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谎言去验证谎言,得到的一定是谎言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能勇闯天涯。

自明朝建立以来,历代辽东总兵皆驻扎于广宁一带(辽宁北镇),那里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重镇,更是保卫京师的关键屏障。
不过随着后金女真的崛起,辽东就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天启二年(1622),当十四万明军干不过努尔哈赤的六万八旗时,时人就戏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是役女真渡辽,将战线从辽东推进至辽西,明军被迫退守山海关。

在不远的北京,熹宗却不得不为另一件大事而发愁,即究竟派谁来镇守山海关呢?这可事关大明两百多年的社稷安危。

明 山海关-辽东

正当满朝文武东躲西藏,相互推责之时,兵部一个叫袁崇焕的职方司主事(负责战地测绘)站了出来,称自己刚从关外勘察回来,对前线地形了如指掌,只要粮饷足够便可守关拒敌。

眼瞅有“炮灰”自荐,大臣们就争相夸赞起袁崇焕的才干来,劝熹宗勿再犹豫,尽早定夺。而熹宗也别无选择,遂命户部拨给袁崇焕二十万两白银,死马权当活马医了。

对于偌大的明廷来说,此刻居然要靠一个小小的兵部主事来督军前线,也的确说明局势之凶险,以及无人可用的境地。

但惊喜的是,孙承宗与袁崇焕通过大修堡垒壕沟,最终凭借坚固的城防和西洋大炮击退后金一万七千余人,重挫了努尔哈赤的南下大计。 

原来,袁崇焕一改明军之前的冒进策略,把防线筑在了山海关与宁远(今辽宁兴城)之间,秉着先扎好篱笆再伺机进攻的思路,也不惜一度与后金议和。

不过接下来,那怕上述举措收获了奇效,在外行和键盘侠看来,袁的战术未免过于保守了,他们质问道:“明朝是中原正统,怎能用一种类似游击的方式来对付外夷呢?简直是奇耻大辱。”

这些声音,无疑为明朝陨落埋下了伏笔。

熹宗死后,袁崇焕喊出“五年复辽”的口号,这让年轻气盛的思宗崇祯帝大为欢心,俩人便开始谋划大局。

然而一个月后,蒙古、女真等北方诸部就发生了饥荒。

历史上的游牧民族有个共性,但凡举族南下,往往是由于肚子挨饿,难以维持生计所致。所以在崇祯二年(1629)秋天,本欲主动出击的明军却先行迎来了后金的进犯。

为避开驻守“关宁”的袁崇焕,这次皇太极也另辟蹊径,绕道蒙古哈喇慎部,由喜峰口(今河北唐山)突破长城防线南下,竟一路杀到了京郊,史称“己巳之变”。

危急关头,又是关外的袁崇焕以社稷为念火速点拨了九千精锐,欲同祖大寿等星夜驰卫北京。起初部下皆劝:“外镇之兵,未奉旨而贸然进至京师城下,万万不可。”袁崇焕却说:“君父有急,何遑他恤!(引《辽师入卫纪事》)”

由于着急赶路,沿途就不断有士兵掉了链子,以致头批抵京的仅四千余人,但也比皇太极足足早到了两天。

不过这时,明廷内部却自先起了矛盾。

想到将士赶路困乏,袁崇焕就先行去见了崇祯,提议让大伙入城舒服地歇歇脚,感受一下家国温度。


当时崇祯虽年近十八,但多疑的性格已露出端倪,他琢磨:“万一'关宁铁骑’进城后把剑锋指向自己,那不就成瓮中之鳖了吗?”于是一口回绝了袁的请求。

所以连续两晚,袁家军就只得暂驻城外野地,食宿条件可想而知。

第三日敌兵终至,两军于广渠门外陷入了恶斗,据说从早八时一直打到了天黑,皇太极才因体力不支而败退。

至此袁家军早已力竭,但当晚依然只被允许在广渠门外驻扎。

而崇祯见敌人初败,又命袁崇焕火速追击。

上文提到,袁的战术本就趋于保守,当下和敌人恶战已是迫不得已,如何再以疲惫之师去逞强呢?于是就据理力谏,坚持等援军到来再作打算。

这下崇祯就更加警觉了,开始拿袁崇焕曾与后金议和说事,质问他是否收了女真人的好处,是不是他把敌人带进了京城,乃至怀疑他要篡位登基...

