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体结合方法综述
介绍
1890年代,Emil von Behring和Kitasato Shibatasaburo首次使用“抗体”一词来定义血清中和毒素的部分。此后,这些Y形分子在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中起着中心作用。它们对与其同源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和亲和力也使它们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如今,可通过各种修改和应用获得定制抗体。这篇综述试图全面介绍各种类型的抗体,缀合物,缀合方法,它们的优缺点和用途。
抗体
抗体是可溶性Y形球蛋白,响应于抗原的存在,由免疫系统的B细胞合成和分泌。具有可变区和高可变区的抗原结合位点(Fab)通常不考虑缀合,因为这会干扰表位的结合。而且,在铰链区的破坏使分子具有结合的灵活性,可能破坏抗原相互作用。因此,在制备抗体-缀合物时,必须尽可能保持Fab和铰链区不受干扰。
迄今为止,鉴定出的所有五类抗体-IgG,IgM,IgA,IgD和IgE已用于研究,诊断和治疗。同样,多克隆和单克隆(啮齿动物和人)抗体均已与报告系统偶联。也已经报道了与抗体片段和抗体变体的缀合。这些包括 -人骨髓瘤细胞系分泌的轻链(λ或κ)[ 1 ]。抗原结合(Fab),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FV),重链的可变区(Vh)和噬菌体展示表达单链可变区(scFv)。[ 2 ]人源化抗体是嵌合分子,其表达与人抗体恒定域融合的啮齿动物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域[ 3 ]。骆驼抗体仅由重链组成,存在于骆驼/单峰骆驼和新世界骆驼科动物中,例如美洲驼和羊驼[ 4 ]。它们具有高亲和力,特异性,高热稳定性和溶解性。
普通共轭化学
抗体上结合的首选位点是赖氨酸的–NH 2(胺)基团或半胱氨酸的游离–SH(巯基)基团[ 5 ]。尽管缀合化学平等地对待所有可及残基,但可以缀合的分子数量受到以下限制:
  • 反应的pH依赖性:可以标准化仅允许特定基团反应的反应条件,以获得最佳的Ab:报告分子比例。例如,在碱性pH下,某些脂族胺基团的反应性远高于其他基团。在碱性pH下也存在总体抗体稳定性的问题。在这些条件下限制反应时间至关重要,以避免抗体变质。共轭的半胱氨酸残基在碱性pH下易于碎裂[ 6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商业偶联试剂盒设计为在15-30分钟内完成偶联反应,并且通常靶向赖氨酸的伯胺基的原因(请参见表5)。另一种选择是工程改造抗体以将pI从8-9更改为5-6 [ 7 ]。这确保了抗体在结合反应期间不会沉淀。
  • 缀合物的大小:小分子(如半抗原或药物)可以以抗体:缀合物::: 1:4或什至1:10的最小比例缀合。像酶这样的较大分子的每个抗体只能被限制为两个分子。对于寡核苷酸,该比例为1:1。
    Fab中赖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的存在决定了Ag的结合,因此不应进行缀合。平均而言,IgG分子具有约80个赖氨酸残基,其中20个存在于溶剂可及部位。半胱氨酸残基分布更均匀,数量更少。大约16对半胱氨酸残基以12个链内和4个链间二硫键存在。链间半胱氨酸通常由于其溶剂可及性而成为偶联目标[ 8 ]。
为了增强缀合的功效,可以通过引入异常氨基酸或化学修饰来改变抗体。
氨基酸替代
减少不良结合的数量的一种方法是用硒代半胱氨酸代替半胱氨酸。这降低了在多肽链的不适当位点发生缀合的可能性,这些缀合破坏了抗体的结构(并因此破坏了其亲和力和/或特异性)[ 9 ]。
在抗体-药物偶联物使用转谷氨酰胺酶修饰谷氨酰胺残基的情况下,已采用无细胞系统修饰醛标记的蛋白的C末端并引入非天然氨基酸(例如对乙酰基苯丙氨酸)来产生特异性,稳定和高产的结合物[ 10 ]。

