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绘本学术分享︱“自闭症”主题绘本的叙事特征探讨

“自闭症”主题绘本的叙事特征探讨

◎北京师范大学 孙思悦

引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美国堪纳医生于1943 年为其命名[1]。根据中国公益研究院的《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我国患有自闭症的 0~14 岁儿童超过 200 万。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扶趋势逐渐向好,当下海内外绘本界已有不少创作者关注到自闭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并有多本自闭症主题绘本出版,其中部分优秀绘本还斩获大奖。自闭症主题绘本以自闭症儿童为主人公,以他们在家庭、学校的经历为主要情节,刻画他们与正常儿童相处时从冲突到理解的过程,展示出自闭症儿童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以此带领读者关注、了解并走近自闭症儿童。 

本文选择了四本海内外优秀的自闭症主题绘本,其中两本海外代表作分别是斯洛文尼亚年度原创图画书奖得主海伦娜·卡拉杰克的《来自星星的约翰》和第20 届日本绘本奖“绘本大奖”作品、田岛征彦的《不可思议的朋友》;

海内代表作则有获得丰子恺图画书奖的台湾图画书创作者刘清彦的《弟弟的世界》以及国内首套以特殊儿童为主题的系列绘本中讲述自闭症儿童的《小笛和流泪的橘子》。

这四本绘本涵盖了不同的出版时间和国别,主人公的年龄阶段和成长环境也不尽相同,能有效地从整体讨论当代自闭症主题绘本的创作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从故事结构、叙事风格和图文细节三个角度入手分析该类型绘本的叙事特征。

一、 类型化的故事结构

1. 相似的情节、人物和环境

由于小主人公的特殊性,自闭症主题绘本在情节、人物和环境上呈现出相似性。绘本情节多为“遭遇冲突— 化解冲突”,情节走向大致是主人公的父母、兄弟姐妹、 同学、朋友在开始时不知道如何与自闭症儿童相处,经过一系列互动后学会和主人公相处,主人公也逐渐以他的方式接受外人进入自己的世界,最终双方共同收获亲情或友谊。 

在人物方面,自闭症主题绘本的主人公一般是男生。根据医学研究,男生患自闭症的概率高于女生。[2] 此外,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大多是情绪不稳定,喜欢重复的东西, 性格内向,不愿回应他人的言语或动作,同时内心善良。《弟弟的世界》中弟弟不同哥哥交流,他也丝毫不能接受变化的事物。他每天必须穿蓝色的衣服,早餐一定要吃麦片粥和煎蛋,如果这两件事出了一点差错,他就会尖叫。《小笛和流泪的橘子》中的小笛也有此类性格特征,小笛不和妈妈说话,当妈妈想要拥抱小笛时,他会立刻跑开。在自闭症主题绘本创作的早期,创作者对自闭症儿童有怜爱之心,或许不自觉地美化小主人公,让主人公拥有特殊的天赋,他们或是擅长数学、绘画,或是体力超群、全校无人能及。《不可思议的朋友》中小安在六年级时变成全校个头最高的男生,在“骑马战”① 比赛中和队员夺得全校第一;而《来自星星的约翰》中的约翰擅长算术和绘画。事实上,自闭症儿童中只有“少 数人具有超强的机械记忆力和数学、音乐等方面的特殊才能”,[3] 近几年该主题绘本的创作有了淡化这一特征的趋势。就其他人物来看,创作者往往需要设置一位帮助自闭症儿童解决冲突的“引导者”,“引导者”的角色通常由老师或父母承担,他们引导班级同学或兄弟姐妹了解小主人公为什么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沟通,从而学会与自闭症儿童相处。

《来自星星的约翰》 著 /[ 斯洛文尼亚 ] 海伦娜·卡拉杰克,绘 /[ 斯洛文尼亚 ] 马加·鲁比,译 / 漆仰平, 出品 / 若晴文化,出版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就故事发生的环境来看,由于自闭症儿童属于社会特殊群体,他们的活动范围集中于家庭和校园,绘本一般也以家庭和校园作为故事环境。《弟弟的世界》以家庭为环境,妈妈作为成人,引导哥哥理解弟弟为什么会这样。绘本中的妈妈特别注意到哥哥的理解力,以形象化的、哥哥能理解的方式向他解释。妈妈说弟弟“被困在一个特别的世界,那个世界里只有他一个人”,在弟弟的世界里,“太快的改变、太复杂的事情和让他不舒服的声音,都会带给他很大的压力”。

