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其凡:宋代历史的基本史料概说

宋代历史的基本史料概说

一 宋代史料概况

宋代,由于官方非常重视当代史的编修工作,史馆组织较前代严密,修史制度也比前代完备,因此编修了大量官方的当代史书。在宋代的士大夫中,编写当代史也蔚成风气,尤其在南宋初年更为活跃,因此便留下私人编撰的大量史书。宋代印刷术普遍推广,书坊书贾大量涌现,加速与扩大了官、私史书的传播,亦大大增加其流传后世的机会。因此,保存到今天的宋代史料,远超唐代,数量巨大。

在宋代,官府主持编修了六种当代史:(1)起居注:通过记述皇帝言行,反映当时大事。起居注的编修,自宋太宗淳化五年(994)直至南宋末年,300年间,一直延续不断。可惜的是,现已全部不存。(2)时政记:皇帝与宰相或枢密使商讨军国大事的记载,分为中书时政记与枢密院时政记。自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开始,时政记基本未中断。今亦不存。(3)日历:日历是按日记述的编年体大事记。其所据除起居注、时政记外,还有内外官司收到的圣旨指挥;记载文武大臣去世消息时,附有其传记。日历的分量十分之大,宋高宗在位36年的日历即达1000卷之多。今亦不存。(4)实录:据日历编成的编年体史书,比日历简练,允许臣僚阅读或抄录。今仅存《太宗实录》残本。2005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燕永成点校的《宋太宗实录》。(5)国史:据实录修成的纪传体史书,有本纪、列传与志。宋代正式修成的国史有四部:①三朝国史150卷,记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事,仁宗天圣八年(1030)修成。②两朝国史120卷,记宋仁宗、英宗两朝事,神宗元丰五年(1082)修成。③四朝国史350卷,记宋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修成。④中兴四朝国史,卷数不详,记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事,理宗宝祐五年(1257)修成。上述四部国史,现均已不存。(6)会要:当时属政书而非史书,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资料分门别类排列。宋代曾10次编修会要,成书的主要有7部:①庆历国朝会要150卷,庆历四年(1044)修成,记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及仁宗朝庆历三年以前事。②元丰增修国朝会要300卷,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修成,记太祖至英宗五朝及神宗朝熙宁十年(1077)以前事,分为帝系、后妃、礼(又分为五类)、乐、舆服、仪制、崇儒、运历、瑞异、职官、选举、道释、食货、刑法、兵、蕃夷共21类。③乾道续四朝会要300卷,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修成,记北宋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事。④乾道中兴会要200卷,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修成,记宋高宗一朝事。⑤嘉泰孝宗会要200卷,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修成,记宋孝宗一朝事。⑥庆元光宗会要100卷,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修成,记宋光宗一朝事。⑦淳祐宁宗会要325卷,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修成,记宁宗一朝事。上述7种会要,今均已不存。

宋代官方修史,有四个特点[1]:(1)当代史的修撰受到特别重视,以南宋详而北宋略。但南宋理宗以后,则多阙漏。(2)史无专官,修史例以他职兼领。(3)皇帝干预修史。(4)史官心存避忌,唯恐触及朝廷、君亲之讳,不敢秉笔直书。

宋代私人修史,是被允许的,因此,宋代私人撰述的史学著作相当多,几部大史书如《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隆平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均为私人修成,大都传留至今。此外,宋代的诗文集、笔记小说等,也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值得重视。

二 宋代历史的主要史料

宋代历史的主要史料,有如下9种。

1.《宋会要辑稿》

宋代历次编修的会要,大部分在明初仍然保存。明初修《永乐大典》时,将会要各部分内容分别编入各韵中。会要原本,大致毁于明中叶。清嘉庆十四年(1809),徐松奉命修《全唐文》,他利用在《全唐文》馆可以调用《永乐大典》(以下简称《大典》)及官府备有抄写人员的机会,以搜集《全唐文》资料为名,命书手将其所见到的《大典》中所收各本《宋会要》的内容全部录出,得五六百卷,是为辑本。徐松生前没有来得及整理这一部《宋会要》辑本,以后这部辑本为缪荃孙所得,又经缪之手归广雅书局。当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聘缪荃孙和屠寄整理缉本,但整理工作仅完成职官部分即因张之洞离任而中断,辑本遂为书局提调王秉恩匿为己有。民国四年(1915),著名藏书家吴兴、刘承干用重金购得辑本,收入嘉业堂,并先后聘刘富曾与费有容重加整理、改编,是为清本。1931年,北平图书馆(即今北京图书馆)从刘承干处购得清本,成立了以陈垣为委员长的编印委员会,于1935年将此清本以徐松辑本的名义影印,名为《宋会要辑稿》,共线装200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书局又于1957年将《宋会要辑稿》缩印为平装本,16开8大册,即现在的通行本。1987年、2005年,中华书局多次重印。此外,陈智超编辑了《宋会要辑稿补编》1册,1988年7月由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印行。

通行的《宋会要辑稿》(以下简称《辑稿》)与《宋会要》原本已有很大不同。

第一,从内容上看,《辑稿》已较原本为少。(1)自宋末至明初,历经变乱,原本恐已不全。前面说过,宋修会要,共有10次,应有10部,但现在《辑稿》中注明者只有7部。(2)修《永乐大典》时,将整部会要分入各韵,难保没有遗漏。(3)徐松自《永乐大典》中辑《宋会要》时,《大典》已经散失1000余册,并非全帙。(4)徐松检阅《大典》、书手从《大典》中抄录时,又会有遗漏。有人用残存的《大典》与《辑稿》对照,已发现若干条佚文。(5)在刘富曾整理徐松辑本过程中,辑本又有遗落。当时有人将刘富曾清本与徐松原辑本对比,即发现少数条文辑本有而清本无。

第二,从形式上看,辑本已非原本的本来面目。原本《宋会要》,各本分类稍有不同,分门更有差异。辑本合为一本,门类全部打通。

第三,经过多次转抄,脱、衍、误、倒之处,触目皆是。

尽管《辑稿》有上述种种问题,但它仍然是现存宋代史料中最原始、最丰富、最集中的一部,因而也是史料价值最高的一部。

《辑稿》共分17类: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约800万字。在每一类中,又分若干子目。同一问题的材料,按时间顺序排列。内容包括皇帝的诏令,政府的规定,臣僚的章奏,地方的报告等,可以说是一部关于宋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在《辑稿》的17类中,较为重要的有以下6类:(1)食货:这是有关宋代经济最集中的史料,在全书中约占20%的比重(但亦有部分内容重复)。它的篇幅远远超过了《文献通考》有关部分,也远远超过《宋史》的《食货志》。(2)职官:它的分量比食货还大,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职官部分不但是研究宋代政权机构、政治制度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宋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料,例如,它的“市舶司”一门,是研究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最重要的史料。如果要研究宋代官修国史的情况,必须参考它的“秘书省”一门。(3)刑法:它不但记录了宋代的法制史,在“刑法禁约”一门中,还保存了不少关于宋代阶级斗争、秘密宗教的史料。(4)兵:它不但是有关宋代军事制度的重要史料,在“讨叛”“捕贼”两门中,还有不少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等方面的重要材料。(5)方域:包括有关地理、交通、治河等方面的史料。(6)蕃夷:包括有关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的重要材料。除此六类以外,其他门类也有许多重要史料,如“瑞异”类中就有不少关于地震、日食等自然科学史的材料。

《宋会要》的史料价值虽然很高,但因为现在通行的《辑稿》未经很好整理,篇幅又大,初学者使用起来会有不少困难。为了更好地利用这部《辑稿》,要注意以下3点:(1)因为《辑稿》基本上属于原始资料汇编的性质,在使用前,最好先对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有个概略的了解,检阅《辑稿》时才能心中有数,得心应手。(2)尽量利用已有的成果。例如,《辑稿》没有细目,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开封师范学院(现河南大学)历史系在1963年编写了《宋会要辑稿标目》(油印本),日本东洋文库宋代史研究委员会在1970年编印了《宋会要研究备要——目录》,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方便。台湾大学教授王德毅编写的《宋会要辑稿人名索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年出版)也颇便检阅。1986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云海的《宋会要辑稿考校》一书,书末附有《宋会要辑稿篇目索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出版了王云海的《宋会要辑稿研究》一书。两书都是研究和利用《辑稿》的重要参考资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了陈智超的《解开〈宋会要〉之谜》,凡32万字,分为“解谜”和“复原”两篇,是研究《辑稿》的力作。(3)引用《辑稿》的材料,特别是重要材料,应尽可能参考其他史籍的相同记载。这是由于辗转传抄,《辑稿》错误不少,同一问题,经常要参考几种史籍的记载,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研究室曾组织人员,对《辑稿》进行整理,惜未完成而中辍。1997年,海峡两岸宋史学者商定,合作整理出版《辑稿》,由河北大学漆侠教授和台湾大学王德毅教授共主其事。随着漆侠教授的逝世,此事再次中辍。整理出版《辑稿》,将会大大方便对此书的研究和利用,必将促进宋史研究的发展和深入。此事尚待有心人。

2.《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520卷,是记载北宋168年历史的编年体史书,是研究北宋历史最基本的史料之一。

《长编》作者李焘(1115—1184),字仁甫,号巽岩,眉州丹稜县(今四川丹稜县)人。父亲李中,曾知仙井监,只是一个中级地方官吏,但家富藏书,熟悉本朝典故。李焘生于徽宗政和五年(1115),绍兴八年(1138)24岁时中进士。他曾有意于应考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但没有找到荐举人,于是在四川各地做了二十几年地方官,主要精力集中在史学特别是当代史学上。他一生著述甚丰,主要著作就是《长编》。淳熙十年(1183),他69岁,《长编》才最后完成。他在进书状中说:“臣网罗收拾,垂四十年”“精力几尽此书”。第二年他就去世了。

