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国十八年年馑
userphoto

2022.12.26 陕西

关注
天府关中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渭源的渭河冲出秦岭,从汧山和陇山间进入一片平原。或者说,是渭河塑造了这片平原。亿万年来,裹挟的泥沙在步入黄河之前,在这里日积月累的囤积,最终形成东宽西窄的盆地型黄土冲积平原。 这块“新月沃地”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等)之间。西起大散关,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长约300公里,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肖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渭河由西向东,横贯渭河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都引自这些河流。再加上关中平原土地疏松肥沃,十分适宜耕作。“秦”字本意就是收获庄稼。《禹贡》把关中的黄壤土定为上上等,即是最适宜种植农产品的土地。经过周、秦、汉三朝的开发,以及秦、汉政府在关中大力兴修水利,使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支援了关中都城的经济。西汉时,关中已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粟米的储备,牲畜的数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关中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只占全国的十分之三,但却拥有全国十分之六的财富,充分显示关中在古代中国的经济地位。 关中不仅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金城千里”指渭河平原四周为山原、河川所环抱,犹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城堡。关中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面是黄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还有黄河天堑为屏障,东面也有黄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战国时期,苏秦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比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早了半个多世纪。特别是从战国郑国渠修好以后,“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四周又有山河之险,关中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从西周开始,历时千余年,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 关中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这片沃土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在上古传说中,神农氏曾教民稼穑。神农就是炎帝,也就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了三皇五帝刀耕火种的历史: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从100万年前的蓝田人,到10万年前的大荔人,直到半坡文明,关中的黄土文明源远流长。距今6000年前,半坡人就以种植谷物为食,将丝麻织成衣料,营造房屋和墙垣,甚至养猪和制陶。在古老的《诗经》中,来自这片土地的风情数不胜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可以说,关中平原直到战国时期,依然“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向关中地区大量移民,导致关中森林面积迅速减少,垦荒和农耕使人口迅速增加,土地的负担也日益加重。从先秦开始,十年九旱的渭河和黄河流域利用水利之便,成为中国文明的摇篮。另一方面,周期性的干旱和洪涝也使农业这种高风险的经济模式,常常遭遇残酷地打击和磨难。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先生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人生活的根本问题,常常可以从空中一眼看出:受到侵蚀的棕黄色丘陵、浑浊江河泛滥的平原、百衲衣一般的绿色耕地,以及由简陋的茅屋、蛛网般的水渠和台阶般的梯田聚在一起的村落,这就是多少代人们弯腰驼背累死累活辛苦劳作的见证。