自闭症主题绘本中相似的情节和人物性格与题材的特殊性有关,自闭症儿童确诊时需要以日常行为和性格特征为诊断依据,因此这一题材呈现出相似性是必然的。但是相似并不意味着个性缺失,也不意味着可读性降低。正如麦克斯·吕蒂在《童话的魅力》一书中认为:“孤立和重复这些手法比我们熟悉的个人文学创作更加深入人心。”[4] 自闭症主题的绘本创作者努力在具体的文本中展现出多样的细节和情景,以使故事既与众不同又丰富复杂。

2.“戴着镣铐起舞”

自闭症主题绘本注重刻画儿童的表情、眼神以及身体感受和心理活动,以此展现出主人公独特的一面。《弟弟的世界》中弟弟时常情绪崩溃,大声地尖叫。图画创 作者陈盈帆将弟弟生气时激动地张着嘴、眯着眼、皱着 眉头大哭的表情刻画出来,让读者通过图画感受到强烈 的情绪冲击。《来自星星的约翰》的创作者详细刻画了约翰刚上学时的心理感受:变化的课表让他焦虑不已,食堂里没有吃过的食物让他极其排斥;约翰的身体也不舒服:音乐和体育馆里运动的声音都让他无比难受。作者通过展现约翰在心理和身体上的不适感让读者看到公众环境—学校带给他的痛苦,让读者明白自闭症儿童在现实环境中遭遇的困难。

此外,自闭症主题绘本中的主人公与正常儿童的具 体“冲突”各不相同,且多数时候故事中的主人公遇到的冲突往往与绘本主题的侧重点有关。《来自星星的约翰》尝试呈现主人公在学校遇到的烦恼:约翰刚入小学就弄坏了同学的风筝和铅笔盒,同学们说什么他也不愿意做,导致他的同学们都躲着他。

《来自星星的约翰》 著 /[ 斯洛文尼亚 ] 海伦娜·卡拉杰克,绘 /[ 斯洛文尼亚 ] 马加·鲁比,译 / 漆仰平, 出品 / 若晴文化,出版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弟弟的世界》试图展示兄弟关系中的自闭症儿童:主人公弟弟非常喜欢玩具飞机和画画,哥哥如果碰了弟弟的玩具飞机、在弟弟的图画纸上画画,弟弟就会尖叫并用力拍打自己的头;弟弟也不喜欢宠物店里的小动物,他会推开舔他的小狗, 吓走小白兔,踢走靠近他的小猫。

《弟弟的世界》文/刘清彦,图/陈盈帆,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小笛和流泪的橘子》 以亲子关系为着力点,绘本中爸爸带小笛去画展,小笛看到自己想画的就独自跑去广场画画,完全没有想到爸爸,而且小笛也不搭理父母,还拒绝父母的拥抱。通过 刻画自闭症儿童在同学关系、兄弟关系以及亲子关系中 面临的困境,创作者们呈现出自闭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挑战的复杂性。

《小笛和流泪的橘子》作者/方锐、孟可,出版/ 海豚出版社 

与冲突相对应的是“化解冲突”的方式,这一点在自闭症主题绘本作品中也呈现出多样性,展现出创作者的匠心。《来自星星的约翰》里的主人公约翰以数学、 画画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天赋成功吸引小朋友接近他,和他一起学习、玩耍;《弟弟的世界》中救护受伤的小鸟成为哥哥理解和靠近弟弟的契机;《小笛和流泪的橘子》里的爸爸妈妈最终理解了整日画画的小笛画的其实是穿橘色和褐色裙子的妈妈,他们领悟到小笛的爱。


