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家胡同:三庆班和文艺青年李渔

韩家胡同在陕西巷西侧,也叫韩家潭。因大清朝的第十四位状元,内阁大学士韩元少在此住过而得名,那当儿是康熙年,徽班还没进京。当年这位韩状元与纳兰性德,蒲松龄等文艺青年私交甚好,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还有一段以韩状元为原型的“元少先生”与阎王爷的故事。

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初到北京时就安身在韩家胡同。三庆班是历史上第一个进京的徽班,也是京剧史上最重要,存在时间最长的徽班。京剧的历史源头应该就是从乾隆年间的三庆班进京算起。

乾隆五十五年(1790)扬州盐商江鹤亭带领以三庆班进京为乾隆庆祝80大寿,安徽人以“二黄(簧)”为主的唱腔深得京城乡亲们的喜爱,三庆班迅速在京城走红站稳了脚跟。这才有了各大徽班的陆续进京。清同治年间,在班主程长庚的领导下,三庆班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四大徽班领袖。其旗下的“小荣椿科班”也是京剧历史上最早的科班。杨月楼、谭鑫培、汪桂芬等大家都是出身三庆。晚清时期的画家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1860至1890年)在京城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梨园名伶而绘制了一幅《同光名伶十三绝》,画中的多一半都是三庆班的角儿。在京剧的形成、发展和传承的历史过程中,有三庆班浓墨重彩的一笔。

韩家胡同的25号是康熙初年的文学家,戏剧评论家李渔的宅院“芥子園”。李老师是个货真价实的文艺青年,除了编剧本,写小说,据说对种植,园林设计以及文玩,美食都有研究。有专家认为他的《闲情偶寄》是中国美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他倡导编印的《芥子園画傳》也被称为中国画最早的教科书。当年那位二十岁热爱绘画的小木匠齐白石,正是在偶然看到了《芥子园画册》那一刻,激发并开启了他的绘画大师的之路。如今的25号院换成了一所小学校,不知里面是否还有李老师的留下的痕迹。

民国年间韩家胡同也是清吟小班的聚集地,21号院的“庆元春”据说是最有名气的清吟小班之一。“庆元春”三个字出自光绪年间的书法家李忠豫,颐和园里'佛香阁”三个字据说也是他的手笔。

与韩家胡同西口相接的堂子街,当年是“相公堂子”的聚集地。

程长庚故居在韩家胡同南侧的百顺胡同34号,当年三庆班在韩家胡同的班址如今已经没人知道在哪一处院子了。

下期预告:

铁树斜街:梅兰芳和谭鑫培故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家胡同 (韩家潭 ) 八大胡同之一
韩家胡同和韩家坛的传说--杜军
规定禁止嫖妓,但不禁男妓——北京西城韩家胡同手机速写
闲情如何偶寄 陆春祥
细说北京八大烟花柳巷
寻找李渔|京城何处半亩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