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诊疗学生其实也是诊疗自己——《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读书笔记

(不知不觉又到过了半个月,《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已看完,触动极多,但又好像写不出具体的什么内容。不过,有两点让自己印象深刻:①诊疗学生其实也是诊疗自己;②想做研究型教师,必须有诊有疗。先改变自己的心态,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加油!)

8.1《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01

班主任为什么要学习问题生诊疗?教育问题生,并不意味着放弃优秀生。问题生的“问题”往往具有普适性,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打造健康的班集体。

原来如此。解决问题生,才能让自己的班级越来越好。如果放任那么一两个,只能说明自己能力有待提高。

8.2《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02

学生个案诊疗与学校心理咨询的区别

学生个案诊疗属于教育学的一部分,学校心理咨询属于医学的一部分。

个案诊疗和心理治疗首先都要提出问题,但是提问的出发点不一样。个案诊疗则是从教育教学角度出发,心理治疗从病人的病症出发。

个案诊疗:看某个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我们不但看到他本人行为不好,我们还会看到他们对集体有没有影响,因为我们是老师,我们是班主任,我们是一个有行政色彩的领导,我们是在集体教育的背景下观察个别学生的问题,心理医生没有这个视角。

王老师认为,中小学还是个案诊疗更符合实际,更符合国情,更接地气,也更有效果。

8.3《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03

我们的诊疗研究,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变别人,而是变自己。

我们一定要注意,所谓问题生,就是用一般的办法解决不了的学生。要教育他们,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我比别人多一招,你想不到的我能想到。

原来,问题的症结还是在自己这里,当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时,自己的综合素质也提高了。不要想着改变别人,把自己改变好就很不错。

8.4《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04

王老师说,有疗无疹,缺乏诊断,是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常态。想做研究型教师,必须有诊有疗。

小学的孩子,想认真地挖一挖他的人格特点等等,有点儿早。这时候我们也是要多在疗的方面下功夫,看有什么招能让孩子有所转变,至于他的人格特点、他的思维方式,有的还没有显现得特别清楚,我们可以不侧重地抓他这个方面。

一旦我们想把它诊断清楚到底什么问题,但是诊不动,诊不出来,或者是诊断的意见高度不一致时,边诊边疗,一是稳住,二是等待,三是试探。

8.5《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05

结果只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千千万万。
进步也好,退步也罢,不要轻易算在自己的账上。
很多学生的进步(退步),有的是某个老师起了主要作用,有的是他的朋友起了作用,还有的是他的家长起了作用,甚至有的都不是,他自愈了,这种孩子自我教育能力强。

我们研究问题生,不是让自己去得个奖状,当优秀教师什么的,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真实教育水平。这也和前面提到的“诊疗研究,它的主要目的不是改变别人,而是改变自己”共通。

8.6《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06

小学的案例,一般以疗为主,不太侧重于诊,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因为孩子的个性,他的人格特点等,都还看不太清楚,你要想诊的话,确定性比较差。

另外,小学的个案诊疗还有个特点,很容易转化成家庭教育的个案诊疗。

小学生我们不强调必须有心理测验的材料。

如此看来,小学生如何“疗”才是重点,而中学则以“诊”为重点。明白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问题,才能找到适宜的方法。

8.7《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07

个案诊疗对于教师的意义:一是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二十可以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

就冲这两个个案诊疗对于教师的意义也得努力去学学个案诊疗内容。

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就是不讲应该,他研究你是什么,你到底怎么回事。

改变思维,个案诊疗也许就不是那么难。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不能先入为主。

8.8《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08

研究问题生,要的是什么收获?我们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自身的态度、理念、思维方式的进步,我们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超越自我。

主动研究和被动听讲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我选择哪种状态呢?我是研究问题生,是为了让整个班风学风更好?还是为了突破自我?可想而知,超越自我才是最重要的。以前总把问题生当做麻烦,听之任之,这也就是自己慢慢职业倦怠的缘故。遇到问题,没有解决它,将会影响后续工作。

