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濠程漫步㈡ 澳门历史街区
userphoto

2022.11.17 广东

关注

  第二天起来,先到得附近的安记茶餐厅吃了碗云吞面,而后再上松山,也就是东望洋山。山间树木繁茂,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很多本地人在跑步。松山炮台黄白色调的建筑风格非常别致,当中的东望洋塔是中国的第一座欧式灯塔,早成为澳门的地标之一,旁边的小教堂叫圣母雪地殿圣堂,里面墙上有隐藏很久的壁画,线条简略朴素。炮台上还备有台风讯号,每逢遇上台风,就会高高地悬挂,以提醒市民戒备。

  回到半山的酒店,办了退房手续,然后去塔石广场,坐7路车到妈阁庙,由此开始了漫步澳门历史城区。后来从澳门博物馆可以了解到,澳门最初的居民点就是分别在西望洋山和大炮台山的西侧形成,并逐渐扩散,大体就是集中在今天的妈阁庙至大三巴、白鸽巢一线,所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25处历史建筑,有24处就分布在这里,例外的另一处就是刚才去的松山炮台。


  妈阁庙位于澳门半岛的西南端,守护著内港的入口,是澳门现存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香火极盛,其依山而建,规模不算大,但在澳门的中式庙宇中已经很可观了。其南侧有澳门海事博物馆,而北边的妈阁斜巷、妈阁街则沿着西望洋山山脚蜿蜒而去,港务局大楼就座落在妈阁街的一段斜坡之上,原来是兵营,建筑风格很有点阿拉伯的味道,外墙和回廊有很多的伊斯兰尖拱。

   再往前去就是亚婆井前地了,据说以前这里有清甜的泉水,滋养出澳门最早的聚居点。澳门的很多广场都是采用“前地”的叫法,这些“前地”总是小巧玲珑,地上铺着磨得光滑的砖型黑白石子,砌成波浪图案,周边树木青葱,灯柱上挂着鲜花盛开的篮子,有供人休憩的靠椅,有盔式的报亭。我尤其喜欢这阿婆井前地,它宁静怡人,四周的房屋粉刷得非常好看,花草盎然,色彩艳丽。

   前地旁边就是郑家大屋,是郑观应的故居,比他在中山乡下的老屋气派多了。实际上,我觉得也是澳门历史城区二十多处古迹中,唯一为中国传统建筑长脸的,其它的对比起那些西式楼堂都显得寒酸小器。当然,作为一个近代思想家,郑家的大屋也吸收了许多西方的元素,比如一些天花的处理、门楣窗楣的式样,而那些木质百叶窗的机关设置也非常巧妙。院落里有株高大的桑树,枝叶婆娑,随风轻摆,树荫下是石桌石凳,在这里休息片刻会非常的写意。

   阿婆井前地的另一侧有小径可辗转通上西望洋山顶,尽管巷小路窄,但指示牌非常清晰,根本不用担心迷路,实际即使迷路了,也不妨信马由缰,风景处处。澳门街巷回环,有时向左走也好,向右走也好,往往都能最后到达目的地。在这里很自然就让我想起那七丘之城——里斯本。绵绵的斜坡,铺着葡式碎石,起起伏伏,而坡道的一边照例整整齐齐地泊着一辆接一辆的车子,实在佩服他们的停车技术。

   西望洋山也叫主教山,山顶景色优美,可以俯瞰整片海湾,包括西湾大桥和电视塔。圣母小教堂就座落在这里,钟楼高耸,庭前矗立着一座圣母像,慈爱地守望着整个澳门。这天在教堂前正好遇上拍照的新人,雪白的婚纱,帅气的礼服,兄弟姐妹簇拥着,非常醒目,也十分温馨。不过奇怪的是,这里并没有列入25处古迹当中,但确实值得游览。

   回到山脚的阿婆井前地,再往前经高楼街至风顺堂街,圣老楞佐教堂就耸立在街的尽头。名字是如此拗口,于是华人就干脆称它为风顺堂,有祈求奉调雨顺的含义。当天也正好有人在里面举行婚礼,门楣上悬着白色鲜花编成的挂钟,庭院里有为宾客准备的自助点心和饮料,而四旁的三角梅开得正猩红灿烂。风顺堂背后连着风顺堂上街和三巴仔街,圣若瑟修院圣堂的大门就设在这里,大门后是高高的台阶,台阶顶就是修院与圣堂。

   回到风顺堂,沿龙嵩街再往前不过几步,左折上戏院斜巷就是岗顶前地了,这是另一处让我喜爱的小广场,四周座落有圣奥斯定教堂、岗顶剧院和何东图书馆。实在佩服澳门人,街巷是狭小的,广场是狭小的,但总布置得精致巧妙,处处可见绿树和鲜花。很喜欢岗顶剧院,外墙粉刷成浅绿色,十分养眼。何东图书馆的侧面其实就挨着刚才去的圣若瑟修院圣堂,其主楼后还有新的大楼,有很漂亮的小花园,好些人在小桌子旁静静阅读。

