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北野战军为什么从屡战屡败,到横扫东北全境?

东北野战军征战三年,是如何从屡战屡败到反败为胜,最终解放全东北的呢?我们来看看1946年6月,东野司令员在师以上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就会明白了。他说:“从放弃长春以来,大家一定以为我跑得太快了,丢的地方太多了。我说我跑得还慢了,丢得还少了。这不是开玩笑,我讲的是真话。东北情况是敌强我弱,我们只有一个拳头,敌人有好几个拳头,一个拳头是打不过好几个拳头的。怎么办?就是要把敌人的拳头变成手掌。怎么变?就是把城市丢给他们。城市一丢,我们的包袱就没有了,身子就轻了,敌人的拳头可就伸开了,我们就可以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吃掉他们了。如果我们现在舍不得城市,和敌人硬拼,那我们只能有两条路:或者被敌人吃掉,或者走抗联的老路,退到苏联去。”就从这一刻开始,我军在东北的胜局便已注定,这支初入东北便屡战屡败的军队,必将会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威武之师!

说东北野战军出关时屡战屡败,一点也不夸张。1945年林彪率部出关,从11月16日山海关失守,到11月26日锦州陷落,短短10天时间,整个辽西走廊就尽落敌手。

山海关保卫战开打之时,正是林彪风尘仆仆,一路风餐露宿赶到沈阳的时候,当时林彪身边无兵无将,就带着从延安跟着他来的那一批人。11月15日,就在山海关失陷的前一晚,中央给林彪发来一份电文,询问山海关战况。林彪无奈地回复道:“杨国夫师与我无密本联络,情况不明。”仅从这一份电文就能看出,林彪当时所处的困境,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我军初到东北的部队大多都在各自为战,作为司令员的林彪根本就和他们联系不上。

11月16日,山海关失陷,进入东北的陆上通道被敌军打通了。杜聿明率第13军、第52军总计7万余人越过山海关挥师疾进。11月17日,杜聿明率兵追上了刚刚撤退到绥中的杨国夫所部,杨国夫率第7师面对10倍之敌,一场恶仗打下来,损失惨重。11月22日,杜聿明一天之内连续攻占兴城、锦西、葫芦岛三处战略要地,兵锋直指锦州。11月26日,锦州也被杜聿明攻陷。从11月16日山海关失守,到11月26日锦州陷落,短短10天时间,整个辽西走廊就尽落敌手。刚到东北一个月的林彪,就被杜聿明当头一记闷棍,打得措手不及!半年之后的四平保卫战,刚刚缓过一口气来的东北民主联军,又在孙立人的新1军、廖耀湘的新6军、赵公武的第52军、陈明仁的第71军合围下,被迫放弃四平,全军北退松花江……

杜聿明拿下四平之后,迅速攻占辽源,5月24日占领梅河口、海龙,5月26日占领双阳、5月27日占领磐石、九台,5月28日占领永吉,5月29日占领德惠,5月30日攻占农安,孙立人的新1军已追抵双城,距离哈尔滨不到百里。杜聿明所部入关之初一路告捷,短短10个月的时间,不仅沈阳、长春、吉林等大城市尽收囊中,就连松花江以南的广大地区都被占据。至1946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的根据地,就只剩下了位于长白山麓紧靠朝鲜的临江、蒙江、长白和抚松四个县。

东北局南满分局机关、辽宁和安东省委机关、辽东军区、3纵和4纵的主力部队,全都在这么个巴掌大的地方挤成一堆。而退到江北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日子也过得非常艰难!哈尔滨的市民,面对陌生的东北民主联军时,都在暗自惴惴:这群衣衫褴褛,装备不整的军队,到底是怎样的一支军队啊?

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不仅失去了大部分根据地,还面临狼烟四起的各地匪患,这些土匪们拿着一张张国民党的空头委任状,摇身一变,竟成了各路“司令”、“军长”、“旅长”……他们袭拢后方、断我交通、抢我补给、杀我伤员,罪行累累,恶行滔天!而东北民主联军内部也是问题多多,由各个根据地抽调来的两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刚刚分批到达,就马上被分配到同样也是由关内抽调拼凑而来的部队之中。兵不识将、将不知兵,使得出关初期的东北民主联军在组织结构上、作战指挥上都大受影响,使得战斗力大打折扣!上述种种原因,必然导致根据地的发展受限。四方匪患的袭扰,更使得各个战区交通受阻,后勤补给接续困难。这一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处境极为困难!