关于编著《长编》的目的,他在隆兴元年(1163)《长编》第一次进书状中说得很清楚:“臣尝尽力史学,于本朝故事尤切欣慕。每恨学士大夫,各信所传,不考诸实录、正史,纷错难信……臣辄发愤讨论,使众说咸会于一。”他是要写成一部信史,传之后世。

根据李焘的自述,他30岁左右在华阳县主簿任上,就已经立志编著《长编》,并着手搜集材料。大约在绍兴二十九年(1159),他在司马光《百官公卿表》的基础上,大大扩充篇幅,增补内容,完成《皇朝公卿百官表》(此据《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三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3作《续皇朝百官公卿表》)112卷,凡百官沿革,公卿除拜,自建隆至宣和,列为年表。这是编写《长编》的重要准备。孝宗隆兴元年,李焘知荣州,第一次奏进《长编》17卷,包括太祖一朝建隆至开宝十七年事迹。乾道三年(1167),他被召赴临安,除兵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修神、哲、徽、钦四朝国史及徽宗实录。在国史院工作,使他能掌握许多在外间看不到的国家档案和秘籍,使《长编》的取材更加丰富;同时,修国史的工作又与修《长编》的工作互相促进。到临安的第二年,他又上太祖至英宗五朝《长编》108卷,其中太祖朝事迹是在原有基础上增补的,后四朝是新修的。淳熙元年(1174),他在知泸州任上,第三次进《长编》,据进书状,为神宗至钦宗四朝,据周必大撰《李焘神道碑》及彭龟年《止堂集》,则只有神、哲两朝。淳熙十年(1183),这部巨著最后完成,当时分980卷,另有总目5卷,举要(即摘要)68卷,修换事目10卷。

李焘非常推崇司马光和他所著的《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他的这部《长编》实际是追踵《通鉴》而作的。从内容上说,《通鉴》截止于五代末,《长编》开始于宋初,互相衔接。从书名看,《长编》原名《续资治通鉴》,后来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一则是李焘自谦,不敢自比《通鉴》;二则因司马光修《通鉴》时,命助手刘恕等人先修丛目,再修长编,最后由他删削加工而成,李焘认为自己这部著作也是长编体的,所以命名为《续资治通鉴长编》。他希望孝宗“择儒者正直若(司马)光者,属以删削之任,遂勒成我宋大典,垂亿万年”。至于修书的义例和方法,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悉同(司马)光所创立,错综铨次,皆有依凭”(《长编》乾道进书表)。李焘的政治思想也同司马光一样,倾向保守,反对变革。这种倾向在《长编》中也有反映。

李焘的《长编》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在今天看来也是最显著的优点:第一,他始终遵循司马光主持编修《通鉴》的长编时确定的原则:“宁失于繁,无失于略。”《长编》虽然主要取材于宋代的实录、国史,但绝不限于这些材料,而是旁征博引,经史子集、笔记小说、家乘志状,只要有关史实,都加以采录。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记述李焘修《长编》的情况说:“焘为《长编》,以木厨十枚,每厨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日月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这种方法有点像我们今天抄录卡片,然后分类整理。据不完全统计,今本《长编》所引的书籍,有名可考的约有400种,其中大部分已经失传。由于李焘宁繁勿略,《长编》为后人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宋代史料。第二,继承并发展了《通鉴考异》的优良传统。司马光著《通鉴》,同一事件遇有不同记载,在《考异》中胪列异同,并说明自己采择的依据和理由。这种做法使后来的研究者得益不少。他们不但可以看到作者如何取材、决断,即使不同意作者的论断,也能够知道相反方面的记载。李焘十分推崇司马光的这种做法。淳熙十年(1183)七月,他曾就修四朝国史事向孝宗报告自己的做法:在此之前,神宗、哲宗、徽宗朝诸臣列传已经分别改修过2次到4次,他的计划是,“若旧本有误处,及有合添处,即当时著其误削去,合添处仍具述所据何书,考按无违,乃听修换,仍录出为考异;不然则从旧,更勿增改”(《历代名臣奏议》卷277《国史类·高斯得进修史故事》)。可见他的修史态度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今本《长编》的注文有12000余条,70余万字,就带有考异的性质。《长编》注文是全书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李焘对王安石变法是持否定态度的,《宋史》本传说他“耻读王氏书”,虽然如此,他在《长编》中仍然大量收录了王安石的《熙宁奏对日录》和其他变法派人物的记载。我们研究王安石变法,最主要的材料只能从《长编》中寻找。从这一个例子也可见《长编》的史料价值。

《长编》正文原来有980卷,因为篇幅过大,当时恐怕就只刻印了一部分,而没有全刻本,另由秘书省按照《通鉴》的规格抄写一部藏于秘阁。清康熙初年,徐乾学得到一部宋刻本的《长编》,但仅有175卷,包括太祖至英宗五朝内容,篇幅只是全本的五分之一。乾隆时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宋”字韵中录出《长编》收入《全书》,这就是通称的阁本。阁本《长编》也不是全本,缺徽宗、钦宗两朝事迹以及治平四年四月至熙宁三年三月,元祐八年七月至绍圣四年三月共7年记事,四库馆臣按篇幅大小把它分为520卷。嘉庆二十四年(1819)张金吾以阁本的传抄本为依据,用活字排印,是为爱日精庐本。这个本子的错误很多。光绪七年(1881),浙江巡抚谭钟麟命黄以周等人以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所收的《长编》校爱日精庐本,并参考了175卷的宋刻本和其他宋人著作,刻版印刷,是为浙江书局本。这个本子胜过爱日精庐本。对于阁本原缺之徽、钦两朝及治平至绍圣中7年事迹,黄以周等人将南宋人杨仲良所编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中收录的《长编》原文,仍按年月编排,再以南宋人托名李焘作的《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作为附注,编为《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60卷。《拾补》内容与《长编》原本相比,虽然相差很多,但总算恢复了一个轮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师范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古籍整理研究所共同整理《长编》,他们以浙江书局本为工作底本,用现存的两个宋刻本《长编》残本和其他有关史籍校勘,写出校记。整理本加了标点符号,分段提行,眉目清晰,给读者带来很多方便。缺点是没有把李焘自注与后人加的注文分开,造成了一些混乱,校勘和标点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仍然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版本。整理本由中华书局分册陆续出版。到1993年3月,已出齐了34册520卷。2004年,又将点校本重编为20册,重新出版,是目前的常见本。

《长编》点校本是陆续出版的,时间长达十多年,因此,能够配齐34册一套的人不是很多。点校本《长编》,越先出的错误越多,后出的则错误大为减少,这是应当注意的。

1986年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浙江书局本《长编》,附有黄以周的《拾补》,共16开5大册,是目前易见且常利用的本子。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的点校本,顾吉辰点校,全4册。

日本京都大学的梅原郁编有《长编语汇索引》;他还编有《长编人名索引》,国内不难见到,颇便利用。

徐规著有《李焘年表》,并数次增补,均刊于《文史》上。裴汝诚、许沛藻著有《续资治通鉴长编考略》,中华书局1985年4月版,对《长编》的“版本著录”“撰修始末”“修换事目”“取材”“注文”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可资参考。

3.《宋史》

《宋史》496卷,包括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约500万字。中华书局点校本分为40册,在二十四史中是篇幅最大的一部。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三月,下诏修辽、金、宋三史,五年十月,最后修成《宋史》,历时仅两年半。进《宋史》表领衔署名的是阿鲁图,其实他与《宋史》的修纂毫无关系,他在给顺帝的奏折中就说:“臣素不读汉人文书,未解其义。”(《元史·阿鲁图传》)只是这时他任右丞相,照例领修三史,主持编修工作。都总裁官是脱脱。在《宋史》修纂中起主要作用的有:(1)揭傒斯,他是总裁官之一,《元史》卷181本传说他“毅然以笔削自任”,《辽史》修成以后,有旨及早修成金、宋二史,“傒斯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七日卒”。故进《宋史》时,总裁官中无其名。(2)张起岩,也是总裁官之一。《元史》卷182本传说他“对宋儒道学源委,尤多究心”,史官每有“立言未当”,他都“据理窜定”。(3)欧阳玄,也是总裁官之一。《元史》卷182本传说辽、金、宋三史,都是由他“发凡举例”,论、赞、表、奏,也都是由他执笔。其中,欧阳玄所起的作用最大,是实际的总负责人。除此之外,总裁官还有:帖睦尔达世、贺惟一、李好文、王沂、杨宗瑞。总裁官共有7人,加上揭傒斯则为8人。参与修纂《宋史》的史官则有:斡玉伦徒、泰不华、乾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

《宋史》篇幅大,成书时间短促,所以问题很多。修成以后,对它的批评甚多。例如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23、24中就用大量事实指出《宋史》内容的“繁芜”,论述的“是非失当”,史实的“错谬”,等等。因为《宋史》问题多,从明代以来就有许多人着手重修宋史,成书的就有明代王洙的《宋史质》100卷,柯维骐《宋史新编》200卷,王维俭《宋史记》250卷,钱士升《南宋书》60卷,清代陈黄中《宋史稿》219卷(未刊,稿本已佚),甚至朝鲜李朝正宗李祘也编了一部148卷的《宋史筌》。计划重修而没有实现的有顾炎武、朱彝尊、全祖望、杭世骏、邵晋涵、章学诚等人。

