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咸阳寻秦
userphoto

2022.11.25 湖北

关注

“寻秦”真是不容易,不管是书中还是地上。

我钟爱的《史记》中迁哥对秦记载不多,对始皇帝的记载也不多。卷五《秦本纪》,卷六《秦始皇本纪》,此外就是传记,“世家”一个都没。这些文字中对始皇帝的记载好像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没有感情没有奇闻趣事,他似乎只会发怒,却不会欢喜悲愁。唯一和他有关的女人是生母赵姬,给了他生命的帝太后,也差点夺走他的霸业和生命。他们在赵国做人质的时候大概也相濡以沫,却在政做了秦王之后“此生不复相见”,一个住在秦国旧都雍城,一个住在新都咸阳宫。最后迫于统一压力,秦王政又将帝太后迁回咸阳的甘泉宫。

或许因为兵马俑太过出名,寻秦的人统统跑到西安临潼,西安的文化旅游一大半要归功始皇帝。这堆地下的“泥娃娃”是中国历史观光游的流量之王。整个兵马俑(全名“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就像一个高速独立运转的大机构,庞杂而有序,是“现象级”景点。他不像故宫那么会搞事情,出网红文创,上综艺,却是绝对的顶级流量,就这么硬气地火了,而且一直火,无法被超越。离他两公里的骊山秦始皇帝陵,苍翠一片,浩瀚的土地之下埋藏着多少人的猜测与幻想。而贵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不过是那座地下宫殿的其中一个陪葬坑。

始皇帝的骊山帝陵离兵马俑两公里,专车接送,却依然鲜有人来。大家出来玩儿总想看点什么,偏偏这里却“没什么”。说骊山从高处俯瞰,就像一匹青黑色的骏马,所以称“骊”,但也没几个人能爬上制高点去看看这匹青黑色的骏马。帝陵入口处和兵马俑出口一样,卖绣花虎头鞋、古玩玉器、兵马俑还有烤肠雪糕矿泉水。

西安的寻觅,我总是觉得沮丧,难以嗅得“大秦”的气息。汉长安城管理处的贺老师特地向我推荐过秦咸阳宫遗址,我想我该去咸阳看看。

公交车驶过渭河,来到西安咸阳交界的“秦汉新城”,就像到了另一个天地。“渭河生态园”草木葱茏,渭河流过,混黄的河水和苍茫的天空拉出了一个悠远的时空。

咸阳宫遗址位于现在的窑店镇窑店村,镇上临街店铺统一的招牌,房子是一样的老旧,招牌是一样的规整。店铺名字都很大气,比如“秦汉百货商店”。镇上的道路名称更是霸气,像“秦宫一路”、“兰池二路”、“秦苑三路”之类。

窑店村也是搬迁村,村里荒地一片,人也稀少。唯一人声鼎沸的地方就是窑店小学和窑店中学。快到中午放学的时间,大人们骑着电动车来接孩子,在校门口一边等一边聊天。院墙边开满了紫色的小花,长得快和墙一般高。

去咸阳宫的一路上都是黄土高台,在咸阳和西安,但凡见到土高台,都由不得你不多想,因为战国秦汉都流行高台建筑。高台土层裸露,土里夹杂着砖瓦的碎片。

比起汉长安城遗址,咸阳宫遗址博物馆真是太小。不过在这片黄土绿树中间,红色的大门却是一抹浓丽的颜色。遗址博物馆多是文字介绍、复原模型还有为数不多的文物。不过在这为数不多的文物中,我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商鞅铜方升和秦统一的“铜权”。

咸阳宫遗址已经全部回填,所以现在这片承载着大秦帝国无上荣光的宫殿成了一片杂树林。一号宫殿遗址上有一个最大的柱坑,人们说当年荆轲刺秦王,这便是秦王围着转的那根大柱子。幸好没有专为这个坑做个博物馆,也没在这儿做任何雕塑,更没有附会勉为其难的故事。