试剂性质好处缺点参考Traut试剂(2-亚氨基硫杂环戊烷)在pH 7.0下将伯胺转化为巯基保持正电荷保持蛋白质溶解度足够的间隔臂长度减少空间位阻不太通用[ 11 ]MBS(3-马来酰亚胺基苯甲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将胺改性为巯基,与其他分子形成硫醚键高度稳定的联动仅用于研究和诊断目的[ 12 ]SPDP(N-琥珀酰亚胺基3-(2-吡啶基二硫)丙酸酯)通过短链交联剂修饰游离胺基。引入的巯基部分可通过二硫键连接至半胱氨酸。可以通过跟踪在343 nm处吡啶-2-硫酮的释放来评估共轭反应。可以通过10-50 mM DTT甚至pH 8.5的SDS-PAGE样品上样缓冲液轻松裂解与半胱氨酸巯基形成的二硫键。SPDP有多种聚乙二醇化形式,允许更长的间隔臂长度。由于不溶于水,应使用高浓度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试剂将反应混合物中的有机溶剂保持在最低水平。[ 13 ]SATA(N-琥珀酰亚胺S-乙酰硫代乙酸酯)共价修饰伯胺以生成保护的巯基。添加短链(2.8埃间隔臂)试剂通过添加温和试剂(例如羟胺-HCl)进行脱酰作用,以生成游离巯基。因此,蛋白质结构/功能不受影响。可以长期保存巯基修饰的抗体。与其他含巯基的分子形成可裂解的二硫键与赖氨酸残基的伯胺形成高度稳定的酰胺键SMCC(4-(N-马来酰亚胺甲基)琥珀酰亚胺基环己烷-1-甲酸)同时包含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酯和马来酰亚胺基团。具有伯胺的NHS部分在pH 7–9下发生,形成酰胺键。试剂的马来酰亚胺部分与另一个分子在pH 6.5-7.5下的巯基反应形成稳定的硫醚键环己烷基团增强了马来酰亚胺衍生的硫醚的稳定性。这些衍生物可在0.1 M磷酸钠缓冲液(pH 7为4°C)中保存长达64小时。修饰的蛋白质也可以冻干并保存,以便以后与含巯基的分子缀合。形成的键是不可裂解的,SMCC是不溶于水的。因此,应使用试剂在DMF或DMSO中的高浓度溶液。[ 14 ]磺基SMCC还同时包含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酯和马来酰亚胺基团。具有伯胺的NHS部分在pH 7–9下发生,形成酰胺键。试剂的马来酰亚胺部分与另一个分子在pH 6.5-7.5下的巯基反应形成稳定的硫醚键由于试剂是水溶性的,因此可以在生理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不存在有机溶剂也可以确保蛋白质结构不被扰动,就像SMCC一样,环己烷桥可以赋予马来酰亚胺衍生物以稳定性,最高可以储存在0.1M磷酸钠缓冲液中(pH 7在4C下)64小时缀合物通过不可裂解的键结合。由于不透膜,因此不能用于细胞和组织的原位交联[ 15 ]

表1。通过不同的试剂将伯胺转化为巯基。
抗体的化学修饰:蛋白质中游离巯基的引入
巯基的一个优点是它们可用于形成稳定的,可裂解的二硫键(-SS-)。抗体中的大多数半胱氨酸已经以二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可用的半胱氨酸可能不在方便的位置。因此,可以通过用Traut's试剂(2-亚氨基硫杂环戊烷),MBS,SPDP,SATA及其衍生物等试剂进行修饰,将巯基引入伯胺的位置,尤其是赖氨酸残基的位置。表1列出了这些试剂的某些功能。
图1.将胺改性为巯基。A)与Traut试剂反应生成游离巯基。B)使用SMCC产生不可裂解的巯基。C)使用马来酰亚胺交联产生保护的巯基。
与抗体结合的记者系统
酶联抗体
与抗体连接的酶构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基础(请参见表2)。这些是IA中使用最广泛的类型之一,并且比RIA更安全,更容易。它们将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特异性与酶测定的灵敏度结合在一起。此外,由于可以在多个孔板中进行,因此可以同时分析多个样品。迄今为止,已基于所使用的底物开发了三种主要类型的ELISA。最早的是使用比色法进行检测的免疫分析法。但是,此方法通常会检测到0.01 ng至0.1 ng相对较低的抗原。使用荧光底物和化学发光底物可以提高ELISA的灵敏度。
酵素反应部分结合方法好处缺点辣根过氧化物酶糖高碘酸法可量化的结果不能用于整个电池尿素酶胺类戊二醛由于没有内源性脲酶活性,因此可用于全细胞交联的特异性可能不确定碱性磷酸酶胺类NHS,马来酰亚胺-硫醇偶联可量化的结果不能用于整个电池β-半乳糖苷酶胺类4-(N-马来酰亚胺基甲基)-环己烷-1-甲酸磺基琥珀酰亚胺酯(磺基SMCC)可用于细胞ELISA实验结果反映了较高系统的真正Ab-Ag反应,因为没有固有的β-gal活性
