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绪对身体的影响、身体对情绪的影响

 

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中国医学对情绪和五脏六腑的关系有很详细的论述。人的情志:喜、怒、忧、思、恐与人体内的脏腑有密切关系。中国医学认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所以,情绪过于剧烈就会影响某一个相关的脏腑。《黄帝内经?素问》已记载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即是说如狂喜便会伤心,而神志不宁;悲哀过度会伤肺等等。古代所说的七情或情志都是指现代的心理状况,人的感情及情绪。
    因此,古代中国养生学已强调情志对身体健康的重要,而且不同情绪都会引起不同的损伤,是有迹可寻的。所以培养平和的心境,莫使有过于剧烈的情绪是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所以养神养气,在治疗的层面上,则可以因着个人过于激烈的情志而加以辅导控制及减少。例如,一个肺病的患者,可能悲哀过度,可以对病者的悲哀情绪作出适合的辅导及抒解;一个胃病的患者,可能因为思虑过度,可以对病者的过度思虑作出适合的辅导及抒解。
    中国医学认为情绪及脏腑的关系是相向性的。除了情绪影响身体外,身体的状况也会影响情绪。


身体对情绪的影响

    中国医学认为情绪及脏腑的关系是相向性的。除了情绪影响身体外,身体的状况也会影响情绪。上期内容讲了情绪如何影响身体,以下一段《黄帝内经?灵枢》又再指出身体的状况如何影响情绪: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金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
    
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
    
由上述《灵枢》的记载,便可以知道中国医学对五脏虚实病变如何影响精神情志已有相当理解及很精细的理念。
    
中国的传统医学十分注重身体及情绪的关系。《黄帝内经》中已提及过分的忧伤使肝脏有问题,过分的恐惧会影响肾的功能,过分的思考伤及脾胃,过度的喜乐伤及心脏。如此类推,生活有很多例证都是与此理论吻合。工作繁重的时候,就会影响食欲及消化。有些心脏病患者便是因为过度兴奋而心脏病发。
    
近年,西方医学开始提倡情绪控制以辅助医疗,但早在东周时期中国医学已将情绪控制列为主要养生课题。综观儒道禅学说都主张人们培养安正的心情,减少欲望为养生的方法。静心养神以保持健康是中国古代养生的一个重点。因为欲望减少,所以吃什么都美味,看什么都心悦,穿什么都高兴,知足寡欲。人的物欲无穷,可以满足人的欲望的物质是有限的,所以不知足地追求是无止境的苦恼。例如,当一个人没有房屋居住时,便想拥有房子;当有了一间房子的时候,便希望有大一些的房子;当有了大一些的房子,便希望住在好一些的地区。就是无休止的欲望使人日日夜夜忙着赚取金钱,没有时间享受身边的一切,也使身体疲倦,继而生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梦—来自《黄帝内经》的智慧
“黄帝内经”与精神医学
《黄帝内经》情绪养生
站桩如何做到“七情调和,百病不生”
张翼远:神奇的中医,望而知百病
情志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