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丨拾壹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第0132期

浮云禅花

秋风词 杨媚 - 秋风词

读安意如《聊将锦瑟记流年》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代黄仲则《杂感》。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上最没有用的人就是书生了。此句诗充分显露出失意的读书人,在现实社会中无力实现志向的困境。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杂感》

这首诗黄仲则作于乾隆三十三年,算来是他首次秋试落第之后的诗作,时仲则二十岁。以他三十五岁而殁的短暂生涯而言,这首诗又可看作他半生蹉跎、迷离心绪的写照。

自负其才,醉心诗文,家境贫寒,却屡屡科举失利,时不我予,是以,他才有了《杂感》中的感慨:“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一个“只”字仿佛自嘲,实是发泄对这个社会的不平。这一句起得高昂,后面的慨叹也就顺然了。不平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中飞蓬飘尽悲歌之气,一片禅心却只换得薄幸之名。和“薄幸名”一样,“沾泥絮”亦是有典故的。《东坡集》和《苕溪渔隐丛话》有载:苏轼在徐州时,道潜和尚参寥从杭州去探他,苏东坡是个妙人,他想试探参寥修行的境界,酒席之上,让歌姬向他去求诗。参寥当即口占一绝:“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苏东坡得诗后大喜,有诗回赠参寥:“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

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薄幸,对女子负心。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作者心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世上的人十之八九只配让人用白眼去看,好似当年阮籍的做派。晋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仲则借古人事作孤愤语,意即世上所遇之人,大多都只能白眼相迎,不能青眼有加。我倒想起他先祖黄庭坚的一句诗来:“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一样的落寞,多了几许深情,少了些许落拓、愤世。“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是道出了后来书生的酸涩心事,此句既是自嘲,亦是醒世。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他认为,不要因为诗多说愁,成了谶语,春鸟与秋虫一样要作声。不是只能作春鸟欢愉,秋虫愁苦一样是一种自然。此句传承以上愤慨之气,再次将作者心中的不平推至高潮。

黄仲则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他所作诗歌,除了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苦的情怀,也常常发出不平的感慨。七言律诗《杂感》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读书笔记 2018.4.30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嘲讽自嘲诗词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杂感》)赏析
杂感 [清] 黄景仁
让李白与杜甫的合体的这首诗,成为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古代读书诗】黄景仁《杂感》
世人皆知“百无一用是书生”,却不知上一句更心酸,都是泪
清代诗人黄景仁: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