那么多的人密密麻麻聚集在狭小的土地上。可以说,中国人为了维持生命,耗尽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还有人的所有智慧和忍耐力。就整体而言,两面临海的华南雨量充沛,但雨水又常常会把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矿物养料带走,因此只有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可以获得沉积物补充,相对比较适合精耕细作的水稻农业;反过来,远离海洋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土壤非常肥沃,但平均降雨量只有500多毫米,而且每年之间变化很大,有时相差30%以上。因此在风调雨顺的正常年份,北方农民可以勉强维持温饱,一旦遭遇周期性的缺雨干旱,则形成无法摆脱的年馑。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土地都被用来生产口粮,而不像欧美一样用来放牧。相对而言,生产粮食比放牧需要更多的劳动投入,但单位土地的能量产出也更高。同样的土地,水稻产量是小麦的2倍以上,而水稻的劳动投入也更高。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土地资本是最紧缺的,而人和劳动的价值很低。人们必须依靠有限的土地尽可能生产出最大的粮食。相对洪涝严重的南方来说,华北地区则更是“看天吃饭”。华北自古“十年九旱”,这里的人们不得不世世代代接受旱灾和饥荒的诅咒。黄仁宇甚至认为,正是自然灾害的原因,中国才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传统。他的《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写道: 中国夏季风由菲律宾海的方向吹来,这气流中带有水分,但是并不能保障下雨,而需要由西至东,及至东北的旋风将这气流升高,以致温度降低,其水分才凝积为雨。这也就是全国农民的耕作物,全靠这两种气流适时碰头。假使它们彼此错过,则成旱灾;要是它们在一个地区经常碰头,则此地必有水灾,而有时水旱并至。只有庞大的帝国,才能对付这种问题。这情形也始于公元前。假使我们打开《左传》一看,内中有许多因灾荒而发生战争的情节。《汉书食货志》所说:“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姚善友从《图书集成》及其他资料计算,中国历史2117年,曾有水灾1621次,旱灾1392次,其程度之高,值得朝廷主义。这种情形与《孟子》里面经常提出的“老弱转乎沟壑”及“若大旱之望云霓”有关。 西府蒙难 所谓“民国十八年年馑”,实际上从民国十七年就已经拉开序幕。从民国十七年元月各县向省府的报告中,惨不忍睹的文字就已经宣告了一场人家浩劫的来临。 陇县:现在树皮、槐于剥食无存,酸枣、草根搜掘殆尽。全县6区已实有灾民 8万以上,逃亡的5000口以上。不时有饿死人的消息,请求省上立即救济。 泾阳:因缺乏食物而上吊自杀身亡的有李坊堡的吴草娃,县东里的赵裁缝,瓦王村的王玉善,首张里的杨增全4人,此外,夏村里的岳文夫妇,因为饥饿难忍,先把自己不满3岁的小孩子活活勒死,然后夫妻双双服毒自杀。现在(民国17年1月),全县已饿死的有男45人,女20人。 白水:草根树皮早已被剥食于净。每天大路上东来西往的尽是饥饿的灾民。到处都有饿死的人。县城北马家堡,有个叫陈老六的,因为饥饿痛苦实在难熬,有意在食料中放了毒药,把全家6口全部毒死。 三原:灾民吃的多是棉花叶、茨荆之类,大程镇附近的灾民,把房顶上霉烂的梁椽拆下来,捣碎磨细掺入棉花叶、麸皮中,做成饼子充饥。不时有人因吃了这种饼而致死。 西安:1月15日天下大雪后,北风凛冽,寒气刺骨。省城内已无多少食品可吃,灾民又冻又饿。据公安局连日来的报告:北大街老菜市以东,东大街古物商店,盐店街风火洞口,新城南门外,北柳巷口,浸礼会门口等处发现男女数十人的尸体。 关中西府,地处八百里秦川最西部,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因为临近秦岭最高峰——海拔3500多米的太白雪山,这里大多数年份都降雨量充沛,堪比江南气候。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西府人提供了极其优越的生存条件。因此,像民国十八年年馑这样的特大旱灾极其少见,也因此给西府造成的灾难更为深重。很多经历过那场旷世奇灾的幸存者,提起“十八年馑”和“万人坑”来仍不寒而粟。 民国十七年到十九年(1928—1930)的这场持续大旱灾,波及整个华北,但受灾最重就是陕西,而陕西的重灾区则是人口密集的关中,其中又以西府的悲惨为灾中之重。往年风调雨顺的西府连续三年没有下一滴雨,碌碡三年没翻身,路上的尘土厚得能埋人。三年六料颗粒未收。 从民国十七年开始,西府全境就夏秋无雨,冬季无雪,麦种子下地如同搁在楼顶,根本发不了芽,夏秋连料绝收。苦不堪言的农民期盼改过年去,时来运转风调雨顺,哪料民国十八年又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灾。