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件“睡袍”---“狄德罗效应”的启示
userphoto

2022.12.05 甘肃

关注
   自从结束了租房生活,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我的买买买就从未停过,尽管有些东西并不是必须。去年,一意孤行给卧室买了张沙发,沙发的颜色和卧室整体风格不协调,于是配了个沙发垫。之后,发现坐沙发上读书,没个茶几不方便,于是又配了个小茶几,结果一件变三件,直到把卧室给塞满!年前,把客厅沙发套换新,如此一来,去年买的茶几盖布、用了十多年的窗帘,怎么看都别扭。要不是疫情影响,估计这两样东西早被我换掉了。一不小心又是三件。买衣服更不例外,新毛衣,必须得配新裙子,新丝巾,新包包,新鞋......一系列连锁反应。我一直认为这不叫败家,更不觉得自己有强迫症,反而觉得自己热爱生活。是不是狡辩?有没有强词夺理?光说无用,名人故事见分晓。
      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丹尼斯*狄德罗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随后他就发现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却总感觉那那都不对。家具的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太粗,书桌不上档次......。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为了让自己感觉舒服,他先后换掉了家里几乎所有的东西。之后,他又发现,虽然家里的东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但自己心里一点都不舒服,因为他总觉得自己“居然轻而易举地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相信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这种“被胁迫”的感觉,都体会过这种“被胁迫”的痛苦。拥有了一件新物品后,会不断地配置与之相配套的物品,已达到心理平衡。这就是著名的“睡袍效应”,也叫“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
       “狄德罗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因而也备受学者们青睐。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被配套”、“被适应”的心理,为学生寻找一件适合的“睡袍”呢?
  •  扔掉旧“睡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居鲍鱼之肆,而不知其臭。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不守纪律、不爱学习、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很让人头疼。如果用心观察不难发现,这些不好的行为、不良的习惯并非空穴来风,与家庭、与父母、与周围的环境 脱离不了关系。如果能及时找到诱发或者引起这些不良行为表现的“睡袍” ,帮助他们脱掉或者扔掉这件不好的旧“睡袍”,便可有效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 换上新“睡袍”

      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孩子。细心研究,耐心引导,就会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就是转变的切入点,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新“睡袍”。如果能通过谈心、关注、鼓励、赏识、引导等措施和方法,打破学生原有的行为习惯模式,即脱掉旧“睡袍”,帮助他们改变,哪怕是一个方面,即让他们穿上新“睡袍”,就必然会引起一系列改变,最终实现良好习惯和行为表现的完全配套。

  • 赠予好“睡袍”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友人的一件好睡袍(外因),让狄德罗(内因)把家里上上下下变了个样。作为老师,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学生的个性特点,量身定做,适时地给学生送上一件优质的“睡袍”,便有可能激发学生改变的动机,调动内在潜力,萌发自主配套的需求,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叶圣陶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要达到不须教,就必须调动学生自身的教育能力,为学生打开自我教育的大门,帮学生打破陈规, 扔掉旧“睡袍”;促使学生改变,换上新“睡袍”;激发学生动机,赠予好“睡袍”;不断优化方法,提升“睡袍”档次。小小的“睡袍”,大大的作为。希望我们都拥有三件“睡袍”。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狄德罗效应
生活中的心理学之狄德罗效应:得到越多越不能满足
欲望,从一件浴袍开始
双十一来了,我们的手还保得住吗? | 狄德罗效应
爱的狄德罗效应
【经典语录】狄德罗的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