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预制菜——是天使还是魔鬼?

01.为什么我们要堂食?

在外卖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我们还要去饭店吃饭?为了氛围?为了习惯?还是为了情怀?可能都有,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堂食的味道远胜于外卖。毕竟一个菜出锅后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进嘴,这味道可就大打折扣了。

但预制菜改变了这一切,你现在即使在饭店里堂食,吃到的很多炒菜也都是预制菜做二次加工而成,这味道和用新鲜食材进行烹饪,完全是天差地别。

比如有道名菜“松鼠桂鱼”,在江浙一带很流行,做法大致是选取一条新鲜桂鱼,宰杀后去内脏,切下头部,洗净,再去鱼骨,切花刀,然后腌制20分钟,再裹上淀粉,放入温度200度的油锅内煎炸,头部也一起放入,炸制金黄后捞出。再用番茄酱、白糖、食用油、淀粉做出番茄酱汁,淋到鱼上,再撒上少许青豆和松子仁,这道菜就做完了。

看了步骤就知道这道菜不容易做,即使是熟手,也至少需要40分钟以上,那么费功夫能卖多贵呢?一条一斤左右的桂鱼成本就要将近60元钱,再加上其他配料,这道菜的成本不会低于80元。正常来说,食材的成本不会高于售价的30%,那这道菜需要卖到260元以上,才是正常价格。

但这道菜真的能卖那么贵吗?打开大众点评,地点定位上海,搜一下“松鼠桂鱼/松子桂鱼”。“外婆家”这道菜售价为138元,“和记小菜”售价为138元,“琵琶蛮”售价为158元,“米桃”售价为198元,“风和日丽”售价为218元,“松鹤楼”售价为328元。

看了6家店,最低为138元,最高为328元。从138元的售价来看,这真的能赚钱吗?菜品成本加人工加店租已经差不多和售价持平了。

可以这样说,除了328的价格,其他的价格,如果用新鲜桂鱼来烹饪,那铁定是亏本或不赚钱的。

那怎么办呢?

很简单,用预制菜,中央厨房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加工工序,酱包也已经附在其中。餐厅拿到之后,进行二次油炸,再加热酱包,淋上即可。无需厨师,或只需要非常初级的厨师,也不需要打荷。

用预制菜的方式,餐厅能省下很多钱,即使一条松鼠桂鱼的预制菜售价为80元,那餐厅卖138元,也有钱赚。

列个公式出来,就一目了然了。

不用预制菜,毛利=菜品售价(100%)-菜品原料成本(25%)-人工成本(25%)-水电煤(15%)-租金(15%)=20%

使用预制菜,毛利=菜品售价(100%)-菜品原料成本(30%)-人工成本(15%)-水电煤(10%)-租金(15%)=30%

在使用预制菜的情况下,餐厅的毛利可以提升50%,这对于锱铢必较的餐饮行业来说,无疑是天降甘露。

更何况,大量预制菜的使用,不仅减少了厨师,还还可以减小厨房的面积,从而降低租金成本。

02.选择预制菜的代价是什么?

那就是味道。

无论预制菜用了多少黑科技,都难以达到新鲜食材烹饪出来的水准。道理很简单,第一,预制菜是需要保质期的,只要有保质期,就得要有防腐的手段。第二,预制菜需要二次烹饪,而二次烹饪必定会破坏食材的口感。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松鼠桂鱼,二次油炸之后,口感就会变老,变干。直接浇上料包,就会让鱼肉和酱料的味道分离。

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大多数的饭店都会选择预制菜。因为饭店还有个逻辑,那就是绝大多数人的味蕾其实是难以分辨食材的新鲜程度的,换句话说,这个菜是预制菜还是用新鲜原料制作的,大多数人分辨不出来。

既然分辨不了,那用预制菜也没有任何问题。

再往前推一步,现在为什么重口味的店越开越多,都是麻辣,就是因为在这样的强刺激下,食材本身的味道全部都被掩盖了,比如火锅,川菜等品类上,预制菜就能够大行其道。

而为什么现在各种主打清淡口味的饭店,要么就大量消亡,要么就往高端化走,原因也不复杂,因为这样的饭店,对食材的要求很高,需要在不破坏食材本身口味的基础上进行烹饪,预制菜无法满足需求,只能选用新鲜食材,那新鲜食材和厨师都是很贵的,自然菜品的价格就水涨船高。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需求第一定律,说的就是价格决定需求,价格越贵,需求越少,这永远是一根倾斜向下的直线。

所以,你现在到各大商场里去看看,除了高级餐厅,无论是小吃还是中低档的餐饮,基本都是预制菜的天下。从炸鸡、烤串、小炒、拉面、酸辣粉、麻辣烫、咖喱、冒菜品类,再到火锅、干锅、烤鱼、烤肉、牛蛙、匹萨、汉堡等,除了米其林和部分高级餐厅外,绝大多数餐厅都已经投入了预制菜的怀抱。

预制菜极大降低了开店的难度,就算你不会做菜,只要有预制菜,你就能做餐饮,而且不需要厨师。

是餐饮人都没有理想?还是餐饮人都忘记了初心?

