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林彪的亲弟弟,1949年壮烈牺牲,林彪:为革命牺牲完全应该

林彪一家参加革命的不止他一个人,林彪的亲弟弟林向荣,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壮烈牺牲。

林彪表示:“弟弟为革命牺牲完全应该。”

林家兄弟

位于长江中下游的黄州市,原称黄冈县。

县城黄州是历代州府的所在地,也是鄂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9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黄冈县,设立黄州市。

黄州市面积1179.4平方公里,人口65万。

这个地方虽然不大,却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苏东坡在这里播下的文化种子,影响、教育了宋以后的黄州历代知识分子,使这里兴学成风,人才济济,英杰辈出。

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英雄和太平天国军队在鄂东与统治阶级展开的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的事迹,也鼓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有志报国救民的青年、学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离黄州城25公里的白羊山下的林家大湾、染铺湾的林氏家族。

这就是林彪一家。

林彪的父亲叫做林明卿有六个子女,其中四个儿子,林向荣便是林彪的二弟。

四个儿子里,林彪是出去干革命的。

大革命时期他便去了黄埔军校成为了四期学员。

到1937年,林彪成为了红军大学的校长。

当时他的大弟弟林育菊到延安见到了林彪,林彪给了他红军大学的招生简章,林育菊回到家乡之后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林向荣就是在这时候想要走上革命的道路。

他叫了九个热血的青年人,一起去了延安。

一年之后,林向荣顺利成为了抗日军政大学的四期学员,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从抗日军政大学一毕业,林向荣便被分配到了晋察冀边区第三军分区。

后来,时间来到1946年六月的时候,林向荣成为了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五团的团长,而该团的团委,是朱卿云。

1949年2月,他们所在的华北军区第一纵队第二旅在顺义改编为第二十兵团第66军第197师,朱卿云任师政治部主任,林向荣则任该师590的团长。

此时正直解放战争后期,而林向荣在任的66军接到命令,参加解放太原的会战。

66军于3月12日出发,经历了其在解放战争中最长的一次行军后,3 月 20 日到达太原北郊。

太原是阎锡山经营了40年的老巢,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多年不间断地施工,形成了纵深达五六十里,前后共设有三层的所谓“百里防线”。

其中包括“三大要塞”,“四道核心”,“五列屏障”等,其间筑有5000多个堡垒,配置了600多门大炮,有八万四千守军,还有千余名投降后被其收编的日军骨干。

城内的兵工厂可以不断地提供弹药给养,美国人还派出了陈纳德航空队直接参战。

并且在民国时期,太原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已相当发达,1937年以前,山西的经济建设已由轻工业迈向重工业,有“重工业之都”之称。

除沈阳外,全国其他城市无以匹敌。

太原当时的军工实力,让其可以生产各类常规轻武器,还有诸多大炮,也不在话下。

这样的军事储备,加上守军深受阎锡山的反共思想荼毒,太原的解放,必然是不易的。

追溯历史,太原的破城之战历时6个多月终告胜利,是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

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解放太原的战役拉开了序幕。

为了对抗强大的敌人,当时我军几乎调集了一切有条件参战的部队。

十九、二十三个兵团,第七军,还有军委的三个炮兵师等部队,悉数参战。

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徐向前为司令员兼政委的前线指挥部,当时彭德怀也亲临过第一线现场指挥。

在经历了一些列的准备行动及战役之后,林向荣所在的66军,终于在4月19日晚上进入了发起进攻的阵地。

一整晚都在阵地埋伏,只等天稍微透出一点亮光便开始行动。

此时的林向荣,一腔热血,只想为解放太原人民而战。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没有能够活着看到新中国的成立,牺牲在了太原。

战死沙场

本来林向荣他们以为今夜会紧张地等到天亮。

谁知道半夜里敌人那边有了动静。

不过不是来偷袭,而是来投诚的!

