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顾茅庐,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三国迷一般有个癖好,无论文臣武将,总爱凭自己喜好论个座次,像“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等等,很多排名已深入人心。而随着文化产业的复苏,一些传统观点开始遭到质疑。

谋士方面,小说里无所不能的诸葛亮开始走下神坛,郭嘉、贾诩、李儒等轮番登场,读者也各持己见,充满冷嘲热讽。

关键在于,那个一出现就令群雄望风而靡的“扫地僧”始终没有现身。

武侠迷都知道,《天龙八部》里有个扫地老和尚,在短暂的出场时间里却展示了无穷的力量与智慧,让萧远山、慕容博等绝顶高手顿时瞠目。所以当武侠迷做类似排名时,扫地僧往往是独占鳌头,剩下的什么萧峰、杨过仿佛都微不足道了。

换而言之,若不能慧眼识珠,你就永远无法参到业内最高境界。

据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刘玄德三顾草庐”,讲到刘备第二次来卧龙岗求贤无果,方欲离开时,只见一人头戴毡帽,身披貂裘,骑着小驴从门外踏雪而来。

那人远远看到刘备,也取下身后的酒葫芦一饮而尽,唱到: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听罢,刘备便快步向前欠身施礼说:“先生受寒了,刘备等候多时!”此时身后的诸葛均赶忙解释道:“这不是家兄,而是他的岳父黄承彦

无奈,刘备就与黄承彦攀谈了几句,得知对方也为卧龙而来,适才所唱《梁甫吟》正是女婿所作。

一段看似平常的剧情,背后却藏着惊天玄机。


发生在不久之后,号称奠定天下三分局势的“隆中对”,与其说记录了刘备、诸葛亮初见时的一番对话,不如说是后者单方面的战略构想。据陈寿《隆中对》,诸葛亮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以上见解,后世称之“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隆中对”发生在建安十二年(207),在一个交通闭塞,战火纷飞的年代,年仅二十六岁的诸葛亮竟能熟知天下大势,难不成背后有强人指点。

由于父母早亡,诸葛兄弟从小被叔父诸葛玄拉扯养大,后因工作调度,诸葛玄就带着孩子们由琅琊来到了襄阳,就此定居。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确立人生格局的关键阶段,在诸葛亮来到襄阳的十几年间,当地正处于荆州刺史刘表任内。于是作为旧交,诸葛玄就努力联络到了刘表家族,以及当地大族蔡氏,名士黄承彦、司马徽等人,皆在为侄子的未来铺路。

又鉴于小诸葛天资聪颖,大家都乐意称他“卧龙”。其中黄承彦更是有心收他为徒,常常找机会来试探。

襄阳城至今还流传着这么一段故事。

那日黄承彦扮成算命先生在诸葛家门口揽客,不一会,好奇无比的小诸葛如期而至。

孩子上来就问:“您猜我手里的田鸡是死是活?”同时伸出一只拳头。

黄承彦心想厉害啊,我若说是死的,他松手就放生了,说是活的就会被他攥死,于是反问道:“你先回答,我下一步是向前走还是向后退呢?”

这便是师父给徒弟上的第一课,即相较于掌控全局,进退自如才更为关键。

在确立师徒关系后不久,诸葛亮又打起了师妹黄月英的主意。当时黄承彦问他:“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面,才堪相配。(引《襄阳耆旧记》)”意思是我这女儿其貌不扬,肤黑发黄,你小子要考虑清楚。

但诸葛亮心意已决,从此师父就成了岳父。后来当地有谚语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呼吁大家不要像诸葛亮一样取个丑媳妇回家!

但话说回来,为何卧龙不嫌妻丑,急于和黄家攀上亲戚呢?

这就不能免俗了。上文提到的刘氏、蔡氏等荆襄强宗右姓,实则大多互为连襟,我们来看看黄承彦的真实身份。

“漢末諸蔡最盛。蔡諷,姊適太尉張溫,長女為黃承彥妻,小女為劉景昇後婦,瑁之姊也。”

-《襄陽耆舊記》


作为荆襄豪族蔡氏的族长,蔡讽育有二女一男,黄承彦正是他的大女婿,其小女婿乃荆州刺史刘表,幼子蔡瑁为刘表军师,领诸郡太守。此外,蔡讽的姐夫张温官至大汉太尉,曾带兵征讨边境叛乱,手下有董卓、孙坚等名将,声名赫赫。

显然,只要你走进黄承彦的“朋友圈”,那怕是普通朋友,也算自此迈入了汉朝上层社会,何况是自家女婿?

所谓“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放今天,就像你身边总有一两个爱“吹牛逼”的好哥们儿,听久了,偶尔也觉得人家见多识广,归结都是圈子的问题。作为一个有野心的青年才俊,诸葛亮正是通过当上门女婿力争上游,从此仕途亨通。

至此,你还单单认为“隆中对”是诸葛亮的战略构想吗?

