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器礼天地四方-璧、琮、圭、琥、璜、璋
userphoto

2022.12.09 山东

关注

      通常来说,我们把汉代以前包括汉代的玉器,叫“高古玉”;汉代以后至清代的玉器,叫“古玉”。
       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璜、玉璋被称作六器,属于最典型的礼仪玉器,是高古玉器的六种形制,代表了夏商周时期礼玉文化中六种重要玉器的不同功能。它们都分别起源于不同的区域文明中心。例如其中最古老的玉璧,它的形制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初步定型。


      六器基本造型

一、六器产生的年代
      据考证,六器是从原始玉器中带有原始宗教功能的“法器”演变而来。是古人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使用的玉器,因此常简称为“礼器”或“礼玉”。这里我们首先介绍一下六器产生的年代与背景。

1、玉壁-祭天

      考古发现,玉璧最早产生于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朝,都有不同形制和纹饰的玉璧出现。

      其实玉壁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晚期,一件流失于民间的远古玉璧曾重现岫岩,引起多方关注。经初步推断,这件玉璧早于红山文化,距今有1.2万年至1.3万年历史。

       玉璧的应用范围也极为广泛,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可用于佩戴,亦能作为随葬品,同时又是社会交往中的馈赠品或信物。

2、玉琮-祭地

     玉琮(Cóng)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

3、玉圭-祭东方
       玉圭,是一条长长的长条,有一个尖的顶部和一个底部,也被称为“珪”。形状和大小因用途而异,在周代墓葬中经常发现。
     《说文》中的“剡上为圭”是指上部锋利、下端平坦的一块玉。圭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铲、石斧工具。
      玉圭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它是从当时的石斧演变而来的。石斧是狩猎、劳动和部落战争中使用的工具,并逐渐演变为圭。西周时期,玉圭成为朝廷的祭祀器具,后来成为权力的象征。朝廷分封诸侯时,往往以玉圭为权杖统治这一地区。获得玉圭的诸侯在封邑中拥有生死攸关的权力。

4、玉琥-祭西方

     以虎为题材的玉器始见于新石器时代,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有虎首玉璜和虎首玉佩。虎首玉佩呈长条形,一端圆雕虎头,用阴线刻划、浮雕、钻孔等技法雕琢眼、鼻、嘴以及脑门上的皱纹,一端侧面对钻一圆孔和凹槽与另一半玉璜相接。

      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玉器上的玉虎,是没有身子的虎面或虎头。湖北天门石河镇肖家屋脊出土的一对石家河文化虎面形玉饰,虎额顶有三个尖状凸起,虎面正中有一道纵向凸棱;耳廓近似树叶形,耳内有旋状云纹,穿小圆孔;鼻宽大,鼻梁与眉线相连;圆眼,颧部较鼓。

5、玉璜-祭北方

      最早的玉璜出现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此时的玉璜形制非常小,大致只有4厘米左右。之后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薛家岗文化、良渚文化等均有发现玉璜的踪迹,但是以良渚文化的玉璜最具有代表性。良渚文化的玉璜多为半璧形制,还有一部分为桥形。玉璜一般都是光素无纹的,还有一些是刻花镂空的,常常与玉管组合成佩饰使用。

6、玉璋-祭南方

       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早出现于山东龙山文化的司马台遗址,该遗址分别出土过3件玉璋,为迄今所知最古老玉璋。玉璋盛行于夏和商代。西周的玉璋极为少见,其器身窄长,尺寸较小。中略内凹,三角形端刃一尖长,一尖短,长方柄,扉牙之间饰以平行阴线。春秋玉璋形状较多,或呈扁平条形,素面无纹;或端刃内此作弧形;或首端呈斜角;或上、下端皆微作斜角,身两侧一边微弧,一边似斜刃。战国以后,出土玉璋几乎不见。

二、古人用于祭祀的六器

       祭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祈福仪式,对象主要是神灵。在各种祭祀仪式中,六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只是中国,在玛雅文明、日本绳文时代,以及新西兰土著的文化遗迹中,也都发现了玉器被用于祭祀的证据,比如日本直到今天依然在流行的勾玉,就是那里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日本传说中“三神器”之一:八尺琼勾玉

      勾玉

      祭祀中常见的六大玉器,也深刻影响了今天的玉器首饰造型。现代玉雕中时常能够追寻到六器的身影。

      由于最早出现文字的朝代是商朝。所以商以前的六器作用我们很难考证,只能把商周作为它的起源。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殷商时期,统治者迷信,常用这些物品进行卜筮活动, 并将结果记录在上面。

1、商周起源

      商周时代,玉器的雕刻工艺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以对应当时的泛神论为主的迷信原始信仰。河南殷墟出土的大量商朝文物,就包含了玉龙、玉璧、玉琮、玉盘等等玉石礼器, 种类繁多,不胜枚举。

      这些玉器在当时最实际的作用是扮演政治职能,商周时代的君王在分封领地、授予位爵时,会用赐予玉器作为一种证明。而因为玉器来源于祭祀仪式,所以被奴隶社会统治者赋予了一层神话色彩。

2、西汉传承

      经过了先秦和楚汉相争,西汉时期的玉石雕刻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现有出土文物表明,当时中国的玉石工艺在精良程度上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比如堪称世界文物界奇迹的汉代金镂玉衣就是其中代表。