尽管《宋史》有种种问题,但直到现在,续修的许多宋史没有一部能取代它的地位,顾、朱这些大家想重修而终于未修,这都不是偶然的。《宋史》自有它存在的价值,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它保存了大量当时的史料。

根据《元史》记载,元灭南宋后,主持临安留守事的董文炳认为“国可灭,史不可没”,于是将宋朝史馆保存的宋代历朝所修的“宋史及诸注记五千余册”送到大都国史院(《元史·董文炳传》)。这就是后来编修《宋史》的主要材料。苏天爵在《三史质疑》中提到,当时保留下来的官修宋史,具体有“太祖至宁宗实录凡三千卷,国史凡六百卷,编年又千余卷”,还有理宗日历两三百册,实录数十册,度宗日历若干册(《滋溪文稿》卷25)。《宋史》所以能在短期内修成,是同这批史籍的保存分不开的。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23《宋史各传回护处》中说:“元修《宋史》,度宗以前多本之宋朝国史。”这句话一般说来是对的。元朝的史官虽然掌握了宋代的国史、实录和日历,但后两者都是编年体,只有国史是纪传体,同正史的体裁一致;而且实录篇幅比国史大,日历又比实录篇幅大,只有国史的篇幅大致同后来的《宋史》相当。元朝史官利用经过编纂的宋朝国史,只要稍加些贯通和整理工作,就可符合正史的要求。实际上,他们也正是采取了这样一种省事的办法。

但如做进一步分析,赵翼这个论断还有问题。第一,宋代国史只修到宁宗朝,理宗朝国史没有修成,所以赵翼说“度宗以前,多本之国史”是不够准确的。第二,《宋史》的纪、志、表、传,情况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关于《宋史》本纪部分。从《长编》注文可知宋代国史与实录的记载不尽相同。查《宋史》太祖本纪,已知国史与实录有矛盾的地方,本纪大都与实录相同,可见《宋史》本纪并不是沿袭国史,也参考了实录。再用《太宗实录》残本与《宋史》本纪相当部分对比,发现本纪不但有不少地方与实录不同,而且还包含了一些实录没有的内容,可见《宋史》本纪又不是全部抄袭实录,还有其他来源。

关于《宋史》各志。正史的志,一般认为比本纪、列传难修,因为需要作更多的分析、综合。《宋史》各志共有162卷,篇幅甚大。元修《宋史》所以能在短期内完成各志,是因为有现成的底本,即宋《三朝国史》《两朝国史》《四朝国史》和《中兴四朝国史》的志,只要稍加综合,再补上理宗以后部分即成。《宋史》15个志都有序,除《地理志》《河渠志》《刑法志》外,其他20个志的序言都或明或暗地说明取材于“旧史”“前史”,即指宋的国史;有的更直接说取材于“国史”,如卷149《舆服志》序说:“今取旧史所载,著于编,作《舆服志》。”卷155《选举志》序说:“今辑旧史所录,胪为六门。”卷173《食货志》序说:“宋旧史志食货之法……仍之则徒重篇帙,约之则不见其始末。姑去其泰甚,而存其可为鉴者焉。”现存宋人著作中也有征引国史各志的片断,与《宋史》对照,大都符合。所以说,《宋史》各志主要取材于国史各志,这个论断大致是不差的。只是元人修《宋史》,实在过于粗率,有时连一些最基本的剪裁、贯通工作都没有做。钱大昕在《廿二史考异》卷68就指出,《宋史》的《律历志》,“惟总序一篇乃元史臣之笔。自一卷至三卷,本之《三朝史》;四卷至九卷,本之《两朝史》;十卷至十三卷,本之《四朝史》;十四卷以后,本之《中兴史》。四史体裁,本未画一,史臣汇为一志,初未镕范,故首尾绝不相应”。此外,宋国史中本有老释、符瑞两志(见《宋史·方伎传》序),元修《宋史》时被删去了。

关于《宋史》的表。《宋史》有《宰辅表》5卷,《宗室世系表》27卷,卷数虽只占全书的6.4%,但篇幅竟占全书的20%。宋国史无表。《宋史》的《宰辅表》主要取材于实录。《宗室世系表》虽没有说明来源,但宋宗正寺定期编修玉牒、属籍、宗藩庆系录、仙源积庆图、仙源类谱;其中的仙源积庆图,“考定世次枝分派别而系以本宗”(《宋史·职官志四》),大约就是《宋史》的《宗室世系表》的主要来源。

关于《宋史》列传。《宋史》列传与国史列传的关系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察:(1)宋人文集中附录的国史本传与《宋史》列传比较,如包拯、欧阳修、范纯仁等;(2)《长编》等书所引国史列传片断与《宋史》比较;(3)《宋史》列传本身反映出的问题。这些方面,前人已做了一些工作[2]大致说来,《宋史》宁宗朝以前列传,大部分来源于国史列传,但也有删改补充,传论改动得较多。至于理宗朝以后列传,因为无国史作依据,可能来源于实录、日历的附传,有些材料则是元初收集的。

总之,《宋史》虽然修于元末,但它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书。这些史籍现在几乎全部失传了,别的史籍虽然征引,但同《宋史》取舍、详略各有不同;即使相同的部分,也可以参互考校。这就是《宋史》的史料价值,也是它能存在下去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宋史》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全面地记录宋代320年历史的史籍,是学习、研究这一段历史的入门和基本参考书。

自元代以来,《宋史》曾多次刊刻。过去最好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用元至正本和明成化本配补影印的“百衲本”。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标点本《宋史》,它以“百衲本”为底本,作了校勘、整理工作,并加了标点符号,是目前为止最好的版本。但这本书的整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完全取代以前的版本,这是使用时应注意的。

对《宋史》进行匡谬补正的有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陈乐素《宋史艺文志考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杭州大学宋史研究室在徐规教授主持下,进行《宋史》补正工作,已出版何忠礼《宋史选举志补正》,龚延明《宋史职官志补正》,梁太济、包伟民《宋史食货志补正》等。

1992年10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俞如云编的《宋史人名索引》4册,方便了宋史研究者利用《宋史》此书。

4.《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以下简称《通考》)348卷,作者马端临(约1254—1323),字贵与,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生于宋末,著书于元初。他的父亲马廷鸾,在宋理宗时曾任史馆校勘、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等史官,度宗时历任签书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死于元初。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为马端临著《通考》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所以他在《通考》自序中说:“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庶几焉。

马端临认为历史有继承也有发展变化,所以著史应有“会通、因仍之道”,应寻求其“变通张弛之故”。因此他推崇《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通史,而轻视《汉书》这样的断代史。他又认为《通鉴》也有缺点,“详于理乱兴衰而略于典章经制”,杜佑的《通典》虽然详于“典章经制”,但记载只到唐天宝年间为止,即使天宝以前,“节目之间,未为明备;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马端临的《通考》就是贯彻他自己的历史观点,继杜佑的《通典》而作的一部历史巨著。

《通考》共分24门,其中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19门是继承《通典》的。在天宝以前部分,补《通典》之未备;天宝以后至宋宁宗嘉定末年部分,是《通考》新增的。至于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5门,则是《通典》无而《通考》新创的。这24门,包括了中国古代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大多领域。《通考》虽说从上古论述至宋末,但有关宋代的内容,约占全书一半以上,是全书的主干,也是其最有价值的部分。

《通考》的体例是这样的:每门有小序,合载于卷首。每门之下又分为若干子目(类),每一目的内容也是按时间先后排列。但《通考》不同于《宋会要》,它不限于排比材料,而是有叙述、有考证,也有论断。《通考》的每一条目,凡是顶格排行的,就是马端临称之为“叙事”的部分,“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这也就是《文献通考》中的所谓“文”。《通考》中关于宋代部分的“叙事”,有相当部分取材于宋代的四部国史以及历朝会要,但不一定是全文转录,而是有所去取删节。《通考》中凡是低一格排行的,就是马端临称之为“论事”的部分,“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这也就是《文献通考》中的所谓“献”。《通考》中引用宋人的评论,较多的有沙随程氏(程迥)、石林叶氏(叶梦得)、致堂胡氏(胡寅)、山斋易氏(易祓)、止斋陈氏(陈傅良)、水心叶氏(叶適)、东莱吕氏(吕祖谦)、巽岩李氏(李焘)、“先公”(马廷鸾)等,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倾向。他还引用了不少宋人的笔记,如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洪迈的《容斋随笔》、沈括的《梦溪笔谈》、王明清的《挥麈录》等。《通考》中凡是低两格排行的,是马端临自己的议论,“其载诸史传之记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辩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有得,则窃著己意附其后焉”。他虽未明言,但这一部分应当就是《文献通考》中的所谓“考”。

对研究宋代历史来说,《通考》的“叙事”部分当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因为它主要根据的是现已失传的宋代国史和现已残缺的会要。它的“论事”部分,引用的宋人议论及著作,有些现在已经失传了;即使现存的,也可作为校勘资料。马端临自己的“考”,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包含有不少重要史料,同样不能忽视。

《通考》最初刻于元泰定元年(1324),有西湖书院刊本,现已不存。现存的有元至元五年(1339)余谦补修本,明正德十六年(1521)慎独斋刘洪刊本,嘉靖四年(1525)冯天驭刊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武英殿刊“三通”合刻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浙江书局刊本;比较易见的是商务印书馆1936年的万有文库“十通”本。其中以晚出的浙江书局本错误较少,但仍存在不少问题[3]引用《通考》时,也应当用其他史籍核对。

