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解翡翠种水
userphoto

2022.12.09 山东

关注
      翡翠的种水是翡翠评价的传统术语(商贸俗称),在国标(国家标准《翡翠分级》GB∕T23885—2009,下同)里“种”所对应的是“质地”,“水”所对应的是“透明度”。传统称谓的种水没有量化的概念,而国标中的质地与透明度是有一个量化标准的。国标中更把透明度与商贸俗称相对应。
      很多人对翡翠种水迷茫混沌,也有很多人混淆了种与水的概念,其实很简单,“种”是指构成翡翠内部矿物晶粒的大小,“水”就是只透明度,大多翡翠种好水就好,这就往往造成很多人种水不分。
一、翡翠的“种”
       翡翠的种是翡翠的结构,是衡量翡翠质地好坏的重要指标。种其实是根据翡翠内部矿物晶体颗粒的大小来划分的。
      如果翡翠的种比较好,翡翠内部的晶体颗粒就会比较小,且结构会比较细腻致密。若翡翠的种差,其内部的晶体颗粒就会粗大,结构比较疏松。
     在国家标准《翡翠分级》“质地分级”中,把翡翠的种分为五个等级:
(1)极细 质地非常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下难见矿物颗粒 ,d<0.1
(2) 质地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下可见但肉眼难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均匀 ,0.1≤d<0.5
(3)较细 质地致密,肉眼可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较均匀 ,0.5≤d<1.0
(4)较粗 质地较致密,肉眼易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不均匀 ,1.0≤d<2.0
(5) 质地略松散,肉眼明显可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悬殊 ,d≥2.0
      欧阳秋眉女士根据颗粒大小(直径),把质地分为六个等级:
(1)非常细粒  0.1mm,肉眼极难见到颗粒
(2)细粒  0.1-0.4mm,肉眼难见
(3)中粒  0.5-1mm,肉眼可见
(4)稍粗粒  1.1-1.5mm,肉眼易见
(5)粗粒  1.6-2mm,肉眼明显可见
(6)极粗粒   颗粒十分明显
      在翡翠界一直有“内行看种,外行看色”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翡翠的种是衡量翡翠质地好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行内有句话:“种好遮三丑”:
(1)若种好,可使颜色暗的翡翠显得晶莹,不显色暗。
(2)若种好,不够均匀的颜色由于互相映照而显得均匀。
(3)若种好,可使质地不够细的翡翠显得不明显。
      所以有经验的行家非常重视翡翠种的优劣。 翡翠原料,尤其是做手镯的原料,不怕没有色,就怕没有种。

      翡翠按照种的优劣可划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干青种等,其中还有很多的细分(如下图)。
      目前市面上翡翠最好的种是玻璃种,玻璃种翡翠的内部晶体结构非常紧密、细腻,并且从外观来看具有很高的透明度。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干青种
1.玻璃种
     纯净度很高,隐晶的聚合体,致密而坚实,抛光呈玻璃面 ,颗粒直径小于0.01毫米,无色且透明,主要矿物为成分单一的硬玉。水头足,起莹,按字面理解就是透明得如同玻璃一样。

2.冰种
     外层表面上光泽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敲击玉体音呈金属脆声,玉体形貌观感似冰晶。无色或少色,粒度均匀一致,晶粒肉眼能辩,硬玉质纯无杂质,质地细润,无裂绺棉纹或稀少。

3.糯种
     内部结构朦胧不可分辨,有棉质化,看起来像煮熟糯米的感觉。白色带其他颜色且微透明,玉肉质越细,底子越干净,飘色越鲜艳自然价值越高。


4.豆种
     豆种的晶体颗粒较大,像粒粒豆子排列于翡翠内部,肉眼可明显看出这些晶体。由于粗糙,其光泽、透明度往往不佳,豆种在翡翠中属于中、低档的品种,价格不高。

5、干青种

      干青种翡翠色彩浓绿顺眼,色纯粹不邪,矿藏组分颗粒结晶较好,颗粒度往往较大,肉眼即能辨认出粒状或柱状的晶体颗粒。干青种翡翠杰出的缺陷是透明度差,阳光照耀不进,质地粗且底干,敲击原石的声响干涩粗糙。

二、翡翠的“水”

