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遣怀】毕业骊歌——哈师大阿城学院毕业十年记
userphoto

2022.11.18 黑龙江

关注
三十岁出头的年纪,在很多人看来风华正茂。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我还年轻吗?我在职场上成功吗?我的能力止步于此了吗?这或许是大学毕业十年后的我们,每个人都正在面临的困境。

现实虽然是彩色的,可带给人更多的是“过眼终迷日五色”的眩晕与不适;回忆虽然是黑白的,但镌刻的却是“雨后春容清更丽”的纯净与惬意。所以,时不时会停留在回忆里,享受片刻的平淡,更何况是在毕业十年的这样一个节点,难免会感慨往事。

大学时光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一定是美好的。没有了高中时紧张的学习节奏,也少有生存压力,又是不知疲倦为何物的年龄。所以,玩喜欢的游戏,谈甜蜜的恋爱,看外面的世界,读感兴趣的书籍,几乎一切都可以自己做主。——这样的生活,怎能不让人留恋和怀念呢?

十年之前,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大学的全名叫做哈尔滨师范大学阿城学院,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2006年时为县级市阿城市)。它的前身是始建于1973年的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师专乘坐上了2000年那班大跃进式大学扩招的顺风车,与哈师大实质性合并,成为了一所直属学院。实质性合并,体现在哪里呢?毕业证与学位证上是实打实的哈师大字样,而且我们也是要过了二本的分数线才能报这所学校的志愿的。一个有趣之处,我们宿舍8人,7人是省内考生,招考计划上明确写着阿城学院的字样。老大是四川考生,他填报的是没有阿城学院字样的哈师大,但却被投档到了阿城。原来,哈师大面向省外招生时,一本的中文系在校本部,二本则是在阿城。

2012年,扩招的浪潮退去,阿城学院的师生尽数搬迁到位于松花江北的哈师大校本部,只剩下一座空壳子校址了,据说现在已成了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的阿城校区尽管我的本科学校很一般,它比起一所正规的大学也还有很多差距,但毕竟最好的年纪留在了那。

我的班级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06级本科二班,应该是有47名同学吧,12名男生,分布在6号楼506、510两个寝室,35名女生,分布在3号楼315、316、317、318四个寝室,还有两名女生单独居住,以及两名专升本的同学。

理科生的培养方式被称为是圈养,因为很多内容要在实验室进行。文科生被称为是散养,自己读书就行。这对于我们中文系来说,也算是一种幸运。较差的办学条件并没有太影响我们学习知识。图书馆里中文系的存货还是不错的,从文本典籍到研究专著,都很正统。更何况学校地处偏远,即便想迷失在花花世界,也得至少乘坐两个小时的大巴车才能到达省会城市中心,——迷失的时间成本有点高了。就像讲授现代文学的殷红老师所说,咱们学校只适合读书和恋爱。

汉语言文学专业两个主要领域就是语言和文学,冠以不同的时间范畴,形成了我们的主干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捎带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并有两门统领性质的纯理论课程——语言学纲要、文学理论。整个大学期间,加上写作课、政治课、心理学、教法等等,大概有将近20位老师给我们讲过课。中文系的老师都很有特点。有的以精深的专业知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教语言学纲要的宋成吉老师;还有的是以广博的见闻活跃着课堂的气氛,比如李振东老师、孙时彬老师、王圣杰老师。当然,也有那么一两个自恋、狂妄的老师。好在大学时期的我们已经懂得分辨了,不至于被带跑偏了。

对我影响最深的是讲授古代汉语的李振东老师,当时他刚从吉林大学硕士毕业,如今他都已经念完了吉大的博士。讲课时他总是说起吉大求学的种种逸闻趣事,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理想中大学的图景,这引发了我的无限神往。李振东老师有意无意间引导着我乃至更多的阿城学院的学生走上了报考吉大研究生的道路。不过我最后报考的是古代文学专业,阿城学院中文系讲授古代文学的老师最多,先后有5位老师(宋佳东、逯雪梅、王晓辉、李永泉、还有一位只记得是在黑大读博士的女老师)为我们讲过课,是他们为我打开了感受古典文学魅力的大门。

至于社团活动、讲座、球赛、晚会,该有的也都有,只不过给人的感觉像是深圳的世界之窗,都是打了折扣的微缩版,总是差了那么点味道。毕竟学校的规模和资源就摆在那呢。作为班长,我也曾想组织同学去附近的帽儿山郊游,不巧正赶上了汶川地震,如此气氛下不该再去娱乐,只好作罢。因此,我大学里的记忆,多半都留给了教室和图书馆,也伴随着一些关于网吧、周末去哈尔滨市中心逛吃的记忆。

