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探孔

丰言君在《2015断舍离之总结》(点击阅读)提到,2016要与女儿去山东曲阜孔子的家乡看看,4.16-4.17圆满完成了。

1、


孔庙入口处

数千年来,华人世界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无济于事。

古语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孔子是帝王师,儒家学派是入世之学,所以受到了历代统治者极高的评价。譬如上图的“金声玉振”及下图的“生民未有”,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的极致的最高评价!


孔庙大殿牌匾

同时,他的思想是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深入日常生活之中。不管谁编著中国哲学历史,儒家思想总是最重要的篇章之一,如认为被一本书改变命运的韩国总统朴槿惠所提的冯友兰所著《中国哲学简史》,胡适所著《哲学的盛宴》,劳思光所著《新编中国哲学史》等等。

台湾的蒋勋老师也认为自己成长过程中,最受儒家哲学影响,最受孔子思想的影响。他认为:

孔子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哲学,儒家文化已成为华人世界的生活态度。我们记得孔子说过的话,是一种知识,是一种哲学。

当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可能是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这句话不是从书本中看到,可能是邻居的老太太说出来的,老太太可能不认识字,可是很奇怪,她看到一件事,比如当他看到我和其他小孩打架将他人压在身底下时打他的头时,她为了救这个小孩,会对我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你将来你不会希望被别人压在身下面打头吧。

我上学学到孔子的话远不如生活中学到的多……

2、

孔子的很多言语影响中我们的为人处世。言君接下来举几个经典来说明,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强大的影响。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我们一些人为了所谓的面子不懂装懂是很无知也没必要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孔子像

2)有教无类。

孔子的意思是说人人都应该有教化,不应该有类别之分。不仅仅是贵族才可以上学。这种思想到现在依然有现实意义。

3)或日,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这句话被大家误解的比较多,很多人以为以德报怨。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甚至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这实际上被曲解了,孔子认为:应以正道回报与你有怨恨的人,以好心去报答有恩德与你的人。何为正道,明显是区别于后一句的好心。我的理解是对方应该遵守游戏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切不可理解为听之任之,放纵;相反,违反规则就应该承担相应的代价。

4)三人行必有我师。

善于学习他人长处,正向积极思维。


孔子的第77代嫡长孙,袭封31代衍圣公(最后一代衍圣公)所注释《孔子》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句话是不是太牛了,太适合这高度变化的时代。

6)子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段话被误解很深,一些人认为孔子不尊重女性,实际上被断章取义了。孔子认为:没有知识的女人和小人最难相处。你去亲近他们,他们就会对你放肆无礼;疏远了他们,他们就会对你产生怨恨。

有没有发现,孔子很懂人性,很懂女人及小人,和女人及小人相处的分寸感拿捏很重要!

3、

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全是精华,我们应该全盘接受。丰言君认为当然不是,读过我那篇关于孟子的文章《说实话,我不是不喜欢他的》,就会知道丰言君认为儒家文化一些内容需要批判接受。

孔子的一些思想禁锢了人的创造性,让人的思想僵化,比如他提倡的伦理纲常,等级观念非常严重。也正因为如此,这套思想体系深受掌权者的喜欢,譬如明成化帝立碑“朕唯孔子之道,天下一日不可无焉,何也?有孔子之道则纲常正而伦理明,万物各得其所矣。不然,则异端横起,邪说纷作,纲常何自而正,伦理何自而明,天下万物又岂能各得其所哉?是以生民之休戚系焉,国家之治乱关焉,有天下者诚不可一日无孔子之道也”。

这段话,可谓对孔子评价非常之高,但细读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统治者喜欢的是“纲常正而伦理明,万物各得其所矣”!

不然,则异端横起,邪说纷作,纲常何自而正,伦理何自而明,天下万物又岂能各得其所哉?所以,才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进而,我们再难回到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毛泽东主席实际上对孔子是不以为然的,故而他提出要“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当然这四旧首当其冲就是儒家思想。当然,主席采取的是暴风骤雨式的破旧,丰言君并不认同。但是,已经延续数千年的儒家文化,要想有明显的改进或优化,或许需要这样激进的方式吧。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气质),在初期阶段是可以设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自发的力量会越强,要想改变何其难也,所以不管是金朝还是清朝也无力改变(改朝换代只是更换董事长和CEO),只能适应,但可作适度优化。

另外,儒家思想推崇中庸学说,这一点直到现在很多人的为人处世,尤其为官之道深受这一哲学的影响。但,对于中庸需要我们辩证的来看,圆通的背后往往是世故老成!

蒋勋老师对儒家的“男女授受不亲”等等是很不以为然的,大家可以看他写的《孤独六讲》之“情欲孤独”。另外,大家可以从《红楼梦》很清晰看到古代中国的女子有种种限制,没有自由。正是在类似这种思想的禁锢,中国女人的地位直到民国开始才有较大提高。

4、

100多年前,清朝洋务派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里的“中学”主要就是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任何变革一般除了需要思想理念的改变外,还需要“操作系统”,“西学”相比“中学”的优势也就在此。日本的明治维新走上富强之路就是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还系统学习了政治系统、管理系统,同时结合自身文化进行优化

儒家学说最大问题是不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讲究“修生、齐家、平天下”,这个次序是有讲究的,但这些都是主观的东西,有具体的操作系统吗?没有!纸上谈兵与真刀真枪的干差距可不是一点二点,儒家优良的思想需要法律、规则进行落地,中国缺少这个。

而另外一个圣贤要走得更远一些,那就是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有很多人认为正是心学体系指导了日本的明治维新。清朝的变革为什么失败,不是这个指导思想问题,而是“西学”压根没有学到位,更谈不上形成自己新的体系、系统了。能想到很牛逼,能做到才更牛逼!

把目光聚焦到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思想、体系,娱乐消费观等等,可以说成果斐然。而与此同时,这十年国学再次热起来了。有些人企图将国学和企业管理运营结合起来,这有错吗?这当然是好事,但也是坏事。怎么理解?

国学的思想很多是精神层面的主观东西,讲究个体的修为,对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有帮助。但是,就像我前面所说的不具备操作系统啊,怎么落地需要工具来支撑,这个工具就是西方那套管理系统靠谱,中国的华为为什么能成为世界500强,除了任正非及员工的能力以外,西方人那套管理体系居功至伟,说白了,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做不到这一点,国学学得再多也是死路一条!

对我们的国家而言,我还是这样的观点:除了我们大力推崇儒家文化来指导我们行为以外,我们是不是应该借鉴西方建立一套制衡的机制,而不仅仅口头上或者是将重心放在事后监督上!人性需要用制度和程序强硬控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新儒家的思想谱系略
张之洞虽参与洋务运动但其思想仍未转变,依然信奉传统儒家思想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教案1
儒家、道家和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们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儒家思想的起源及完善——诸子百家简史儒家
一图了解儒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