      水是翡翠重要的特征。没有水的翡翠就像是没有了灵魂,颜色会呈现出僵、干、木的状态。翡翠的绿色,有了水的滋润,绿色才能有变化,有动感、质感。

      翡翠行业里,有水长、水足、水好等说法。水的好坏,水多水少,水足与不足,直接影响了翡翠的品质。 

     常规的定义,翡翠的水指的是透明度,也是国家标准所给出的关于“水”概念,它是指光线在翡翠内部传播或表面折射中的不同表象,由于组成翡翠的颗粒粗细不同、结合方式不同,光线通过的深度也就不同。它包括翡翠的透明度和翡翠的表面光泽二个部分。首先,翡翠的透明度越好,翡翠的水越好,即水头足。其次,翡翠内部晶体越细、大小均匀,则抛光后翡翠的表面光泽越亮,能很好地吸收光,让外部射入的光线,不折射,再次传播,形成晶莹剔透的景象,翡翠的表面光泽也是翡翠水的一个重要方面。 

     业内判定翡翠的透明度如何,一般凭肉眼估计,翡翠商业界称作“几分水”,一般为一到三分,由低到高透明度逐渐增加,三分水最透明,根据光线在翡翠内部能够通过距离长短,衡量水头的长短,一分水即透光深度是一分,约为3毫米。二分水指透光深度是二分,约为6毫米。三分水指透光深度是三分,约为9毫米,或者换种说法容易理解,一分水是指3毫米厚的翡翠是透明的,二分水指6毫米厚的翡翠是透明的,三分水指9毫米厚的翡翠是透明的。有二分水的翡翠已是透澈明亮,可以认为是上上等质量了。透光深度小于1毫米的就比较差了,俗称水差、水干。

      欧阳秋眉女士《翡翠全集》中描述了翡翠透光性等级与可透光的深度之间的关系: 

      国家标准中对透明度分级是把无色与有色(绿)分开进行的。

1、国标翡翠(无色)透明度级别及表示方法
(1)透明 -玻璃地(参考商贸俗称)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强,汇聚光斑明亮。
      透射观察:绝大多数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清楚可见,单位透过率参考值( t/%) t≥85     :
(2)亚透明 -冰地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较强,汇聚光斑较明亮
      透射观察:大多数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可见 ,80≤t<85
(3)半透明 -糯化地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弱,汇聚光斑暗淡
      透射观察:部分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尚可见 ,75≤t<80
(4)微透明 -糯化地

      反射观察:内部无汇聚光,仅可见微量光线透入
      透射观察:少量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模糊不可辨 ,65≤t<75
(5)不透明 -瓷地/干白地

      反射观察:内部无汇聚光,难见光线透入
      透射观察:微量或无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不可见 ,t<65

2、国标翡翠(绿色)透明度类别及表示方法

(1)透明-玻璃地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较强

     透射观察:大多数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可见 ,t≥75 

(2)亚透明-冰地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弱

      透射观察:部分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尚可见 ,65≤t<75 

(3)半透明-糯化地 

       反射观察:内部无汇聚光,仅可见少量光线透入

     透射观察:少量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模糊不可辨 ,55≤t<65 

(4)微透明~不透明- 冬瓜地~瓷地

     反射观察:内部无汇聚光,难见光线透入

    透射观察:微量~无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不可见 ,t<55 

三、种与水的关系

      从前面的描述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晰的知道种与水的区别了,那就是:

      翡翠的种是指翡翠的密度,是指构成玉质的晶体颗粒的粗细和结合的致密程度;翡翠的水头简单的说就是指翡翠的通透程度,也就是透明度。

      翡翠的种与水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但并不是必然的关系。通常种好的翡翠水也好;种不好的翡翠水也不怎么好。玻璃种就是种好水好的极品。而有些翡翠种不好水头却很好,种好而水却比较差,这也即是业内常说的“种嫩水长”和“有种无水”。

      很多新坑种翡翠,特点就是结构密度差,晶体之间不紧密,有颗粒感,肉质粗。多棉多裂。水头长的新坑翡翠,打灯透亮,但是光发散。由于晶体之间不紧密,传导光会发生散射,所以看不到明细的光柱,密度比老坑种翡翠稍低,成品抛光后不出彩,瑕疵多,绺裂多。

    新坑紫罗兰翡翠“种嫩水长”

      翡翠有种无水是指翡翠的质地细腻,而水头不高。例如我们经常看见的干青,铁龙生就是有种无水的品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翡翠宝石学之翡翠的品质要素(2)
翡翠种、水、底色及品种图鉴区
冰糯种和冰种,价值区别有多大?
翡翠水头优劣对比,读透这几点不再被忽悠
翡翠的种水你能区分吗?如果区分不开,建议就不要玩翡翠了
为什么翡翠即可糙如麻豆,又能透如玻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