那是就驻扎在197师阵地前面的一个团。

那时地方的71师212团,当时团长带着全体将士主动来投诚。

这可让我军高兴坏了,他们驻守的是阳曲镇,212团整个团的投诚,意味着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轻松将阳曲镇拿下了。

有了阳曲镇,对我军来说是件大好事。

当晚凌晨三点,197师便从阳曲镇直接出击,将黄花园、沟南的守敌打了个措手不及。

当时一直在负隅顽抗的敌方师长刘鹏翔被我军当场击毙,大涨我军气势。

占领了黄花园和沟南之后,197师全师乘胜追击,又占领了古檀和新店。

随后与198师会合,继续向南激战,一路拿下七府坟、十里铺、新城镇车站和炼钢厂。

将敌方第46师的一个团和27师的89团全师歼灭,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

随后我军的部队继续向着敌人的北郊防线核心据点——化工厂,全速前进。

因为先前打了一路的胜仗,林向荣很是高兴,但他也没有掉以轻心。

果不其然,战场上果真出现了一些蹊跷。

对面的敌人不战而降——向我军打出了白旗。

但是他们也提了要求,用了扩音器向我军喊话。

说他们准备投降休战,但是需要我军的师级长官过来谈受降的事宜。

林向荣立即察觉到了不对。

因为在先期观察的报告中指出,这里是敌军特意的经营之处,对战役来说非常重要。

现在他们不战而降,总是透着一股子蹊跷。

但是战场上瞬息万变,也是要考虑敌军投诚的可能性,如果贸然攻击,整个部队也许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于是作为师政治部主任的朱卿云便开始盘算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比较好。

本来朱卿云是打算自己去,因为绥远战役中他曾经有过这方面的经验,但是林向荣在这时却主动请缨。

同时,林向荣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在敌人完整投降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让师领导贸然前往,恐怕会非常危险。

所以他请求让自己带一排人马前去探探虚实,万一有诈我们这边也好随机应变。

林向荣认为,反正如果是正面交火,先头部队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让他去正合适。

师领导听完他的提议之后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让他带了一排战士,并且叮嘱留守的部队们,要时刻打起精神准备迎战。

就这样,林向荣踏上了打探的路。

走在路上,大家都很沉默,心中似乎不是特别安稳。

林向荣也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突然之间,他们前进的那个方向——刚刚敌人亮白旗的,阵地的方向想起了猛烈的枪响声。

林向荣他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好在大部队随即出击接应,但立即被敌军密集的火力所阻击,伤亡严重,不得不停止进攻。