5.《玉海》

《玉海》204卷,宋末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4),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号厚斋,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理宗淳祐元年(1241)中进士。但他并不满足于进士出身,而以“通儒”自任,发愤读书,终于在宝祐四年(1256)考中了极难考中的博学宏辞科(只取了一人)。在他的影响、帮助下,三年之后他的弟弟应风也中了此科,一时称荣。

《玉海》就是他为准备报考博学宏辞科的人编的,显然也包括了自己的经验。《玉海》最后4卷名为《辞学指南》,就是指导准备报考此科的人如何编题、作文、诵书,要注意那些语意等。博学宏辞科一直延续到清代,历来是进身翰林甚至宰相的重要途径。所以《玉海》这部类书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为人们所重视,虽然篇幅很大,在元代就有庆元路儒学刊本,明代更有南京国子监刊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贯串奥博,唐宋诸大类书未有能过之者”。我们今天重视这部书,主要是因为它保存、提供了许多比较可靠的宋代史料。

在南宋,考博学宏辞科的人要学会做各种体裁的文章,包括制、诰、诏、书、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每次考试,出6道题,包括其中的6种体裁(制和表一般每次都有),内容则一半为古代,另一半为当代,所谓“质之古以觇记览之博,参之今以观翰墨之华”(《玉海·辞学指南》序)。因此,考博学宏辞科的人需要博古通今,既熟悉历史典故,又懂得本朝故事,而且事实必须准确。针对这种需要,《玉海》共分21门: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每门又分若干类,共241类。每类又按年代先后分若干细目。每一细目则精心编选经史子集稗官小说有关记载,间亦加以自己的按语。在全书中,占比重较多的有艺文(29卷)、宫室(21卷)、官制(17卷)、兵制(16卷)、地理(12卷)、郊祀(11卷)、食货(11卷)等门。

有关宋代内容,在《玉海》全书中约占四分之一稍多。因为王应麟多次任史官,能“尽阅馆阁之所藏”(《玉海》李桓序),所以宋代部分多取材于现已失传的日历、实录、国史,有不少是现存其他史籍没有引用的,十分珍贵;而且即使同为其他史籍所引用的材料,也有详略之不同,文字之互异,可以参互考校。

《玉海》的条目分得很细,如卷185食货门会计类,有关宋代的就有景德、祥符、庆历、皇祐、治平、元祐、宣和、绍兴、乾道、绍熙、庆元、端平会计录等共21个细目,所以,为了充分利用《玉海》,最好自己先编制一部细目。

《玉海》在清代康熙、乾隆、嘉庆年间3次刊刻过。现在通行的是嘉庆十一年(1806)江宁布政使康基田以至元浙东初刻本为底本的校刻本。

6.《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与《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要录》)200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以下简称《杂记》)甲集20卷、乙集20卷,李心传撰。

李心传(1166—1243),字微之,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县)人。父亲舜臣,《宋史》卷404本传说他“通古今,推迹兴废,洞见根本”。他曾任宗正寺主簿,参加过重修《神宗玉牒》的工作。李心传生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30岁以后曾几次应考,都没有被录取,从此专心著述。宁宗嘉泰二年(1202),他写成《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20卷。嘉定元年(1208),正准备续撰《杂记》,有旨给札抄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撰《杂记》事暂时中止,可见《要录》成书于该年或稍前。嘉定九年(1216),他又写成《杂记》乙集20卷。嘉定十六年(1223),国史院牒四川转运使,取索李心传所著《孝宗系年要录》,以为编修国史的参考。由于李心传在学术上特别是史学上的成就,在崔与之等22人先后推荐下,理宗宝庆二年(1226)他奉诏至临安,入史馆,时年60岁。这以后,他曾参与编修中兴四朝(高、孝、光、宁)国史、实录和《十三朝会要》。另据张端义《贵耳集》记载,李心传曾告诉他,《杂记》戊、丁集将写成。可见《杂记》至少有5集,淳祐四年(1244),李心传卒于湖州,终年78岁。

李心传上述史学著作,除《要录》与《杂记》甲、乙集以外,现在都失传了。他还撰有《道命录》与《旧闻证误》等书。《要录》与《杂记》这两部不同体裁的史籍的编纂工作,他是同时交错进行的,而且完成于50岁以前。《要录》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宋高宗一朝从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十二年共36年的历史。《杂记》是会要体史书,分门别类记载高宗至宁宗四朝事实。《杂记》甲集分13门:上德、郊庙、典礼、制作、朝事、时事、故事、杂事、官制、取士、财赋、兵马、边防。每门下又分若干子目。乙集少郊庙一门。这两部书内容有交叉的地方,可以互为补充。

关于这两部书的材料来源及编修目的,李心传在《杂记》甲集序中曾说:“心传年十四五时,侍先君子官行都,颇得窃窥玉牒所藏金匮石室之副;退而过庭,则获剽闻名卿才大夫之议论。每念渡江以来,纪载未备,使明君、良臣、名儒、猛将之行事,犹郁而未彰。至于七十年间,兵戎财赋之源流,礼乐制度之因革,有司之传,往往失坠,甚可惜也。乃缉建炎至今朝野所闻之事,凡不涉一时之利害与诸人之得失者,分门著录,起丁未(建炎元年,1127)迄壬戌(嘉泰二年,1202),以类相从,凡六百有五事,勒为二十卷。”他的友人许奕在缴上《要录》的奏状中也说:“李心传博通群书,尤熟本朝故事。尝谓中兴以来,明君良臣,丰功盛烈,虽已见之《实录》等书,而南渡之初,一时私家记录,往往传闻失实,私意乱真,垂之方来,何所考信?于是纂辑科条,编年纪载,专以《日历》《会要》为本,然后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可信者取之,可削者辨之,可疑者阙之,集众说之长,酌繁简之中,久而成编。”(《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首)。可见,他编著这两部书,利用了他父亲舜臣任宗正寺主簿的条件,阅读了玉牒所保存的各种官修史籍和档案的副本,接触了一些官僚、学者,听到了他们关于政事的议论,再加上几十年的辛勤搜集,专心著述,终于写成《要录》《杂记》这两部关于南宋前期历史的重要史籍。

《要录》的编著继承了《通鉴》和《长编》的传统。全书以官修的日历、实录、会要为基础,广泛搜集各种记载,经过精细的考订,作出自己的论述。书中也有详细的注文,说明材料的来源、去取的依据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要录》说:“其书虽取法李焘,而精审较胜。”《要录》只记载高宗36年间事,篇幅却达200卷之多,尤其是建炎元年至绍兴九年的13年间,几乎每年10卷,较《长编》详细,这也是年代较近、材料保存较多的缘故。至于本书的书名,据《杂记》卷首所载当年宣取《要录》的指挥,多作《高宗系年要录》,《宋史》本传也作《高宗系年录》,但自《四库全书》定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后,后人一直沿用这个名称。其实,本书只记高宗一朝史实,应以《高宗系年要录》为正;至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这个名称,从《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的取名和内容就可以知道,是作者一部内容更为广泛的编年体史书的名字,《高宗系年要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应包括孝宗、光宗、宁宗的系年要录。但现在孝宗要录已不传,光宗、宁宗要录究竟是否成书也不可知了。

《杂记》虽是会要体史书,但与会要不尽相同,不仅是排比有关原始材料,而且加上作者自己的分析、论断。例如,甲集卷17《本朝视汉唐户多丁少之弊》条,李心传指出宋朝元丰至绍兴户口统计,每户只有二点一口,与西汉的四点八口、东汉的五点二口、唐代的五点八口相比,相差很多,显然有虚假。进而分析“诡名子户、漏口者众”的原因是有丁赋,并举同在本朝,没有丁赋的四川每户3口,而有丁赋的两浙每户只有1.5口为证。尽管作者的分析、论断不一定全面、正确,但对后人研究这一段历史还是有很多启发。《通考》作者马端临认为《杂记》是“南渡以来野史之最详者”,给予高度的评价。

《要录》有光绪五年(1879)仁寿萧氏和光绪八年广雅书局两种刻本,还有1936年商务印书馆“国学丛书”排印本(1956年中华书局曾用原纸型重印,1988年,中华书局再次重印)。这三个本子都来源于《四库全书》本,而《四库》本《要录》又是从《永乐大典》中录出。修《大典》时曾在注文中加进了一些后人的著作,修《四库全书》时又有窜改,再经过多次传抄、翻刻,这几个版本都有不少问题。商务排印本阅读起来较方便,但断句错误百出,还有很多缺漏。如今最好的本子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日本梅原郁先生编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人名索引》。

《杂记》先有《函海》本及《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木活字本,光绪二十一年(1895)会稽孙星华据殿本翻刻,并参照归安陆心源藏影宋本做了校改。1937年商务印书馆又据孙刻本排印。2000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了徐规教授点校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两册。

7.《三朝北盟会编》

《三朝北盟会编》250卷,徐梦莘编。所谓“三朝”,指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北盟”,指与北方金朝的交涉、和战。“会编”(原名“集编”),指明本书是一部材料汇编。《三朝北盟会编》(以下简称《会编》)就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46年间,宋金关系的材料汇编。它起自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宋朝派人自登州(今山东蓬莱市)渡海与金朝商议夹攻辽朝,终于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金海陵王完颜亮大举侵宋失败。全书分三帙:上帙25卷,记徽宗政和、宣和年间事;中帙75卷,记钦宗靖康年间事;下帙150卷,记高宗建炎、绍兴年间事。

