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吃了被“塑化”的食用油?经常吃对人体有何影响?你知道吗?

陈大妈在街坊四邻里向来以勤俭持家而出名,但正由于陈大妈异乎寻常的勤俭节省,一些健康问题反而因此被忽略了。

比如,陈大妈为了省钱,通常不会选购成品食用油,而是购买没有安全保障的散装食用油,为此她没少被儿子数落,可即便如此,她也未能引起足够警惕。

直到某天陈大妈从电视上看到一则关于食用油塑化剂超标的新闻,指出我国多地的食用油都被检出塑化剂,含量已经超过国家安全标准,尤以散装食用油为最甚。而这些塑化剂对人体的损伤同样不能忽视,至此陈大妈才意识到自己原先贪图便宜而执着于购买散装食用油的行为可能暗藏多种风险。

那么,好好的食用油里为什么会塑化剂超标,经常食用这种食用油人体健康又会受到何种影响呢?怎么吃油才能更健康?本文将为你一一进行揭晓。

塑化剂为何会进入食用油?

人们常用“柴米油盐”来代指生活,可见这几种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性,今天重点要说的,是其中的“油”。

食用油是烹饪菜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既能作为性能优异的导热介质,加速食物的烹饪,还能改善食物色泽、激发食物香气。

而正因为食用油的必要性,与之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总能引起轩然大波来,就比如“食用油塑化剂超标事件”。近年来,包装二次污染的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地市场监管局也就食用油及其制品进行随机抽调,结果发现部分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已酯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均超出安全标准,部分样品超标率达68%。

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物质是一类用以增加塑料制品柔软度、可塑性的助剂,简单来说就是塑化剂。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之所以会在食用油中被检出,多与食用油在生产、包装、运输以及贮存过程中,塑料容器所含有的PAEs发生迁移有关。

在食用油生产加工以及后续售卖的过程中,塑料容器中的PAEs可能会因内部压力存放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渗出,进入到食用油中,摩擦、升温更会加剧这种渗出。除了用于盛放食用油的塑料容器可能有PAEs渗出到食用油中外,有些食用油在油料植物的种植、压榨等环节,都有可能受到PAEs的污染。

在油料作物种植过程中,虽然种植作物的土壤中PAEs含量往往较低,但用于辅助种植的地膜却常常会带来PAEs污染。这些地膜中含有的PAEs往往极难降解和挥发,在长时间覆盖油料作物后,作物就有可能受到污染,继而导致提炼的油脂中含有PAEs。

即便在种植过程中食用油尚未受到PAEs污染,在后续的压榨、精炼、加工的各个食用油生产环节中,塑料管道、塑料垫圈、塑料滤布等材料中均可能有PAEs渗出到食用油内部,导致后续的食用油PAEs含量超标。总体来看,食用油中PAEs的主要来源于食用油的加工环节以及外包装污染。

既然了解了食用油中为何会有塑化剂,那么这些塑化剂对人体又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呢?常吃这类食用油人又会怎样?

经常吃含塑化剂的食用油对人体有何影响?

含有PAES的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些食品包装亦有其存在,比如塑胶玩具、塑胶食物容器等等。

虽然多数时候这些塑料制品中的PAEs含量有限且不会渗出,但如果食品已经被PAEs污染,再长期食用含PAEs的食物,如食用油,身体就会随之受到损害。

PAEs被视为一类环境激素,也就是说该类物质在进入人体后会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雄激素发挥作用,干扰人体内分泌平衡并对内分泌系统产生破坏,继而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损害。

长期暴露于PAEs中的个体,许多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包括但不限于性早熟、男性雌化、男性精液质量异常、不孕不育、睾丸萎缩、胎儿畸形、肝损害、心血管疾病等等。前段时间,发表在学术杂志《环境污染》上的一篇研究,再一次指出了PAEs物质对人体的损害。

该项研究涉及了美国超过5000名中老年人,其中体内PAEs浓度越高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高于正常组,其死亡率亦有明显上升。该研究表示,美国每年超过9000例的过早死亡,都可归因于PAEs污染。关于PAEs对机体损害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已明确其与各种代谢疾病存在直接关系。