而丑妻黄月英也不是白板一块,在事业上相当旺夫,据《桂海虞衡志》:“亮居隆中时友人毕至,顷之饭、面俱备,客怪其速,潜往厨间窥之,见数木人椿米,一木驴运磨如飞,孔明遂拜其妻,求传是术,后变其制为木牛流马。”仅在厨房,就一举解决了多年后蜀汉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


香闺有贤妻,所以卧龙总是卧到中午才起,起来还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让刘备一顿好等不说,气的张飞只想放火。

再看高歌《梁甫吟》的桥段,无非也是黄承彦的特意安排。其目的,一是探探刘备成色,毕竟是女婿未来的老板;其次就是用音律来增添女婿的神秘色彩,勾引刘备“三顾”。

莫要小瞧这次会晤,其中蕴含的智慧却是极其隐僻的。

简单讲,“隆中对”可概括为立足荆州,东和孙权,西取川蜀,造就三足鼎立之势。以荆州为家无可厚非,荆州本就是刘表家族、蔡氏、黄氏,甚至新晋诸葛氏的大本营,通过结亲他们早已是一家人。

举个栗子,刘琦虽是刘表长子,但架不住刘琮是蔡氏的侄女婿,故刘表更疼爱后者。恰逢二子夺嫡,刘琦就找来诸葛亮为他想辙,作为刘琮的表连襟,诸葛亮数次给予搪塞,最后被刘琦上屋抽梯才拿出建议,劝其干脆离开襄阳。

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保护“荆州利益集团”的共同利益才是根本思路,否则便是“大意失荆州”。

但汉末军阀割据,老大刘表不仅年岁已高,且一味示弱坐以待毙,怎能不令集团上下为之忧心呢?

荆州若陷,来者必然拿集团开刀;荆州无恙而刘表离世,朝廷会派遣新任刺史,亦是凶多吉少。所以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为荆州物色一位新主,一个能巩固局势,保住集团利益之人。

所以黄承彦看上了刘备,并试图把女婿“安插”在其身边。我们来看看刘备“三顾茅庐”期间的所见所闻。

话说集团先派徐庶走马荐诸葛,说自己是寒鸦,诸葛是鸾凤,弄得刘备心痒难挠。出发前司马徽也来游说一番,说“孔明自比管仲、乐毅”,加速促成了刘备“一顾”。才到隆中,田间一帮农民就开始唱歌,刘备问之,对曰孔明所作。后来孔明不在,却等来了博陵崔州平,再来一顿洗脑。

二顾茅庐,沿途酒店又传来歌声,刘备因此结识了颍川石广元和汝南孟公威,两人称“我等皆卧龙之友也”,实在是高。到草庐后,一童子说“先生正在看书”,而等了半天却是弟弟诸葛均,后者解释道“家兄往来莫测,不知去所”,再出门便迎来了黄承彦。


上述刘备所遇,无一不是“荆州利益集团”的内部骨干,他们可谓是粉墨登场,彼此呼应,心照不宣,合伙演了一出大戏。

而压轴出场的正是黄承彦,几句看似寂寞的对话,却左右了刘备、诸葛亮、荆州利益集团,甚至整个汉末三国的发展格局。

像极了一个掌控全局的核心人物。

多年后,已坐拥荆、益的刘备终于与孙权在夷陵遭遇。是役刘备大败,而当东吴陆逊全力西追之时,前方忽然一阵飞沙走石,大军不能前行。

到头,岳父还得替女婿操心。

“正驚疑間,忽見一老人立於馬前,笑曰:'將軍欲出此陣乎?’遜曰:'願長者引出。’老人策杖徐徐而行,徑出石陣,並無所礙,送至山坡之上。遜問曰:'長者何人?’老人答曰:'老夫乃諸葛孔明之岳父黃承彥也。’”

 -《三國志通俗演義》


据《隆中对》:“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这黄承彦的第二次出场正是为修复吴蜀联盟,挽救集团利益而来,却也是谢幕演出。

有趣的是,救人一命的老黄还顺道卖了个乖,他教导陆逊说:“这是小婿入川时布下的'八阵图’,临了告诉我将来若有东吴大将误入,千万别救他出来,但老夫好善乐施,不忍将军死在这里啊。”搞的陆逊懵头转向。

诙谐或严肃,实力或气质,岳父貌似都胜了女婿一筹。

以导演“三顾茅庐”,维护荆州集团利益登场,以挽救陆逊性命,巩固“孙刘联盟”谢幕,仙风道骨,袖里乾坤,来鸿去燕,风度翩翩,这便是三国第一奇士黄承彦,笔者心中的“扫地僧”。


(完)



             匕

精 选 文 章 推 荐

真相 | 无为

 阝                

                              廴              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何会帮陆逊走出八卦阵
世人都知道诸葛亮,却忽略了他的老丈人,这个人着实不简单
三国权谋:诸葛亮的尴尬与无奈
诸葛亮和张飞\关羽的关系
贾昌公辑<<诸葛亮躬耕南阳论据>> 一
歪读三国78回 阿尔法孔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