这场雪上加霜的大旱灾,使很多家无隔宿之粮的贫苦人家顿时崩溃,一场席卷西府全境大饥荒铺天盖地而来。“十八年年馑”从此成为西府人心中最可怕的字眼。 据说当时,宝鸡县一带热风时起,自春至秋滴雨未降,大旱12个月,井泉枯竭,河道断流。宽阔的渭河往日可以通舟舸,而当年却在河道里行马车。甚至连根深叶茂的多年老树也大半枯萎。依靠杯水车薪的井水灌溉,夏粮勉强收成了不到两成,而秋粮干脆就颗粒未收。往年绿野千里的渭河平原,如今整个赤地千里,满目苍凉,令人惨不忍睹! 《宝鸡县志》记载:“民国十七年宝鸡亢旱十二个月,禾苗尽死,夏秋无收,粮价腾飞,人曾相食。”“民国十八年,天大早,全年无雨,渭水涸竭,车马通行,禾苗枯死,颗粒无收,亩地换小麦一斗,草根树皮食之殆尽.灾民为了生存,拆房卖地,鬻妻卖子。换粮糊口.无奈中壮者外逃求生,弱者坐以待毙,乞讨者甚多,饿殍遍野.” 《岐山县志》这样记载了当时的惨状:“无麦无禾,麦仍失种,山童赤地,菜根亦断,拆房卖薪以糊口,然斗麦价七八元,房尽而粮仍绝。”当时囤积有粮食的豪门富户乘机抬高粮价,斗麦从四无角钱猛增至二十元(银元)。草根、树皮掘食已尽,许多村庄已经十室九空。眉县马家庄原有31户人家,竟有28户因灾绝户。 为了求生,灾民们纷纷涌入城市,白天乞讨于街头,晚间露宿檐台。不少人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口吐黄水,断气声绝,陈尸道旁,填于沟壑,也无人收尸掩埋。鉴于此,民国政府只得在宝鸡市西门外挖了两个深坑,名曰“万人坑”,将尸体扔进坑内了事。 在扶风县,贫苦农民饿死者日有所闻。扶风县城和绛帐镇平均每日死亡者不下百口。廊檐、街道死尸横陈,时值炎夏,不及分别掩埋,遂掘坑集中掩埋,亦有“万人坑”。扶风全县原有人口160415人,当年死亡52170人,外逃12337人。县东乡的南寨子、南郡村甚至已经绝了人烟。 相比较为富庶的宝鸡、岐山、扶风,千阳、陇县和麟游县更是赤野千里,青草全无,苗尽枯槁,饥民盈野,草根树皮剥食殆尽,饿殍载道。凤县“饥民以树根、树皮为食,入山逃荒者络绎不绝,横尸遍野”。凤县西门外同样也挖了万人坑,以收集饿死饥民的尸体。 更为可怕和诡异的是,在这场持续巨旱的惨境中,扶风县在这年冬天竟然遭遇到了特大暴雪。这场暴雪并不是什么瑞雪,而是落井人遇到的从天而降的巨石,直接将苟延残喘的饥民置于绝境。民国十八年“十一月初,连降大雪十余天,平地伸及人胫。腊月初又降大雪,气候极严寒,渭河、沣河全部封冻,冰厚近二尺。兽力于冰上行走畅通无阻;百年柿树、石榴树被冻死……正月十四、十五又两降两天大雪,雪片大似铜钱。北部山区道路阻塞,狭口雪深丈余无法行走……贫民有冻掉手指、足趾的……全县死人达六分之一”。这年腊月,与扶风相邻的岐山县也“遭受大风雪,饥民多冻死。” 据陕西省“赈济会”关于“十八年年馑”的当时统计显示,凤翔、扶风、岐山、眉县四县受灾306678人,死亡186322人,出逃43440人。大灾之后,凤县人口减少了6万人。 这场漫长的灾难并没有结束,民国十九年,西府地区继续干旱,不少县甚至持续干旱到民国二十一年。在此期间,各县又发生了春寒霜冻、暴风、冰雹、黑霜等自然灾害,收成大减。这一年,旱灾还没有结束,蝗灾又起。民国十九年六月,蝗虫成群,遮天蔽日,令人生畏,所到之处禾苗被扫食殆尽,收成无望。 这场千古奇旱,最后在一场暴雨酿成的水灾中结束——当雨来临的时候,竟也是一场灾难。民国二十年夏,头年遭遇暴雪的扶风再次遭遇暴雨,渭河河水暴涨溢出堤坝,渭河两岸水深过丈,秋庄稼悉数被淹,窑洞因暴雨淋浇而崩塌,劫后余生的农民几乎在劫难逃,死亡极其惨重。稍晚一些时间,眉县也连降暴雨,山洪爆发,冲毁庄田,平川一带尽成泽国,墙倒屋塌,人畜淹死者无数。宝鸡渭河南岸地区暴雨成灾,洪水溢出清姜河两岸,益门桥被冲毁;麟游西部突降暴雨,杜水河涨溢,庄稼被淹150亩;凤县秋雨连绵,导致山洪爆发,嘉陵江水泛滥,冲毁农田225亩,冲毁房屋123家,死亡26人…… 赈灾救济 从民国十七年至民国十九年,不仅关中和华北,事实上全国各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荒。各地为了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进行赈灾救济工作,从民间到政府纷纷成立了赈灾组织。陕西省于民国 十七年成立了“陕西省救灾委员会”,并在各县成立了“救灾分会”。民国十八年,南京政府成立“全国赈灾委员会”,并公布“民国十八年赈灾公债条例”,规定自本月起按票面九八折发行赈灾公债1000万元,利率月息8厘,由财政部指定在关税增加收入项下拨给还本付息基金,10年内还清本息。 由于陕西的灾情特别严重,引起了全国上下的重视,民国十八年9月,“全国赈灾委员会”派出“西北灾情视察团”赴陕。视察团抵达西安后,陕西省赈务会(即原省救灾委员会)以及民政教育等政府官员陈述了灾情,期望得到国内外各界重视与支持,拯救陕西灾民,否则“陕西将有灭绝人种之危险。” 视察团一行于次日来到西安附近的西北二乡、东菜园、含元殿、孙家湾、坑底寨、二府庄、大白杨、火烧壁、西十里铺等地视察。只见秋田枯萎,焦如火焚,玉米只有一尺来高,收获不足一成。地里的棉花也只有一拃高。农民家里吃的只有糠秕,有人甚至吃白土度日。视察团的车子行驶了不到5分钟,遇见路旁饿死者就达10多个。