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条“非黑即白”的项链?

丰言君

微友刘巍来自福建福州,他的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鲁迅的《过客》:同样一个地方,老人看到的是坟墓,而小孩看到的是鲜花。不同视角和心态带来不同的感知,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认知。

以悲悯心再读《项链》

文:刘巍

十多年前的中学时候,《项链》给人的意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为了出风头,结果弄巧成拙、自食其果,揭露了他们可怜兮兮的虚荣心和灵魂极度空虚的精神世界。

现在重读,忽然感觉到文中有诸多可贵之处:一是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在弄丢项链之后,没有赖账,而是以十年艰辛偿还了“负债”,这是非常可贵的诚信。二是佛来思节夫人知道自己得到的是一条价值昂贵的真项链之后,坦率地说她那条项链“是假的,顶多值五百法郎!”并没有昧着良心装糊涂,而是马上告诉了真相。原来的教育让我们只记住了嘲弄和挖苦,带给了我们错误的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模式。


世上有这样一些女子,面庞儿好,丰韵也好,但被造化安排错了,…她只好任人把她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她总觉得自己生来是为享受各种讲究豪华生活的……

她有一个有钱的女友,那是学校读书时的同学,现在呢,她再也不愿去看望她了,因为每次回来她总感到非常痛苦。她会伤心、懊悔、绝望、痛苦得哭好几天。

向往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并不是一种错,而是人的本能,尤其对于一个年轻女人而言。她错就错在:过度沉溺在这种向往当中,而不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实现。

玛蒂尔德为偿还项链所做的努力说明,她是能够吃苦、打拼的人。如果一个人有向往和追求,却不去努力,而是在空想中耗费自己,沦为不良情绪控制的奴隶,她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只会被生活抛弃。

自己的同学过得好不应该感到难过,而应该高兴,因为,这样的同学更能帮助她——假如她想做事或者实现某个理想的时候。文中当玛蒂尔德向同学佛来思节夫人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立刻取出一个大首饰箱,对罗瓦赛尔太太说:“挑吧!亲爱的。”这是何等的慷慨!所以,对于同学,对于身边的人,要多给予帮助,祝福他们的成功,而不是用嫉妒等不良情绪,压缩自己未来的成长空间。要把这当做一种习惯。

她赶忙拆开了信封,从里面抽出一张请帖,上边印着:'教育部部长乔治·郎伯诺及夫人,恭请罗瓦赛尔先生与夫人于一月十八日(星期一)光临教育部礼堂,参加晚会。

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了:我也说不上到底要多少钱;不过有四百法郎,大概也就可以办下来了。

他脸色有点发白,因为他正巧积攒下这样一笔款子打算买一支枪,夏天好和几个朋友一道打猎作乐,星期日到南泰尔平原去打云雀。

不过他还是这样说了:好吧。我就给你四百法郎。可是你得好好想法子做件漂漂亮亮的衣服。

身为小科员的罗瓦赛尔对自己妻子的爱。罗瓦赛尔不仅没有像妻子一样发脾气,反而百般安慰,放弃了自己买枪打猎的计划,把积攒的钱全部交给妻子去做漂亮的衣服。这种爱是非常真挚的。如果玛蒂尔德能够细心想一下,就会明白,这种爱的价值是远远超过她所幻想的那些东西。人们常常容易忽略亲人的爱,觉得亲人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其实,这种被忽略的爱,才是最有价值、最值得珍惜的。

晚会的日子快到了,罗瓦赛尔太太却好像很伤心……

然后她心里十分焦急,犹豫不决地问道:你可以把这个借给我吗?我只借这一样。


虚荣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应该通过借别人的东西来满足这种虚荣,因为,借来的东西只能装点很短暂的虚荣,却充满了不确定性风险。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值得重视: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推荐那条假项链!玛蒂尔德首先看见的是几只手镯,再便是一串珍珠项链,一个威尼斯制的镶嵌珠宝的金十字架,做工极其精细。显然,佛来思节夫人是把自己最好的首饰推荐给自己的这位同学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佛来思节夫人的真诚。而功利性教育只是说佛来思节夫人在摆阔,炫耀财富。

但是她突然大叫一声。原来颈子上的项链不见了。……

他们辞退了女仆,搬了家,租了一间紧挨屋顶的顶楼……

十年之后,他们把债务全部还清,确是全部还清了,不但高利贷的利息,就是利滚利的利息也还清了。

丈夫傍晚的时候替一个商人去誊写帐目;夜里常常替别人抄写,抄一页挣五个铜子。

这样的生活过了十年。

丈夫白天工作,夜里还要打小工,而不是选择离婚。这是一种默默无闻的纯粹的爱,是一种体现责任的爱。真正的爱,关键时刻是不会选择逃避的。尤其是在面对苦难的时候,依然用肩膀担负起作为男人的责任,才是真正的“患难见真情”。这10年的坚持,把一个好男人的形象充分展现出来,而功利性教育很轻易地忽略这个细节。

岁月改变人。玛蒂尔德承受巨大的艰辛和磨难,最终偿还了全部债务,她完成了人生中一个重大的目标。如果她一开始就这样规划自己的人生,将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人主动做事,与被动去做什么事,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经历了十年磨难的玛蒂尔德已经成为一个坚强的女人。她没有自卑,没有痛苦,没有嫉妒,而是平静地说“没有。我是玛蒂尔德·罗瓦赛尔。”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女主人公说出自己完整的名字,在这一刻,她本人也完整了,可谓凤凰涅槃。面对佛来思节夫人,玛蒂尔德流露出来的是“高兴”;“微笑”;“足以自豪的、天真的快乐”,这不再是那个沉浸在幻想、虚荣中的女人,而是一个坚强、勇敢、成熟、自信的女人。与其说玛蒂尔德成熟了,不如说她找回了自我——人本来就应该如此:自信、勇敢、坚强,因为内在的自己而快乐!

在长期被非黑即白甚或黑白混淆乃至颠倒的功利性教育熏染之下,人们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智慧、理性乃至悲悯之心。被抹黑的未必真的就黑,被浓妆艳抹包装的未必就白。当袁崇焕被视为汉奸而遭凌迟之刑人人争食其肉时,我们应该知道,仁人志士所承受的痛苦在历朝历代都是常人所难以理解的。作为一介百姓,我只能说,当自己的判断不受别人影响时,才是回归理性和智慧的象征。

玛蒂尔德那样爱慕虚荣的人,原本也是一个美丽而充满活力的人,一旦她用自信把美丽激发出来,显得同样非常迷人。所以,永远不要苛求别人,也不要苛求自己。要带着悲悯之心去看每一个人,你会更懂得宽容、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从《项链》中看到了什么
何梓予 昂贵的项链 ——莫泊桑《项链》续写 指导教师:王帅
赏析莫泊桑《项链》:虚荣的代价
《项链》:女人,别羡慕任何人的生活
【中州作家】刘永先:虚荣心酿制的人生苦酒 —再读《项链》有感
《项链》备课札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