《小笛和流泪的橘子》作者/方锐、孟可,出版/ 海豚出版社 

别致的细节与多样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的方式使自闭症主题绘本在类型化的故事结构中成功避免了重复和单调,精巧的设计和多变的内容为绘本增添了浓郁的文学性,这正显示出作者“戴着镣铐起舞”的创造力。

二、现实且温情的叙事风格

1. 生动再现现实

自闭症主题绘本的文字创作者多数都在创作谈中分享了他们因何种缘故开始关注自闭症儿童,以及他们如 何创作出这个故事。他们大多自发地以现实逻辑为依托,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自闭症儿童,同时收集科学研究资料,以此进行创作。如《不可思议的朋友》的作者田岛征彦在创作时详细参考了自闭症儿童 “小一”的母亲和老师的日记,又与“小一”的朋友小田阳介有大量交流。 

因此,现下已经出版的自闭症主题绘本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其故事背景是现实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故事内容是自闭症儿童的日常生活,整体故事逻辑与现实逻辑吻合。当然,绘本可能在某一处的情节带有文学色彩,给予绘本与现实不同的轻盈感。如《小笛和流泪的橘子》的情节线索是“妈妈渴望小笛与她交流—小笛一直画画,抗拒交流—爸爸带小笛去画展— 小笛独自离开展馆,去广场画妈妈—爸爸妈妈找到小笛,明白了他画的内容”。整个故事建立在现实的逻辑基础上,在某种程度上复现了自闭症儿童的现实生活。绘本的结尾稍显不同,增添了一丝文学色彩:“妈妈把小笛紧紧拥抱在怀里,眼泪打湿了画板,于是橘子流出了褐色的眼泪。”原来小笛在画纸上画满了大块的橘色和褐色,象征着穿橘色裙子和褐色裙子的妈妈,妈妈最终看懂了小笛的画,她明白小笛深深地爱着她,她的眼泪打湿了画板。橙色的橘子流出褐色的眼泪,这充满文学色彩的结尾散发着诗意,让现实不再那么沉重和悲痛,有了起飞的希望。

2. 用温情创作

基于现实主义的创作能真实地刻画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让绘本成为正常人了解他们的窗口。现实主义基调的作品可以有多种风格,而自闭症主题绘本不约而同地以温情、美好的面容出现。尽管有冲突和不理解,绘本中的自闭症儿童最终还是收获了父母、兄弟姐妹和同学的善意,同时,绘本中主人公以外的人物随着自身的成长和对自闭症儿童的深入了解,给予自闭症儿童的理解和包容也越来越多。《不可思议的朋友》中的正常儿童 “我”在小安上小学时已经懂得尊重和包容小安,上中学时已经能勇敢地保护小安,小安很幸运地和“我”拥有超过 20 年的友谊;《弟弟的世界》中哥哥最终小心翼翼地走入了自闭症弟弟的世界。 

自闭症主题绘本的绘画风格也是温暖和美好的,意在配合文本,帮助儿童沉浸在故事里,给予儿童温馨感, 使儿童获得温情的阅读体验。就色彩看,自闭症主题绘本的色彩既有暖色也有冷色,暖色集中在黄色、粉色等颜色,冷色则以蓝色、绿色为主,较少有其他冷色出现。这四种常用色彩均能给予读者温情感。《不可思议的朋友》的主色调是黄色,部分地方以绿色为主。绘本前三分之二讲述“我”和小安在小学、初中结下的深厚友谊, 此部分以学校为背景,图画集中使用淡黄色或者暗黄色;后三分之一讲述“我”和小安长大后的故事:“我”在 邮局负责送信,小安在“作业所”②上班,这部分以田野为主要背景,多使用绿色,给予读者生机感。图画作者还在人物之外补充了大量柔软、温暖的小物件,如玩偶、书本、吊灯、花朵、树叶、小草等。比如《弟弟的世界》中弟弟和哥哥身处的自然场景中有大树和花花草草;《来自星星的约翰》里的约翰总是抱着一只白色的小兔子玩偶。 