《会编》是编年体,按时间顺序排列有关材料。顶格排行的是“纲”,是编者徐梦莘用自己的话概述事件经过,一般都很简单。低一格排行的则是有关这一事件的材料,有时一事引用好几段材料。例如卷2第一条,“纲”是“(政和八年)五月二十七日戊申,广安军草泽安尧臣上书乞寝燕云等事”,这是编者的概述。下面照录安尧臣上书全文约4000字。只有中帙的最后5卷,因材料无法系年月,编为“诸录杂记”。

徐梦莘(1126—1207),字商老,临江(江西清江)人。生于靖康元年(1126),这一年金军攻陷宋都开封,次年虏徽宗、钦宗北去,北宋灭亡。再过两年,金军一度南下江西,徐梦莘的母亲背负他南逃,才幸免于难。国恨家仇,对徐梦莘是极大的刺激,也是促使他编纂《会编》的原因。所以他在《会编》序中一开头便说:“呜呼,靖康之祸古未有也!”又说,“缙绅草茅,伤时感事,忠愤所激,据所闻见,笔而为记录者无虑数百家。然各说有同异,事有疑信,深惧日月浸久,是非混淆,臣子大节,邪正莫辨,一介忠耿,湮没不传”,于是编纂《会编》。《会编》始修于何时,不得而知;成书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当时徐梦莘已经69岁,可见他编修此书,曾经过长时间的搜集材料过程。《会编》修成以后,他又把后来搜集到的补充材料编为《北盟集补》50卷,但没有留传下来。

关于《会编》的取材,徐梦莘在序中也有说明:“取诸家所说及诏、敕、制、诰、书、疏、奏议、纪传、行实、碑志、文集、杂著,事涉北盟者,悉取铨次。”在《会编》篇首,他还列举了书中征引的书目196种。但检阅原书,实际引用的、有书名或篇名可考的,大大超过了这个数目。书中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材料没有注明书名或篇名,其中有一部分可以肯定是引自《四朝国史》《长编》和李焘的另一部著作《四系录》;估计这些没有注明出处的材料,来源于官修的正史,或者是经过政府认可的私人著作。

《会编》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不但是因为它引用的材料十分丰富,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原本今天已经失传了;还因为它保存了这些材料的原来面目,没有改动。徐梦莘在《会编》序中阐明了他引用材料的原则:“其辞则因原本之旧,其事则集诸家之说。不敢私为去取,不敢妄立褒贬。参考折衷,其实自见。使忠臣义士、乱臣贼子善恶之迹,万世之下不得而掩没也。”这当然不是说他自己没有倾向,这种倾向当然也影响他对材料的去取,他对材料的引用也有删节,但是,他对材料确实没有改动。这就使得后人在研究这一段历史时,能够得到许多保存了本来面目的材料,可以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还要说明的是,《会编》虽然只包括与宋金关系有关的内容,但在当时,即北宋末南宋初,宋金关系在政治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会编》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很有价值,不仅限于宋金关系。由于《长编》中关于徽宗、钦宗部分全部散佚,而《会编》北宋末的部分共有100卷之多,就使它更显得珍贵了。

《会编》通行的刊本有光绪四年(1878)袁祖安的活字排印本及光绪三十四年(1908)许涵度校刻本。这两个本子的祖本都有不少问题,袁、许在校刊中又不甚谨慎,所以都有许多错误。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了许涵度刻本,16开两大册,较易见到。

陈乐素先生对徐梦莘与《三朝北盟会编》都有深入的研究,《徐梦莘考》和《三朝北盟会编考》两文,“网罗弘富,考订详实”。使用《三朝北盟会编》时,应注意参考这两篇文章,两文收入陈著《求是集》第一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版。台湾王德毅先生有《徐梦莘年表》,可供参考。

8.《大事记讲义》

《大事记讲义》,全称《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23卷,吕中撰,本书有23卷、24卷两种本子,24卷本之卷24乃记“高宗皇帝”事,故以北宋事而云,23卷本即已是全帙。

吕中,字时可,晋江(今属福建)人。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进士,廷对第六人,授肇庆府学教授。除国史实录院检阅,历沂靖惠王府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迁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以兄卒归。景定(1260—1264)中,复旧官,主管成都玉局观,卒。

吕中的著作,除本书外,尚有《皇朝中兴大事记讲义》与《皇朝大事记》《皇朝中兴大事记》三书传世。此外,还著有《国朝治迹要略》14卷,今已佚。

《大事记讲义》23卷,卷1是序论,包括“规模”“制度”“国势”3篇,卷2、卷3是“太祖皇帝”,卷4、卷5“太宗皇帝”,卷6、卷7“真宗皇帝”,卷8、卷9、卷10、卷11、卷12“仁宗皇帝”,卷13“英宗皇帝”,卷14、卷15、卷16、卷17“神宗皇帝”,卷18、卷19、卷20“哲宗皇帝”,卷21、卷22“徽宗皇帝”,卷23“钦宗皇帝”。

另有《皇朝大事记》9卷,“始太祖,迄钦宗,后附治体、制度、国势论三篇”(《爱日精庐藏书志》卷20),当系《大事记讲义》23卷本的删节本。

《大事记讲义》是宋人编的北宋九朝历史的简明读本,有其特点:“是书年以纪大事,一朝之事类之,随朝分类,随事通释,考求源委,显微阐幽,言近而指远也。”该书先胪列大事,然后加以评论,使读者不仅明了大事,而且可知其原委后果。因此,此书在当时风行,并非偶然。元人编《宋史全文》,大量引用此书评论,亦足证此书之价值。我们今天读此书,不仅可以知道南宋人是如何编北宋史的,更可以了解南宋人是如何评论北宋史事的。尤其对初学者来说,收益更大。

《大事记讲义》常见的有四库全书本及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的本子。但均有缺佚。

三 宋代历史的其他史料简介

除上述9种主要史料外,有关宋代的基本史料还有很多。下面,择要予以介绍。

1.总集类

《全宋文》,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编纂,巴蜀书社出版,已出版50册。由于整理者水平不一,错误不少,使用时应加注意。

《全宋诗》,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主持编纂,全国各地都有人参与其中,是迄今分量最大的宋人诗歌总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出版72册。本书的问题与《全宋文》相同,而且更应注意。

《全宋词》,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65年版,共5册。1988年3月第4次印刷。

《宋诗话全编》,吴文治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共10册。

《宋诗钞初集》,(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宋诗钞补》,(清)管庭英、蒋光煦补。中华书局1986年排印本合为一本,名《宋诗钞》,共4册。两书共收录宋诗100家。

《宋文鉴》(《皇朝文鉴》)150卷,(宋)吕祖谦编,齐治平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共3册。

《宋朝诸臣奏议》(《国朝诸臣奏议》)150卷,(宋)赵汝愚辑,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点校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16开2册。

《历代名臣奏议》350卷,明朝永乐十四年(1416)黄淮、杨士奇等奉敕编。全书共分46门,所收奏议,远自殷商,下迄元代。其中很多宋人奏议是现存其他文集和史籍所未见的,弥足珍贵:上海古籍出版社将永乐十四年内府刊本于1989年影印出版,16开。5大册,附有“篇名目录”和“作者索引”。

《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110卷,(宋)魏齐贤、叶棻同编。本书录宋文,十之六七是骈文。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两宋名贤小集》380卷,(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所录宋人文集,始于杨亿,终于潘音,凡157家。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宋代蜀文辑存》100卷,傅增湘纂辑。本书收录之文2600余篇,作者450余人。有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4年版影印本。本书对研究宋代四川人物,很有用处。

《宋人年谱丛刊》,吴洪泽、尹波主编,李文泽、刁忠民主审,大32开,全12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约500万字。本书共收古今人所作宋人年谱163种。附有《人名索引》等。

2.纪传体类

《东都事略》130卷,(宋)王称撰。记述北宋时期历史,分为本纪、世家(皇后及皇子的传记)、列传和附录(金、西夏等传)。洪迈认为它“信而有证,可以据依”。南宋时修神、哲、徽、钦《四朝国史》时,曾参考此书。有清眉山程氏刊本与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隆平集》20卷,曾巩撰。记述北宋太祖至英宗五朝史实,可能是《五朝国史》之稿本。有七业堂刊本与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宋史翼》40卷,(清)陆心源辑。本书辑补列传40卷,共944人,每传后注明出处。有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影印本。

3.编年类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又作《宋九朝编年备要》)30卷,(宋)陈均撰。此书约撰成于宋理宗绍定(1228—1233)年间。其内容涵盖北宋。它虽是主要据李焘《长编》删节而成,但也参考了日历、实录及其他史籍。今本《长编》佚徽宗、钦宗等部分内容,本书就更具参考价值了。本书有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本。2006年12月,中华书局出版了许沛藻、金圆、顾吉辰、孙菊园的点校本,大32开,全2册。

《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备要》18卷,(宋)陈均撰。“两朝”,盖指高宗、孝宗也。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张蓉镜手跋钞本,藏台北“中央”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亦有藏本。

《续编两朝纲目备要》16卷,(宋)佚名编。所谓“两朝”,盖指光宗、宁宗也。此书记述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至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凡三十五年史事。本书有汝企和点校本,中华书局1995年版。

《皇宋十朝纲要》25卷,(宋)李埴撰。“十朝”,指北宋九朝加南宋高宗一朝。作者是李焘的儿子。此书可与《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相互印证。有《六经堪丛书》本与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中兴两朝圣政》64卷,作者佚名。“两朝”,指高宗、孝宗。本书为编年体。现存此书缺卷30—45。有宛委别藏本和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此书编写,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之前。从史源上说,其价值高于《要录》。

