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长不经意---写给又长了一岁的自己
userphoto

2022.12.05 甘肃

关注

       又宅过了一个周末。睡懒觉、喝茶、读书、看报、刷剧、追更,外加就地取材填饱肚子,......,两天时间被我轻而易举霍霍过了。周五订的计划成了“梦想”,爬山、打球等都被“卧室两日游”取代,手头的活再一次压了箱底儿,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懊悔和自责。但一想到下一周忙碌的日程安排,又多了一丝小确幸。我还是那个我,随性、恣意、懒散、一玩起来就停不下来。但似乎又不像从前的那个我,那个众人眼中不听话、不安分的我:小时候爸爸妈妈说我不像女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小学老师说我太皮,就不能静一会儿吗;中学班主任说我一天不犯错,心里不舒服;师范老师说校园里难见我的影子,要找我得上山,而且不是在桃树上,就是在杏树上;(当时的师范坐落在半山腰,一出校门就可上山)    参加工作后,被领导一次次批评没有老师样;......从小到大,除了学习成绩,其他方面我几乎一直不被看好。我曾经不认可大家对我的这些“差评”,也不承认自己如此“劣迹”斑斑,但有几件事至今仍记忆犹新。

                                          核桃早餐

      上四年级时,因为不爱学语文、不爱写作文,经常被老师罚站、留校。那天我又一次没写作文,被老师点名留校。刚好轮到我们小组给老师抬水(学生两人一组,一条扁担,一只桶,从沟底的山泉中取水,再抬到学校,正常情况下来回一个多小时就够了)。我们一行四人像往常一样,抬着桶,唱着歌,一路打打闹闹,到沟底就用了近一个小时。打上水之后,不知谁提议摘核桃和水桃(一种野生的桃子,和樱桃一般大小,味道以酸为主,部分成熟的果子会有丝丝甜味),几人一拍即合,不一会儿,衣服上的大小口袋,都装满了核桃和水桃,外衣也被脱下来挽成口袋了。害怕被老师发现没收和批评,我们先将“战利品”藏到了校园外面的庄稼地里,等到放学时间(早晨9点多)才抬着水进了学校。即便计划如此周密,我还是未能逃脱被留校的命运。我坐在教室等啊等,终于等到老师回家了,我很利索地翻墙(墙上有个豁口)出校,把藏在庄稼地里的“战利品”搬回了教室,然后旁若无人,不顾形象地开始玩闹、吃核桃......,吃饱了,玩爽了,作文一个字儿都没写。年龄大点的同学劝我别吃了,赶紧写作文,我哪里听得进去。直到老师吃完饭到校时,我还在津津有味地吃核桃。于是,忍无可忍的老师把我告到了爸爸跟前。不容分说,我成功地领了一次“赏”。现在想想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永远的十八页

       师范毕业回家乡工作的第一年,由于不甘心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呆在乡下,又不知自己还能干什么,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有点迷惘、有些无助,又有点自命不凡。静不下心,坐不住,整日无所事事,除了白天上几节课,所有的时间几乎都在玩。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报考自学考试,却不读书,不复习,一次次败走麦城。记得当时报考的专业中有一门课的教材是《许国璋英语》,共四册,而我至今也没读完那套教材,准确地说只把第一册读到了18页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那一本书曾在我的办公桌上躺了两年多,而第18页也因为长期风吹日晒和其他的页面格格不入,颜色泛黄,显得格外复古。

       不写作业,死不认错,一错再错;两年时间,18页书,现在想想真的不可思议。当年的我可能想不到有朝一日我也会变身宅女,而且一宅就是好几天。正如现在的我不理解自己当年为什么会那么调皮一样。也许这就是成长吧!

       20多天前的一个中午,我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

     每天放学后,整个教室是这样的,而这个宝贝的座位是这样的。对比如此大,你一定想知道为什么?
     两年前入学时,话说不清楚,问话无应答,找不到厕所和会议室,矮小的我拽着又高又大的他,从找厕所开始,认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慢慢地,我们之间有互动了,他愿意回答我的问题了,能知道搞卫生了。虽然只限于我和他之间,别的老师对他而言,依然是陌生人。
      两年来,他短暂“迷失”过几次。虽有惊无险,但也颇费周折。每次都是一边打电话通知家长,一遍仔细寻找,不放过校园的一个小角落。也许对他还有一些了解,也许心有灵犀,幸运的是,每次我都能第一时间找到独自蜷缩在一角的他。
       他每天的生活很简单,不是趴着睡觉,就是偷偷地“搞破坏”,拆同学的改正带,拆笤帚,撕纸片,玩墨水,……那段时间班上的孩子天天找我告状,有怨气,讨说法。那段时间班上天天买笤帚,还没有笤帚用。我阻止不了他的行为,我也帮不了他的忙,只能“哄着”,提醒着,眼睁睁地看着。
       两年了,他还是趴着,还是“搞破坏”,但他会时不时抬起头来给老师们一个微笑,他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基本信息,他能独自来学校上学,他甚至可以和我聊天,说自己的家庭等……,但是他依然每天撕纸搞破坏。
       离毕业还有一年时间,我不知道这个“折翼的天使”还会给我带来多少惊喜和惊吓,但我会一如既往,尽职尽责,用心陪伴他成长,就像陪伴其他孩子一样。