   经岗顶前地旁的东方斜巷往下走,就到新马路了,这时已经正午1点,就在路边的新帆船葡国餐馆吃午饭,点了青菜汤、烧墨鱼、马介休丸和烤肋骨。餐厅旁边就是民政总署大楼,中庭花园里有葡式的瓷砖画,左边立着贾梅士的像,原来这位葡国诗人在澳门居住过两年,我记得曾经将他译作卡蒙斯,在《里斯本的海魂》开头里引用了他的诗句。

   民政总署大楼对开就是著名的议事亭前地,开埠至今一直是澳门的市中心,有着波浪型的碎石地面、影影绰绰的拱廊,四周建筑色彩夺目,充满异国情调。来到这里,游客一下子就多了起来,简直是人如潮涌。广场中间有喷水池,左边有三街会馆(关帝庙),右边有仁慈堂大楼。

   仁慈堂大楼往前几步右转是大堂巷,里面小食店林立,整条小巷都飘溢着鱼蛋的香味。卢家大屋就静立在巷中,是著名商人卢氏家族的旧居,但现存要比郑家大屋小巧得多,青砖屋内有很漂亮的砖雕、灰塑、满洲窗及铸铁窗花。出来继续往前走,在大堂巷的尽头,就可以看见主教座堂了,有时实在为搞清各种教堂的名称而烦恼,但料想外国朋友来参观中国的庙宇又何尝不是?

   回到议事亭前地,再往前就是板樟堂前地了,左边是雍容华贵的玫瑰堂,教堂里供奉的据说是玫瑰圣母。往前走,经卖草地街再转入大三巴街,游人多得越发水泄不通,两边尽是礼物店和食品铺,尽头处,便是著名的大三巴牌坊,这座昔日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高高地耸立在绵长的石阶上,形似中国的传统牌坊,世上独一无二。

  牌坊的左边是旧城墙遗址和哪吒庙,从正面看,巍峨的牌坊下游客如鲫,与偏于一隅的低矮、冷清的中国小庙几成反衬,对此带点民族情绪的人可能会感到不快,也确实几乎所有好的位置和高点都被西式教堂所雄踞。当局似乎也注意到了,小心翼翼地回避着“殖民”、“占据”这些提法,从旅游册子到树立在古迹前的方桩,无不竭力宣传作为世界遗产的普世价值:和谐交融、多元共存的独特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

   但实际上,熙熙攘攘的游客之中又有几人会想及这些,一如在外滩、在沙面、在八大关、在鼓浪屿……,他们无不全神贯注于抢位置留影。其实,一个足够自信的民族确实也不必介意历史长河中的涟漪,建筑古迹的可贵,正正在于记录着人类成长的历程。

  大三巴牌坊右边是大炮台雄伟的身影,就象雅典的卫城般,是澳门过去防卫的核心,山岗的城墙放置着大炮。炮台当中便是澳门博物馆,门票15澳元,是我这次澳门之行中唯一需要购买门票的地方,但非常值得。在澳门,如果不过夜,并带点干粮饮料,完全可以不花分文很好地游玩上一整天。博物馆里共有三层,展品丰富,介绍了澳门的起源及其商贸活动、中葡传统习俗与澳门当代生活。

   回到大三巴牌坊前,拐进花王堂街,两边全是卖古董的商店,走到街的尽头,映入眼帘的便是圣安多尼教堂,不远处则是白鸽巢前地,而东方基金会会址与基督教坟场就紧贴在旁边。从东方基金会门口的铁栏往里看,可以见到园林别墅式的庭院。前地后面就是白鸽巢公园,这里曾经养过众多的白鸽,现在还是一片郁郁葱葱。

  至此,25处世界遗产名录下的古迹已大体浏览一遍。而后,在白鸽巢坐8路车到三盏灯附近,逛了一会澳门的地道街市,这一带有很多东南亚面孔的人,也有很多东南亚的美食。至于这个地方的名字,则源于几条马路相汇的中心点上矗立着一支挂着三盏灯的灯柱,其实柱顶上还有一盏较大的灯,一共四盏,但据说无论在哪条街望向灯柱,也只能望到三盏。

  这时,天色已经开始入黑了,虽然走了一整天的路,但我并不感到饿,坐18路车到关闸,过关后取车回家,便结束了自己首次的澳门之行。我注意到在旅游地图里有这样一段话:“四百多年间,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带着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职业技术,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澳门历史城区内盖房子、建教堂、修马路,筑炮台以致开建坟场,展开多姿多彩的生活,包括各种文化活动。澳门是当时中国接触西方的桥头堡,与此同时,在澳门的外国人,也以各种的方式向世界各国介绍在澳门见到的一切中国文化思想与生活习俗。”确实,不但过去,今天亦是这样。

  澳门历史城区可贵之处,不只在于保存着原有的面貌(有些中国民俗传统甚至保存得比内陆更原汁原味),它见证了东西方两种相异文化和平共存的可能性,而且还延续着原有的功能,依然是市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它色彩斑斓,鲜活生猛。

  2011-04-03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胜古迹』澳门历史建筑“文化遗产”
澳门旅游重启,如何一天内游遍澳门的世界遗产!
100多年前的澳门是什么样子?带你走进百年前的老澳门
澳门旅游景点
澳门的历史城区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3、澳门历史城区(2005年批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