走出咸阳宫,再次经过“窑店小学”的时候,我看到黄土层下竟一层一层的券砖,走近一看,原来是废弃的窑洞。难怪这个村子叫“窑店村”。

公交站台的长椅上坐着一位老爷爷,我过去打了个招呼,他咧嘴一笑,对我所有的提问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爷爷的孙女现在是武汉大学历史系的二年级学生,去年夏天带了一群同学回家做调查。他小时候上课用的书桌全是秦朝的空心砖,上面刻着龙纹。后来我在咸阳博物馆看到这种空心砖,刻着龙纹,却都是残缺的。村里人在这块土地上挖出过很多秦朝的砖瓦,文革中专门给敲碎了混在土里做地基。我们说着话,奶奶过来了,一样的热情,听说我是专为寻找秦汉而来,两人都建议我一定要去咸阳博物馆。很快雨来了,他们嘱咐我说咸阳博物馆很近,坐五路公交车很快就到。

到了咸阳博物馆,我才知道他们嘴里的“很近”是十五公里。

咸阳博物馆是咸阳的文庙,雨淅沥沥地下着,门楣上的彩漆和院子里的绿树更显鲜艳。馆里东西很多,人很少,主展是“大秦器物”和“景帝阳陵兵马俑”。这座本该是秦代文物集中地的博物馆,秦的东西却不多,工作人员说“没地儿放”。这座博物馆实在“任性”,满园子都随意扔着明清石雕,最多的是拴马桩。大门口正在修缮,地上的明清石雕和建筑垃圾随意堆在一起。

雨越下越大,这座古老的城在初夏的雨中沉默地古老着。店铺的房子很老,做的生意也很老,卖面卖饭卖家具,理发修锁修车子。

离博物馆两百米处是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咸阳古渡是跨越渭河两岸,连接西安咸阳,连接秦汉和世界的第一渡口。张骞出使西域从这里告别,一路向西,开辟丝绸之路。后来的东西贸易商团皆由此西出阳关无故人。虽然秦汉文物不多,但是矗立在渭河边,看渭水东去,残阳西下,听得背景音乐里的欸乃之声,颇有古渡意境。

古渡对面是一家叫“秦月楼”的泡馍馆,我去的时候,店里正有人在那里泡馍,我看着竟然馋得出了神,凭吊古渡口确实需要一碗羊肉泡馍啊,两个馍一碗汤,怎么满足都不过分。但是吧,掰馍这件事儿真是说起来惬意做起来麻烦,一个馍掰完就手酸,用店家掰好的吧,泡馍这件事儿的精髓又消失殆尽。最终,我选择不吃。

从古渡顺渭河而远望,一座彩漆辉煌、宏伟端庄的大桥横跨渭河两岸,像是从天而降。这座大桥叫“渭河廊桥”,两层,入口处便是大秦著名将相的雕塑分两排而立。廊桥第二层是咸阳的精神文明汇集之地,有图书馆、书画馆、科技馆、茶馆。图书馆对所有人开放,我走进去选择靠窗的位置坐下,拿出《史记》重新读了卷五和卷六。图书馆里进来的人不少,但是留下来读书的只有三位漂亮小姐姐,她们头发清爽,化着淡妆,这让灰头土脸风尘仆仆的我自惭不已。有位小姐姐的面前放着一杯胖胖的奶茶,我就忽然很想喝奶茶了,好想问问她奶茶在哪儿买的。

廊桥下的河水分量股,一股清澈,一股浑浊;一股阔大,一股纤细。我以为这便是“泾渭分明”,正激动不已,茶馆老板娘说这都是渭河,清澈的浩大的是人工河,瘦小的浑浊的是渭河。

天,原来渭河只有这么点,可是在秦汉的帝国版图里,她浩瀚清澈,载舟载人,载走了中国的丝绸,载来了西方的葡萄美酒夜光杯。

离开咸阳的时候,我吃了一碗擦擦面,面大概是“擦”出来的,青花瓷大海碗,里头有韭菜、番茄炒鸡蛋、酱牛肉、土豆块,当然还有一大勺辣酱,另配一碗面汤。旁边三个人应该是刚认识的朋友,客气而热闹地聊着天。

刚走到车站,忽听得一阵嘶吼,循声而去,正是我心心念念的秦腔,台上表演的是老人,台下观看的也是老人,我是这人群里唯一的年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稿选粹】郑剑| 渭城览古
咸阳博物馆(下)
秦汉瓦当大观《秦汉瓦当图记》(转载)
最新考辩:芈月为什么是宣太后的名字
秦都咸阳:有城还是无城(细论大都无城之秦汉三都
西咸新区规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