表2。酶抗体结合物及其用途。
酶联抗体的结合方法和用途
酶与抗体的缀合可以基于酶中糖或赖氨酸基团的连接。糖蛋白上存在的糖的高碘酸钠氧化使其易于与抗体中赖氨酸残基的末端胺(–NH 2)反应。这在糖蛋白和抗体之间形成稳定的共价连接。这是将诸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之类的酶与抗体偶联的选择方法[ 16 ]。
图2.高碘酸钠法在抗体的赖氨酸残基上产生了酶的氧化糖和–NH 2之间的席夫碱。
脲酶与抗体的缀合已经通过简单的戊二醛交联完成。戊二醛,如己二酸二甲酯和同源的亚磺酸二甲酯,是同双功能交联剂[ 17 ]。这些分子的两端均具有相同的活性基团,并且具有足够长的“连接基”。这些通常用于蛋白质-蛋白质交联,因此用于抗体-酶结合。活性端基针对两种蛋白质上的赖氨酸和羟基赖氨酸的末端胺(-NH 2)。
使用这些交联剂的优点是易于进行反应。将待交联的蛋白质与试剂在合适的无胺缓冲液中温育,然后通过柱色谱法分离高分子量蛋白质。明显的缺点是非特异性交联导致形成不符合目的的大蛋白聚集体。
图3.用于酶-抗体结合的同双功能交联剂。
脲酶结合物已用于研究[ 18 ]和一些肝炎[ 19 ]和梅毒[ 20 ]的诊断测试。脲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包括在溴甲酚紫存在下随着氨的析出从黄色到紫色的比色过渡。这对于确定经验值很有用。但是,可以使用结合了β-半乳糖苷酶的抗体对结果进行定量,这对于动物细胞也具有较低的背景[ 21 ]。现在,细胞ELISA(流式细胞术标记细胞的前体)更喜欢将β-半乳糖苷酶结合的抗体用于尿素酶结合的抗体。
这些结合物可用于ELISA,Western印迹/斑点印迹,免疫组织化学(IHC),最近还针对实体瘤[ 22 ]。
FLIA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
荧光染料具有吸收一个波长的电磁辐射,然后以更长的波长发射该波长的特性。斯托克位移对于检测少量目标化合物/代谢物/蛋白质至关重要。
荧光标记的抗体赋予结合特异性,可用于定位。在荧光标记中,连接至荧光团核心的琥珀酰亚胺酯官能团靶向抗体上的伯胺,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23 ]。抗体的标记程度取决于游离的伯胺基团的数目以及荧光团是否在空间上影响结合的特异性,亲和力或亲和力。由于可以连接到抗体的荧光团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没有可以与该偶联抗体家族相关的标准。简而言之,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的问题是荧光团太少或过多,非特异性染色以及抗体-抗原特异性或亲和力丧失[ 24]]。这就是为什么荧光团标记的抗体更多地用于免疫组化和FACS,而不是用于定量免疫测定。表3给出了已经与抗体缀合的天然荧光染料。
名称颜色λ ABSλ EM摩尔重量(Da)氨基甲基香豆素(AMCA)紫蓝色353442410荧光素绿色495528390罗丹明橙子550570444藻红蛋白橙子488575240,000异花青素远红650660100,000
表3天然荧光染料及其性质。
大多数其他商业染料,包括Alexa染料,德克萨斯红,都源自这些染料。表4列出了荧光染料及其发射波长。
近紫外线可见近红外阿托425阿托488异花青素阿托488阿托532半胱氨酸5半胱氨酸2阿托550阿托647dylight 405半胱氨酸3dylight 649DyLight 488半胱氨酸5阿托655DyLight 488Cy5.5dylight 549DyLight 680德州红DyLight 800
表4可以与抗体偶联的荧光染料。