行走中,忽然觉得一股奇臭扑鼻而来,仔细向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那是“万人坑”里死尸腐烂后发出的恶臭。走到“万人坑”,大家看到了更凄惨的景象,偌大个土坑,塞满了尸体,四乡仍不停地往这里运死人,都来不及掩埋。目睹这番惨象,视察团向全国各大报馆拍电通报灾情。 12月1日电。上海日报公会,南京复旦社,天津《大公报》,北平《益世报》,前外茶儿胡同十四号马芷庠先生均鉴:关中友重各县,除渭滨滩地稍有收获外,余皆秋收毫无,麦多未种。行其野田地荒芜,蓬蒿没胫。草丛中不时发见破烂衣服与零乱骸骨,盖未经掩埋已被禽兽啄食净尽之路毙也!入其村但见室多泥门堵窗,无人居住,盖自人春以来,俄毙者先后相继,多至绝户。村人埋不胜埋,只泥堵其窗户,希图苟安于一时,以致近日各县疫病流行,死亡枕藉。传染既易,死者益多,尤以省西之眉县、乾县、礼泉、武功、扶风等县,渭北之大荔、蒲城、澄城、合阳、三原、泾阳等为最甚。现天仍亢旱,洼地麦苗且日已枯死,滨水之区亦尘深尺许、高原更可想见。且人秋以来、陕南兴、汉所属共五县,亦迭遭水、旱、蝗、雹、匪各灾,日加惨重。灾民除采自树皮草根水之浮萍外,并有掘食一种白土,俗名“观音粉”者。食用既久,往往腹中结成石块,膨胀以死,灾情如此、中外善士若不设法救济、全陕将不免有绝人之患。王淡如、蔡雄霆叩东。 次年2月6日的电文: 顷据调查员报告!吾陕各县秋获未收,冬麦未种。兼之战争复起,交通又梗,灾民际此,惨痛愈甚。尤惨者,妇女被人贩卖者计达10余万,沦为娼妓者亦为数不少。长此以往,陕西人种将濒临绝境。又西安一带,于冬日落雪,厚2寸,但野无青苗,与灾无补,反令饥民冻馁,以故死者日益增加。王淡如、蔡雄霆叩鱼。 在省内外无数绅士学者的奔走呼吁下,全国不少政府机关、民间团体及个人纷纷捐款捐物,支援陕西赈灾工作。至民国十九年初,共收到赈款1489500元,其中南京政府、全国赈灾委员会、冯玉祥、于右任、胡次珊、宋哲元等人及上海红十字会、北平红十字会等慈善团体都捐了大量的款项。此外,还收到了几乎是从全国各地零星募捐来的款项 37700多元。其中,有捐几百几千的,也有捐几十的。有个捐款人署名“人民自卫团隐名氏”的捐了1元钱。 《同官(今铜川)县志》的“合作救济志”一章,记载有“民国十七年,自夏至冬不雨。十八年,旱灾,大饥,斗粟七元余,人食树皮树根殆尽,死 者无算。省赈会发赈二千元,面粉二百袋,华洋义赈会发洋一千元,省政府拨发种籽费三千元,地方捐赈六千三百六十八元”。 民国十八年这一年期间,陕西省赈务会代表奔走于南北诸省,一方面努力募捐,一方面从汉口和上海等地购买粮食。另外还获得赈灾公债200万元,实得133万元。这些钱物粮食等对于陕西八百万灾民来说虽是杯水车薪,但还是解决了一部分灾民的困难。 同时,陕西赈务会在西安地区设立了妇孺收容所,收养流离失所的妇女和儿童。第一收容所在四川会馆,第二收容所在城隍庙,第三收容所在一家平民住所,第四收容所在红十字会,第五收容所在商县会馆,第六收容所在城南兴善寺。西安四周及各县也都设置了施粥厂,由赈务会发给受赈者食粥票,填明地址姓名,并造册给粥厂存查。施粥时,检票员查验食粥票,核对底册,然后饥民持竹签排队进厂,男女分列,老弱在前,少壮在后,每人一勺。为防止饥民饱食过度撑死,每人最多只能吃两勺。食粥后竹签收回,食粥票发还本人。 在办施粥厂和收容所的同时,省赈务会还积极进行了平粜、开渠、区田、凿井、筹赈等等事宜。民国十九年(1930),国民党元老、华北慈善会会长朱子桥来陕赈灾,在灾情最重的扶风县参拜法门寺,朱子桥在此起草了《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义赈》,呼吁全国各界继续赈灾。 霍乱之乱 与西府相比,西安和东府的境况或许更糟。民国十五年刘镇华围困西安300余日,饿死者过半。解围之后,西安人还没来得及恢复元气,一场大天灾便接踵而来,过去没有死于兵匪之患的人们,如今又在劫难逃地流离辗转,死于沟壑之中。这场大饥荒使官商云集的省会西安城中,到处都是没有人管的饥民饿殍。一波接一波的灾民逃难到城市,饥寒交迫的难民使西安陷于崩溃之中。 宗鸣安先生在《西安旧事》(西安出版社,2009年)中,对西安的遭遇有许多详细的记述。书中叙述道,父母不忍孩子饥饿痛苦,有的一狠心就直接把孩子掐死,还有的人饿极了,竟然吃起人来。书中有许多记录当时惨状的珍贵照片:有一幅是一家几口人饿死在西安街头,有几个在人行道上的,被人们堆上一些土掩盖了一下;另一个在马路上,只穿着短裤,倒毙在街头,却无人来管。周围的人,有的在做自己的事情,行色匆匆,仿佛没有看到一样;还有的人,在家门口看着。有一幅是宜君县灾民,一个母亲倒毙在那里,旁边至少有三个大概只有不足五岁的孩子,一个只有上衣,另外两个全身赤露,饿死在外面。母亲的旁边还有一个竹竿或木棍,或许是用来轰赶恶狗的,也或许是用来支撑已经完全无力的身躯。 历经过大饥荒的老人们如此诉说饥饿而死的感觉:走着,走着,就跌倒了,人就死了,像是睡着了一样……如今再回首那一段不看回首的苦难岁月,不得不悲叹,在大自然的淫威之下,人类的命运是多么卑微可怜,又是多么凄惨多舛。 在连续4年水深火热的人间浩劫之后,民国二十一年(1932)春夏之间,眉县、宝鸡、岐山、陇县、麟游接连遭受热风袭击,地里的庄稼在大风中成片枯死,甚至残破栖身的屋顶上的青瓦都被风刮得如同树叶般飞落。连着热风又是黑霜,刚挺身的麦子被黑霜一举打死;紧接着,又是冰雹突降,庄稼地里跟磙子碾过一样,狼籍凄凉惨不忍睹。