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洒金皮和田玉籽料特征与鉴别
userphoto

2022.12.09 山东

关注

       从古到今,和田玉一直是没有皮色的。在以前人们不留皮色,是因为和田玉不分山料籽料,但之后人们发现了籽料相比山料来说玉质更温润,于是籽料慢慢成为人们开始追求的目标,而皮色正是分辨籽料的一种方法。

  籽料在河流的冲刷过程中,会导致外形变的圆润,而且因为河流中有很多的矿物质,在历久的冲刷下,在籽料的外表会沁入一层皮色,这个皮色就是分辨籽料最好的一种方法。所以人们慢慢开始保留皮色,以致皮色也在玉器雕刻中越来越多的出现。

       和田玉皮色有枣红皮、洒金皮、虎皮、黑皮等很多类型。有人甚至总结出21种皮色。这里我们谈一下倍受欢迎的和田玉洒金皮的特征与鉴别。
一、和田玉洒金皮的特征
       和田玉洒金皮,就是指和田玉籽料原石表面上有一层金黄色的皮色,这种皮色呈现出像洒金的形状分布,就像是泼洒上去的金粉一样,远看金光一片,近看金光点点,色泽华丽明亮,质地细腻温润,洒金皮就是因为这个特点而得名。

1、洒金皮的形成
      和田玉籽料原石在长期静止与水冲流动的状态下,受到自然界的二价铁离子的长期侵染,二价铁离子与透闪石经过长期的自然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一种氧化物质层,氧化物中含有氧化铁,所以就形成了漂亮的金黄色-“洒金皮”。

    ↑洒金皮和田籽料

2、洒金皮分布特征

       洒金皮分布是有规则的,它会随着水流方向呈点状、丝状或云纹状分布,大多与毛孔方向一致,假皮无法做到这种效果。

     ↑点状洒金皮籽料

     点状皮,即金黄色的皮色呈点状分布在籽料上,这是洒金最形象的分布状态。

      ↑呈丝状分布的洒金皮籽料

      丝状(也叫线状)皮,即皮色呈线状分布在籽料上,这种皮色形态与籽料形成的环境有关。

     ↑云纹状分布的洒金皮籽料

     云纹状(也叫片状)皮,即洒金呈一大片分布,皮色统一,看不到比较明显的点和线,像很多金包银的料子其实都是这种皮色。

     洒金皮是籽料中,最为典型的黄皮。皮色特征是,金黄的皮色洒状分布在籽料的表面,且皮色很薄,若隐若现。充分体现出“洒”的特征。

      洒金皮表面所呈的颜色深浅,与玉质结构中的晶体颗粒密切相关。

      洒金皮色较深的部位,颗粒往往较粗,如果打灯观察,可看到较为明显的玉质颗粒结构浮出在玉表,其中的颗粒状颜色相对要深一些,皮色深浅相间;质地密度好的原石部分很难被沁色,颜色就会较浅。

二、洒金皮下出好肉
1、肉紧皮薄质地细腻

      行内有句话叫做“洒金皮下出好肉”,意思是说,洒金皮这种薄皮淡皮的料子,瑕疵一般都比较少。其原因要从籽料皮色的形成说起,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皮色属于次生色,是籽料在河床中周围环境出现了由泥土、树木等自然物体转化为矿物元素后,经亿万年的侵蚀而受沁形成的。

      洒金皮只有一层薄薄的皮色,基本通过肉眼就能判断其肉质、白度、密度,所以相对来说,洒金皮的风险也就少了很多,正是因为洒金皮的皮子很薄,所以也有“薄洒金”之说。

      一般来说,玉质疏松、有僵、有裂的部分比较容易被沁色,且深入肌理。而洒金皮沁色很薄,所以大多数洒金的料子,细度还是可以的。

   当然也有一些细度好的原石,其天然皮色很艳丽,那么该籽料的等级就相对较高了(玛丽艳红皮籽料)。

2、洒金皮与黄白种
      很多人喜欢洒金皮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洒金皮下多出黄白种。黄白种是白中偏黄,属暖白色系。这是羊脂白的特征。玉肉白中透黄介于黄白之间,既不偏冷也不偏艳。很多羊脂级的白玉籽料都有些微微的偏黄。一般来说暖色系在视觉效果上是最舒服的,有时甚至比正白更舒服。偏暖的和田料子,通常它的油性都非常好,有的时候肉质甚至可以和皮色连在一起,而且结构也紧密,视觉效果很好。或许这就是“洒金皮下多羊脂”的写证(相关介绍请参考《偏色和田玉》)。

