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凡事尽力就对了——《开学第一课(遇.新生活)》复盘

昨晚,新网师2022年新网师秋季入学“开学第一课”圆满结束。我深感幸运,第一个上场,假如是听了其他老师的分享,我觉得自己会更紧张,因为其他几位讲师比我厉害太多。但是这次加入备课团队,收获满满。

7月11日认领主题。再次阅读《未来教师》,重点啃读关于自己认领的部分,画出重点词句。

7月13日第一次文稿,按照分配的主题大概整理了五千字。

(教师专业学习的动力源于什么1-1

在内心燃烧自己2-1

何以成为“我们”?3-5

让打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5)

7月20日抱团成长的味道

上午十点,因为我们第一板块的三位主讲老师的初稿审核,王荣平老师特意邀请指导老师(刘广文、马增信)和专家(王小龙、郭小琴)一起开了视频会议专题讨论。

晚上九点我们主讲老师和主持人再次碰面交流。

一天两次关于2022年秋季入学备课讨论,确实收获非常大。

五千字的稿子,自己写了三天。总感觉不太好,但找不到点。今日听了大家的交流,有了明确的方向。智静老师特别善于反思自己,能适时结合指导老师的意见,找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米永丰老师对于自己的文章思路特别清晰,介绍起来头头是道。反观我自己,确实稚嫩。紧张到连见面问好、道谢、散会道别这些礼节都忽略了。

不是因为自己优秀才开始,而是在慢慢做的过程中更优秀。

刘广文老师建议要把写作角度调整一下,这次课程不是介绍先进事迹,应该是奔着解决学员需求的问题出发,是以自己的个人体验来说,但注意把握度,文章的切入点要小。让新学员听了之后该怎么做,介绍自己的做法,介绍“我和新网师的学习”。马增信老师说要注意内容的详略得当,自己在新网师的变化是基于什么学习才发生了改变。也是转换写作角度问题需要特别注意。郭小琴老师太谦虚,也可能是体谅我这种小白,就直接鼓励我们大胆去做就是了,按照指导老师的建议再好好调整一下就非常棒。智静老师反馈,不是告诉他们结果,而是为什么这么做?怎么会产生变化?王小龙老师最后强调,以新学员角度去思考问题:我能学到什么?我能干什么?我们新网师共同的目标是什么?

于我而言,一场精神上的盛宴,抱团成长的体验。我是浪漫阶段的学习者,只要坚持下去,也总会达到他们的综合阶段。加油!

总结:忘记今日之稿,重新构思文章脉络。

7月23日

把稿子结构分成三个部分:曾经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

我们三位主讲再次修改稿子,精简至3000字左右。

“2022年新网师秋季入学第一课备课团队”群里的伙伴们再次群策群力,给了方向的指导。(课程是穿越一段道路。开学第一课,避免做成纯讲座。讲师“讲了”不等于学员“读了”。“听了”不等于“会了”。课程关键在指导、促进学员阅读一本书。扎扎实实阅读一本书,课程要义是指导学员的“自读”“自学”。)

大家学习了方娇艳老师的《对话|教师学习,究竟有用吗?怎么坚持?》,再次在自己的文稿中加入2-3个问题。

今天早上八点前提交了文稿和课件,获得团队的鼓励。

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确实辛苦,但是也是一个锤炼自己思维的一个过程。这是多么认真的一个团队呀!庆幸有这么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7月24日

“李老师,稿子通过了。”

当看到王荣平老师发给我这句话的时候,非常开心,非常激动。

离彩排还有三天,自己坚持每天练两遍。加油!

借了吴丹的耳机试试效果,还是有杂音。后来和米老师一聊,可能关键原因还是电脑设备太低的问题,因为他用笔记本电脑,一般的手机耳机效果就很好。买笔记本有点贵,要不试试降噪耳机。

7月29日 

 团队给予我无穷的力量

耳机有杂音,特意去买降噪耳机,可惜电脑技术能力有限,我今晚再次调试蓝牙耳机设备,可惜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总是不如人意。看来明天只能去学校的办公室试试电脑了。本以为自己是崩溃的边缘,会任由其瑕疵。然而我内心更坚定的声音是明天换电脑试试试,我代表着新网师,我也应该追求完美。