《中兴小历》40卷,(宋)熊克撰。此书记载宋高宗一朝史事。本书有广雅书局刊本。还有顾吉辰、郭群一标点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版;但此标点本问题不少,书名亦误作《中兴小记》。《中兴小记》之名,实乃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时,避清高宗乾隆(名弘历)之讳而改,当以《中兴小历》为正。本书撰写,亦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之前。另,又名《皇朝中兴纪事本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影印本,大16开,共2册。

《宋史全文》,又作《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长编》36卷。作者佚名,估计是元初宋遗民所作。现存部分包括宋太祖到理宗朝,度宗以后有目无文。夹注有评语。有元、明刻本和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2004年8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之亮的点校本,大32开,全3册。

《宋季三朝政要》6卷,作者佚名,当为宋元间人。本书前5卷记述宋末三朝理宗、度宗、恭帝事,附录1卷为宋人陈仲微《广卫二王本末》,史料价值最高,记帝昰(端宗)、帝昺事。有《学津讨原》《守山阁丛书》《粤雅堂丛书》本与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4.传记类

《宋名臣言行录》75卷,(宋)朱熹、李幼武编。前集10卷、后集14卷共24卷,为朱熹所编;续集8卷、别集26卷、外集17卷共51卷为李幼武编。本书所收,包括了宋太祖至宋宁宗间共229人的事迹,皆为所谓名臣。全书分为五部分:①前集10卷,收录55人,系太祖至英宗五朝人物,《四部丛刊》本名为《五朝名臣言行录》。②后集14卷,收录42人,系神宗至徽宗朝人物,故又称《三朝名臣言行录》。③续集8卷,收录26人,所录人物至北宋末年,故又称《皇朝名臣言行续录》。④别集26卷,收录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人物65人,故又称《四朝名臣言行录》。⑤外集17卷,收录南宋道学名臣38人。本书各条记载,均注明出处,可以查考。有《四部丛刊》本与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宋人轶事汇编》20卷,136篇,民国初年丁传靖(闇公)所辑。本书师从《名臣言行录》,从500多种宋元明清笔记中,辑出宋代名人612人的有关史料,并注明出处。本书对研究宋代人物,很有帮助。但须注意,本书所言,应返查所注出处,方可引用。有中华书局1981年版,32开,共3册。

《名臣碑传琬琰集》107卷,(南宋)杜大珪编。本书主要收录墓志铭、神道碑铭与别传等材料,分为三部分:①上集27卷,为神道碑。②中集55卷,为志铭行状。③下集25卷,别传居多,或及实录、国史。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与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20世纪30年代,哈佛燕京社编纂“引得”时、“择录其所载宋实录及已失佚于宋集诸文,共80篇,汇为一书,依其编次,厘为三卷,名之曰《琬琰集删存》。”《删存》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32开,1册。

《宋稗类钞》8卷,(清)潘永因编。此书是采录清代以前的野史、笔记、诗话等书之材料,经过章节与文字上的整理,编辑而成。此书收录了宋人的许多传闻纪事,缺点是未注明出处,不便利用。但在研究中作为查找线索之需,本书还是有些参考价值的。本书有刘卓英点校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32开,上、下两册。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今人昌彼得、王德毅等编,中华书局1988年版,32开,共6册。王德毅增订。本书采用宋人文集347种,元人文集20种,总集12种,史传典籍90种,宋元地方志28种,金石文8种,共计505种典籍。本书搜罗宋代人物多达22000人。本书对于研究宋代人物,贡献极大,颇便利用。1994年8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国玲编纂的《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补编》,全3册。此书采用了1000多种典籍,补入人物14000余人,补录材料者6000多人,仍按《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之格式排列。此书系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整理编辑《全宋文》之副产品,编纂者对宋史并非研究有故,此书所收典籍,多为明清方志,因此,此书价值远逊于原书。但是,无论如何,对研究宋代人物,不无小补。

《中国地方志宋代人物资料索引》,沈志宏、王蓉贵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32开,4册。

《伊洛渊源录》14卷,(宋)朱熹撰。为理学家树碑立传,排定传承源流,是研究宋代理学的重要史料,有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影印本。

《昭忠录》1卷,作者宋人,佚名。此书记述了自理宗绍定四年(1231)至宋亡期间抗元死难者130多人事迹。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纪事本末类

《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150卷,(宋)杨仲良撰。此书可稍补今本《长编》之缺佚,清人黄以周据以另编《长编拾补》60卷。此书有广雅书局本,台湾文海出版社据以影印。

《太平治迹统类》40卷,(宋)彭百川撰。本书记述北宋九朝事迹。据邓广铭先生研究,本书是李焘《长编》的另一种纪事本末体。[4]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版影印本,32开,1册。

《宋史纪事本末》28卷,(明)陈邦瞻撰。此书记述两宋320年间事,分立109目,颇便于初学者。但本书所云,不可作为史料直接引用,应返查《宋史》。有中华书局1977年版点校本,32开,共3册。

6.典章类

《宋大诏令集》240卷,编者宋人,佚名。现缺卷71—93、106—115、167—177共44卷,实存196卷。本书收录了宋太祖建隆年间至宋徽宗宣和年间诏书共380余篇,分为17门,分类排列。有中华书局1962年版排印本,16开,1册。

《宋宰辅编年录》20卷,(宋)徐自明撰。本书起于太祖建隆元年(960),迄于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记载了两宋十三朝255年间宰相执政大臣的任免情况。本书可与《宋大诏令集》对照看。本书有王瑞来校补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32开,共4册,附有(明)吕邦耀编辑的《续宋宰辅编年录》26卷,起于宋嘉定八年(1215),迄于元至元十九年(1282)“文天祥死节”,记载了60多年间的宰执任免情况,正好可补《宋宰辅编年录》之缺。

《宋朝事实》20卷,(宋)李攸撰。分门记述北宋时事,往往有《宋文鉴》《名臣碑传琬琰集》《播芳大全文粹》诸书所缺漏者。有中华书局1955年版排印本。《丛书集成初编》本,3册。

7.类书

《皇朝事实类苑》78卷,(宋)江少虞撰。本书分22门,每条事下,均注明出处,凡引书60多种。有四库全书本63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点校本,书名作《宋朝事实类苑》,78卷。

《山堂考索》212卷,(宋)章如愚撰。此书全名《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故又称《群书考索》。本书前集66卷,分16门;后集65卷,分10门;续集56卷,分17门;别集25卷,分11门。共计54门,212卷。有元延祐(1314—1320)刻本,(明)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慎独斋刊本。

《记纂渊海》195卷,(宋)潘自牧撰。本书共分58门,其下分子目,目内依经、史、子、传记、集、本朝等项之序,摘录各书中的有关文词。有宋刻本,(明)万历年间(1573—1620)陈文琏重纂本。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366卷,(宋)谢维新撰。本书分:前集69卷,41门;后集81卷,48门;续集56卷,6门;别集94卷,六门;外集66卷,16门。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源流至论》40卷,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本书前集10卷,后集10卷,续集10卷,(宋)林駉撰。别集10卷,(宋)黄履翁撰。

《锦绣万花谷》150卷,不著编者,宋人编。本书前集40卷,后集40卷,续集40卷,别集30卷。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影印本,1册。

《海录碎事》22卷,(宋)叶廷珪撰。李之亮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上、下册。

8.法律类

《宋刑统》30卷,(宋)窦仪等编修。全书分213门,附《编敕》4卷。有《嘉业堂丛书》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点校本。

《名公书判清明集》14卷,南宋后期人编纂。所收皆断案判词。有(明)隆庆三年(1569)刻本。有中华书局1984年版点校本。

《折狱龟鉴》8卷,(宋)郑克编撰。本书分20门,辑录上自春秋,下至北宋徽宗时期的历代有关平反冤滥、抉择奸慝的案例故事270余条、390余事,并以按语的形式对大部分案例进行了分析、考辩。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刘俊文译注点校。

《庆元条法事类》437卷(一作80卷),嘉泰二年(1202),右丞相谢深甫监修编成,次年颁行。全书分16门,每门又分类,每类载敕、令、格、式、申明等。有清人传钞本,1949年木刻本,均缺42卷。

《洗冤集录》5卷,(宋)宋慈撰。本书博采治狱之书及历年公布之条例、格目,订正补充,加以己论,分检覆总说、验尸等53项。淳祐七年(1247),此书颁行全国,成为办案官吏检验的指南。有元刻本,(清)孙星衍依元刻本重刻的校勘本。

9.都城类

《东京梦华录》10卷,(宋)孟元老撰。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事。有中华书局1982年重印邓之诚注录本,2006年伊永文笺注本。

《都城纪胜》1卷,(宋)耐得翁撰。记南宋都城临安府琐事。有《武林掌故丛编》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标点本。

《西湖老人繁胜录》1卷,(宋)西湖老人撰。记杭州事。原书久佚,今本从《永乐大典》录出,有《武林掌故丛编》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标点本。

《梦粱录》20卷,(宋)吴自牧撰。记杭州事。有《知不足斋丛书》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标点本。

《武林旧事》10卷,(宋)周密撰。记杭州杂事。有《知不足斋丛书》本,浙江西湖书社1981年版标点本。

以上五书,中国商业出版社合为一本,1982年3月出版,是常见易觅之本。

《汴京遗迹志》24卷,(明)李濂撰,记北宋都城开封事。周宝珠、程民生点校,中华书局1999年版。

《宋东京考》20卷,(清)周城撰,记开封事。单远慕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8月版。