8.9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09

王老师说,我们会发现,真正爱学习的人,特别不愿意逼别人学习,真正爱思考的人特别不爱批评别人不动脑筋。学习是一种示范,而不是简单说教。身教胜于言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就像我们新网师学员总说新网师好,但是个别老师没有深度参与进来的则不太认可,以为和别的培训机构一样。学习确实是一种说不清的行为,只有自己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才能主动去学。因此,一个教育者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启发、指导、提醒、激励,这就是教育的真正本质。

8.10《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10

学生个案诊疗的流程:

首先要提出案例,得拿出一个学生来。要介绍一下他本人的情况,家庭的情况,学校情况。

然后讨论问题生,一边问,一边做些结论,一边讨论。再下一步就是实施,过一段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反馈一下有没有效果。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反思。这个案例处理完了,我的思维模式、理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个学期,认真做一个自己的心态就会有变化。

加油,认真研究F同学。

8.11《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11

没有一种方法是适用于一切孩子的千万不要教条地把某种方法、某种治疗手段确定为正确的,然后去做,那是不行的。

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是搞清这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每带一个班,总把自己认为转化成功的孩子作为安慰自己的力量。

实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问题生也不例外。不要急于如何去改变他,应该是通过观察,发现他是什么样的人,争取因材施教。也有表面上看起来一样,是背后的故事肯定千差万别,关键是自己要时刻保持积极状态。

8.12《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12

当我们讨论一个问题生案例的时候,第一是展开思路,就是我把思路发散开来,考虑到过去、现在、将来,考虑到横向各种联系,各种途径来分析这个问题。我发现现在有相当多的老师,思路展不开。像死机一样,卡在那儿。这就没法讨论,没法研究问题了,研究的前提是把思路打开,脑筋动起来。第二就是,思路要有层次,就是说,你考虑问题,分析问题也好,解决问题也好,都会有很多想法,很多办法。
这些东西是分层的。第一层,可能解决不了,我用第二层第三层,上策中策下策都要考虑到,这样才能真正属于研究型教师。

原来之前自己的方法就不对,只会把李镇西老师的做法生搬硬套,从没思考其背后原理,也没有结合自己学生情况做出相应的多项策略,一次两次,失败了,就不管了,不会坚持反思,不会坚持调整。

8.13《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13

很多老师思考问题时,总是从自我出发,非常拘谨,非常狭窄。谁能够跳出来,谁能够看得更宽一些,谁能看得更立体一些,谁将来就会有成绩。

我就是这样从自我出发思考问题的老师。有些眼高手低的感觉。曾有段时间对于学校的同事不屑一顾,认为他们都不爱看书,和我不是一路人。殊不知是自己太过偏执,他们看书、读报、研究问题的时候我没有看到而已。我希望从今以后,开始改变自己,不再埋怨家长,也不在责怪学生,更不批判学校环境,我得结合实际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问题。

8.14《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14

真想学习真想提高自身素质的老师们一定要注意,你需要别人挑毛病,而且需要比你层次高的人给你挑毛病。

就冲这句话,接下来的这个学期也得把自我和吴丹观课议课的活动坚持下去。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就是发生质变的学习,打破思维定式,实现自我超越的学习,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我目前还处在量变的层次。王老师说,光接受型学习,这关就永远过不去。

8.15《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李艺芳,08-15

对家长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的期望,实际上就是甩锅。把教育责任推给家长,这不是真正教育者应有的态度。

读到这句话之前,我都是这样的态度,实则是自己的无能。假如家长个个都懂教育了,那么我们老师的价值在哪?狭义上的教育,主要就是指学校教育,那学校教育的组织者不就是我们老师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生问题个案诊疗69例》
王晓春:教育中的三种思维方式(前两种最常见,但经常解决不了问题)
教师寒假书单:值得教师在寒假阅读的好书,助你度过充实的寒假
给教师一件“新武器”——教育诊断
第三届“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征文选登之38 为了“健康”的人格
《让问题生教育走向科学》上,王晓春/著,源自网络 - 甲山涛客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