《不可思议的朋友》 著 / [ 日 ] 田岛征彦,译 / 李秀芬,出品 / 浪花朵朵童书,出版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正如《图画书宝典》中说“图画书中的文字和图画应该是相互补充的”[5],图画也在讲述着故事。在自闭 症主题绘本中,当文字讲述的故事较为沉重时,图画总会以自己的方式给予主人公和读者几丝温暖。在《来自星星的约翰》的第五页,文字故事是老师隐晦地告诉约翰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有问题,约翰的妈妈不得不向老师道歉并不停地解释约翰只是没有适应,老师则以怀疑的目光看着约翰妈妈,再次重申约翰是个有问题的孩子。此时读者可以想象约翰妈妈内心巨大的悲痛。但绘本的图画并没有呈现老师和约翰妈妈的对话,只是接着第四页的文字内容继续画,第四页的文字内容是约翰带着毛绒玩具去幼儿园。绘者在这里画了约翰的鳄鱼玩偶以及他的姐姐抱着约翰的小兔子玩偶,暗示约翰在姐姐和玩偶那里得到温暖,试图以此消解老师带来的悲伤和沉重,给予约翰温暖。 

《来自星星的约翰》 著 /[ 斯洛文尼亚 ] 海伦娜·卡拉杰克,绘 /[ 斯洛文尼亚 ] 马加·鲁比,译 / 漆仰平, 出品 / 若晴文化,出版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弟弟的世界》在最后一个跨页补充了文字的内容,让绘本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在前文中,哥哥走入了弟弟的世界,最后一个跨页中哥哥牵着弟弟走上大街。在画面中,四周林立的高楼全是灰暗的颜色,只有哥哥和弟弟以及远处的夕阳是彩色的。这张跨页上没有一个字,却表达着哥哥的心愿:希望弟弟走出他的世界,能正常地生活。最后一个跨页的画面预示着弟弟获得新的开始。我们知道自闭症儿童活在他们最了解和自认为最安全的世界里,走出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毕竟在实际生活中,他们面临大量的嘲讽。绘本温情、美好的面容是创作者运用了自己小小的特权给予他们的爱与温暖、尊重与善意。同时,创作者也想告诉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要学会带着温情和美好的心灵接近自闭症儿童。

《弟弟的世界》文/刘清彦,图/陈盈帆,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我们知道自闭症儿童活在他们最了解和自认为最安全的世界里,走出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毕竟在实际生活中,他们面临大量的嘲讽。绘本温情、美好的面容是创作者运用了自己小小的特权给予他们的爱与温暖、尊重与善意。同时,创作者也想告诉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要学会带着温情和美好的心灵接近自闭症儿童。

三、以隐喻拓宽表达的深度

类型化的故事结构可能影响作品的深度与新颖性,优秀的创作者总是尝试向下挖掘,开凿出绘本的深度。自闭症儿童不愿与人交流,无法用口说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因此如何隐晦地告诉读者自闭症儿童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情绪, 是自闭症主题绘本的创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创作者们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往往倾向于以隐喻的手法展现。首先,创作者们尝试通过细节的意象隐喻。自闭症儿童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在《小笛和流泪的橘子》的 第一幅大跨页和最后一幅大跨页中,小笛和妈妈头顶布满了星星,创作者没有直接告诉读者小笛是自闭症儿童,而是以 “星星”隐喻小笛的特殊。

《小笛和流泪的橘子》作者/方锐、孟可,出版/ 海豚出版社 

此外,《弟弟的世界》的图画作者陈盈帆创新性地以向四方散射的线条暗示弟弟的情绪,她在创作谈中表示,“用了各种各样的线条形容这些情绪”。当弟弟的情绪较稳定时,线条数量少且发散程度低;当弟弟崩溃地尖叫或大哭时,线条数量多且发散到半幅页面。这些线条将情绪具象化,一条条弯曲的线条杂糅在一起,布满了弟弟、哥哥和妈妈的身体,让读者感受到弟弟激烈的情绪以及哥哥、妈妈那种不知所措的无力感。