商业试剂盒提供具有异硫氰酸酯修饰的荧光染料。这些染料可以使用“活化”试剂在一个步骤中偶联到胺基上,该试剂通常是琥珀酰亚胺基4-(N-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己烷-1-羧酸琥珀酸酯(SMCC)。在高pH(通常为9.0)下,将SMCC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高浓度溶液与异硫氰酸酯修饰的荧光团一起孵育。这会修饰抗体,并使其准备好与荧光标签偶联。添加标签,在室温下孵育一个小时。然后,淬灭剂将未使用的荧光探针清除掉。建议通过HPLC纯化标记的抗体以去除未结合的探针。例如,Dong JX等人使用Thermo Fisher的琥珀酰亚胺基Alexa 647将抗Homer1纳米抗体与Alexa 647偶联(A20186)[25 ]。
镧系元素标记的抗体
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的显着缺点是样品中可能存在的高背景散射(噪声)和来自生物分子的非特异性荧光。这些会干扰测量并限制此类探头的使用。在这种条件下,镧系元素缀合的抗体具有理想的荧光团,它们具有长的斯托克斯位移(Stokes'shift),并能保持毫秒级的兴奋性[ 26 ]。Han G等人发表了三种结合镧系元素和其他稀土元素的抗体方案[ 27]。对于大规模流式细胞术,Fluidigm Corporation提供了用于偶联抗体的试剂盒。Rosshart SP等人使用了Fluidigm Corporation的Maxpar®抗体偶联试剂盒来研究野生小鼠出生的实验室小鼠的微生物群和免疫反应[ 28 ]。
镧系元素(有时称为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从原子序数57(镧)到71(()的14个“ f嵌段”元素的集合。其中,euro(Eu),(Dy)和g(Gd)已主要用于生物医学成像[ 29 ]。所有这些元素都显示出4f-5d,4f-4f跃迁,在UV范围内吸收,在可见范围内发射。
镧系元素可以形成螯合物,产生可检测的化学发光。聚氨基羧酸盐(PAC),例如线性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及其环状对应物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和1 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4,8-三乙酸(DO3A)是廉价的金属离子螯合剂,可与镧系元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绑定的顺序是EDTAβ-二酮具有双齿能力,不稳定。但是,它们已被修饰成与镧系元素形成3:1的络合物,可以容纳天线分子。β-二酮已经成为DELFIA免疫测定系统的一部分,在该测定中,镧系元素标记物从非荧光螯合物免疫复合物中解离后,它们可作为溶液配体[ 26 ]。
图4.镧系元素的螯合剂。
镧系元素螯合物(尤其是Eu(III)和Tb(III)的螯合物)]通过稳定的异硫氰酸酯连接剂与带有游离胺和/或羧基的抗体偶联时,可检测到少量抗原,从而使CLIA(基于化学发光的免疫测定)最敏感的免疫测定[ 30 ]这些结合物已用于临床诊断[ 31 ],体外DNA杂交[ 32 ],细胞毒性测定[ 33 ],受体-配体结合测定[ 34 ]以及作为癌症的潜在疗法[ 35 ] 。
已经探索了其他过渡金属用于生物测定系统的检测。Meso Scale Discovery(MSD)电化学发光平台使用钌。Chaturvedi S等人通过MSD的SULFO‐TAG™NHS-Ester试剂盒标记了IL-6检测抗体[ 36 ]。
其他半抗原偶联抗体
半抗原是需要载体蛋白以引发免疫反应的抗原性小分子。虽然荧光染料可以用作半抗原,但抗体也已与半抗原(如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磁珠)偶联,以用于不同技术。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偶联的抗体
生物素和抗生物素蛋白(或抗生蛋白链菌素)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高的Kd(解离常数),使两者之间的结合几乎不可逆[ 37 ]。因此,一种或两种分子与抗体的缀合使其成为检测,定量和定位ELISA和IHC中生物分子的理想选择。
