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返虚入浑

返虚入浑

                  ——吴贤军篆刻新作印象

 

  古玺印以它生动活泼的章法、拙朴高古的结字、神秘难以捉摸的远古气息以及符合现代展览审美视觉需求,吸引了一大批篆刻爱好者。吴贤军先生无疑是其中的皎皎者。 

   吴贤军先生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气象正大、寓巧于拙、不斤斤于某处笔划的得失,创作时纯以气行。使刀破石有“上将取敌首级于千军万马中如探囊取物”之气概。究其字法从古玺、商周金文、楚简帛书等通会变化,因字赋形、随机生发,以辛辣的刀法,为读者展现了既具传统古玺印元素,又有现代图式美个性鲜明的印风。贤军先生高明处在“旧瓶装新酒”。取法面宽,遇到能打动自己的作品,无论是何种面目,总能悉心揣摩,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吴贤军坦言他从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中悟出阴阳、虚实变化之理,故其印作注重营造虚实对比,浑化一体的艺术效果。艺术创作中虚实转承处最难把握,《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明白这个道理,贤军先生在篆刻作品创作中,在挥洒之际,于无笔墨处处处留心,给欣赏者留下了更多空间。如“花不知瘦”不字极小,在其周围留白,与“瘦”字的空间气脉相连,读此印有一种雾中观云山之感。白文印“看云疑是青山动”,七字做二行处理,如古藤悬垂,字字之间揖让有致,二行之间大胆留红,营造虚境,辅以印边的残破、刮擦,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蒙胧感。“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贤军生生擅刻十公分左右的巨印,且朱白文风格统一。用刀果决,善于向线冲刀,营造出一种苍茫、斑驳气象。非腕力雄强者难以驾驭。我特别喜欢其“有意味的残破”——在文字、印面上有意无意的刮擦、打点,对虚化文字、畅通气脉、调节视觉,起到很好的效果。当代有部分古玺印作者,为了追求作品章法上的大开大合、图式效果,不惜以牺牲文字可读性为代价,支离文字、甚至杜撰文字,贤军先生深不以为然。从吴贤军作品中可以读出作者在保证文字可读性的前提下,配合章法需求,变形、穿插……使作品既符合篆刻创作法则、又具有“画意”,从而让印作鲜活起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其作品多次在全国顶级书展“中国书法兰亭展”、“全国书法篆刻展”上折桂自在情理中。

  贤军先生在印款上也极用心,形式丰富多彩。从其魏碑阳刻边款及金文大篆印款中可以看出其坚实的书法功底。在他的印章边款中有不少仿古陶钤印样式,不拘定式,时有出人意料效果。先贤黄牧甫、吴昌硕、赵之谦等篆刻大师为丰富、发展印款创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所治的部分印款刻工精美、文辞优雅,完全可以作为袖珍碑刻来欣赏。其文字内容并不仅限于刻印,信息量大,对后学多有启发。可见古人学问功底之深厚了。贤军先生在关心边款形式美的同时,若能进一步提升文字内容、学术含量,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邬浙雷于观斋

                                                 2015.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篆刻学——实践篇
昌少军:边款是篆刻作品好坏的重要参考!
徐无闻先生的甲骨文研究与书法艺术成就述略
《听于无声·高庆春篆刻集》
石赤不夺 别开生面——魏杰先生篆刻臆评
来楚生:篆刻章法学习其实就是这两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