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懂珍惜的孩子未来会怎样?

作者/元祉

宋格曾说:“内在小孩是一切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

深以为然

孩子在成长的里程中,如果没有根植“珍惜”这个种子,发扬光大,那么当他长大后的路就会越走窄。

你或周围的人有没有那种,习惯了自己周围的人情和东西,却往往对其毫不在意,视若无睹,但对于自己没有的东西,却渴望的耿耿于怀,甚至彻夜难眠。

我们有住的地方,眼睛却看到外面更大的房子;

我们有穿有吃,却妄想着吃更好的,穿名牌;

看不见自己的妻子对这个家,对自己付出的一切,总拿别人家的媳妇来比较;

看不见自己孩子蹦蹦跳跳欢快的样子,却对别人家孩子埋头写卷子竖起大拇指。

当一个人的眼睛总盯着自己没有的,别人有的东西时,内心就会失衡,情绪就会低落,对自己产生内耗,对别人产生敌意,那么内心自然是昏暗的,根本没有光。

朋友小李是个单亲妈妈,她的孩子上小学5年级,是个淘气的小男孩。

正因为淘气爱玩,所以学习有时跟不上,小李看到儿子在外面疯跑疯跳时,就骤然产生一种“照这样玩下去,以后就只能当乞丐,看看他们班谁谁谁多爱学习”的想法,于是她气冲冲跑到孩子面前,数落孩子一番,同在场的小伙伴们也被小李的行径吓得不轻,纷纷落荒而逃。

自此,小李儿子的小伙伴们很少找他来玩。

小李终于看到了孩子低头写作业的样子,可是孩子用半个小时练不出30个字来。

是什么原因?是大人的焦虑,是孩子的被束缚的心,是一颗失去光亮的心。

潜意识传递孩子的也是,当下的美好不值得珍惜,而是攀比最重要。

其实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懂得珍惜一切的人,一种不懂得珍惜的人。

第一种人,内心是发光发热的,他的一生中会把当下遇到的美好都视为金子,收纳在自己的怀中,成为他的资源,带着资源往前走,心情愉悦充满热情,心态自然平和,对得不到的东西自然坦然面对,也就没有什么得失心。

在这种心态的加持下,这种人像一个行走的吸能人,吸引到的也都是正能量,自然生活里的坎坷都不会让他颓废,生活自然也就越来越顺。

艾薇儿从小是爷爷一手带大的,她喜欢唱歌跳舞,习惯看书写字,内心干净纯洁,每当爷爷告诉她珍惜当下最美好的事物,艾薇儿总会抬头看着爷爷笑,虽然她当时还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当她18岁时,爷爷去世了,她很悲伤,但她都耳边总能回响起爷爷的嘱咐:“艾薇儿,爷爷就住在你心里,永远和你在一起。”所以她逐渐感觉内心温暖起来。

在成长的过程中,她遇到过渣男,也遇到过失业,但她都从未消沉,因为她还记得爷爷告诉她的话:“谁都有难题要解,就像你看到书中的故事,所以没关系,只要相信自己能克服,就一定能找到快乐。”久而久之,她成为了一个幼儿教师,她内心是充盈的,所以她依旧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最终遇到了与自己一样充满阳光的人,互相珍惜,呵护彼此,相守一生。

所以要教会孩子做第一种人,珍惜每一个当下。对生活心存热爱。从不消沉,无机心,少俗虑,活的有趣,对世间万物皆有情,才会过好一生。

第二种人,不懂得珍惜。像小时候长辈说的寓言故事《狗熊掰玉米》,一边拿一边丢,遇到特别好的还没能力摘下来,最终回头一看,一无所获。

这种孩子成长到一定程度,不仅好高骛远,还爱抱怨。

因为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凭当时的本事,未必可以得到,原有的东西自己又不屑一顾,于是心态空虚,摇摇欲坠,不平和的心产生,开始气急败坏,怨气冲天,气场也随之发生改变,日子过得自然就越来越糟糕。

父母要教育给孩子的是,生活当中一切发生的美好和不幸的事,都是宝贵的财富。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事事顺遂的事,大家都欣然接受,欢天喜地,这当然是美好的。

而遇到气愤、痛苦的事呢?其实也是好事,因为从中你能获得教训,也是美好的,这就要看父母如何让孩子面对了。

如果一起怨声载道,那么孩子的命运必将多舛。

世间人与人的区别,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金钱,多少房多少车,而在于有过多少经历,对于有福气的人来说,他会把痛苦的经历转化为人生的财富,转化为滋养自己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助力。

孩子是否懂得珍惜,是他身边这个养育他的人做出来的榜样,大人不断成长自己,孩子也会随之效仿,这就是言传身教。

疫情过后,大家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失业率也不断攀升,虽然疫情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带给大家的是家庭后遗症,因为家庭的经济压力,夫妻频频发生争吵,无法打理好自己的情绪,又怎么去管理孩子的教育呢?

孩子的生活圈不稳定,夫妻互相推卸责任,孩子先学会的是什么?那些吵架的夫妻随后想过这个问题吗?

不懂感恩,即便夫妻都为家庭做过很多牺牲,在对方眼里好像都是应该的,只有自己的付出才是重要的。

那么孩子自然悄悄地,学会了,不用懂感恩,不会了珍惜,内心没有光,只有遇事就抱怨。

总之,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多回头看看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他开始抱怨这抱怨那了,那么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得开始觉察一个问题,自身的问题“我何时抱怨过?”“抱怨过什么?”“我要如何改变。”

一位哲人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不仅对成人,对孩子也同样适用:“改变自己的是神,想改变别人的人,就是神经病。”

孩子也是一个借用你肚子来到这个世界独立的生命个体,所以他有自己的考量与判断。

那么剩下来,就看做父母的我们了,你想让孩子变成有光的人,你得会发光。

~END~

点个右下角“在看”!

愿你修好心:向外,掌控;

向内,察觉!

就此泾渭分明!

看更多走心好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进入“仇亲期”,家长应对不及时,10年内孩子会极度仇恨父母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分析
请为我们的价值负责 父母也同样需要
·阿莱情感访谈《穷尽十五年,等一个男人》·
都市情感系列-偶遇
看哭无数人的人生900格,是你回家的理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