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街: 《春明外史》诞生地的偶遇

铁门胡同的东侧是南北走向的山西街,山西街的东侧已经扩建成马路,只剩下西侧的一半。

山西街早年叫山西营,因明末进京勤王的山西军队驻扎此地而得名。山西街7号的潜山会馆,是安徽潜山人,有民国第一写手之称的张恨水在北京的居所之一。当年在此居住的期间,张恨水同时在上海《申报》驻京通讯社和《益世报》工作。山西街的北侧就是报馆云集的魏染胡同,永兴庵,铁鸟胡同。山西街六年的会馆生活和报社的工作体验,就是张恨水创作的生活来源。

  山西街7号

他的成名之作,第一部长篇小说《春明外史》正是透过住在宣南会馆之中的新闻报人杨杏园在北京的所见所闻,真实生动地描述了上世纪20年代北京城从市井风情到官场黑幕的各个生活层面,让北京城的读者有种身临其境,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自1924-1929年,《春明外史》在《世界日报》刊登连载,据说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风雨无阻每天下午报馆门口都有排队等待一睹为快的读者。

曾经在溜达到法源寺南边的“盆儿胡同”时,发现胡同里一所学校挂着“北京十五中春明校区”的牌子,一时不由得暗自窃想,此地与张恨水的住地和上班报社都不算太远,《春明外史》中的“春明“二字能否与这片地界儿有关?打听了四五个胡同里的住户,都说没有听说过这一带曾有与“春明”有染的地方,有些失望。后来才知道,张恨水的“春明”是来自唐代都城长安城一座城门的名字。“春明”后来也成了长安的代称,也是“都城”的意思。

历史和故事不一样,故事可以由着性儿地想象。

山西街甲13号是“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先生(1900——1968)的故居。荀先生在北京曾有前门外大耳胡同,南半截胡同,椿树上三条,白庙胡同等多处故居,这一处是荀先生晚年的居所,也是唯一存留下来的故居。

                                                                       

   荀慧生先生

在门口逡巡之际,自远处走过来一位老者准备推门而入,赶忙上前打探:

“您住这儿?”

“是啊。”

“请问您这里住的还是荀先生的家人吗?”

“荀慧生是我公公。”

一瞬间有点偶遇来得太突然的感觉。老人今年90了,说荀先生是1957年搬到此处,直到去世前一直住在这里。如今院子里住还是荀先生的后人。经同意给老人家拍了照,并相约等书出版后会给老人送过来。

离开之后有点后悔,没能向老人家多请教一些荀慧生先生的事情。

给各位新老朋友拜年啦!

新春快乐!安康吉祥!

下期预告:

东椿树胡同:梨园窝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肖复兴:荀慧生和萧长华的枣树
美丽中国:荀慧生故居和萧长华故居,跟肖复兴老师一起揪心(图)
寻访四大名旦北京故居(图)
四川营 山西街 汾州胡同 说说那些以外地地名为名的北京胡同
荀慧生补牙
北京的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