   金缕玉衣 (汉代)

      到了西汉武帝时期,中国确立了独尊儒术的国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

    根据儒家经典《周礼》中的记载:“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古人对这六种玉器的颜色还有专门的规定,即:苍璧、黄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

      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天子”, 通过玉石六器对天地四极进行祭祀,祈祷长治久安,社稷昌隆,并以六器作为印绶,分封文武百官,作为传达旨意的凭证。

      也就是说,汉朝的时候,玉石六器的文化得以初步确立,并开始传承,且直到今天依然深刻影响着中国玉器首饰文化的发展。

3、祭祀六器

(1)玉璧:祭天

      玉璧是一种环形状的祭天玉器,也是“六瑞”之一。但是不代表所有中间有孔的圆形玉佩都叫玉璧。

      《尔雅·释器》载:“肉(周围的边)倍好(中间的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意思是说:边宽大于孔径的才是璧;孔径大于边宽则为瑗;若边宽与孔径一致则为环。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三种。如下图

    璧、瑗、环比例示意图

      一部分民俗学家认为,玉璧是现代平安扣的前身。

      早期的玉璧经过先秦两汉时代的兴盛之后,在魏晋三国时期由于汉室的衰落而式微,但造型的多样化却一直在发展,出现了轮廓外雕和纹路浮雕等等。

      玉壁

      南北朝时代,玉璧在民族融合的社会激荡中,渐渐成为了一种象征平安寄托的首饰。它的内外圈更圆,尺寸更精致, 易于佩戴,这也就形成了平安扣最早期的样子,并且延绵演化至今。

(2)玉琮:祭地

      玉琮是祭祀大地的中空方形玉器,被一部分民俗学者认为是当代“路路通”的前身。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用圆形的玉璧祭天,用方形的玉琮祭祀大地。

     玉琮的最大特点在于圆形的中空设计,具体的用途已经失传,清朝乾隆皇一度认为这是一种商人用来搬运货品的配重器械部件。

      由于封建社会工商业发展水平落后,商人们只有通过陆运、船运等方式实现货物的买卖与交易。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内圆外也圆的造型设计,和象征交易顺遂,路路畅通的寓意文化。

(3)玉圭:祭东方

      玉圭是一种级别很高的玉器,只有帝王和三公才可以持有和使用,象征着对东方的祭祀。

      玉圭本身刻有描金四山纹,象征着四个方位,表示安定四方之意,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

     另外,古时候的中国君王会把玉圭作为国礼送给称臣的周边国家,比如朝鲜、越南、琉球(日本冲绳)等。

      玉圭由于地位的特殊,普通人根本 不敢随便制作或使用,所以并没有在民间演化出首饰造型。

(4)玉琥:祭西方

      玉琥是祭祀西方的玉器,同时还是兵符-封建统治者握有玉琥,就象征着掌握着军权,可以通过玉琥这种印信来指挥或者调动军队。

      到了西汉前期,文景之治被突如其来的七国之乱打断,原因就是有藩王伪造玉琥骗得兵权的事情出现。

      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内外大权都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玉琥也就只是一种象征而已了。

     之后经过魏晋唐宋的时代,玉琥也一直被认为只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明清时期,市井文化空前繁荣,玉琥得以进入大众视野,并且作为虎形首饰流传至今。

(5)玉璜:祭北方

     玉璜是一种半圆形的玉器,源于上古神话传说。人们常说“半壁为璜”,但其实大多数的璜只有璧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

      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玉璜就作为一种原始信仰的神器,用在祭祀典礼上。《山海经·海外西经》曾有记载,夏后启在舞蹈时“ 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

      玉璜被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玉珩的前身。两者看起来极为相似,但形制不同。玉珩的出现要比玉璜晚很多年,而且玉珩不具备祭祀的作用,只作为玉组佩的组成部分,用来装饰。

       在今天,玉璜已经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褪去了宗教迷信的外衣,演化出玉锁、玉牌等等款式。由于造型的不规则性,当代的玉璜给了玉雕艺术家很大的发挥空间,浮雕、纹饰等等都可以充分运用到。

     当代玉璜

(6)玉璋:祭南方

      玉璋是用于祭祀南方的玉器,形状像一把刀,始于商周时代,并在多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考古研究中现身。比如龙山文化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等等。

      玉璋和玉圭看起来很相似,所以文献中常常将圭、璋并称,它的形状又有些像 半边的圭,因此又有着“半圭为璋”的说法。

      玉璋在南北朝的门阀时代开始变成首饰,父母会把小型玉璋佩件给幼儿把玩,期望他长大后成为手握大权之人。而恭贺别人家添麟儿的成语—— 弄璋之喜,就是源于这种风俗。

       玉石六器诞生于华夏文明的曙光中,数千年来已成为传统首饰寓意文化的重要符号。了解玉器首饰的来源与变迁,将先祖的玉石文化故事传承给下一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古代常见玉器的主要种类
揭秘夏商周时期高古玉神秘的面纱
礼玉
六瑞古玉鉴赏
顺天应人,以人合天(一)——夏商周礼玉制度及祭天、威仪、装饰玉器总论
珍玉的鉴赏(4)“周代玉器”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