,因为这是一个会让站,来往的火车不需停靠,每次都是呼啸而过。


一天清晨,女兵班长丽达在由城里返回火车站时,突然在树林在发现了两名德军空降兵。

为了阻击这两名德军,准尉瓦斯柯夫决定带领一支,由五名女兵组成的小分队去消灭这两名德军,但现实情况远远要比他们想象的残酷恶劣,而这五名美丽的苏联女战士,先后在此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第一位牺牲的战士

丽莎


一位在边境小木屋中成长的美丽姑娘,她单纯善良,渴望爱情,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她十分爱慕上司瓦斯科夫准尉,但在最后奉命返回车站求援时,却不幸陷入沼泽而默默牺牲,永远也忘不了她陷入沼泽时那无助的眼神。

第二位牺牲的战士

索妮亚

索尼娅是这些女兵中唯一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兵,莫斯科大学文学专业的高材生。索尼娅是犹太人,突然爆发的苏德战争使她被迫中断学业,随后她响应苏军统帅部的号召,参加了苏联红军。索尼娅在参加了围剿德军小分队后,在去给瓦斯科夫拿烟荷包时,被德军的匕首刺入胸膛而壮烈牺牲。

第三位牺牲的战士

嘉莉娅

一位花季少女,她在孤儿院长大,没有父母,战争爆发时同伴都入伍了,于是嘉莉娅也编造了一个全部父母牺牲的谎言入伍,最后因为见到索尼娅的惨死而无法抑制住恐惧,在大声尖叫时,被德军发现并打死。

第四位牺牲的战士

热妮亚

一个红军军官的后代,在目睹了全家死于德国人的枪口后,她勇敢的参加了战斗部队。热尼娅于战争中与上校产生了恋情,在受到处分后被安排到了171会让站。热尼娅这是个热情开朗聪明漂亮的姑娘,她像一股清泉给会让站带来了激情快乐,最后为了将德军从负伤的丽达身边引开而英勇牺牲。

第五位牺牲的战士

丽达

女兵防空班的班长,丽达的丈夫在战争一开始就英勇牺牲了,所以,丽达是带着国恨家仇而参军入伍的。她把三岁的儿子寄托在母亲家中,奉命率防空班保卫171会让站,丽达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内心却有着火一样的激情和母爱,最后因为身负重伤,不愿拖累瓦斯科夫而举枪自杀。

在前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人民付出了难以承受的代价,由于这里的男人们都上前线打战去了,所以,171会让站附近的村庄里只剩下妇女和儿童。准尉瓦斯柯夫因不满他的战士们军纪松弛,还常常到当地老乡家里酒喝鬼混,于是他要求上级给他派些不喝酒的士兵来。结果出人意料,来的竟是一群穿短裙的年青女兵,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正是由这群美丽的女兵开始的。

文章来源 | “刀墓手札”工作室

《静静的顿河》
《图尔宾一家的命运》
改编自文学巨著
俄罗斯战争三部曲最后一部
话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即将来华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前苏联诗人库古里丁诺夫评价说:“世上有一些作家,颇有名气,人们知其人,却很少读其作品,这样的作家是可怜的!世上有一些作品相当有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作者是谁,这样的作家是幸福的!你,瓦西里耶夫,就是这样的作家!你值得骄傲!”

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1924年,瓦西里耶夫出生在斯摩棱斯克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受到部队生活的熏陶。在上九年级时,卫国战争爆发,他志愿奔赴前线。1943年负伤,伤愈后进装甲兵军事学院学习。1948年毕业,任工程师。1956年结束军人生涯,进了著名剧作家包戈廷的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从此开始专职创作。



瓦西里耶夫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作品题材广泛,主要是卫国战争题材、当代生活题材、历史题材等,其中以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成就最为显著。作者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发表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歌剧、芭蕾舞,受到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



瓦西里耶夫是前苏联国家奖与俄罗斯总统奖得主、莫斯科作协与俄罗斯电影工作者协会成员、俄罗斯电影艺术学院院士。此外,他还曾获得二级“祖国功勋”勋章、人民友谊与众多其他勋章。

讴歌和平的女性赞歌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故事发生于1942年5月,准尉华斯科夫“无奈”接受了上级指派来两个班的“兵力”,虽然是一些“不喝酒的”,却是穿短裙的年轻女兵。他要指挥她们守卫171会让站设施,一时间女兵们驻扎下来。女兵们的日子过得十分平静,她们似乎并不在意战争,她们把军服修改得十分熨帖,把伙食烹调得有滋有味。漂亮的女兵们为小小的会战增添了不少情趣,但也带来了一些麻烦,因为每一个女兵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个黎明,嘉莉娅在从城里赶回驻地走过一片松林时,发现了两名全副武装的德国兵。她迅速报告了准尉瓦斯科夫。兵站拉响了战斗警报。准尉带领五名女战士:丽达、热妮亚、索妮亚、丽莎和嘉莉娅五位女兵前去狙击。他们6人艰难地跋涉,一路急行军,终于赶在德军之前赶到沃皮潮畔的西牛欣岭,扼住了敌人通往铁路的必经之道。然而,情况发生了骤变:德军不是两个人,而是整整16个人,瓦斯科夫必须立即派人间去报信,增加援兵。

