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文忠:不打不骂难成才,适时惩戒,好过爱的名义下放任自流!

说到教育,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话说。当前网上流传着三碗“毒鸡汤”:快乐教育、释放孩子天性、成功和学历无关,这三句口号曾使我们深受其害。快乐教育就是要以满足孩子快乐为前提的教育,提倡还孩子童年,以学业减负为主要内容,只要孩子玩得快乐,学得痛苦就丢掉,有何不可以?释放孩子天性,就是只要孩子喜欢,不管什么场合什么时候,做出什么行为、说出什么话,都加以欣赏,并不限制,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内在动力,培养优秀孩子。成功和学历无关,就是孩子童年最重要,做好自己最要紧,有成绩、有学历、有事业也不一定是成功,何必累了孩子,追求高学历?

这三条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初听起来很有用,实质上具有很大的误导性,现代很多家长就是受着这种观念的影响,任由孩子自生自灭,甚至不排除一些不负责任的家长打着所谓“快乐教育”、“天性教育”的旗号,规避自己身为父母应有的教养责任。虽然这种“放养式”的教养,看起来比较时髦,很现代化、很先进,殊不知到了孩子长大,自己逐渐老去的时候,才发现早期遗留下来的问题终于爆发,才最终醒悟,岂不后悔太迟!

那么我们如何能避免这种教育悲剧呢?关键还是作为家长的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自己练就一双慧眼,不能被这种所谓的“教育鸡汤”给忽悠了。我们也可以发现,网络上的资讯很多,但是这里面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最关键的还是自己要审慎判别,自己要有主见,更不能听风就是雨,一切都要实事求是。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叫“快乐教育”?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一次教育峰会上,说道:“教育的本质,本来就包含着有痛苦的成分在里面,如果要在教育中感到快乐,我可以保证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以看出,凡是学习都是苦的,我们也都是平常人,都带有一定目的去读书,那种以读书学习为乐的毕竟是少数。

快乐教育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喊着快乐,不事先预警,那孩子遇到困难、觉得痛苦的时候,又该怎么办?这就好比先过惯了富日子,后面要过穷日子比较难,而如果先学会节俭过穷日子,养成习惯,那么任何时候都能够安然自处,穷也好富也好,都能过,这才是较为妥当的做法。所以,最好还是“逼迫”孩子吃些苦,免得以后稍微遇到一点苦就叫苦连天,不能忍受。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呀!

我们教育孩子,民间就有“黄荆棍下出好人”之说,之所以长期流传,肯定有它的道理。现代的教育理论则认为,父母打骂孩子会产生心理上的伤害,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听起来有些道理,可也不尽全然。古代社会的严刑家法,到了现代当然不适合,因为即使在古代,对于孩子的惩戒也是有一套原理的,也不是毫无章法,并非我们所理解的任性使气,家长想对孩子怎样就怎样。

当然,我们现在对于孩子的尊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恰恰没有运用恰当,达到应该有的效果。因为家长怕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就不敢多说孩子一句,把孩子当成龙(凤)宠上了天,这特别让老师为难,不敢多管,只要稍微言语重一点,行为上有一些触碰,家长就冲到学校,让老师下不了台,老师反而因负责任而“铸成大错”,这样的教育能教出好学生吗?

学校推行素质教育,是否就意味着对孩子的错误就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呢?恰好就难以预防个别教师,他们借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自己偷起懒来,当家长向老师询问孩子成绩差时,就说,“我们是素质教育,不能光看成绩,要让孩子有想象力,不要因为课本来扼杀孩子,要好好保护他的创造力。

那如果真这样下去,我们不敢想象,当面临到升学考试打硬仗的时候,我们孩子是否可以凭借自己的“素质能力”考取好的名校呢?所以,千万不要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放手教育,就是不看成绩,千万不要被忽悠了,成绩依然是最核心、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没有成绩,其他再好,也不能作为自己竞争名额的资本。没有了成绩标准,谈一些虚无缥缈的素质能力,请问如何操作和实施呢?说到底还不是要看成绩,只是成绩的具体考核标准和内容有所变化。而要让孩子朝着标准努力,就要有一定强制、限制的导向,孩子必然吃苦受管。外部环境的施压,必然可以迫使孩子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行,久而久之,才能由被迫转变为主动、由被动转化为自觉。没有管教,孩子如何实现呢?