10.笔记小说类

宋代的笔记小说,流传至今者不下百余种,是一批珍贵的史料。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人员点校整理,已出版点校本50种以上。在使用宋代笔记小说时,应首先注意使用这些点校本,然后方及其他版本。

点校本主要有:(这些宋人笔记,作者均为宋人,故不再标出)

《老学庵笔记》10卷,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渑水燕谈录》10卷,王辟之撰,吕友仁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归田录》2卷,欧阳修撰,李伟国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默记》3卷,王铚撰,朱杰人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燕翼诒谋录》5卷,王栐撰,诚刚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桯史》15卷,岳珂撰,吴企明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龙川略志》10卷、《龙川别志》2卷,苏辙撰,俞宗宪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东轩笔录》15卷,魏泰撰,李裕民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泊宅编》10卷(又3卷),方勺撰,许沛藻、杨立扬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铁围山丛谈》6卷,蔡绦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青琐高议》20卷,刘斧撰辑,分前集10卷,后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邵氏闻见录》20卷,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邵氏闻见后录》30卷,邵博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鸡肋编》3卷,庄绰撰,萧鲁阳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春渚纪闻》10卷,何薳撰,张明华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鹤林玉露》18卷,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本书分甲乙丙三编,各6卷。

《齐东野语》20卷,周密撰,张茂鹏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宾退录》10卷,赵与时撰,齐治平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青箱杂记》10卷,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

《芦浦笔记》10卷,刘昌诗撰,张荣铮、秦呈瑞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考古质疑》6卷,叶大庆撰,李伟国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此书另有陈大同校证本,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瓮牖闲评》8卷,袁文撰,李伟国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湘山野录》3卷、《续录》1卷,释文莹撰,郑世刚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玉壶清话》10卷,释文莹撰,杨立扬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梁谿漫志》10卷,费衮撰,傅毓钤标点,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野客丛书》30卷,王楙撰,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西溪丛语》2卷,姚宽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

《家世旧闻》2卷,陆游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

《清波杂志》12卷,周煇撰,刘永翔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

《云麓漫钞》15卷,赵彦卫撰,傅根清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涑水记闻》16卷,司马光撰,邓广铭、张希清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版。

《四朝闻见录》5卷,叶绍翁撰,沈锡麟、冯惠民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版。

《麟台故事》5卷,程俱撰,张富祥校证,中华书局2000年版。

《游宦纪闻》10卷,张世南撰,张茂鹏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旧闻证误》4卷,补遗l卷,李心传撰,崔文印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此书与《游宦纪闻》合为一本。

《东斋记事》5卷,范镇撰,汝沛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版。

《春明退朝录》3卷,宋敏求撰,诚刚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版。此书与《东斋记事》合为一本。

《石林燕语》10卷,叶梦得撰,侯忠义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癸辛杂识》6卷,包括前集1卷,后集1卷,别集2卷,周密撰,吴企明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

《墨庄漫录》10卷,张邦基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过亭录》1卷,范公偁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可书》1卷,张知甫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上述三书,中华书局合为1册。

《侯鲭录》8卷,赵令峙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墨客挥犀》10卷,《续墨客挥犀》10卷,彭口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此书与《侯鲭录》合为一本。

《师友谈记》1卷,李廌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曲洧旧闻》10卷,朱弁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西塘集耆旧续闻》10卷,陈鹄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与上述二书合为一本。

《揽辔录》1卷、《骖鸾录》1卷、《桂海虞衡志》1卷、《吴船录》2卷、《梅谱》1卷、《菊谱》1卷,范成大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合为一本,名为《范成大笔记六种》。

《容斋随笔》五集74卷,洪迈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点校本。本书分为五集:《容斋随笔》16卷,《容斋续笔》16卷,《容斋三笔》16卷,《容斋四笔》16卷,《容斋五笔》10卷。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孔凡礼点校本,上、下两册。

《朝野类要》,赵升编,王瑞来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版。

《能改斋漫录》18卷,吴曾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点校本。

《后山谈丛》6卷,陈师道撰,李伟国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萍洲可谈》3卷,朱或撰,李伟国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杨文公谈苑》1卷,杨亿口述,(宋)黄鉴笔录,(宋)宋庠整理,李裕民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倦游杂录》1卷,张师正撰,李裕民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此书与《杨文公谈苑》合为一本。

《麈史》3卷,王得臣撰,俞宗宪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独醒杂志》10卷,曾敏行撰,朱杰人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投辖录》1卷,《玉照新志》5卷,王明清撰,汪新森、朱菊如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挥麈录》20卷,王明清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点校本。本书包括前录4卷,后卷11卷,第三录3卷,余话2卷。

其余尚未点校的笔记小说,数量远多于已点校者,此处不再列举。

11.文集类

传世的宋人文集数量很大,仅《四库全书·别集类》收录的即有388部之多,还有很多《四库全书》未收录者。这些文集中,包含了非常丰富和重要的史料,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下面,大致按作者时代之先后,列出较重要的宋人文集。因作者均为宋人,不再注明时代,还有部分元初文集,也包含宋史资料,此处就不胪列了。有点校本的,就笔者所见,尽量列出,但仍难免会有遗漏。

《骑省集》24卷,徐铉,《四部丛刊》本。

《咸平集》30卷,田锡,《宋人集》丁编。

《乖崖集》12卷,张咏,《续古逸丛书》本,张其凡整理本,中华书局2000年版。

《河东集》15卷,柳开,《四部丛刊》本。

《小畜集》30卷、外集7卷,王禹偁,《四部丛刊》本。

《文庄集》36卷,夏竦,《四库珍本》本。

《范文正公集》20卷、别集4卷、补编5卷,范仲淹,《二范全集》本及《四部丛刊》本。

《文恭集》40卷,胡宿,《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以下简称聚珍本)。

《景文集》62卷,宋祁,《湖北先正遗书》本。

《包拯集》(原名《包孝肃奏议》)10卷,包拯,中华书局1963年版排印本。杨国宜校注本,黄山书社1996年版。

《武溪集》20卷、补佚1卷、奏议2卷,余靖,明成化刊本及《广东丛书》本。黄志辉校笺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徂徕集》20卷,石介,阳湖孙氏影宋本。

《欧阳文忠公文集》153卷,欧阳修,《四部丛刊》本。

《欧阳修全集》6册,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

《乐全集》40卷,张方平,《四库珍本》本。

《苏舜钦集》(原名《苏学士集》)16卷,苏舜钦,中华书局1961年排印本。傅平骧、胡问陶编年校注本,巴蜀书社1991年版。

《安阳集》50卷,韩琦,清乾隆刊本。另有《韩魏公集》20卷,《丛书集成》本。李少尧、徐正英编年笺注本,巴蜀书社2000年版。

《直讲李先生文集》37卷、年谱1卷、外集3卷,李觏,《四部丛刊》本。王国轩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名为《李觏集》。

《嘉祐集》15卷,苏洵,《四部丛刊》本。笺注本,曾枣庄、金成礼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蔡襄集》40卷,蔡襄、吴以宁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本书原名《宋端明殿学士蔡忠惠公文集》,简称《蔡端明集》或《蔡忠惠集》。

《张载集》,张载,中华书局1978年版编校本。包括《正蒙》17篇,《横渠易说》7篇,《经学理窟》12篇,《张子语录》5篇,以及《文集佚存》、《拾遗》。

《都官集》14卷,陈舜俞,《宋人集》甲编。

《丹渊集》40卷,文同,《四部丛刊》本。

《公是集》54卷,刘敞,聚珍本,《丛书集成》本。

《元丰类稿》50卷,曾巩,《四部丛刊》本,万有文库本。陈杏珍、晁继周点校,名《曾巩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上、下两册。

《华阳集》40卷,王珪,聚珍本。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80卷,司马光,《四部丛刊》本。另有《传家集》80卷,乾隆培养堂藏重校刊本。

《苏魏公集》72卷,苏颂,清道光同安重刊本。王同策、管成学、颜中其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2册。

《临川先生文集》100卷,王安石,《四部丛刊》本。另有《王文公文集》上、下册,唐武标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二程集》,程颢、程颐,中华书局1981年版编校本,共6册。

《苏轼诗集》50卷,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栾城集》50卷、后集24卷、三集10卷、应诏集12卷,苏辙,《四部丛刊》本。曾枣庄、马德富点校,全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范太史集》55卷,范祖禹,《四库珍本》本。

《谠论集》5卷,陈次升,《四库珍本》本。

《豫章黄先生文集》30卷,黄庭坚,《四部丛刊》本。

《滳水集》16卷,李复,《关陇丛书》本。

《西台集》20卷,毕仲游,聚珍本,《丛书集成》本。

《王令集》,王令,沈文倬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乐静集》30卷,李昭圮,《四库珍本》本。

《灌园集》20卷,吕南公,《四库珍本》本。

《尽言集》13卷,刘安世,《四部丛刊》续编本。

《后山居士文集》20卷,陈师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影印宋刻本,2册。

《淮海集》40卷、后集6卷,秦观,《四部丛刊》本。《淮海集笺注》,徐培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龟山集》42卷,杨时,光绪五年重刊本。

《张右史文集》76卷,张耒,《四部丛刊》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点校本,2册,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名为《张耒集》。

《四明尊尧集》11卷,陈瓘,(清)光绪十年(1884年)章祥翠竹室刻本,全名为《宋忠肃陈了斋四明尊尧集》,此书有明刻本4卷。

《姑溪居士集》70卷,李之仪,《粤雅堂丛书》本。

《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58卷,岳飞,王曾瑜校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2册。含《粹编》28卷,《续编》30卷。

