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userphoto

2022.12.02 广东

关注



那只仙鹤

累了



第一次去见钱逊先生,张圣洁老师引荐,陈红大姐作陪。我表现很差,临了,拿出书稿让先生指点时,还蹩脚地在里面夹了个小信封当常例,先生拣出来笑着推还给我,说:“咱们读书人之间不兴来这些。”
回去的路上,大姐笑话我,你平日里的洒脱劲儿哪去了?
张老师说:“他是知道那座山有多高,所以拘谨了。”
此后,与先生交流颇多,他言辞质朴,也不讲虚礼,只论学问,不及其余。每次都是开门见山——我觉得这段经文应该还有这样的含义,你可以往这个方向再思索一下。
我日益崇敬之。

小时候,乡村市集常有卖艺的,舞刀弄剑煞是招人。有一次随长者去看望他早年的部属,途中见有人扎下场子,我立马就挪不动腿了。长者宠溺地摸了摸我的脑袋说,那就看看吧。随手买了两个膝盖饼,让我边吃边看。
到了地头,我很兴奋地向主人家诉说途中所见,那棍棒盘旋,那铁掌断砖,啧啧不已。年过古稀的老人递给我一杯茶水,平淡地说,不过是一些花架子。
长者见我一脸忿忿,笑曰:“你别看这老汉一付憨厚相,十年前,人家两村械斗,他敢拉上另外几个老东西拿着竹竿就去拦人。”
据说,老人与三位同僚,两两成组,倚背结阵,各持两米余长的竹杖,立于两村交界的石桥之上,将百余条精壮的汉子隔开,生生挡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公社武装部的干事带着民兵来驱散人群。
给我讲叙的另一位老人,在石桥上比划着,来来回回就那几个架式,只会嘟囔着,“我们还没伤着人,全部没有一个头破血流伤到筋骨的。”
我听得索然无味。直到很多年以后,才幡然,知道那四位老汉的厉害。
经常有同仁问我,《论语》中某句,钱穆先生这么译,杨伯峻先生那么译,还有谁谁谁又这样讲,究竟哪个是对的?
我回曰:别人的我不好说,钱杨两位先生是现代《论语》学的两座高山,其解基本无错,都是有渊源有根据有道理的,值得我们再三玩味。经书微言大义,一段经文往往是多层意思、多种侧面共同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答案,执于其一,大抵就错了。
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从小耳熟能详,每个人都讲得头头是道,可是一遇到事情了,几人不大声吆喝着“大象长得就像一根柱子”?
某个读书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资本主义诞生史对中国的启示”,每个人都学识渊博才华喷涌,我却一言不发。群主私下问我,为何不参与?
我回曰:一,这样的讨论情绪大于学术,我不擅长;二,文明演化之果是多方面因素的凝结,执于一相,很难看清全貌。
文明演化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梳理其脉络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以我之浅薄,也知其中涉及四个领域——政治、经济、人文、宗法。粗略分类也有十六子项——体制、行政、军事、外交,物权、税制、货币、流通,历史、地缘、语言、风俗,结构、传承、信仰、教化。
仅以历史为例,很多时候,某个节点的追溯往往以千年为单位,如果没有足够的思想高度很容易迷失其中。博与约,缺一不可。不博则缺乏纵向联系的思维能力,无力勾勒全貌;不约则散漫,很难生发出真正的价值。这个约其实就是我们心中的那根弦——追寻什么?我们整理发展的脉络为的是从过去推演出未来,找到方向。然后,该补的课要补,欠下的债得还。


《论语》中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儒家修身七贼,知四行三,意必固我为知之四贼。
所谓意者,人对事物之情态、思想及态度,古儒以为好坏之识皆从意来。有了“意”的存在,才有了臧否、高低、内外、你我。
必,就是那“x个凡是”;固,就是器;我,是自我心。
钱先生走了,我心里很惶然,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不由想起他常对我说的,“文武之道,未坠于地,文脉是不会断的,儒家的学问早就融在我们民族的骨血之中了。”
吾虽不敏,愿从其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事多和长者聊聊天
【第350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45章》孔子因何说童子“非求益者”?
钱穆读书三得
此国有一长者与光绪同年出生 今年已是147岁!(图)
关于尊老爱幼的名人名言 尊老爱幼的格言
君子礼容之言容:怎样才算“会说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