爱就是限制,这是西方教育学家提出来的,西方的妈妈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子女和父母完全民主、平等,我们如果生活在美国,可以听到的一句最常听到的话,那就是“Don't do it!”(不要做!)孩子午餐前要吃零食,妈妈说“Don't do it!”孩子要去看电视,“Don't do it!”孩子拿起画笔就在墙上乱画“Don't do it!”……

再说日本,他们从小接受的便是挫折教育,是让孩子不断受挫,让孩子打击中成长,日本孩子两岁之前,家长会教导他们耐心等待,从小让他们接受一些环境的挑战。在日本我们可以看到冬天穿着短袖短裤的儿童在户外训练,可以看到没有家长带领的情况下,独自搭营、寻觅野果,寻找水源,进行自救活动等,以锻炼自身的忍耐力和韧性。

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一些国家采取类似的“棍棒教育”,比如英国议院通过一条法规,允许老师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对孩子进行惩戒,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墙后就挂着一把戒尺,这样一比较,就发现我们的“棍棒教育”也不是独树一帜的。

而对于“棍棒教育”我们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也就是要明确打孩子不是目的,让孩子变好才是目的,“黄荆棍”非到万不得不会动用。我们要确保孩子不致步入歧途,就要设定那么一条黄线,让孩子明白那是不可以逾越的,逾越就要受惩罚,包括身体上的一些惩戒,以儆效尤。

我们现在就是因为这一条黄线没了,孩子因为觉得没有谁管,觉得做错了也不要紧,也不会受到处罚,当然就会无法无天。首先是家长不敢管,家长不敢管,自然老师就不敢管,老师不敢管,结果以后到了社会,自然就有外人来管,到那个时候,父母的面子还何存?孩子的恶果还不是父母自己引起的,是因为父母第一关就没把好,结果遗祸终生,孩子的一生就给耽误了。

我们越来越明确,孩子成与不成的关键恰在于从父母这第一关的把关如何,父母第一关是首要、是根本,我们要从孩子小时就要订立一定规矩,孩子要自觉遵守,让孩子明白这是一个相互尊重的社会。你不遵守某些条件,也无法享有某些成果,整个社会都是相互的,收获与付出也是互为因果的,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收获是因为付出,整个社会要有秩序,不能自己喜欢就可以。

在这样一种机制下,孩子就会有所敬畏,始于对父母的敬畏,逐渐延及老师、社会、自然,一切人与师,孩子始终有所警惕,对他一生的发展都是帮助,是一个安全阀,不致错得太厉害、太离谱,即使有错也能够及时调整过来,回到正轨,这又有什么不好?

当然,惩戒是消极层面上的,是最后的一道措施,我们更愿意看到孩子通过这一层面有所觉悟,感悟到与其被人惩罚,不如自己争气,努力不被打,岂不更好?

我们教育孩子的效果应该是,让孩子能够在打击中成长,打骂孩子只是不得已才去做,并不是无缘无故就让孩子成天胆战心惊,那样也丧失了我们教育的意义所在。让孩子学会在打击声中成长,在痛苦中历练和提升自我,让孩子在最该学习的阶段认真学习,这样孩子以后才有资本生活得更好。我们管教孩子不是目的,只是让孩子学会自律,最后自己可以做到自觉、自主,而不是非要有人来看管。我们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可以独当一面,可以自我唤醒自己的内在动力,可以更聪明、能干、有悟性。打不是目的,管不是万能,一切都是发挥教育的功能,让孩子成为一个自己值得成为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棍棒教育说“不” 正确对待“年龄段错误”
我的孩子是用来爱的,老师啊老师!你,凭什么打他!
现在的学生老师不敢管,家长舍不得管,成绩上不去,这样能行吗?
棒喝!中国家庭教育十大败笔,应引以为戒
[转载]王清铭老师写全国卷高考作文
白岩松说:家长越位,老师让位,孩子错位是现在教育最大的不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