第二,创作者们也通过情节隐喻。刘清彦在《弟弟的世界》中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弟弟对小鸟的关爱让哥哥和读者都看到了弟弟内心的善意。小鸟养好伤后,渴望重返蓝天,妈妈和哥哥明白小鸟的心思,打开窗户放走了它。在放飞小鸟的奇迹下,哥哥拉着弟弟的双手模仿小鸟飞向窗外的过程,这是兄弟俩第一次身体接触,表示弟弟终于接纳了哥哥。小鸟是故事的转折点,也是弟弟接纳哥哥的起点。刘清彦以受伤的小鸟重新飞翔隐喻弟弟走出自己的世界。绘本最后的画面没有文字,只有哥哥牵着弟弟走上街头的背影,与前文中小鸟重返蓝天互相呼应。 

《弟弟的世界》文/刘清彦,图/陈盈帆,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第三,创作者们还通过页面布局隐喻。自闭症儿童与亲人和朋友无法交流,多数情况下存在情感隔阂,这些隔阂既 看不见又摸不着,却真实地存在着。《小笛和流泪的橘子》的图画创作者孟可在如何表现隔阂上做了不少尝试,他通过页面布局展示主人公小笛与父母的隔阂。《小笛和流泪的橘子》偏爱使用分割式布局,即将一整个跨页图中的四分之三用于表现主人公小笛,另外四分之一表现小笛的妈妈和爸爸,两部分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并且在色彩上使用不同的基础色,隐喻小笛和他的爸爸妈妈有明确的界限,他们的世界尚未相通。《小笛和流泪的橘子》还尝试在一个跨页中画一位“窥视者”,例如小笛的妈妈远远地看着小笛画画。小笛的部分是淡蓝色背景,妈妈的部分则是深蓝色背景,妈妈只能远远看着小笛却不能走近他,这也隐喻着妈妈难以走入小笛的世界。当妈妈明白小笛画的橘色块和褐色块代表穿橘色裙子的妈妈和穿褐色裙子的妈妈以及小笛和妈妈拥抱时, 小笛和妈妈被放置于一个页面,没有间隔线,这一页面布局隐喻他们之间的隔阂消失了,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通过意象、情节和页面布局隐喻主人公的情绪和他们与其他人的关系,有利于开拓绘本的深度,表达更丰富的内涵,带给读者更深刻的阅读感受。以此提高绘本的艺术性,使之拥有别样的生命力,这正是创作者的匠心,也是绘本的一大魅力源泉。

结语:

当下海内外自闭症主题绘本的创作水准已达到一定高度,优秀的绘本作品在类型化的故事结构下创造出独特的细节,并以现实和温暖为主要的叙事风格,同时还以意象、情节和页面布局隐喻主人公的情绪和心灵世界,带领读者走近自闭症儿童。事实上,自闭症主题绘本在创作上仍有可补充的空间,如现下缺少以自闭症儿童走向社会以及他们治疗过 程为题材的绘本,对自闭症儿童的亲人和朋友的刻画显得不足,对自闭症儿童有些美化等。尽管我们无法真正探知自闭症儿童的心灵密码,但创作更多优秀的细致多样的自闭症主题绘本,对提升人们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以及帮助仍具有极大的意义。

注释:

①绘本原作中介绍为“日本小学运动会的集体体育项目”。

绘本原作中介绍为:日语中专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及生活指导的社会福利机构。绘本中的“作业所”具体指兵库县淡路岛的“向日葵作业所”。

参 考 文 献:

 [1] 黄伟合.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片成男,山本登志哉.儿童自闭症的历史、现状及其相关研究 [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01):50-53.

[3]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大脑的奥秘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4] [ 瑞士 ] 麦克斯·吕蒂.童话的魅力 [M]. 张田英,译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5] [ 美 ] 丹尼丝·I. 马图卡.图画书宝典 [M]. 王志庚,译 .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绘本浸润儿童生命

绘本滋养儿童心灵

指导老师|江小英

审核校对|罗应兰

       编辑 | 牟来林

期待您的在看和点赞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分9.5,100年来,它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观
“我不是脾气差,也不是没教养,我是真的生病了……”
如何打开自闭症患者的内心世界?看完这十部电影就读懂了他们
窗边的小豆豆|说说特殊儿童的同伴
照顾两个自闭症儿子!妈妈分享她的“金钟罩”法则——
让喜欢掐人的孩子一周内不再伤人,只因用对这一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