除了影响内分泌水平与基础代谢,有些PAEs还有一定的致癌、致突变风险。虽然针对PAEs是否具有致癌性这一论点存在诸多争议,但很早之前,PAEs中几种较大分子的化合物就被怀疑有致癌性,其中的二邻苯二甲酸酯(DEHP)已在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B类致癌物。

有临床数据显示,长期暴露在DEHP中的女性,其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将会增加2.4倍;

至于男性,其患上睾丸癌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另有研究显示,长期暴露于DEHP中,肝癌的发生风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这也是为什么DEHP仅为2B类致癌物(即对人体和动物实验的致癌证据均不充分),世界各国仍对其含量有严格控制。

那么,塑化剂这么危险,那食用油还能正常吃了吗?

这是当然,因为通常来说合规生产的食用油,其塑料容器都要经过塑化剂检测才能正常投入使用,不存在塑化剂渗出乃至是超标的风险。

我国针对可能被PAEs污染的食物、纺织、建材等行业,均制定了严苛标准,所以只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用油,并不需要太过担心PAEs污染问题。

不过,即便如此,以下要提到的几种食用油,都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

为了健康,哪些油要少吃?

食用油是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也正是因为食用油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其挑选、购买和食用上都很有讲究。为了健康,以下这几种食用油一定要少吃。

(1)长时间存放的油

虽然合规生产的食用油PAEs超标的风险很小,但对于贮存时间过久的食用油,其塑料容器中的PAEs仍有可能渗出,继而污染食用油。倘若食用油未能贮存在避光、阴凉的环境中,较高的温度更会加剧PAEs的渗出,导致食用油中PAEs含量超标。

食用油的贮存时间一般不宜超过3个月,尤其是已经开封过的食用油,在与氧气长时间接触后容易产生氧化反应,食用后对身体健康难免产生损害,所以食用油随吃随买是最好的。

(2)散装油

现今为止,散装油仍有不小的市场,其优势主要在于价格更为低廉且更符合一部分人心中“纯天然食品”的期望。但事实上,散装油反而更容易引发健康问题。

先说塑化剂污染,以烟台市对成品油及散装油中塑化剂迁移的相关抽调来看,成品油虽然也有塑化剂的少量检出,但尚未超出国家安全标准,而散装油的塑化剂超标情况则相当明显。除了散装油生产商为了尽可能压缩成本外,生产环节的不透明也是重要原因。

除了塑化剂污染外,不合规生产的散装油的塑料容器在密闭性上也较差,这不仅增加了塑化剂的渗出,也加剧了食用油的氧化反应。最后,有些散装食用油还有酸价(反映食用油腐败程度)、黄曲霉素(一种强致癌物)超标的风险。所以,为了家人的健康,万不可贪图便宜,成品油无疑是比散装油更优的选择。

(3)反复加热的油

将煎炸过的食用油反复使用,又是一种常用的省钱手段,但这种省钱手段用多了也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

食用油在高温煎炸的过程中,会发生反复的热聚合、热裂变、热氧化等反应,这一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这一类化合物已经被列为一类致癌物,有明确的致癌风险。即使不考虑过程中产出的致癌物,食用油在反复高温煎炸的过程中,本身营养物质已经损耗殆尽,油质也发生劣变,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也会随之增加。

对于在煎炸过程中所剩余的大量食用油,若担心浪费,可以在过滤完残渣后密封处理,避光避热,并且不要重复使用超过三次。

总结

部分食用油中所检出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其实是一种用于增加塑料制品可塑性的塑化剂,食用油在压榨、精炼、封装、运输、贮存的过程中都有可能被这一类塑化剂所污染,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这类塑化剂会加速渗出。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对人体多系统均存在损害,还有致癌风险,因此一定要食用合规生产的食用油。

参考文献:

[1]左蓓,邹柯婷,李永波,秦国富.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检测及迁移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2018(0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化合物(PAEs)的测定
我们吃了被“塑化”的食用油?|调查结果
用塑料容器制作酵素会造成二次污染
被低估的塑化剂风险
我国禁止塑化剂用于油脂包装
邻苯二甲酸酯在饮用水中也被发现了,水究竟该怎么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