但是,入关之初的东北民主联军经此一败再败之后,也从中汲取了深刻的教训,不再与国民党军队去血拼,不再去攻,也不再去守那些所谓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城市。从这一刻开始——“让开中间,占领两厢,建立稳固的后方根据地!”,成为了我党我军东北战略的指导方针!

北退松花江以后,东北民主联军所有的工作重心全部转移到三件大事上:1、土改:利用土改,使民众受益,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使得根据地迅速地获得了巩固和发展。2、剿匪:彻底清除匪患,使得各个根据地连成一片,再无后方被袭扰的隐患。3、练兵:通过休整整编,理顺指挥关系;通过强化训练,全军战斗力成倍数地获得增强。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整,边打仗边学习,边学习边总结,自“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之后,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纵队级指挥员的指挥造诣及战术素养也快速地得到了提高,与国军孙立人、廖耀湘等已不相上下,如韩先楚、邓华等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1948年初,东北野战军在东北战场上已是东风压倒西风,牢牢掌握住了战场节奏,主动权又重新回到了我军手中,再也不复1946年至1947年间的屡战屡败。此时的东北野战军经过两年的磨砺,早已是今非昔比了!而国军的几员悍将,初期占尽便宜,迫得我军东奔西走的杜聿明、郑洞国、廖耀湘等,到了此刻已无还手之力,要么被困于一隅成为待宰羔羊。要么被赶鸭子一样满地乱跑,四处逃窜……至此,从1945年山海关失守、1946年二战四平完败,再到1947年德惠攻坚、三战四平的两仗全输,两年间,从东北人民自治军一直输到东北民主联军的这口窝囊气,现在终于得以吐出,并且一雪前耻,加倍奉还!

此时的熊式辉、杜聿明已被调走,以参谋总长兼任“东北行辕主任”的陈诚,主持着东北战局。陈诚果然“不负众望”,把国军占尽优势的东北折腾成了一锅粥,自己尝了两勺,又腥又臭,也没脸再喝下去了……陈诚顷刻之间就从“红人”,变做了众人口中“皆曰可杀”的罪人!“粥”已经熬成这样了,无论是加糖加水都无法改变了,但又不能抬起来连锅都扔掉,那该怎么办呢?于是,蒋介石想到了“换勺子”,既然不能“甩锅”,那就只能换一把熬“粥”的“勺子”了……1948年1月17日,“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走马上任了!该怎么接着来熬这锅粥呢?卫立煌的办法是:把锅里的肉一丝丝的认真捡出来放进碗里,然后连锅带粥就这样先臭哄哄的暂时“封存”起来,预备着自己将来“背锅”时再用。卫立煌把这些捡出来的肉,摆放成三坨。第一坨:以沈阳为中心,辐射铁岭、抚顺、本溪、新民,这砣肉包括廖耀湘的第9兵团,周福成的第8兵团,合计8个军24个师3个旅共有30万人。第二坨:命郑洞国的第一兵团驻防长春,这砣肉里有2个军6个师3个旅,共计10万。第三坨:命范汉杰、卢浚泉率第6兵团驻防锦州,这砣肉包含4个军14个师,共计15万人。这就是卫立煌在东北的全部家当!这55万人的国军部队,刨去上至剿总,下至军、师的机关人员、后勤人员、各种辅助人员,再剔除诸如仓库、兵站、医院等等乱七八糟的直属队后,真正能够作战的兵力,也就40万不到。

而此时的东北野战军,光是各兵团,各纵队所辖兵力就有75万,这还不包括北满、南满、西满近30万的地方独立团、独立营、县大队、区小队等等。55万对105万,未曾开打,卫立煌已是败局注定!1948年10月7日锦州战役打响,特立独行的卫立煌根本不听蒋介石指挥。面对又臭又硬的的卫立煌,蒋介石也只得一边骂着“娘希匹”,一边再次越级指挥,从而造成了更大的混乱……本来,按照卫立煌东北战略16字方针:“扩充实力、稳扎稳打、固守要点、静观待变”执行的话,国军还尚有一线苟延残喘的机会。因为这会使得东北野战军惯用的“围城打援”战术无法实施,能让国军在时间的拖延中寻找破局的机会。

可是经过蒋介石这一通瞎指挥,就只能是乱上添乱,败上加败了!果然,辽沈战役刚刚开打,姗姗来迟的侯镜如去到塔山,6天6夜攻不下来,“东进兵团”也就离灰飞烟灭不远了。

辽沈战役分为三个作战阶段:

第一阶段(9月12日至10月19日),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义县至河北省滦县300余公里战线上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至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孤立了锦州。

