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岁前,给孩子立5个规矩,孩子受用一生

关于是否给孩子立规矩,得到了很多父母的争议,有的父母说,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一个纯真、美妙的童年,如果父母重视和珍惜孩子的童年,那就把帮助他发展好个人的自由,而不是着急“立规矩”。也有的父母表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在更小时养成很好的生活和交往的习惯,就不必待6岁时对规矩的标准进行改变。所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还要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

6岁前,给孩子立5个规矩,孩子受用一生

1、不能打断别人说话

于6岁以前的幼儿来说,当自己有非常重要的、或者激动人心的事情希望与人分享时,要让他们体会到别人的感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常常会迫不及待地要告诉自己信赖的成年人。但父母不能因为他们太小,而听任他们,对他们插嘴、打断别人说话的行为而听之任之。如果孩子的不良行为得不到纠正,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通常来说,纠正一个人的习惯更难。因此,父母从小要教会孩子,等到别人说话结束之后才能说话。

2、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支配,可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如果想要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征求别人的同意,不能偷偷拿,也不能明着抢。有的孩子会偷偷拿大人的钱去买东西,看到其他同学的玩具,孩子可能会“顺手”拿回家。这正是孩子没有物权意识造成的,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承担责任。当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时,不要轻易界定孩子是小偷,请先帮助他分清楚:物品是有私人和公共的。对私人物品,不能乱碰;对公共物品,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就要学会等待。

3、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会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把书撕烂了,碎纸满地,就要自己去打扫干净,并且这本书再也不给买,类似的书也不再买。把画画的颜料涂得满衣服都是,就需要自己去洗衣服,收拾好颜料等等。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教育不能仅靠说教,要通过每个细节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因此要特别注重让孩子参加实践,让孩子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责任意识。家长可以有意识地把各种劳动任务分配给孩子,让孩子有事可做,做事有责任感,从而养成责任行为习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要做好,要对事情负责。

4、不能撒谎

孩子有的时候出于一些目的,总会说一些谎话,小的时候孩子理不清自己的思绪,说的谎话不见得是真的谎话,而是自己的想象,但是大了以后,谎话一定是不能被允许的,要让孩子知道,说谎是原则性的错误,一定要坚决的杜绝。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不可怕,爸爸妈妈说不定不会很严厉的惩罚,但是如果因为逃避惩罚而说谎,一定要严厉的对待,让孩子撒谎一次就知道有多么严重的后果,以后才不会再犯。

5、懂得与人分享

生活中见到过太多不懂得“分享”的孩子。其实也难怪,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独苗,被人捧着护着,属于他的东西从不需要分给别人,不属于他的东西也会有父母长辈千方百计为他弄来。 在分享的氛围中成长让孩子学会分享,而不是教会孩子分享。分享,不只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美德。让孩子学会分享,关键在于体验。体验分享,才能从内心理解分享的意义。

总结: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深远,而且从孩子还没有出生就已经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孩子,教育着孩子。父母不一定有高深的文化才能教育好孩子,不管父母是成功的商人,还是大学教授,还是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而孩子将来是否成功很多时候跟父母的文化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只要父母能根据孩子的特性(或是人的根本需要)进行教育,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又能建立好必要的规范(这个跟文化程度是没有关系的),那么孩子将来就会更加优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15种表情背后的真相
中华老家风:教会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稳
教会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稳!
教会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平安!
儿童15种表情背后的心理分析(强烈建议家长们当工具书收藏!)
习惯改变一生,从小给孩子定下这六条规矩,以后会越来越优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