《忠穆集》8卷,吕颐浩,《四库珍本》本。

《高峰文集》12卷,廖刚,《四库珍本》本。

《石林奏议》15卷,叶梦得,光绪归安陆氏影宋刊本。

《庄简集》18卷,李光,《四库珍本》本。

《昆陵集》16卷,张守,《常州先哲遗书》本。

《浮溪集》32卷,汪藻,《四部丛刊》本。

《梁溪集》180卷,李纲,清福建刊本。王瑞明点校本,名《李纲全集》,岳麓书社2004年版,上、中、下3册。

《忠正德文集》10卷,赵鼎,道光吴杰刊本。

《松隐文集》39卷,曹勋,《嘉业堂丛书》本。

《简斋集》16卷,陈与义,聚珍本。

《相山集》30卷,王之道,《四库珍本》本。

《崇正辩》3卷,《斐然集》30卷,胡寅,容肇祖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

《五峰集》5卷,胡宏,《四库珍本》本。

《郧峰真隐漫录》50卷,史浩,光绪二十六年重刊本。

《梅溪集》54卷,王十朋,《四部丛刊》本。《王十朋全集》,包括诗集29卷,文集25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梅溪集重刊委员会编。

《盘洲集》80卷,洪适,《四部丛刊》本。

《南涧甲乙稿》22卷,韩元吉,聚珍本,《丛书集成》本。

《文定集》24卷,汪应辰,聚珍本。

《汉滨集》16卷,王之望,《湖北先正遗书》本。

《陆游集》(原名《剑南诗稿》及《渭南文集》),陆游,中华书局1976年版排印本。

《范石湖集》(原名《石湖诗集》及《石湖词》)35卷,范成大,中华书局1962年版排印本。

《郑忠肃奏议遗集》2卷,郑兴裔,《四库珍本》本。

《周益国文忠公集》200卷,周必大,道光刊本。

《晦庵集》100卷、续集5卷、别集7卷,朱熹,《四部丛刊》本。

《江湖长翁文集》40卷,陈造,(明)万历刊本。

《浪语集》35卷,薛季宣,《永嘉丛书》本。张良权点校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名《薛季宣集》,大32开,1册。

《周行己集》10卷,周行己撰,原名《浮沚集》,周梦江点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大32开,1册。

《东莱吕太史文集》36卷,吕祖谦,《续金华丛书》本。

《止斋文集》51卷,陈傅良,《四部丛刊》本。周梦江点校,书名作《陈傅良先生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亮集》(增订本)39卷,邓广铭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上、下册。

《攻媿集》112,楼钥,《四部丛刊》本。

《王双溪先生集》12卷,王炎,康熙王氏刊本。

《象山集》28卷、外集4卷、语录4卷,陆九渊,《四部丛刊》本。另有《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点校本。

《定斋集》20卷,蔡戡,《常州先哲遗书》本。

《九华集》25卷,员兴宗,《四库珍本》本。

《东塘集》20卷,袁说友,《四库珍本》本。

《止堂集》18卷,彭龟年,聚珍本。

《絜斋集》24卷,袁燮,聚珍本。

《水心集》29卷、别集16卷,叶適,《四部丛刊》及《永嘉丛书》(别集)本。《叶適集》,刘公纯、王孝鱼、李哲夫点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3册。

《勉斋集》40卷,黄幹,康熙闽刊本,《丛书集成》本。

《后乐集》20卷,卫泾,《四库珍本》本。

《鹤山大全文集》100卷,魏了翁,《四部丛刊》本。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55卷,真德秀,《四部丛刊》本。

《蒙斋文集》20卷,袁甫,聚珍本。

《鹤林集》40卷,吴泳,《四库珍本》本。

《左史谏草》1卷,吕午,《四库珍本》本。

《可斋杂稿》34卷、续稿8卷、续稿后12卷,李曾伯,《四库珍本》本。

《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刘克庄,《四部丛刊》本。

《耻堂存稿》8卷,高斯得,聚珍本。

《雪坡舍人集》50卷,姚勉,《豫章丛书》本。

《鲁斋集》20卷,王柏,《续金华丛书》本。

《本堂集》94卷,陈著,光绪四明陈氏刊本。

《文溪存稿》20卷,李昴英撰,杨芷华点校,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黄氏日钞》97卷,黄震,耕余楼刊本。

《四明文献集》5卷,王应麟,《四明丛书》本。

《湖山类稿》5卷,《水云集》1卷,汪元量,《武林往哲遗著》本。孔凡礼辑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5卷,名《增订湖山类稿》。

《叠山集》16卷,谢枋得,《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本。

《文山集》21卷,文天祥,《四部丛刊》本。

四川大学刘琳、沈治宏编有《现存宋人著述总录》,大32开,1册,巴蜀书社1995年版。沈治宏另编有《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16开1册,巴蜀书社1990年版。此前,中国宋史研究会编有《北图、上图等所藏宋人文集目录》,曾油印成16开,1册,发给宋史研究会会员。

12.方志类

(1)总志五部

《太平寰宇记》200卷,乐史,乾隆南昌万氏重刊本。

《元丰九域志》10卷,王存,聚珍本。王文楚、魏嵩山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2册。

《舆地广记》38卷,欧阳忞,李勇先、王小红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大32开,上、下两册。

《舆地纪胜》200卷,王象之,道光岑氏刊本。

《方舆胜览》70卷,祝穆撰,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3年版,32开,全3册。

(2)地方志

《长安志》20卷,宋敏求,光绪思贤讲舍重刻灵岩山馆本。

《景定建康志》50卷,周应合等,嘉庆金陵孙忠愍祠刻本。

《吴郡图经续记》3卷,朱长文,《学津讨原》本。

《吴郡志》50卷,范成大,民国南浔张氏影宋刻本。

《重修琴川志》15卷,孙应时等,汲古阁刊本。

《咸淳昆陵志》30卷,史能之,嘉庆重刊本。

《嘉定镇江志》22卷,卢宪,道光丹徒包氏刊本。

《玉峰志》3卷,凌万顷,《太仓旧志五种》本。

《玉峰续志》1卷,边实,《太仓旧志五种》本。

《云间志》3卷,杨潜,嘉庆华亭沈氏古倪园刊本。

《新安志》10卷,罗愿,光绪黟县李氏翻刻本。本书有萧建新、杨国宜校注,徐力审订的版本,名为《〈新安志〉整理与研究》,黄山书社2008年版,32开,1册。

《乾道临安志》3卷(原本15卷),周淙,《武林掌故丛编》本。

《淳祐临安志》6卷(残本),施谔,《武林掌故丛编》本。

以上两书合为一本,名《南宋临安两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标点本。

《咸淳临安志》100卷,潜说友,道光钱塘汪氏刊本。

《澉水志》,常棠,《汇编》本。

《嘉泰吴兴志》20卷,李景和,《吴兴丛书》本。

《乾道四明图经》12卷,张津,《宋元四明六志》本。

《宝庆四明志》21卷,罗濬,《宋元四明六志》本。

《开庆四明续志》,梅应发,《宋元四明续志》本。

《昌国图志》,宝庆年间修,清抄本。

《嘉泰会稽志》20卷,施宿,民国影印嘉庆采鞠轩刊本。

《宝庆会稽续志》8卷,张误等,民国影印嘉庆采鞠轩刊本。

《剡录》10卷,高似孙,道光刊本。

《嘉定赤城志》40卷,陈耆卿,《台州丛书》本。

《严州图经》8卷,刘文富,光绪浙西村舍丛刻,《丛书集成》本。

《景定严州续志》10卷,郑瑶等,《诵芬室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淳熙三山志》42卷,梁克家,崇祯刊本。

《仙溪志》4卷,赵与泌等,铁琴铜剑楼抄本。

《临汀志》,赵与沐等,中华书局影印《永乐大典》卷7889—7895。

台湾大化书局与北京中华书局均有《宋元方志丛刊》出版,将宋元方志基本收齐,颇便利用。

13.学案类

《宋元学案》100卷,(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32开,共4册。这是研究宋代学术思想史的必读书。

《宋元学案补编》100卷,(清)王梓材,冯云濠撰,张寿镛校补,台湾世界书局1974年版,32开,共8册。

《朱子语类》140卷,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32开,共8册。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4年版影印(明)成化本,16开,2大册。

14.目录类

《郡斋读书志》,晁公武撰。有两种版本传世:一为20卷本,一为7卷本(包括志4卷,后志2卷,附志1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校证本,32开,1册。

《直斋书录解题》,22卷,陈振孙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点校本,32开,1册。

宋代其他方面史籍尚多,如年谱类、中外关系类、自然科学史类、兵书类、佛道类等方面的典籍,就有很多。限于篇幅,不一一举出了。有心读者,可查看《四库全书总目》和《中国丛书综录》的有关记载。


[1]详见蔡崇榜《宋代修史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197页。

[2][日]周藤吉之:《宋朝国史之编纂和国史列传》,《宋代史研究》,东洋文库1969年版。

[3]参看徐光烈《〈文献通考·征榷考〉校勘试释》,《上海师范学院学报》增刊,1980年10月。

[4]详见《对有关〈太平治迹统类〉诸问题的新考索》,载《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350—352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朝系省、封桩与无额上供钱物述略
蒋寅:家数·名家·大家——有关古代诗歌品第的一个考察(上)
全面介绍与宋朝、辽国、金国相关的各种史料
宋朝开国史与士人的记忆及改造——以宋朝“崇文”气象为中心的考察
北宋黄河流域的河患与城市水患
两宋澧州知州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