1.主持人的耐心

指导王荣平老师总是安慰我,没有责骂,提醒我争取多试试就好了。本来九点月约好一起是设备,可惜女儿今晚跳舞回来都九点多了,等她们俩睡着,已经十点。王老师还在耐心的等待。听我解释完,约我明天十点继续试。为什么她们愿意一遍又一遍的等待我呢?我是个成年人,还是一名教师,在出现各种状况后也是手忙脚乱,更何况小学生,我应该学学王荣平老师的耐心。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定耐心等待,不责骂。

2.队友的无私奉献

郭筠筠老师真的很厉害!自己的课件做的很漂亮,还主动帮其他人做。我之前和郭老师没有接触,但是今晚看到她说需要帮忙的可以发课件给她,帮忙制作。我甚是欣慰。因为试播后,我发现只有自己的最糟糕,可是能力有限,又不知道如何调整。于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加了好友,郭老师特别主动,我只发一句“您好!郭老师!”,她立马回:“发我。”简单的两个字,却包含了她的无尽热情。一个小时后,我发现课件大变样,果然档次更好了。忙完这几天一定要像郭老师好好学习这个APP。课件美化确实有重要。何其有幸,能遇到这么好的导师,承担即成长,成长需承担!加油!

8.月2日

设备再次调试,姐姐借了笔记本电脑给我准备明天晚上的开学第一课,我一整个下午都在不停地练习,修改,争取有更好的讲解。

然而当我拿起手机看到“2022年新网师秋季开学第一课备课团队”消息时,我发现主持人们也一直在为这事准备着。

原来越优秀的人越努力!

晚上轮我去学校周边值日巡逻,放松一下。也刚好带上新买的蓝牙耳机试试耗电量,“中国教育报”公众号八点准时开启了郝晓东的专题讲座——《人是如何思维的》。一个半小时,蓝牙耳机耗电量30%。那明日上午充好电量100%,足够。

8月3日

还是很紧张

昨晚郭小琴老师在开学第一课备课团队群里为我们加油打气,自己睡前也再次了熟悉稿子,晚上居然失眠了。一会想着明天的网络会不会出问题?明天会不会点错课件?会不会结巴?

上午去学校开会,心里也一直在惦记着这事,时不时看看稿子。会后吴丹老师主动和我聊今晚直播的事,我刻意避开话题,因为自己今天心里一团麻,理不清。

下午3:00我还是尝试练习了两遍,再次听录音,调整语气。过后,为了调节自己的紧张状态,拿起了《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完成今日思考题。

这本书在之前我已经读完,今日只是带着问题去读。我认为这是一本既适合教师读又适合父母读的书,因为一个孩子的教育需要教师和父母这双“腿”共进退,方能走远。

郝老师说,儿童学习困难,落后于别人。原因大部分都在于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没有得到这个时期所应得到的“营养”。要想避免孩子成为“问题儿童”,父母与老师首先要把儿童看成活生生的人,跟儿童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名字,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儿童的思想和情感。这本书的啃读即将结束,假如没有加入线上啃读会,我觉得学习收获可能没有这么多。因为有任务的驱使,才能促进自己深度的思考。

“各位伙伴,直播倒计时两小时不到,请大家调适心态,调试设备,保证最美出镜,保障网络最佳,相信我们的努力一定会精彩呈现!”下午5:14分,王荣平老师在《新网师2022年秋开学第一课团队》群里@所有人,提醒大家为七点半的直播做好准备。

下午6:00整,王老师语音电话联系我,问我是否做好一切准备。电脑、蓝牙耳机、课件等再次检查,确保无误才坐下休息。此时6:30,我的心跳开始加速,呼吸有些急促,紧张感久久不能散去。做点什么好呢?写下写今日的紧张,说不定写出来自己就好多了。这不,今日的打卡文章就出来了——坚持写下自己每天重要的事。

自己还是以后多调整心态,尽量让自己在公众面前讲话不紧张。

新网师2022年开学第一课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凡事尽力就对了,感谢备课团队的老师们对我的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好的演讲不是背出来的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一级消防工程师实务名师们(上)
小筑锦囊丨现场辅导实录(一)
免费公益课都做到第四讲了 你还不知道我们?
新华礼仪——风度翩翩,知书达礼
樊城区老年大学这位老师,了不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