凤县先是出现了二月春寒和霜冻,春苗都被杀死;紧接着7月在苇子坪、谷叉河一带突降冰雹,大如鸡卵,人畜被砸死打伤无数,秋作物悉数被毁。而在凤翔、陇县和千阳则发生了水灾。 屋漏偏遭连阴雨。灾难并没有到此结束,灾难深重的西府被推入又一个深渊。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民国二十一年六月之后,西府地区爆发了“真性霍乱”,又称“虎烈拉”,人们也叫“转筋霍乱泻”。这种传染病的最大特点是传播快、发病快、死亡快。在瘟疫最严重时节,虢镇每天死于此病的多达四五十人,高家陵村31户病亡死绝。 在疫情最为惨烈的虢镇,人们在南北两头挖了两个“万人坑”。刚开始,先死的人还用棺材成殓;等到越来越多的人感染死亡,棺材已经不够用了,只好用席子一卷;等到后来,很多人家全部死绝,最后死的人往往已经没有人去抬尸掩埋,暴尸于家中无人过问。一群一群的野狗走街串巷,入村进户啃食死尸…… 虢镇当时有段顺口溜: 李四早上埋张三,中午李四升了天。刘二王五去送葬,月落双赴鬼门关。 当时,陇县县城一天病死近百人,从东街到西街死于疫情者达1200多人。千阳县城死于“霍乱”的也不下千人,城南平江营与三义庙处都有葬埋病死者的万人坑。 因为南北都是山,当时关中地区经常有狼群出没。在瘟疫袭击之下,很多村镇人烟零落,死亡的气息引来狼群袭击。一些没有病死饿死的老弱妇幼,最后又遭遇到了狼群的屠杀和残害。这种耸人听闻的惨剧,在当时几乎不绝于耳。 一般而言,青壮年男子所消耗的基本热量最高,所以一旦遭遇饥荒断炊时,男人往往很容易最先饿死。清末民初的中国正是缠足陋习最为严重的时期,几乎每个女孩从五六岁开始就被人为折断脚趾骨,使其终身行动困难,沦为炕前灶头的生育工具和做饭机器。家庭主要支柱的男人一死,剩下的老人女人和孩子往往没有任何求生能力,因此最容易招致狼群入户袭击。 凤翔因瘟疫病倒9000多人,其中6740多人丧生。凤县亦有千余人死亡。因为是烈性传染病,亲友们也不敢探望,即使死者也没有敢去掩埋。在这场席卷西府各县的超大疫情中,灾后刚刚恢复绿色生机的田园,重新变得一片荒芜。渭河两岸横尸遍野,野狗成队,野狼成群,村村无鸡鸣,户户少炊烟,到处一片死寂破败的末日景象,令生者欲哭无泪。 这场霍乱之灾过去之后,官方进行了统计,西府五县感染患病者共计20194人,死亡12861人。其中岐山病死130人,麟游县病死89人,凤翔县病死6740人,眉县病死1189人,陇县病死4713人。在近代瘟疫灾难中,这场被遗忘的霍乱所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多可谓触目惊心,骇人听闻。在连续多年的自然灾害之后,无处不在霍乱所引发的社会恐惧几乎摧毁了这里的一切。 痛定思痛 关中与陕南山区、陕北高原并列陕西三大地理板块,而关中人口最为密集,也最为富庶。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自古就是中国黄土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皇权文化和大一统国家体制的摇篮。关中作为周秦汉唐四大强盛王朝的立国之基,绝对是黄河流域的第一富庶之地。关中的农业历史最为悠久,几乎可以作为中国农业经济模式一个典型标本来看待。虽然华北地区号称“十年九旱”,旱灾几乎是家常便饭的自然灾害,但渭河流域的关中盆地相对黄河上游和下游来说,灾害的频度要小得多。或许正因为如此,持续数年的连续灾害最终酿成极其惨重的民国十八年年馑。 如今,这场灾难已经过去整整80年,回首这段历史,许多导致这场旷世灾难的肇因越来越清晰地彰显出来。 首先,粮食产量限制。在传统农业经济中,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晁错语),也就是说每亩产量为120斤。以关中的主要作物小麦来说,一般均产为百余斤。根据历史资料,民国18年全国平均小麦亩产为146斤;民国24年渭南县平均亩产88斤;民国28年华县平均亩产只有可怜的34.7斤。这尚且是没有遭灾的正常年份的丰收亩产。如此低的粮食产出不仅跟今天无法相比,就是跟古代也是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秦汉时期高产样板田产量可达到近300斤,可见农耕早期土地肥力非常好。2004年关中夏粮丰收,创历史最高纪录。岐山县40余万亩小麦平均亩产为368.6公斤,即737斤。 其次,农业技术落后。因为种子限制,2000多年来关中农业一直延续稀植习惯,每亩小麦下种10斤,苗数10万株,成穗20万株,理想产量200斤。如今抗倒伏种子可以做到密植,下种和产量都翻了一番以上。农药技术和化肥技术在民国时期几乎还是梦想,仅有的人畜粪尿远远不能解决土地肥力下降的困境。同时,被人类彻底驯化的植物其生存能力是极其脆弱的。有一点农业知识的人都知道,在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拔青的季节或者玉米抽穗的季节,不要说持续干旱几个月,就是干旱半个月,粮食减产都会非常严重。事实上,在民国十八年大旱中,连种子发芽都成为一种梦想。 第三,灌溉技术限制。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一般只能采取人工灌溉技术。