蒋介石为解锦州之危,组成东进和西进兵团,从锦西、葫芦岛和沈阳地区东西对进,增援锦州。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迅速攻取锦州的指示,确定了攻锦打援的整个兵力部署:以2个纵队另2个独立师位塔山地区,阻击东进兵团;以6个纵队共16个师计25万人攻击锦州;以1个纵队主力为战役总预备队;以4个纵队共14个师位彰武、新立屯地区,阻击西进兵团;以11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围困长春。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中困守长春的国民党军队起义,长春宣告和平解放。国民党军队缴械后,我军吹响胜利的号角。新华社发

10月14日,攻锦集团发起总攻。经31小时激战,于15日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俘范汉杰及第6兵团司令官卢浚泉等,完全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向关内的大门。

在锦州攻坚战的同时,南北两线阻援部队分别采取坚守防御和运动防御,粉碎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增援锦州的图谋。在南线坚守核心阵地塔山的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陆海空立体进攻,鏖战6昼夜,歼敌6000余人,创造了野战阵地坚守防御的光辉范例。战后,该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的荣誉称号。

锦州被克后,困守长春的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在东北野战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于10月17日率所部2.6万余人起义。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第二阶段(10月20日至28日),辽西会战,围歼西进兵团。10月18日,蒋介石飞赴沈阳部署“总退却”,严令西进兵团继续前进,在东进兵团配合下重占锦州。19日,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决定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在辽西地区围歼西进兵团。

东北野战军10个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以东,饶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对西进兵团展开大规模围歼战,各部大胆穿插,分割围歼。至28日拂晓,辽西围歼战结束,全歼西进兵团5个军12个师(旅)共10万余人,其中包括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新1军和新6军,生俘中将司令官廖耀湘,从而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发动群众、深入动员为辽沈战役胜利奠定重要基础

第三阶段(10月29日至11月2日),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从10月29日起,东北野战军乘胜东进,先后解放新民、抚顺、辽阳、鞍山、海城等沈阳外围据点。11月2日,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宣告解放,守军13万余人全部被歼。同日,解放营口。辽沈战役胜利结束。9日,锦西、葫芦岛地区之敌从海上撤至关内。至此,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东北野战军伤亡6.9万余人,炮兵司令员朱瑞在战役中牺牲。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连同这一时期全国其他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军事形势出现新的转折,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已经迫近的标志。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也是敌我双方战略对决的一战,此战后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产生了根本扭转,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转折点也不为过。

在梁兴初十纵担任师长的一位老将军曾经告诉我,辽沈战役最惨烈的恶战,是塔山和黑山两处阻击战,林总下了死命令:让敌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辽沈战役中,塔山胜在意义重大,黑山则是战争绞肉机。

战斗烈度最高,伤亡最惨重的战斗往往被称作绞肉机,而整个辽沈战役中,黑山阻击战最能当得起绞肉机这一恶名,是真真正正的血肉磨坊。国共双方在黑山正面战场均投入了11万以上的兵力和大量重火力,战斗极为惨烈。

最初林总和毛主席关于辽沈战役怎么打是有一些分歧的,林总的战法偏稳妥,却容易贻误战机,让蒋军趁机远遁。毛主席则要激进一些,先断其后路,再关门打狗,这样打虽然风险高,但如果成功就能彻底扭转东北局势。

在毛主席和林总的统一协调下,我军很快调集了部队在各个战场都做好了战斗准备。国民党这边见我军来势汹汹,也不敢托大,就连老蒋都亲自飞到葫芦岛坐镇,监督蒋军作战。

但两军一开战,国民党的老毛病就又犯了,部队主官有蒋介石盯着还好,蒋介石一分神,下面部队就又开始避战。我东北野战军没花多长时间就攻克了锦州,断了蒋军的后路。

老蒋这下急了,给廖耀湘下了死命令,要和东野在黑山地区展开一场大规模决战。当时在黑山前线与廖耀湘对垒的是梁兴初的十纵,手上兵力满打满算也就5个师,远程重炮还不到100门,反观廖耀湘要啥有啥,还都是换装了美械的蒋军精锐。两军一开战就是大规模地面战,梁兴初指挥我军官兵依托防御工事展开阻击,廖耀湘则是大军压境,起手就是三个师,意图在短时间内突破我军防线。见战况紧急,林帅电告梁兴初,务必使敌人在我军阵地前尸横遍野。

黑山战场正面极为广大,很适合装备了坦克飞机的国民党军队作战,往往一个高地就能在国共间数次易手,国民党刚靠着火力掩护夺取外围阵地,我军就悍不畏死的向其发动反冲击,展开残酷的壕沟战。战斗惨烈到什么地步,我军坚守阵地至全员阵亡的营级单位不止一个,为了从敌人手中夺回阵地,解放军几乎是拿命在填,成建制的打光守卫部队。战争进行到这会,决定胜利的已不是战术战法,而是两军的战斗意志。