    ↑黄白种和田籽料
       黄白种是指籽料玉肉的一种色调,玉肉在白与黄之间,是一种暖白色。黄白种的料子,常常会和老熟联系到一起。所以大多数黄白种的料子都不差,玉质油润细腻。
3、洒金皮的赌性
      洒金皮的皮薄赌性小,属于大开门的料子。一般重皮料,其皮色相对比较厚。皮色越厚,赌性越强。厚重的皮色,很难判断皮下是怎么状况。所以一刀切下,是天堂还是地狱,很难得知。

三、和田玉洒金皮真伪鉴别

      市场就是这样,凡事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造假,总有一帮人昧着良心用造假去追逐市场热点产品。

     通常而言,带有洒金皮的籽料,都能卖个好价钱。利益驱使之下,洒金皮的造假,也就层出不穷。但是造假的洒金皮很难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媲美,我们总会找到它们的纰漏。

1、皮色深浅

      天然洒金皮是比较薄的皮色,只有表面浅浅的一层,远看连成一片,近看星星点点。真正的洒金皮金色的点、线、面状皮色是不规则的,大小不一,没有规律可循,而且虽然只是浅皮子,但是皮色向内部有渗透,横切面可以看到钉子纹。颜色是以从外向内渐变的形式过渡。仔细看籽料上面或多或少都会有沁点、裂纹和撞击坑,不会过分完美。

      这种基于玉质所呈现出的深浅变化,假皮模仿起来是很难做到的。它的颜色只是浅浅的敷在表面,没有过渡,不会出现钉子纹,整体上显得过于完美。

2、毛孔
      籽料洒金皮表面,有类似人体皮肤上的毛孔。仔细观察,单孔相对独立,孔与孔之间关系自然;假的通常用喷沙或人工刻划形成,孔大小不一,表面有明显的破坏痕迹,孔与孔之间要么连成一片,要么深深浅浅,看上去十分粗糙。
      真正的籽料看上去都很自然,大小不等、没有规律,有高有低、凹凸不平、深浅不一,分布不均。一般凹下去的部分毛孔粗大,凸起的部分毛孔则细腻,此外,毛孔里外光泽度一致,温润柔和。(关于和田玉籽料毛孔我们会有专文介绍,敬请继续关注)

       ↑和田籽料天然毛孔

       ↑和田造假“籽料”毛孔

3、色素沉积
      染色的洒金皮在放大镜的观察下能看到在毛孔或是裂纹出有颜料的沉淀,色彩过渡不自然,显假,这是人工染色造假的通病。而天然形成的洒金皮毛孔沉淀颜色很淡,与周边的皮色过渡自然有序。

4、刮粉

      天然洒金皮磨刮下来的粉,呈白色;而染色皮磨刮下来的粉,因色素沉积,而呈现出一些黄色调。这种刮粉方法是有破坏性的,不建议盲目采用。
5、色牢度
      三氧化二铁中,二阶铁离子经过了千万年的长期化学反应形成了一层新的物质层,由于新物质层中,二阶铁离子是以离子形式稳定的存在于结合物中,实验室所使用的简单强酸是无法将其洗去的,而染色的皮会因三氧化二铁分子形成积聚在玉表层,使用酸洗法是很容易将其洗掉或是淡化的。

5、方向性

       二阶铁离子分布通常都随着水流不断的流动浸润、冲刷而形成了有规律或是方向的云纹状或是丝状分布,这些通常都与水流冲刷的方向一致。
6、光泽
    染色的“洒金皮”通常都会在毛孔或是裂缝中,如果用放大镜观察,会形成金属样光泽。天然的洒金毛孔的色素沉淀都比较淡,而且与周围皮色有着非常自然的过渡。

四、洒金皮和田玉籽料及其成品欣赏
     在以皮色为美的当今时代,精品洒金皮和田籽料很少会被切开。

  ↑上图是北京国玉新疆和田玉文博馆的镇馆之宝,这是一块重达87公斤的罕见洒金皮和田玉籽料原石,长72里面,宽34厘米,高18厘米,重达87公斤,绝对是和田玉子料中的重器。专业鉴定师给出的估价为8700万人民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田玉各种皮色子料图解
品味中秋之美,怎能不会看皮色?最言简意赅的新疆和田玉籽料洒金皮教程奉上!
那些最接近羊脂的和田玉籽料,你可曾听说过“浓粉种”?
籽料:红皮多闪青,光白会肉松,洒金皮下黄白种!
四个字玩转籽料原石,你知道几个?
假羊脂八杆子打不着,这些才是离羊脂最近的籽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