关中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降水量不够充沛,季节性变率大,时空分布不均匀,水一直是制约关中农业的瓶颈。关中土厚而泉深,郑国渠帮助秦国从这里崛起,这块“神皋沃区”在汉唐之后盛极而衰。隋唐时代,朝廷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不得不建立东都,常常去洛阳“就食”。自唐末黄巢之乱,大灾大旱的噩梦不断,人相食不绝于书。自古关中都极其重视兴修水利。民国时期,关中原有的古代水利设施绝大多数已废毁,杨虎城和李仪祉新修的水利工程或未竣工,或难以发挥效益,关中绝大多数农田已经退化成靠天吃饭的旱田。以民国38年的东府为例,华县有耕地46.69万亩,可灌农田仅1.21万亩;渭南县142.59万亩耕地中只有1.37万亩水浇地,大县大荔耕地面积为182.09万亩,水地仅有4万亩。可见关中地区水田仅占全部耕地的1~2%。如此微不足道的水田比例,若遭遇大旱只能仰天长叹了。 值得一提的是,水泵技术在当时尚未得到运用。由电力驱动的水泵要比人工汲水效率高得多,提取地下水以弥补降水量是现代普遍的抗旱手段。而在当时,由于渭河干涸泉水枯竭,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大多数水井干枯见底。在没有任何现代勘探技术和机械技术的条件下,挖掘深水井费时费力且危险,成功率也不高。即使挖掘成功,极低的水位只能使用辘轳摇水,汲水实属不易。干旱到极点时,人畜饮水都困难,更不用说以水浇地了。 第四,政治腐败动荡。这场巨大灾难降临时,正是中国由北京的北洋政府向南京中央政府转换时期。连年的北伐内战引发了国内持续的政局动荡,刀兵四起,铸犁为剑。政府机构脆弱不堪,从国家到地方,官员如同走马灯一般极不稳定。灾难发生前的西安围城和全省性的“剿匪行动”早已经使国家和社会弹尽粮绝,濒临崩溃。这场灾难发生时,朝不保夕的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既无力提前警告,又无力灾后施救。民间不少富户豪强囤积居奇,不仅见死不救,反而大发国难财。老政府和新政府都缺乏有力的备灾备荒准备,无法进行有效的应对。相反,建立在农业经济上的税收政策使农民负担极其沉重,连年不断的破坏性的战争将损失和成本都由农民承担。在层层盘剥之下,大多数农民在丰年可勉强维持,一旦发生意外灾难,毫无回旋余地和自救能力。虽然新成立的南京政府在赈灾过程中扮演了光彩的角色,但面对遍及全国的巨大的灾难,几无家底的中央政府对关中年馑所能提供的救助依然不过杯水车薪,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在连续的旱涝蝗冰疫五毒俱全的巨灾之下,大多数人的悲惨命运已经注定在劫难逃。 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19日,于右任先生在一份官方报告中批评道:“自民国开国后,不论北洋军阀势力如何顽强,但南有粤而北有陕,革命之势力总时时与军阀奋斗。总理所倡导之义举,陕西亦无役不从。当时在南方则地方富庶,尚有华侨供给,在北方则无一可恃。粮也要穷百姓供给,草也要穷百姓供给,军中一物一事。无不要穷百姓的汗血钱,故地方已精疲力尽。” 第五,交通困难。民国十八年时,陇海铁路尚未修到西安,连年战争也使铁路运力极低。汽车和公路在当时尚属新鲜事物,公路建设刚刚起步,且是土路,也不存在全国性的公路网。汽车刚刚出现在洋人的租界,汽车作为运输工具在当时中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全部进口的汽车和汽油实在是太昂贵和太奢侈了。当时的运输工具主要靠船和马车,河道干涸使船无法行驶;马车运输因为本身消耗大,效率极低,而且兵荒马乱,抓夫派差,使民间运输几乎断绝。地方势力的武装割据也使交通阻隔。交通困难一则使难民无法逃离灾区获得救助,二则使赈灾救助无法及时送到灾民手中。据当时的记录,往关中运去一石米的路费竟然要花费10石米,如此高昂的交通成本也是造成灾荒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南京政府新立,励精图治,动用一切舆论,使关中饥荒引发全国关注。虽然各方人士捐募的粮款在外省待运,只可惜全国交通环境恶劣,局势动荡不定。为防止被地方军阀土匪劫掠,上海、徐州、蚌埠、丰台等地的赈粮只能小批小批地运往陕西,使灾荒最后扩大。 第六,鸦片之害。鸦片最早作为权贵的奢侈品被英国走私进入中国,从而引发两次鸦片战争,最后导致清政府倒台。进入民国后,屡禁不止的鸦片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中国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鸦片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清末时期,中国男子中瘾君子比例一度高达70%;民国时期,吸食鸦片的比例依然在总人口的10%以上。鸦片税成为政府的主要税源。鸦片经济的兴盛,一方面使无数农民因吸毒而致贫致病,另一方面占用大量耕地,挤占本来就低至温饱的粮食生产。 党晴梵于民国二十年在《陕灾月刊》上撰文指出:“在关中西部的眉县,水田肥地皆种烟苗,农民大多吸食鸦片,致使粮食异常缺乏,而农民体力又弱,一遇旱灾,即束手待毙。