为了振奋将士们的士气,我军28师甚至将师部移到了刚刚夺回的阵地上,以示指战员与战士们同在,全师上下大受鼓舞,战斗热情更加高涨,死死挡住了国军部队的冲锋。廖耀湘见部队始终突破不了解放军的防御,也发了狠。当即组织起300余人规模的敢死队向我军阵地发起多波次冲击。我军在敌人疯狂的进攻下坚守了数小时,才吐出了表面阵地。国民党士兵还没在阵地里站稳,又被我军击退。

十纵硬生生靠着5个师的兵力将廖耀湘5个军给拖住了,坚持到了东野主力回援,彻底掐断了廖耀湘部的退路。此役中,国共两方施展出的战争烈度极为罕见,连争夺高地的海拔都被炮弹削掉2米,颇有后来上甘岭的架势。国民党部队在此战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但最终还是不敌解放军,不光没能突破梁兴初部的防御,还让自己的后路被切断,注定了被我军大部队围歼的命运。那么国民党输在哪里?黑山阻击战很好的呈现了为何国民党部队明明拥有更好的武器装备和更充裕的兵力,却仍然战败的原因。解放军在各个方面上的表现确实要优于国军部队,这是军队性质上的碾压。黑山阻击战打响前,东北战局实际上已经糜烂,各大国民党军都被我军分割包围。此时国民党已经失去了东北战事的主动权,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道路就是尽快撤出战场,以免消耗宝贵的有生力量。廖耀湘的“西进兵团”更是一塌糊涂,这位号称“中国巴顿”的黄埔6期生,在黑山、大虎山进不能进,退不得退。蒋介石让他继续东进,廖耀湘只能苦笑……

大虎山战斗之后,忽然,韩先楚的目光紧盯着地图上的四个小字,兴奋地说道:“胡家窝棚,这个地方妙啊!”一名作战参谋凑过来说道:“胡家窝棚?我知道这个地方,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妙在哪里呢?”

韩先楚把地图递给他说道:“你们仔细看看,这个村子的位置很奇妙,如果我是廖耀湘,一定会把这里作为一个重要的枢纽。”作战参谋打着手电筒看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说:“我……我搞不明白……”韩先楚胸有成竹地说道:“这个地方虽然不大,却有进退裕如之妙,要么藏着敌人的指挥部,要么是个重要的补给点,总之一定有名堂!”

他沉思片刻,忽然抬起头来说道:“我决定派一支小部队,穿插到胡家窝棚去搞个突袭,管它那里藏的是人是鬼,都去搅和一顿!”

随后,韩先楚给距该处最近的三纵七师二十一团打去电话,要求他们抽调一个营,再带上侦察排和山炮连各一个,在26日拂晓前赶到胡家窝棚,将敌情查明之后见机行事。

二十一团接到命令后,当即按照韩先楚的指示组成了一支突击部队,在副团长徐锐的带领下,直奔胡家窝棚而去。

实际上,韩先楚对于这次行动能取得什么样的战果,并没有确定的把握,他只是凭着一种敏锐的直觉来做出判断,多多少少有点“蒙”的味道。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次率性而为的行动,却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奇妙效果。

徐锐带着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向胡家窝棚挺进途中,在黑山四间房一带与一伙敌人不期而遇。好在这伙敌人刚刚在黑山吃了亏,早已成了惊弓之鸟,很快就败下阵去。

被胁迫着给这伙敌人带路的三个老百姓,向徐锐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情报:他们经过胡家窝棚时,发现那里有很多国民党的军官,还停着不少小汽车、布着好多电话线。

徐锐据此断定:那地方一定是敌人的指挥部,而且级别肯定低不了!

按理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一个营的兵力去打敌人的指挥部是远远不够的,但是韩先楚带出来的部队都有一股子虎气,没有不敢打的仗,徐锐明知胡家窝棚可能有敌人的重兵护卫,仍然毫不犹豫地带领部队杀了过去。

当他们赶到胡家窝棚之后,发现那里果然大有名堂。徐锐在韩先楚手下当干部,深得“旋风部队”的作战精髓,把有限的兵力做了最大限度地合理安排,随即向敌人发起了雷霆一击!

这次突袭不得了,炸出了一窝“大鱼”——隐匿在胡家窝棚的敌人,包括新一军指挥部、新三军指挥部、新六军指挥部,甚至还有统领整个辽西兵团的指挥中枢!

