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心相印

道、儒均提倡“入世”,关乎人的现实生活。而佛教侧重“出世”,像“因果报应论”就能满足人们对于来世的幻想,很难不受欢迎。

初唐,玄奘有感于现存佛经错谬过多,便开启了求法之旅。他于贞观三年(629)从长安出发,经西域、中亚到达印度那烂陀寺,十六年后带着六百多部佛经归来,太宗举行了欢迎仪式。

在皇室支持下,玄奘于大慈恩寺安心译经,工作包括经、律、论三大藏,“经”即释迦牟尼的言行,律”指戒律,“论”是后世僧人对“经”的阐释,玄奘因通晓三大藏被称为“唐三藏”,太宗撰有《大唐三藏圣教序》。

唐代,伟大的译经运动推动了汉语的发展,包括天花乱坠、大千世界、邪门歪道、醍醐灌顶、弹指、刹那等词汇均源自佛经的翻译。但鉴于经书深奥,一般人是很难做到“顿悟”的,不久,佛教的中心开始南移。

岭南人慧能,世称禅宗六祖,他将佛学从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主张“佛在我心,静心自悟”,认为世人都有佛性,信佛也没那么多讲究,不必整日泡在佛经和思辨中,甚至不用出家,想通了就能“顿悟”。

慧能使佛学简单化、平民化,他的语录被后人整理为《坛经》,这是除释迦牟尼言行外中国唯一一本被称作“经”的佛典。书中有个词叫“心心相印”,意指彼此无需多言也能相互了解,可谓契合了一个“悟”字。

一北一南,一繁一简,玄奘与慧能携手推动了佛教发展。唐代,大部分帝王对佛教持开明态度,宪宗还曾迎释迦牟尼佛遗骨入宫供奉(819),然而佛门兴旺的背后是朝廷税收锐减,直至武宗下令灭佛(845),使大批僧尼还俗,寺庙收归国有,却也酿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场悲剧。

             匕

精選文章推薦

真相 | 無為

 阝                

                              廴              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圣经》和《佛经》
佛经最初是怎样产生的
释迦牟尼是如何成佛的? 佛经是谁著的, 看完就明白了
石刻里的“难兄难弟”
大唐帝国文化的另一面
罗汉的含义与十八罗汉的尊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