与此同时,由于明军没有展开追击,皇太极的军队就在京郊大肆掠劫了一番,很多农田私产遭到了破坏,百姓怨声载道。

终于有人开口说:“他既然屯兵城外,为何不来保护我们的财产?”

逐渐,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同一人。

相比耿直的袁崇焕,皇太极不仅是典型的政客,两人还有杀父之仇。早在三年前(1626)的一次战斗中,六十八岁的努尔哈赤正是被袁崇焕的红夷大炮所击伤,最终才不治身亡的。

所以眼瞅大明君臣有隙,皇太极认准这正是报仇的不二时机,进而就想到了《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的一幕。

话说后金营中有两个被俘虏的明朝太监,这晚,狱卒们就故意在他们旁边私语:“今日撤兵,乃上计也,意袁都堂有约,此事就矣。(引《清史稿·太宗本纪》)”在放出袁崇焕通敌的假讯息后,皇太极又撤掉了狱卒,打开了牢门。

俩太监轻松越狱后,果然径直奔向了紫禁城,逢人就上蹿下跳地把“秘闻”描述一番,很快便传到了崇祯耳中。


与此同时,皇太极还遣人在北京散布谣言,不久一些闲人竟弄成了民谣,唱到:“投了袁崇焕,鞑子跑一半。(引《烈皇小识》)”

旋即,关于袁崇焕通敌卖国的传闻就于北京城内甚嚣尘上,尤其是那些失去财产的人们,一个个不谈驱除鞑虏,却都在咬牙切齿地诋毁袁家军坐视不管,简直是歇斯底里。

抛开能力,崇祯是的确想有一番作为的,但此次致京城被围的“己巳之变”实乃英宗“土木堡之变”后的头一遭,让他甚是窝心,如今局势趋缓,这口恶气早晚要发泄出来,何况民意凶猛。

腊月初一,崇祯以军议为由传袁崇焕至内廷,随后将其逮捕下狱。

鉴于皇太极没有走远,崇祯还得倚仗暂由祖大寿挂帅的“关宁军”,所以袁崇焕得以在狱中苟活。

到了次年(1630)夏天,皇太极终于撤军并寻求议和,崇祯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处死袁崇焕了,好给百姓一个交代。

八月,凌迟。

当日北京万人空巷,西城菜市口刑场挤满了围观的键盘侠,这里马上要处决一位要犯,一位屡挫女真阴谋的民族英雄,可惜在场的没人曾亲眼看到。

大家情绪高涨,但并不是感到惋惜和伤感,而是在用最激昂的声音欢呼喊叫,叫着“汉奸”“袁贼”。

“遂於鎮撫司綁發西市,寸寸臠割之,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啖之,劊子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腔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齒頰間,猶唾地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盡,止剩一首,傳視九邊。”
-《石匱書後集》

据明末张岱《石匮书后集》,当时刽子手每割一刀,四周就响起一片掌声,有钱人为得到袁崇焕的一块肉还提前买通了官府,就等回去煮了喝顿大酒,穷人则在后面抢些碎肉骨头,总之不能空手而归。

这袁崇焕没了,“关宁铁骑”也就散了,皇太极和他的八旗还在,当然崇祯也在,后来皇太极没了又有多尔衮和顺治,还附带一堆铁帽子王,而崇祯却只剩一颗歪脖子树了。

十四年后(1644)清军入关,那些当年抢肉的“孩子们”或已长大成人,不过随着一纸迁地令的下达,他们竟被八旗赶出了家园,再也没有一副成年人的威严了。

就像曾经的袁家军一样,北京就在眼前,却无法亲手触碰。

条件好,人缘佳的在外城安了家,识相的可以混成亲王、贝勒们的家奴做做,子孙靠守墓能混口饭吃。底层的,还得是身强力壮的,就勉强在郊野落了脚,同时也丢了当年刑场看戏的那股心气。

他们用谎言去验证谎言。

得到的一定是谎言。

(完)

             匕

精 选 文 章 推 荐

真相 | 无为

 阝                

                              廴              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袁崇焕组建的铁骑,让皇太极闻之胆颤,可惜葬送在崇祯手中
历代亡国之君被历史所诟病,唯明朝崇祯帝,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大清迅速崛起
满清凭着一部《三国》打下了明朝万里江山
释读中国历史328:袁崇焕吹牛5年平辽埋下悲剧伏笔,皇太极花了10年稳固后金内部
(3)兔死狗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