其实都不是,而是餐饮内卷程度太高了,除了那些站在云端的米其林餐厅,其他几乎所有的餐厅都在贴身肉搏和存量博弈。

既然是存量博弈,那就是零和博弈,你来一个客户,就意味着我少一个客户,那对于餐厅而言,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去,开源节流,就成了当务之急。既然开源很难,那就从节流上入手吧,预制菜和数字化管理,就成了节流的两大主力

反正做重口味,顾客也吃不出来,而且成本能省很多,那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大量的想要开连锁的餐厅,如果不用预制菜,根本无法控制菜品的品质,因为找到那么多高质量而且有责任心的厨师,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为了生存,餐厅不得不用预制菜,这都是被内卷的市场所逼出来的。

03.如果不内卷就会没有预制菜吗?

其实也不会,因为一家企业要的是每年的营业额和利润增长,但对于一家餐厅而言,周边的人流是固定的,菜品和价格在大多数时间内也是固定的,而且也不能随便涨价,之前说过,涨价必定带来的就是顾客的减少。那这个困境又出现了,外部客流恒定,菜品价格恒定,怎么提升利润?那只有两个办法,第一是降低菜品原料价格,第二是提升人效比。而预制菜可以同时满足这两点,可谓一举两得。

所以,即使餐饮店不内卷,依然会出现预制菜,预制菜还是会占据主流的餐饮市场,因为资本逐利是天性。

04.无解的预制菜?

那是不是就无解了?虽然很难,但依然有两种可以尝试的解决办法。第一种是让中小型餐厅不选择或少选择预制菜。

怎么做呢?他山之玉可以攻石。我们看一下近邻日本。日本有非常多的小餐饮店,而且都是做了几十年的。为什么它们能够持续经营下去?且不论品质高低,味道好坏,就拿日本的税收来看。

首先收入规模和法人税(企业所得税)挂钩,收入不超过800万日元(40万人民币),法人税=盈利部分*15%。如果收入超过800万日元,法人税=盈利部分*23.4%。

其次注册资本和法人事业税挂钩,如果注册资本金在1亿日元(500万人民币)以下的,纯利低于400万日元(20万人民币)税率为3.4%,纯利高于800万日元(40万人民币)税率为6.7%。

这样一来,日本企业在扩张和增加盈利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扩张会带来更多的税收,盈利增加也要缴纳更多的税,可能折腾半天,收入和规模增加了,但到手的钱可能并没有变多,甚至还会变少。

这样一来,自然采用激进盈利方式的动力就会减弱。

第二种,用科技提升预制菜的水准。

比如预制菜里最重要的真空包装,虽然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但真空包装之后会极大影响食物的口感。那是因为改变气压会改变食物内部结构,内部结构一改变,味道自然也就改变了。

另外真空包装还容易滋生肉毒杆菌,让食用者中毒。因为肉毒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有氧气的地方,肉毒杆菌就很难生存,但真空包装里没有氧气,刚好符合它的生长环境。

针对真空包装的缺点,现在有了“活性包装”,在这样的包装下,食物能够被保存在氧气浓度极低的环境下,既让那些需要氧气才能繁殖的细菌难以增长,又能防止肉毒杆菌。

通过科技的不断进步,有一天也许预制菜真的可以做到和现做菜一样的品质,那个时候,成本更低,口味更好的预制菜取代大多数的现做菜,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因为这个时候不再是以成本之名牺牲用户的口味,而是能真正做到替代。

05.现做菜会消失吗?

最后,我们还要问这样一个问题,现做菜会消失吗?

我认为不会,因为即使有一天预制菜已经能够和现做菜品质一样,其实也无法取代现做菜,毕竟每一个人做出来的菜,都是带着温度的,就像记忆中妈妈做的饭菜,那不仅仅只是饭菜,更是妈妈对我们的爱,而爱是现做菜的灵魂,是没有灵魂的预制菜所永远不能取代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掐尖儿、超高还原度与整席方案,沃尔玛要当预制菜破局者
菜品成本、售价、毛利率计算,做餐饮的都要懂
餐饮最全的成本计算公式大全
预制菜行业分析
大厨时代要结束? 谁在驱使餐饮老板“去厨师化”
干餐饮很多人缺的不是思路,而是这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