生物素具有稠合的杂环和脂肪族戊基尾巴,而抗生物素蛋白和链霉亲和素是蛋白质。生物素与抗体的缀合通常是通过NHS活化分子和抗体上的胺基进行的。一些可商购的活化生物素制剂带有附加的连接子,可以使分子更好地定位(请参阅thermoscientific.com/pi)。Silva MC等人使用Thermo Scientific EZ-LinkNHS-PEG4-Biotinylation Kit标记tau蛋白,用于生物层干涉生物传感器测定[ 38 ]。Chaturvedi S等人将IL-6 MSD分析捕获抗体与Thermo-Pierce的EZ-Link Sulfo-NHS-LC-Biotin试剂偶联[ 36 ]。链霉亲和素/抗生物素蛋白使用交联两个蛋白质的双功能试剂与抗体连接。
生物磁珠偶联抗体
磁珠是嵌入在环氧树脂基质中的氧化铁颗粒,直径约为0.5μm。这些具有各种活化基团,例如胺基(-NH 2),酰肼基(-N 2 H),羧基(-COOH),碘乙酰基(-CHICOO),巯基(-SH)和醛基(-CHO),可商购获得。增强抗体附着力。为了促进正确的结合方向,也可以使用与蛋白质A /蛋白质G偶联的现成的磁珠。
共轭物的回收利用磁体完成,从而减少了离心过程中的损失。单个磁珠可结合约50-70μg抗体。这些珠粒具有中性pH值,可温和分离蛋白质复合物。应避免在反应缓冲液和抗体溶液中使用胺,硫醇和尿素。结合BSA后,可以将甘油和叠氮化物添加到存储缓冲液中,因为它们不会干扰测定。磁珠偶联的抗体在0°C最多可稳定12-18个月。
例如,Engle DD等人将CA19-9单克隆抗体5B1和NS19-9,EGFR克隆D38B1与Thermo Fisher M-270环氧Dynabeads偶联以进行免疫沉淀[ 39 ]。
寡核苷酸偶联的抗体
ELISA与PCR的合并,产生了免疫PCR(iPCR),这是Sano等人于1992年首次设计的[ 40 ]。在此,针对靶抗原的抗体与特定的寡核苷酸连接。抗体与抗原结合后,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NA,从而可以将正常ELISA检测到的信号扩增近100-10,000倍。然后根据结合和扩增的寡核苷酸的数量计算抗原的水平。iPCR已用于检测病毒和细菌抗原以及与腮腺炎相关的疾病特异性IgG [ 41尽管夹心式iPCR涉及接头分子,例如生物素-亲和素/链霉亲和素系统,但特定寡核苷酸的直接连接也可以与抗体偶联。在这里,寡聚体和抗体被异双功能交联剂活化,该交联剂最终结合以将前者与抗体上的胺基连接。该方法的缺点是键合对通过色谱法纯化结合物所需的条件的敏感性。Expedeon的CellMosaic®,Innova ThunderLink和LightningLink提供胺偶联的寡核苷酸和抗体。
抗体-纳米粒子结合
与天然分子相比,不同分子的纳米颗粒具有改善的溶解度和活性曲线。当与抗体缀合时,它们可以用于治疗或诊断目的。包括默克公司(Merck&Co。),Invitrogen Inc.和Miltenyi Biotech [ 42 ] 在内的多家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几种缀合物。
与抗体偶联的半导体纳米颗粒(量子点)已用于生物医学成像中。使用流行的零长度交联剂EDC(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43 ] 将量子点缀合到andies 。EDC在抗体的羧基和伯胺之间形成中性酰胺键。EDC是一种水溶性试剂,可以轻松添加到缓冲液中,也可以通过用水或稀酸洗涤将其除去。该方法的一个缺点是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可能被Fab附近的酰胺键的非选择性形成所阻断。
图5.使用EDC将报告系统与抗体偶联。
同样,胶体金纳米颗粒已使用碳二亚胺方法与抗体偶联[ 44 ]。使用柠檬酸盐/柠康酸部分产生酸不稳定键的不同共轭化学已用于金纳米颗粒与抗体的共轭,用于诊断成像和作为药物输送媒介[ 45 ]。
葡聚糖结合的IgD
葡聚糖偶联的IgD抗体首先用于研究B细胞和T细胞活化以及Ig分泌。葡聚糖是大分子,即使与(否则为非促有丝分裂的)单价Fab片段或二价抗IgM抗体偶联时也可以触发细胞分裂。
如今,右旋单克隆IgG被用于研究免疫球蛋白的分泌,Ig基因的类别转换和B细胞受体信号传导[ 46 ]和IgE表达[ 47 ]。
市售抗体偶联试剂盒
