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日本1型半履带装甲车小史

日本在坦克/装甲车发展方面大大落后于它的对手--美国、英国和苏联--以及它的盟友德国。只有一个例外。

1型Ho-Ha半履带装甲车。可以说是二战中最好的半履带车

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1940年,陆军部决定应该急速加强为陆军部队研制装甲车的工作。人们认为,在冲国的一些地区,全地形装甲步兵运输车,在那里将是最佳的运输车辆和作战装备。一般来说,日本人认为卡车而不是装甲车是最佳的步兵运输车辆;前者使部队的机动性比任何日本潜在的装甲运兵车要好得多,而且生产方便、驾驶容易。但是,长期战斗导致的道路的破坏,冲国积极的游击战,以及冲国一些地区普遍恶劣的道路条件,都需要特殊的装甲运兵车。

         到了1941年,日野公司的设计师们创造了日本第一辆也是最后一辆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后来被称为1型或Ho-Ha。

        该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是基于德国sdkfz.251的设计经验,也可能是基于法国的经验--1931年雪铁龙的亚洲"黄色巡航 "半履带车令世界震惊,法国的经验不可能被完全忽视。日本人也在菲律宾第一次看到了美国的M2半履带装甲车,但是日野公司的设计师也可以更早地了解它。然而,1型半履带装甲车并不是对任何外国车辆的复制,而是一种原创设计,比德国或法国、美国的装甲运兵车设计的更成功。

         工厂无法在第一辆装甲运兵车的成功基础上再接再厉生产更多的装甲车--战争的需要使越来越多的资源用于海军和航空兵,留给地面部队的资源少之又少。但1型半履带装甲车相当成功的,因为该车配备了一台6缸风冷柴油机,额定功率为134马力,转速为2000转。传动装置没有长长的传动轴,因为驱动轴位于紧靠变速箱的后面,并与车体固定连接。履带足够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面压力(比美国M2半履带装甲车好的地方),轴承是金属的且没有可怕的滚针轴承,(比美国半履带装甲车和法国的半履带装甲车优秀的另一个地方),因此也没有像德国众多国防军所装备的半履带装甲车的履带那样有数百个润滑油注入处。该车采用履带驱动,但重要的是每个负重轮都采用了简单的独立悬挂。比德国人更简单,在越野方面比美国人更有优势。

      车组乘员由一到两名机械员和一名驾驶员组成,最多可以搭载12名步兵,步兵坐在后面的运输舱两排的长凳上。根据一些美国人的资料,其武器装备是三挺7.7毫米的97式机枪,其中两挺被设计成与行进方向成一定角度(位于车体两侧)用来对付地面目标,而第三挺则位于运输舱后部用来防空,没有向地面目标射击的能力。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装机枪的1型装甲车的照片。

         装甲的厚度从8毫米到4毫米不等,装甲板有一定倾斜角度,来提高对车体防护。在左、右、后方各有一个舱门用来进出运输舱。与当时的所有半履带装甲车一样。都是敞篷的,在遇到下雪或是下雨的时候,可以用帆布来进行遮挡。

德国的Sd.kfz251是1型半履带装甲车在设计过程中借鉴的对象之一

美国的半履带车是M3。自战争开始以来,M3火炮牵引车一直为陆军所熟悉

     该车于1942年投入测试,但直到1944年才开始正式生产,当时战争显然已经失败。一些装甲运兵车仍在生产,但由于其数量较少以及太平洋地区陆战的性质,它们没有对战斗产生任何严重影响。一些数量的装甲运兵车被运往中国。一些也被送到了菲律宾,但很少有装甲车能到达目的地,相当多的装甲车与运送他们的船只一起沉没。还有一些装甲车留在了日本管辖岛屿上的军队手中用来和美军作战。就是在那些岛屿上,军队把他们移交给了美军。在日本投降后,一些装甲运兵车被改装成民用车辆,用于战后恢复和重建。

一辆一型半履带装甲车正在参加战后重建工作

有关该装甲车的画作

        不知道到底生产了多少辆半履带装甲车,但显然不多。不幸的是,在英文资料中没有或多或少的关于该车的详细描述,这就留下了关于技术部分的知识空白--所以没有关于该装甲运兵车是否配备双差变速器、它有什么样的变速箱或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厂商的信息。

        我们所知道的是,类似的发动机被用于装甲履带式火炮牵引车,并证明自己相当出色。我们知道,4速变速箱最常被用于类似重量和功率等级的装甲车。我们还知道,原则上日本设计师能够制造半履带式底盘,例如 98式是相当成功的半履带车,同样在许多方面比西方的同行更优秀。毕竟,日本是战后多年来唯一大规模生产民用半履带车的国家(尽管是轻量级的)。必须考虑到,车辆的质量水平或高或低可以接受。然而,与同类产品相比,这种装甲运兵车的优势是什么?