北郊工厂区是我军从北面攻城需要占据的至关重要的外围地区,必须及早全面控制。

21日凌晨,上级指挥部调来了炮兵增援,197师在炮火的有力支援下,选择了两面夹攻的攻打方式。

在一个多小时的激烈站东后,我军终于成功歼灭了化工厂的敌人守军。

敌人的防线一旦被突破后,区内一个个以工厂为据点的敌人很快就被分割包围,诸如机床厂、皮革厂、修造厂、毛织厂、窑厂等一个接一个被击破。

同时占领了小北关,我们按照预定目标肃清了环城铁路以北、大北门以东、卧虎山以西的外围之敌,全面控制了北郊工厂区一带的防区。

这时城北的守敌如坐针毡,因为小北关就在他们眼皮底下,距敌前沿阵地仅有三四十米。

显然是我攻城的最好跳板。

他们很快发现我据守小北关的五九零团二营已经把工事修到眼前,战壕挖到敌人城下。

敌人急红了眼,集中百门火炮,对小北关实施地毯式轰击,其中包括燃烧弹和毒气弹。

敌人派出部队妄图夺回小北关的控制权。

二营的全部工事被摧毁,但战斗意志无法摧毁。

他们拼死顶住敌人的冲击,负了重伤的战士不下火线,埋在工事里的战士爬出来继续战斗。

团政治处主任吴俊教一直和战士们并肩战斗,坚持战地宣传鼓动,直到中弹流尽最后一滴血。

干部的榜样是无声的命令。

战士们越战越勇,死不退让,在两天一夜的争夺中,打退了敌人一个营反反复复的十一次进攻。

伤亡过半的二营,硬是死死地钉在小北关阵地上,寸步不退,打出了我197师的威风。

然而,在一片混乱当中,林向荣他们那一个排却没有和大部队在一起战斗。

当时敌人有意把他们引导了一个腹背受敌——三面都收到火力夹击的地方。

最令人绝望的是,那个地方几乎是完全暴露在敌人的攻击范围之内,因为没有有利的地形可以拿来利用,更没有险要的地方可以拿来挡守,几乎是一片“绝地”。

林向荣立即反应过来,看来敌人是把这一队当成是我军高级首长所在的队列了。

他们之前提出想要我军的师级领导过去谈判,果然没安好心。

但是如今已经进入了敌人的圈套,林向荣也只能咬牙拼死挣扎。

可是他们只有一个排的人,怎么敌得过敌人全力向着这里进攻。

据当时侥幸生还的战士说,当时林向荣带领他们一直在反抗,知道已经没有退路,但是抱着能杀死一个敌人算一个的心情,一直在战斗着。

但是很快林向荣他们便支撑不住了,手中没有带多少弹药,快要用尽了。

只见敌人火力越来越猛,站在林向荣身边的警卫员被敌人击中倒下。

林向荣立马弯腰想要查看他的情况,谁知又被敌人的机关枪击中,当场倒地。

幸存的战士说,林向荣当时被击中了要害部位,等他们冒着危险过去查看的时候,他已经牺牲了。

林向荣在出发太原之前曾经在顺义呆了一段时间。

当时他和林彪久违的相聚了几天,谁也没想到,自革命以来的珍贵的一次相聚,居然是这对兄弟永远诀别的最后一面。

很快林彪便知道了林向荣的死讯,作为亲人,他感到心如刀绞。

但是作为革命者,他知道,林向荣的牺牲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林彪说了这样一句话:为革命而牺牲完全应该,这是完全可以理解!

的确,在这场太原血战中,我军牺牲了很多战士。

林向荣590团的政治处主任吴俊觉也壮烈牺牲。

22日上午,在参战全体部队从各个方向的猛烈攻击下,太原城外的五大防区、三道防线、三万守敌已全部被我彻底摧毁和歼灭。

我军像铁桶一样将太原孤城死死围住。

太原城修筑有高八米、宽八米、长达十一公里的一圈城墙,城墙外是堡垒群,堡垒区外是雷区路障,再往外是宽十米深三米的护城河。

几道防线之间都有交通壕和暗道相连,堡垒林立,工事坚固,火力交叉严密。

敌人防守的主力驻守城里。

六十六军担任兵团的主攻,右面是六十八军,左面是六十军。

197师在左翼担任助攻。

在师指挥所里,我们研究阵地的部署时,就对我师背后的卧虎山的战况十分关切,担心如果该点战况发展不利,会使我腹背受敌。

在未发起总攻前,卧虎山守敌被六十七军全部歼灭,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使我们大大松了一口气。

军指挥所也随即调整了部署,令197师改为主攻,并增派了五九四团和数个单位的炮兵和工兵归我师指挥。

以便充分发挥我阵地前的开阔之地的优势,展开步兵和炮兵的进攻。

23日晚至24日凌晨,五九一团一营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展开一系列爆破活动,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堡垒、铁甲车、地雷、路障等各种障碍,为五八九团登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在这一场战斗中,营长张茂生不幸牺牲,为解放太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艰苦的战斗终于现出了胜利的曙光。

24日5时30分,全线总攻开始,一千三百多门大炮连续射出的排排炮弹,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在敌阵里爆炸。

敌人的火力被压制了,我五八九团在团长赵培章和政委倪子文率领下,抓住战机。

不等炮火摧毁城墙,即命令部队用火力掩护梯子队急突城墙。

我突击队从事先已经挖到敌人城下的交通壕一跃而起,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把梯子靠到城墙上,用猛烈的扫射压制住城头的敌火力点。

一营教导员葛和睦高举着带着弹孔的红旗率领五八九团一营的一连和三连冒着枪林弹雨拼死抢攻登上城头,在太原城上举起了第一面红旗,实现了他们战前的承诺。

鲜艳的红旗在太原城头上迎风飞扬,痛快淋漓展示了部队无坚不摧的军威,是一份奉献给人民的最好答卷。

整个解放太原的战役,我军阵亡的人数高达四万五千人,超过了全国任何一次的攻城战役。

这次战役的胜利,是四万多个如林向荣一般的烈士为我们换来的。

致敬烈士

林向荣牺牲之时,年仅三十三岁。

他对革命有着极大的热忱,对我党也是非常忠诚,而且有着很强的军事能力。

如果他没有在新中国建成的前夜牺牲,一定可以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更大的一份力。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在这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我们国家有无数青壮年的男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不管是牺牲在战场还是敌后,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永远致敬、尊重与怀念的英雄。

参考资料

《林彪二弟林向荣牺牲前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原战役中,林彪幼弟中弹阵亡,为革命牺牲的林彪至亲定格于7人
林彪的二弟
林向荣是林总的亲弟弟,1938年入伍,1949年牺牲,一生未婚
徐向前请求增兵太原,远在东北战场的“林罗”为何反对?
为何说林罗是最佳搭档:罗荣桓理解林彪重点主义,但不放弃原则
1955年,林彪父亲,一张罕见的留影,享烈属待遇,每月领取生活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