村落为墟,田地荒芜。”饥荒发生时,瘾君子无疑成为最早一批受害者。吸烟者一般为男人,一旦鸦片断绝,吸烟者顿时崩溃。失去男人保护,行动不便的小脚女人和老人孩子也随之陷入困境。另外一点,当时尚未进入商品时代和石化时代,用于制作衣物的棉花同样需要占用大量耕地,使粮食空间更加受到挤压。埃德加·斯诺当时在华北游历访问,他发现无论走到哪里,大片大片上好的土地上都种着鸦片。 不应忘记,鸦片在当时还具有货币功能。 第七,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学鼻祖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呈代数基数增长,因此人口的增长要快于粮食的增长。当人口超过粮食所能供养的极限时,就会发生饥荒、战争和瘟疫,由此产生的大量死亡导致人口减少,使人口与粮食重新恢复均衡。在传统农业时代,人类发展屡屡进入马尔萨斯陷阱,在“削减”掉大量人口后,重新回到太平盛世。民国时期的中国刚开始工业化进程,但连年的战争使发展步履维艰,农业和传统手工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工业和商业所占比例极低。也就是说,90%的人口都是生产粮食的农业人口,粮食剩余本来就极其有限,而且都被新增加的人口所消耗。 进入民国,中国人口增长开始加速。民国十八年,中国人口已经达到破纪录的5亿,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上,这无疑是一个人口极限。就陕西而言,民国十八年年馑之前,人口总量达到1300多万——这是70年后全省人口又一次超过1300万。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陕西人口第一次达到1394万,不久关中即爆发了残酷至极的种族大屠杀,到光绪五年(1879),人口锐减至772万。短短10余年间,全省人口损失高达622万,有一半左右人口死亡。民国十八年年馑如同同治大屠杀的重演,只不过将人的屠杀换成了大自然的屠杀,活生生地将人口强制减少了一半。 一场巨大的灾难总是因为很多不祥的因素偶然地相遇在一起,我们很难说哪个因素不重要,或者哪个因素很重要。灾难的发生或者是一种偶然,但也意味着一种必然。灾难之所以发展得如此深重和残酷,是因为很多最糟糕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顺着这个线索,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原因,比如气象预报能力低,或者医疗水平落后等等。《农民日记》的作者侯永禄曾经记录下他母亲的一段话: 我一辈子养过10个娃,现在只有你一个在我跟前,就你二姐五姐在世,那7个都不在了。你三姐贞芳结婚不几年患痨病死了,你妹子京叶5岁害病,让你去街上抓药,药还没抓回来人就死了。还有以前早生的那4个娃,连名字都没起就死了。 如果我们将这场灾难同其它发生在关中、中国和地球上的类似悲剧相比较,或许我们就会明白老子曾经说过的那些话的良苦用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卑微的、脆弱的。 多灾多难 农业经济从来就是充满风险的,这种守株待兔、枯燥无味、极其辛苦的劳动模式使中国人成为世界上最能承受和忍受的民族。人本来就是自然之子,而农业几乎全依赖自然的赏赐。即使在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取得巨大发展的今天,自然变化仍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乃至农业波动的主要因素。 从历史上看,位于季风区的中国一直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依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统计,“中国每6年有一次农业失败,每12年有一次大饥荒。在过去2200多年间,中国共计有1621次大水灾,1392次大旱灾,很多时候旱灾和水灾同时出现”。以黄河为例,这条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民国以前的2500年间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真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一个以农业为主要谋生方式的民族,是无论如何对付不了如此密集、暴烈的天灾的。即使风调雨顺的年景,收成也有限,能挣个温饱就已经不错,一旦遭遇凶年,转眼间就会衣食无着,难以为生。随着自然灾害频繁地出现,人们时常遭受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确实就是“糊口经济”,至少对大多数底层民众来说就是这样。 奇异的现象是,天灾似乎总是与人祸结伴而行。近代中国可谓灾难深重,左手鸦片、右手钢炮的洋人,与国内的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白彦虎等大规模的战乱杀戮,此起彼伏,杀声四起。