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献通考》
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宋末元初马端临(1254~1323)撰。全书348卷,分二十四考(门类),记载了上古到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其门类和卷数如下:田赋7卷,钱币2卷,户口2卷,职役2卷,征榷6卷,市籴2卷,土贡1卷,国用5卷,选举12卷,学校7卷,职官21卷,郊祀23卷,宗庙15卷,王礼22卷,乐21卷,兵13卷,刑12卷,经籍76卷,帝系10卷,封建18卷,象纬17卷,物异20卷,舆地9卷,四裔25卷。其中十九类参照《通典》而析出,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5类,则为《通典》所无,采录诸书而成。《经籍考》采录元前各种书目;《帝系考》叙历代帝王姓氏世系;《封建考》记历代封爵建国事略;《象纬考》载历代天象概况;《物异考》述历代各事物灾异变化。《通考》的每一考前,均有说明者著述成规,考订新意之小序,后附按语,能贯穿古今,折衷至当。其记载内容比《通典》广泛,门类也较《通典》精密,对宋代的记载尤为详细,多为宋史所无。如《通典》叙述经济只立《食货》一门,《通考》则分为八门,为研究历代经济史提供了更大方便。本书各门,既能抓住主要问题进行记述,在记述有关典章制度的沿革时,又能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排,并注意表现其变化的不同阶段。本书的编纂方法及原则,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中说得很清楚:“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纪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其载诸史传之记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辩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有得,则窃者己意,附其后焉。命其书曰《文献通考》”。《文献通考》初刊于元至治二年(1322)饶州路。传世之本为元泰定年间西湖书院所刻之元明递修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有《十通》合刊本,《文献通考》影印精装两册,并附考证3卷,为现通行本。今单行本有华东师大点校本。1986年中华书局据商务印书馆《十通本》重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献通考
什么是“三通”?
看完《二十四史》,还要再看看《三通》,历史就明了
通考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 国学网9
《史部》之内容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