丽莎接受报信的任务,但不幸陷入泥沼。索尼娅用胸口挡住了德国人的匕首。嘉莉娅被索尼娅的死吓坏了,不久三人先后死去。在激烈的战斗中丽达受了重伤,热尼亚把受伤的丽达留给准尉,跳出去用冲锋枪向敌人扫射,把敌人从丽达和准尉藏身的地方引开,自己却壮烈牺牲。准尉要去找剩下的五、六个德寇算账,他把手枪留给了丽达。而丽达请求准尉照看自己的儿子,准尉点头答应并吻了丽达。没走多远他听见背后一声沉闷的枪响,丽达不愿拖累大家,用准尉留结她防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后,精疲力竭的瓦斯科夫俘虏了全部德国人回到兵站。

战争结束的许多年后,白发苍苍、装着假手的瓦斯科夫和丽达的儿子、一个已经成为大尉的阿尔贝特来墓地看望5个女兵,为她们立了一块大理石墓碑。令人感伤的黎明依旧静悄悄,可曾经有那么—个静悄悄的黎明,战争夺走了5个年轻而美丽的灵魂。生命如此宝贵,和平来之不易,希望这个世界少一些仇恨和杀戮,多一些理解与和平。

战争是残酷的,一旦参与其中,不论战败战胜,总是会受到难以衡量的创伤。《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讴歌了女性战士的伟大,向人们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战争面前,无人可以幸免,所以崇尚和平是该戏剧贯穿始终的线索,和平来之不易,值得每个人珍惜守护!

导演简介
波利娜·内韦多姆斯卡娅

波利娜·内韦多姆斯卡娅,演员、导演。2010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戏剧艺术学院(教授为格里高利·科兹洛夫),同年加入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

作为演员,内韦多姆斯卡娅曾参演过格里高利·科兹洛夫导演的《欢乐之家的两个晚上》,该剧改编自库普林的小说《火坑》,也曾参演过格里高利·科兹洛夫导演的《白痴归来》(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

作为导演,她在马斯特卡雅剧院相继执导了话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猫屋》。她还与圣彼得堡和俄罗斯其他城市的剧院合作,担任导演、助理导演和编舞的工作。

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

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创建于2010年,由圣彼得堡国立戏剧艺术学院教授格里高利·科兹洛夫指导的表演和导演班组建。科兹洛夫自1995年以来一直在该学院任教。他所指导的毕业生以他们的专业精神、杰出的舞美设计教育以及对圣彼得堡戏剧学院的美学和伦理原则的坚持而闻名(这些美学沿承于托夫斯托诺戈夫、卡斯特曼、科洛戈多夫斯基)。
马斯特卡雅剧院里所有的演员都是科兹洛夫教授班上的毕业生。这些年轻的演员们不仅是同班同学,而且属于同一所戏剧学校。即便是学生,他们已经以强有力的表演而闻名,每一次表演都成为一场戏剧事件,吸引了评论家的关注和公众的赞扬。科兹洛夫的班级被认为是一个由志趣相投的人组成的独特的戏剧集体,必须加以保护。于是,马斯特卡雅剧院应运而生。
剧院的所有剧目均由科兹洛夫和他的学生导演们执导上演。由于其流派和风格的范围,这些剧目是与众不同的,并且受众广泛。

一个乡村医生的日记

图尔宾一家的命运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改编的《白痴归来》

活着,并且要记住

卡拉马佐夫兄弟

哈尔滨站??

?11月22-23日

上海站??

?11月29-12月1日

西安站??

?12月6-7日


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涛般翻滚

以诗情的悲壮之美,向生命报之以歌

北京站

财新十周年专场精彩钜献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

(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时间:

2019.11.19日

19:30

即将开票

哈尔滨站

哈尔滨大剧院·歌剧厅

时间:

2019.11.22/23 19:00

票价:

680/580/480/380/280/180/80元

西安站

别克·陕西大剧院 歌剧厅

时间:

2019.12.06 19:45

2019.12.07 19:30

票价:

680/580/480/380/280/180/100/80元

上海站

上海站·上海城市剧院

(闵行区都市路4889号)

时间:

2019.11.29/30 19:30

2019.12.01 13:00

(共三场)

票价:

880/680/500/380/280/180/80元

演出详情 

共两幕,一次幕间休息

演出时长约两小时三十分钟

演职人员 Staff

原著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

导演&编剧     波利娜·内韦多姆斯卡娅

舞台设计   安娜·马库斯

灯光设计    艾莲娜·库兹内茨索娃   

音乐总监   安德烈·尤列夫

视频总监   康斯坦丁·谢潘诺夫斯基  

演出    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

Original    Boris Vasiliev
Director and playwright   Polina Nevedomskaya
Production Designer    Anna Markus
Light Designer    Elena Kuznetsova
Music Director    Andrei Yurev
Video Director     Konstantin Shepanovskiy
Perform    The St.Petersburg Masterskaya Theatre



驱动文明·传播感动

ID:Propel Medi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7年的夏天,前苏联电影《这里黎明静悄悄》的同名小说作者瓦西
前苏联最好的战争片 看一次哭一次 李秀明担任配音 51年后再看仍震撼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依然静谧
苏军女兵守卫火车站为何没看见过火车?看过后无不伤心落泪
Mondaymonday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战地里盛放的玫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