为战斗而生

      作为一种装甲车,1型半履带装甲车比其同类装甲车要好。首先,它有一个更好的布局。它的前轴和驱动轴之间的距离很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转弯半径。可以说,即使在没有双差速器的情况下,它也不比美国M2上的大,但M2本身的变速器就不太成功,M2本身就是在“白色印第安纳波利丝”装甲车的基础上改装而来的,最初的M2半履带车的几个型号差评不断。就此来看,1型半履带装甲车要比M2要好。

侧门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进出装甲车十分方便

         运兵舱足够大,可以容纳一个携带充足弹药和补给的步兵班,必要时还可以配备机枪或其他班用武器。1型半履带装甲车有将部队直接送到己方前线的甚至是敌方前线的能力(参考对手实力),这是其竞争对手都没有做到的(废话)。德国的Sdkfz.251只在后部有舱门,但是步兵更喜欢从车体两侧跳出装甲车。

        美国M3半履带装甲车舱门虽然有所优化,但也只能从车尾的一个门进出,车尾的门狭窄到只能让一个士兵进出。1型半履带装甲车有三个舱门做得都很不错后门很宽,可以让部队分两路快速冲出去。 侧门比较窄,但一个士兵带着装备可以快速轻松通过,而且部队舱的布局也不妨碍进出。在任何情况下,除了敌人同时在装甲车的三面开火之外,步兵都可以通过一个舱门安全进出。这在战斗中是十分必要的,这大大的减少了伤亡。

虽然1型半履带装甲车的正面装甲比美国人的薄,但倾斜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因为对于德国装甲运兵车来说,其车身的倾斜限制了运输舱中士兵的位置,而1型半履带装甲车则没有这种情况。

       由于该车装备了大口径机枪,当好几辆1型半履带装甲车并排前进时,就形成了好几个可以动的机枪阵地,其他国家的半履带装甲车需要经过改装才能做到这一点,这一特点在山区或是平原进攻时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就每次运输的士兵的数量而言,1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与美国装甲运兵车大致相当,并大大优于德国装甲运兵车。还有,日本装甲运兵车拥有所有原型车中最好的履带系统。1型半履带装甲车的前置独立弹簧双叉臂悬架是迄今为止日本装甲车中最好的越野悬架,并超越了德国的弹簧悬架。没有理由相信美国的装甲运兵车在越野性能方面会比日本的装甲运兵车有任何优势--巧妙的1型半履带装甲车的履带式的布局比sdkfz.251的装甲车底盘的紧凑型履带式底盘更好。在理论上,只有在沙地上爬坡时,美国的半履带装甲车的越野性能要比1型半履带装甲车要好。但这还考虑到地形的问题。

      与其他国家的半履带装甲车的的汽油机相比,风冷柴油机的火灾危险性显然更小,而且更容易维护,尽管后者并不重要。它在战斗中的生存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也是该车的一个战斗力的体现 。 但在功率密度方面,"1型半履带装甲车 "比美国的装甲运兵车逊色不少,而比德国的装甲运兵车略胜一筹。

        至于维修是否方便,日本的1型半履带装甲车显然也是冠军。一开始,美国人在履带方面确实有问题,至于德国人,他们需要润滑履带之间的每个轴承,德国人还用用滚针轴承!,这已经要让后勤崩溃了。

      在机动性方面,1型半履带装甲车绝不逊色于Sd.kFz 251,而且保证优于美国人,这一点从每辆车的履带长度就可以看出。还应该注意到日本装甲运兵车在驾驶上比德国装甲运兵车的优势--Sd.kFz 251上噩梦般的反向倾斜转向简直不做人 日本装甲运兵车的控制方式更接近于正常的装甲车控制。所有上述情况使得1型半履带装甲车至少是最好的半履带装甲车之一,而且很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正式投入生产的装甲运兵车。

1型半履带装甲车的模型

相关参数。

重量:9吨

尺寸。

车体长度6100mm

宽度2100mm

高度2510mm

装甲

装甲类型 - 轧制钢

车体前部,毫米/度。8

车体侧面,毫米/度。4-6

武器装备。

机枪:3 × 7.7mm

机动性。

发动机类型 - 6缸二冲程风冷柴油机

发动机功率,马力:134,2000转/分。

公路速度,50公里/小时

公路巡航范围300公里

制造商:日野公司。 作者:朱加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纳粹德国装甲战车系列---(半)履带装甲车
战地先锋:二战德国Sdkfz 250型半履带装甲车
喷火半履带车
《军人志》《八佰》中的日军履带式运兵车是什么型号?可有历史原型?
二战德军中的王牌兵种—装甲掷弹兵,以凡人之躯击毁两万辆坦克
二战德国Sd.Kfz.7半履带装甲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