徐锐等人的迅猛出击完全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解放军来得这么快、打得这么巧,虽然他们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却一时搞不清楚来了多少解放军,一下子就被彻底打乱了。

随后,韩先楚派来的后续部队又加入到围攻敌人的战斗,最终摧毁了敌人的四个指挥部,还生擒了兵团司令廖耀湘。

这真是一次经典的斩首行动,仅仅几天之后,廖耀湘手下的十多万人马也在东北野战军的围攻之下全军覆没,也从根本上扭转了东北战场的局势。有意思的是,当被俘的廖耀湘见到韩先楚,问他何以得知自己的指挥中枢设在胡家窝棚时,生性豁达的韩先楚丝毫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直言不讳地告诉他,这是他凭直觉蒙对的。

廖耀湘无论如何不肯相信,一口咬定韩先楚搞到了什么情报。韩先楚呵呵一笑:“假如我真的掌握了确切的情报,哪有可能只派一个营的兵力就去搞突袭呢!”

韩先楚凭直觉锁定攻击目标,却炸出一窝“大鱼”,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传奇战例,难怪有军史研究者评价胡家窝棚之战是“上帝之手献上的神来之笔”。或许我们只能感叹,拥有出类拔萃的敏锐嗅觉和超强判断力,这或许就是韩先楚这位名将与生俱来的天赋,是教科书上学不来的。

卫立煌让他杀回沈阳,廖耀湘只能冷笑……而卫立煌又因为极度厌恶老头子直接越过自己去干预、指挥所属部队,并且现在的沈阳也已自身难保,于是干脆就坐视不管了,干脆就冷眼旁观了,眼睁睁地瞅着锦州城破,“东进、西进兵团”逐一覆灭!反正早已是又腥又臭的一锅粥了,随便哪个来搅合吧!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疑似卧底”的侯镜如带着所剩无几的残部从大海上坐船跑了,“中国巴顿”廖耀湘在黑土地上被俘了,范汉杰和卢浚泉的锦州城也被攻破了,两个中将被一锅端了……郑洞国的长春也被围了,曾泽生的60军也开始三心二意了……接下来,作为“救火队长”的杜聿明又被蒋介石请了回来,这一昏招使得东北这盘残局更加的乱了!蒋介石、卫立煌、杜聿明三个人三把号,各吹各的调,根本不合拍。卫立煌、杜聿明都是聪明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一看这架势,就都明白了,老头子早就清楚东北败局已定了,现在这情况摆明了,是在准备“甩锅”!于是,卫立煌、杜聿明也就再不吹号了,就此默不作声,一言不发,任由老头子去发号施令!

最后的最后,卫立煌总司令亲手把那口“封存的锅”自己给抬了出来,搭上了沈阳破城前的最后一架飞机飞回了南京。卫立煌亲自端着这口“锅”面见蒋介石,主动请求发落——“东北这锅臭粥,如果非得找出一个人来负责的话,就让我卫立煌来背吧!”于是,蒋介石顺坡下驴,丢失东北,东北战跌这口锅,终于让卫立煌独自一个人给背起来了!

由于老蒋的瞎指挥,国民党部队在整体战略上就差了我军一大截,根本无法依据当下局势做出最合理的应对。最终国民党不仅在东北白白耗费了众多资源,还让我军将其部队有生力量围剿殆尽,既丢芝麻又丢西瓜。而我军战役开打的时候,虽有一些小分歧,但通过不断沟通早已解决了问题,作战计划更加完备。反观蒋军那边,从老蒋到下面的将领,各有各的想法,力不往一处使,到了战场上自然漏洞百出,所以经常被我军逮着痛揍。从战术方面来说,国民党坐拥机械化和火力优势却根本没发挥出来,反被负责防御的解放军拖入拉锯战的节奏里。同时,我军采取运动防御,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小得失,而是致力于有效杀伤敌方有生力量,掌握战场主动权。这就使得国民党有劲也没地方使,始终无法找出我军防御体系的突破口,哪怕是强占我军阵地,也坚持不了多久,又被打回原形。在一次次的拉锯作战中,国民党士兵,逐渐丧失了胜利信念,最后被我军彻底击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彪:辽沈战役最后关头,秉烛识破敌人透露的情报,创下歼敌记录
一二三说辽沈战役(二)
辽沈战役:开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序幕
7000对10万!辽沈战役中,谁下令这个独立师单独阻击廖耀湘兵团?
辽沈战役:惨烈的塔山阻击战,林彪: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英雄气在驰骋纵横一一记参观黑山阻击战纪念馆(吴志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