       也许意难平,也许心不甘,下午到校后,我找到这个宝贝,问他,“你见过轮椅吗?”“jiang过。(谐音)”他说。“想坐轮椅吗?”我再问。“不jiang.”他答道。“那你天天上课不抬头,趴在课桌上一动不动,下了课也不出教室,甚至不下座位,长期下去可能就要坐轮椅了。你怕不怕?”我试着吓唬他。“......。”他面露惧色,没有说话。“到那时候,爸爸妈妈要上班,姥姥姥爷年龄大了,坐轮椅也没有人帮你推,你就只能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门了。你愿意吗?所以,以后再不能撕纸了。一到课间就赶紧起来搞卫生、拖地板,锻炼身体。好不好?”我趁热打铁。“好!”他爽快地答道。

       下午第三节是音乐课,孩子们去了音乐教室,我在教室门口批改作业。眼睛余光扫过去,教室的地板怎么铮亮铮亮的?带着好奇,我悄悄走到教室门口查看。只见我下午刚刚“吓唬”过的宝贝真的在搞卫生。他先用笤帚把教室的角角落落,包括暖气片底下、讲桌下扫了一遍,然后又用拖把把地板从前到后拖了一遍,最后将垃圾桶提到了垃圾回收处。认认真真,一板一眼,有条不紊。我偷偷地拍了几张照片,又走到他跟前把他抱了抱。看来我的“恐吓”起作用了。我想。

      又一天下午,我在教室门口的读书角批改完学生的听写,想把满分同学的听写单给装订起来,无奈手头没有订书机。不想上楼去取,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喊了这个宝贝的名字。第一次没有应答,第二次他竟然慢悠悠地走到了我面前。“宝贝,你能不能去教室,在史文涛或者朱欣钰的笔袋或桌仓里给我拿一个订书机出来?”我吩咐道。过了不到一分钟,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型订书机出来了。“宝贝,你拿的谁的?”我问他。“史文涛的。”他笑呵呵地说道。“你认识史文涛?你知道他在哪里坐,对不对?”我再问。“嗯。”他说。“你真棒!过来,老师抱一抱。”我说。“......”他害羞了,转身回了教室。

       那一刻,我有点高兴,又有点自责。高兴他的状态越来越好,也自责自己有点操之过急。我不应该以对待正常孩子的方法对待他,也不应该用正常孩子的标准去要求他。虽然他仍然不能算作一个“正常”的孩子,但回想两年来发生在他身上的诸多变化,或者说奇迹,又让人叹服。

       那天的自习课上,我高兴地和班里的其他孩子分享了这个小故事,全班同学自发鼓掌鼓励了这个宝贝。我不知道他是否理解了我当时说的话,但我相信他一定听懂了同学们的掌声,因为那一刻他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

       上上个周末我被抽调去文理学院担任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官。整整一天将近10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下午结束时大脑昏昏沉沉的,严重缺氧。一起的朋友把我带到了小西湖,我本打算再换一趟车回家。下车时看到了停放在路边的共享单车,突然萌生了骑自行车回家的想法。没想到12公里多的路程,我竟然用了不到40分钟轻松完成。回想2010年刚来兰州工作时,和儿子在雁滩旧货市场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下午一点从雁滩出发,回到家将近晚上十点,几乎是推着回家的。因为看到马路上过往的车辆,我走路都害怕,更别说骑自行车了。所以我只能推着自行车,载着儿子在狭窄的人行道上,走走停停。没人了骑一会儿,有人了赶紧下车。十几年了,虽然平时很少骑车,但那天我竟然毫不胆怯,一口气骑到了家。当时还和老公开玩笑:从不敢骑到现在骑得顺溜,那是不是意味着我这个“有照一族”有一天也能顺利开车上路了?老公说,那当然。

       成长,仿佛是漫长的蝉蜕,又仿佛是瞬间的重生。有些时候,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性情、脾气、说话、做事。我们喜欢把这些变化理解为年龄增长、阅历增加的自然而然的蜕变,但我更倾向于把它归结为不经意间的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潇湘小作家】陈雅琪 现在
致胡老师的一封信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入门
父亲的脊梁
写作文 | 老师也“潜伏”
订书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