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本该开心的新手妈妈们,怎么说抑郁就抑郁了?

产后抑郁:比你想象的更容易出现

刚生完孩子的妈妈们本应该沉静在为人母的喜悦当中,然而,研究显示有约 85%的新手妈妈们会陷入产后情绪紊乱。

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生产之后、由于产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和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抑郁症。产后精神疾病通常被认为是随时间发展而会增加风险的情感疾病。

在分娩后,母亲往往出现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对自身及孩子过分担忧,严重时将失去生活自理及照顾孩子的能力,陷入错乱或嗜睡状态,甚至有自杀或杀孩子的倾向。

这种情况通常在产后的2周内出现4-6周时症状明显,多数女性的症状是轻微的,然而,10%-15%的女性有临床意义的症状体验。

为什么会出现产后抑郁?

1、内分泌变化:怀孕时母体雌激素、皮质醇、甲状腺素均会增高,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撤退,会导致脑内儿茶酚胺减少,直接影响大脑高级中枢活动

2、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不合,住房困难,宝宝性别及健康状况等等,也都是诱发因素,对于那些还没有适应角色转变的,性格内向的,调节能力差的,保守固执的妈妈很容易患上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该怎么避免和预防?

产后更多的会出现动力缺乏,厌烦情绪,同时表现为食欲低下,体重减轻,早睡,疲倦,乏力,便秘,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缺乏信心,严重时自尊心降低,自我评价低,失望,自觉无助感,这些都可能成为自杀或杀宝宝的诱因,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避免和预防呢?

在涉及产后抑郁治疗之前,我想先谈点可以追溯至西汉《礼记内则》中的“月内”,即我们现在说的“坐月子”,是协助产妇顺利渡过人生生理和心理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产妇的多个系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需要一定时间调节心理状态,修复机体的功能。

因此,坐月子是一个女人做妈妈的缓冲期。“坐月子”讲究产后4周,而抑郁症状往往出现在是产后2周,在这关键期中处理好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及家庭矛盾直接关乎着产妇的身心健康。月子期间绝大部分产妇都是得到了重视及保护,所以轻微的情绪波动在自我调节之后也就渐渐消失。

对于临床症状显著的产妇,产后抑郁不一定预示着精神病理学问题,女性分娩后的发生率约50%-85%,包括有情绪反应、哭泣、易怒等症状。它具有时限性,时间定义为在产后十天内。

由于产后忧郁没有重大功能损害并有时限性,所以无需药物特殊处理。

1、加强孕期保健:重视孕妈心理健康,对有不良个性,家族遗传史的,要足够重视,及时发现,适当处理,对筛查出有精神症状的孕妈进行监测和干预。

2、生产期做好准备:宝妈及宝爸学习孕期的相关知识,消除孕妈紧张,恐惧的情绪;

3、产褥期保健:应该重视的是产妇心理保健,对那些分娩时间长,难产或有不良怀孕结局的产妇,及时给予心理护理,避免精神刺激,还应该实行母婴同室,坚持母乳喂养,以减轻产妇的体力和心理负担。

鼓励家属共同参与,正确认识产后抑郁症,勇敢面对,及时治疗,很多患者的症状都可以得到缓解或症状消失。但是,若再次怀孕,复发率可达50%,所以针对生育二胎的妈妈们,就要严密监测、积极引导和关怀,需要丈夫更多的关注及人际心理治疗才可痊愈。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产后抑郁与产后抑郁症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2周,则需要进一步评估,并考虑是否进展为抑郁症。有反复发作情绪障碍的女性,其忧郁可能预示着会出现产后抑郁症。

临床症状包括抑郁情绪、烦躁和日常活动的兴趣减低,失眠,疲劳和食欲降低等症状也比较多见。产后抑郁症常伴随焦虑和强迫症状,这样的女性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广泛焦虑,惊恐障碍或疑病症。

大量关于产后抑郁症的文献表明,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对儿童的发育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此外,该疾病需要积极治疗,避免情感疾病的后遗症,如慢性抑郁症和复发。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和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功能的受损程度来进行,然而,在进行精神科治疗前,必须排除躯体疾病所致情绪的障碍(如甲状腺功能障碍和贫血等)。初步评估应包括既往史、体格检查与常规化验。

虽然产后抑郁症较常见,但很少有系统研究来评估非药物和药物治疗这种疾病的疗效。短期认知行为疗法联合SSRI类、SNRI类、ND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产后抑郁症有效。人际心理治疗也同样被证实对轻中度产后抑郁症有效。

对于一些严重产后抑郁症患者,特别是有自杀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早期考虑安全有效的ECT治疗。选择任何治疗策略都要考虑长期住院治疗中,母亲对婴儿的成长和依恋的影响。

总之,健康是成功的命脉,是成功的本钱。关爱产后健康,才能使一个幸福家庭茁壮成长。

作者介绍

杨春娟,汉中市精神病医院执业医师,国家三级营养师,陕西省医师协会会员。目前就读西安交通大学在职研究生,主攻情感障碍、焦虑障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擅长: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分离转换性障碍等精神方面疾病的诊治。

扫描左边二维码

直接向杨春娟医生提问、咨询

参考文献:

【1】O’Hara MW ,Zekoski EM ,Philipps LH ,etal; Contrlled prospective study of postpartum mood disorders; com-parison of childbearing and nonchildbearing women, F Abnorm Psycbol 99(1);3-15,1990.

【2】Handley SL ,Dunn TL, Waldron G,et al; Tryptophan, cortisol and puerperal mood, Br F Psychiatey 136; 498-508,1980.

【3】Kendell RE,Chalmers JC,Platz C:Epidemiology of puerperal psychoses,Br F Psychiatry 150:662-673,1987.

【4】Wadhwa P,Sandman C ,Porto M,er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renatal stress and infanr birth weighr and gestational age at birth ;a prospective invstigarion;Am f Obstet Gynecol 169; 858-865,1993.

【5】Hendrick V,Altehuler L,Strouse T,et al;Postpartum and nonpostpartum deprssion; differences in presenta-tion and response to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Depress Anxiety 11(2);66-72,2000.

【6】Murray L;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child develop-ment ,Psycbolgical Medicine 27;253-260,1997.

【7】O’Hara MW,Stuart, GORMAN ll,ER AL; efficacy of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Arch Gen psychiatry 57(11);1039-1045,2000.

科普|解惑|答疑|辟谣|懂你|涨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雨看病指南丨老婆生娃后总丧脸,是产后抑郁吗?
产后抑郁的误区、预防与自助指南
二胎时代 | 首个产后抑郁症治疗药物有望获批 丈夫也会产后抑郁?
「得了产后抑郁症,我真没用」:关于产后抑郁症的6个误区
产后抑郁症和产后焦虑症的原因及干预
产后抑郁是不是矫情,我们要如何面对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