为了简化抗体的缀合-特别是与染料,酶和纳米颗粒的缀合,市场上有几种可商购的试剂盒。尽管其中一些已在特定标记的背景下进行了讨论,但最常用的试剂盒是使用NHS交联化学进行半抗原结合的试剂盒(表5)。一些试剂盒可以耐受BSA和其他蛋白质,而其他试剂盒则需要PBS抗体,通常可以从商业供应商处获得。例如,Pastushok L等人用Licor IRDye 800CW蛋白标记试剂盒在PBS缓冲液中标记了Fab片段或抗IgG抗体,并使用Thermo Scientific的脱盐旋转柱从结合物中去除了游离的IRDye800CW [ 48 ]。
公司Ab抗体反应条件时间混合n染色剂(生物素)≤5微克/毫升可以耐受BSA,明胶,甘氨酸30分钟处理后即可使用泽农(瑟默·费舍尔)≤1微克/毫升可以耐受牛血清白蛋白和污染蛋白质(例如腹水中的蛋白质)15分钟处理后即可使用闪电链接(Expedeon)0.5毫克/毫升单独的选项可用于去除BSA,甘氨酸,叠氮化物。再次,从腹水或杂交瘤上清液中分离抗体的纯化方案。15(快速范围)至3 hAlexafluor(MilliporeSigma)10-50微克/毫升可以耐受BSA和污染蛋白质15分钟处理。标签可在2.5小时内使用Abcam≤30微克/毫升可以耐受叠氮化物,甘油,EDTA。> 20分钟处理。标签在3小时内准备就绪LYNX(比奥拉德)0.5-1毫克/毫升缓冲液的pH值接近中性处理时间3h
表5用于将抗体与染料结合的可商购试剂盒。
抗体结合物的纯化
从游离标记/抗体分离结合的抗体
为了确保有效使用结合的抗体,有必要纯化结合物。当要结合的标记的大小比抗体小得多时,可以使用凝胶过滤色谱法分离未结合的标记。将标记的抗体与未标记的抗体分开更困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使用过量的标记物来确保与抗体的结合高,并可以进行凝胶过滤层析。
抗体测定:标记比例
通过计算稳定地附着于抗体的报道分子系统分子的比例来确定缀合效率。这是使用光谱学或色谱法完成的。为了获得最大效率,报道分子系统的浓度通常是待结合抗体浓度的十到五十倍。然后通过凝胶过滤色谱法将未缀合的标记物与抗体缀合物分离。
基于比活(对于酶),荧光法(对于荧光染料)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于寡核苷酸)[ 49 ] 计算抗体缀合物与游离标记的比例。将缀合物的比活或吸光度与游离标记的比活或吸光度进行比较,以确定缀合比(参见表6)。
标签检测免费标签结合率的测定酵素酶活性结合物的比活性/总酶的比活性–游离酶的比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性结合物的吸光度/总标记的吸光度-游离标记的吸光度镧系螯合物荧光性结合物的吸光度/总螯合物的吸光度-游离螯合物的吸光度寡核苷酸260nm处的吸光度结合物的吸光度/总寡聚物的吸光度-游离寡聚物的吸光度
表6确定各种类型标签的结合率。
结合效率可以使用以下等式(A 280结合抗体/ A 280非结合抗体)X 100进行计算。
结合抗体的储存
大多数抗体偶联物制剂通常在4°C最多可稳定六个月。不建议冻融抗体。如果要在-20°C下储存偶联物,则应在缓冲液中加入20%甘油。荧光染料或镧系元素螯合物标记的抗体应在黑暗中保存。为防止缀合的抗体制剂受到污染,可以添加防腐剂,例如0.1%的叠氮化物或硫醇汞。
抗体结合的未来
自从1942年第一个荧光团与抗体结合以来,抗体结合物已走了很长一段路。有了更好的接头和受控的反应,现在有可能设计出可以提供特定结果的结合物。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由于成功生产了至少两种抗体偶联的药物,偶联物的产生势头迅猛。该领域中的大多数研究涉及简单的缀合化学以产生具有更大柔韧性和稳定性的抗体缀合物。利用可商购的衍生化报告系统开发单步方案对于在研究,诊断和治疗中获得更好的结果将是理想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行业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用的抗体/蛋白标记技术
蛋白标记技术都有哪些?
蛋白交联剂-生物素酰肼/双马来酰亚胺基乙烷-供应
免疫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
常见抗体标记技术之三:抗体的生物素化标记
浅谈 PCT 检测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