与一场场人祸相伴而行的是天灾:光绪2年(1876年)华北连续三年大旱,黄河中下游地区有1300多万人死亡;光绪22年(1896年),一场台风和海啸扫荡了刚刚诞生的上海,10余万人遭遇没顶之灾。 进入群雄争霸的民国时期以后,饥荒已经如影随形成了中国人的家常便饭。当时中国人口出生率极高,一对夫妻动辄生七八个孩子,但人口却不见增长,原因是婴儿死亡率奇高,生的多死的多,死的多又必须生的多。在如此恶性循环中,人命如蚁。据出生在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估计,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到700万人死于饥饿。如此估计,民国时代曾经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 “江山千万里,家国四十年”。现代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战争与爱情》中写道:“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实在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野蛮的时代啊。你会相信,哪儿还有人把闷死的幼儿,在锅里蒸着吃?你会相信,有人死了,家人不敢葬,因为葬下去,可能被挨饿的饥民偷去吃了呢?” 民国二十四年,四川发生大饥荒。成都盆地各县都是灾区,受灾人口大约3700余万。四川省赈委会主席尹仲锡将一张人吃人的照片亲自交给蒋介石…… 民国三十一年,即公元1942年,“水旱蝗汤(恩伯)”四大灾害轮番袭击中原,河南全省110个县、1000万众陷入灭顶之灾。在这场人祸天灾中,共有300万人饿死。经历过十八年年馑的关中竟然成为河南人的诺亚方舟,有300万河南人挑着扁担西出潼关流入关中,这也成为关中“河南担”的出处。刚刚修通的陇海铁路沿线,都是饿死、病死和扒火车挤踩摔轧而死者。妇女售价累跌至平时的十分之一,壮丁售价只及过去的三分之一。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因为报道这场大饥荒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在这场饥荒过去整整70年之后,冯小刚将这一天灾人祸的历史悲剧搬上银幕。 事实上,在20世纪上半叶这个最后的农业时代,犹如传说中的“天谴”一般,不幸的中国遭遇到旷古未有的大自然报复,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所记载的大规模灾难就数不胜数: 1920-1921年华北四省区大饥荒:死1000多万人,灾民3000万(一说5000万)。 1925年川黔湘鄂赣五省大饥荒,死人数不详。1928-1930年北方八省大饥荒:死1300多万人。这是一次以旱为主,蝗、风、雪、雹、水、疫并发的巨灾,以陕西、甘肃为中心,遍及山西、绥远、河北、察哈尔、热河、河南八省,并波及鲁、苏、皖、鄂、湘、川、桂等省的一部或大部,灾情从1928年延续到1930年,造成的逃荒人流无法数计,倒毙在荒原上的饿殍大约1000万。陕西原有人口1300万,在三年大荒中,沦为饿殍、死于疫病的300多万人,流离失所者600多万,两者合计占全省人口的70%。难民估计达五千万左右。 1931年饥荒:长江1931-1949年发生水灾11次,其中1931年、1937年两次水灾死人都超过14万人,1931年灾民1亿人,水灾后因饥饿、瘟疫而死亡的人数达300万人;1934年全国大旱灾,导致饥荒,饿死过600万人。1936年-1937年川甘大饥荒:成都盆地各县外都是灾区,受灾大约3700余万人。1936年至1937年四川大灾中饿死的人数,没有精确统计的数字,只能从当时的报纸上略知一二:四川万源县人口骤减三分之一。甘肃死人数目亦不详。 1941年广东大饥荒,死人数不详。1943年广东大饥荒,300万人冻饿而亡。 1945年东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东﹑浙江﹑福建﹑山西﹑广东﹑安徽﹑广西等省灾民达一千九百万人。 1946和1947南方大饥荒:两年间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在湖南,1946年4-7月,饥荒遍及全省。饥民们始则挖草根、剥树皮为食,继以“观音土”充饥。截至8月,湖南饥荒祸及400万人,仅衡阳地区就饿死9万余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搜狐网
名家专栏■关中大劫——白描《天下第一渠》连载之【中篇】第十六章(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两千多年的历史云烟,一条满载故事的大渠
1929年关中大年馑,华县五灾联降,人口骤减!
1929年陕西大饥荒,灾民饿死,饿狼吃人,蝗灾袭来,500万人丧命
民国时期农业灾情及其成因
民国18年陕西到底发生了什么,饿死了数百万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