网吧是特别值得说上一句的。那时学校东门外有两家网吧,飞翔和凤凰城。走出学校的东门,穿过一大片白菜地,就到了。我仍记得秋收时大白菜那腐烂的味道。这是娱乐生活枯竭的我们最大的“精神家园”了。就像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一样,双寡头的竞争保持了俩家网吧常年的低价策略与大力度的优惠活动,大四时,甚至有过2毛钱一小时的价格。

有些槽点是不得不提的。大一大二时,宿舍不供应墙壁电,手机充电都要到宿舍门卫处三毛钱一次,晚上10点断电熄灯;男寝5楼水压低到几乎没有水,总是能看到别人的排泄物长什么样;要上晚自习,晚自习期间宿舍锁门,不自习也无处可去;食堂的土豆不削皮,饭菜难以下咽,以至于大家几乎只去学校附近的小市场吃饭。大三时,新来了一位过仕明院长,情况才有所缓解。这绝对是一位提亮我们记忆颜色的好院长。但学校的基础设施状况绝非靠一人之力就能完全扭转。回想起来,这些槽点唯一带来正面影响的,或许就是10点断电让我在大学期间没有养成熬夜的习惯,保留住了一个好身体。

虽说能考什么样的分就能享受什么样的大学生活,但这个学校终究是有点对不住它二本学校的名头。所谓“清华园里也有衰败的草,阿城学院也有不老的松”,更多是忽略了比例问题的自我安慰吧。至少,我对得起我的大学四年了。入党、计算机国二、普通话一级乙等、英语四六级、一等奖学金、最终考上研究生,我能做到的我都尽力去做了。在大三时,我负责大一其中一个班的入学教育。我把这种正视现实的正能量传递给了他们,我表达的是,在不如意的环境里,也不能放弃自己。只是,不要把环境的不如意完全归咎于自己。

2010年时,学校就已经启动了搬迁工作,学校的名字也从哈师大阿城学院改为了哈师大文理学院。种种迹象表明,师大要抛弃这里了。毕业季里,一切都是匆匆忙忙的。5月份,学校就通知所有毕业生回家,6月末再回来填表领毕业证。在5月10号左右,那年天气仍然微寒,草木仍是枯黄,连毕业照都是在学校体育馆内拍的,更遗憾的是,我有事去了吉林,没能在毕业照里留下影子。

后来,按部就班的,我们填表领证、邮寄家当、摆摊跳蚤市场、吃顿散伙饭,在不舍与迷茫中,结束了大学生活。

十年之后,此心安处是吾乡

毕业后,除了自己宿舍的,班级里其他同学已经很少联系了,甚至十年时间里没有过联系。近乎瘫痪的人人网上,也只能看到大学时的生活碎片,难以感知现在的生活状态。班级里是有微信群的(我这个班长很不负责,微信群也是我们的团书记强崽建立的),不过微信群里说话的时候不多,大家似乎也只是在帮助孩子投票时出来说说话,感同身受地支持着都已为人父为人母的同学。

我了解的,大概就是经商、老师、公务员等等类型吧,天南海北的都有。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但大家展现出来的,都是乐观向上的一面。只有私下聊天时,才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困难和烦恼。

因为我疏于联系,大家的生活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不得而知了。十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都会有一些经济基础了吧。我相信应该都在小康水平以上,至少不会给GDP拖后腿。那,够理想吗?至少对于我来说,我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就像那个网红老师张雪峰的名场面,“你去看看什么样的企业去齐齐哈尔大学招聘?”就像我,即便考到了985的学校读研,当年在找工作时也因为本科非211被很多机会拒之门外。

社会是有差(chā)等存在的,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或许,在三十多岁的年纪里,还有机会,还来得及。读史可以明智,每一次回忆过去的时候,希望生发的都是催人奋进的力量,懂得避雷了,学会思考了。

中年心事浓如酒,少女情怀总是诗。年少时也并非没有烦恼,只是在时间的冲洗下,在工作的对比下,烦恼被淡化了。下一个十年,再回首时,希望少些遗憾,多些圆满。

图:上图为图书馆。下图为中文系教学楼,由老图书馆改造而来。搜不到更高清的图片了,凭借记忆修复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放弃一志愿补录,考研考了400分的她从哈师大调剂去了云南民大!
校庆文章
江苏省高校(五十八)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欢迎你 (第四版)
进了师范就能当老师吗?带你了解师范圈这些“不外传的秘密”
曲师大欲更名引热议 “华北师范大学”呼声最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