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背景及阅读方法
userphoto

2023.09.06 上海

关注
松阁抚琴图局部(清代 李寅 北京匡时藏)
前言:
关于《论语》的背景与阅读方法,对于初学《论语》的我自然知之甚少。我之所知皆来自复旦哲学学院教授丁耘老师的课堂所讲。其逐字逐句的讲法让初学论语的我受益匪浅。
今将此分享而出,一则是为己之学,虽将老师所讲内容听了两三遍,但只用听觉学习的方式效果甚微,遂转为读与写。
二则是内容皆来自一位同学的课堂录音,我在查询相关内容笔记时无果,仅有某不知名公众号将老师讲论语背景与阅读方法的录音一股脑儿转为文字。其间排序平平、内容繁杂。观看下来容易让人不得要领。我便由老师所讲结合文意,将录音内容剪辑一番。求学之人也可用来做参考观看
老师讲课教材选用的是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与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老师讲课时多用反问来教,遂在后续笔记中仍是按照老师反问的方式,只是将某些重复的删减而已,笔记略像字幕之用,若有幸可帮到你,实属荣幸之至。
《论语》的地位。
孔子及其弟子是从《诗经》《书经》开始入手进行儒学学习的,为什么他们认为后代不应该重复他们的教育过程,而应该从一本新编的书进行儒学学习呢?
这个问题涉及到《论语》的地位。《论语》与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相比有什么样的的地位?
《四书章句集注》—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康有为:“《论语》为孔教之大宗”。唐朝:“论语为六经之精华”。明朝:六经比如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清朝:六经之文,其简括处不及论语”。
毛主席语录和马克思主义经典关系,就是论语和六经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那么多怎么学?当然要从一个最体会得最深的人的那里。把那个人的这个话截出来,那个叫语录体论语,它就是学的论语,论语就是语录体。
《论语》的名字。
“论”读作lún,和伦理是相通的。伦理就是条理和秩序。加在一起就是有条理的话。
我们拿《论语》和《福音书》比一下。《福音书》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编的,这就非常简单,他没有把话分类。但《论语》是把话分类的,不是按照孔子说话的时间顺序,而是按照编者一致认为儒学教育的适合的顺序。
所以《论语》的名称,和它整个篇与篇之间的结构发生了直接的关系。这个关系不仅仅对于我们理解文本有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至少在孔子的直接弟子及其后学,他们理解的儒学的全貌是什么。
比如:“为什么第一篇是学而篇,能不能把学而放到后面去?
“学而”放第一,和《大学》放在四书第一是一样的。它告诉你“学”是什么。这一篇的中心问题就是“学”。它反反复复引孔子和孔门高弟的一些话,说他们体会到的“学”是怎么回事。
“学”有了之后,儒学的全貌就有了。所以“学而第一”是纲领性的一篇,它对后面的十九篇,乃至整个儒学里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点到了。
比如“为政第二”,为政的主题在“学而”里已经出现了一两次,后面马上讲“政”,“八佾第三”是讲“礼”,“里仁”是讲“仁”。后面的第五到第十,它也是有一个顺序,这个顺序是以孔子为中心的,他的活动,他的诸弟子。这是上编十篇。
在下编就更加清楚,前四篇“先进”、“颜渊”、“子路”、“宪问”都是有关门人的。它们和“公冶长”、“雍也”有什么不一样?(这两个也是门人的名字)。这两篇是孔子议论他的学生,后面四篇是学生问孔子,是个问答录。
“卫灵公”、“季氏”、“阳货”,诸侯、大夫、家臣,这是讲礼崩乐坏的,当时的封建结构是怎么回事。“微子”讲隐逸,讲一些孔子实际很欣赏,但道路不同的一些人,这些人的气质和道家非常像。
“子张第十九”是讲儒家的分歧的,就是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的争论在什么地方。对同一个人有赞许,有认可,也有批评。
“尧曰”是总结,“子张”讲分歧,“尧曰”是门徒们的共识,这是参加结集的儒家各派都同意的道统血脉所在。
在读《论语》这本书时,要体会它的文体,它有精微的差别。
“子曰”和“孔子曰”肯定是有差别的,孤零零的“子曰”和有场景的“子曰”也是有差别的。有场景的“子曰”是针对这件事,这个场景,这个人或这几个人说的话。孤零零的“子曰”就是所有门徒应该知道的。
孔子与苏格拉底。
有一些哲学家老是说孔子不如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讲对话辩证法,一来二去是平等的辩论,有逻辑的论证。
孔子基本上是些权威的话,让人去体会,而且逻辑也不一致。比如一个“孝”有好多的定义,诸如此类。
这开口就错了!因为儒家的书不是怎么读的。孔子并不关系定义不的定义的问题。你知道“孝”的定义又能怎么样?你能孝吗?你把所有的逻辑弄清楚了,知道“仁”的定义,你能做个仁人吗?
《论语》里说到某人问孝,这不是是问孝的定义,而是问我怎么能做到孝。而且是“我”怎么做到孝,我“现在这个情况“怎么做到孝。我可能二十年后碰到的情况又不一样了,又要换另外一种方式去孝。
读《论语》《孟子》法。
《程子读论语孟子法》中有几条,有两个关键词“玩味”、“切己”。
“切己”就是把《论语》里面讲的话,圣人的话看成是对自己讲的,对自己现有的毛病讲的,而不是对其他什么人讲的。也许这里面有的人的毛病你没有,但孔门弟子这么多,大体上可能出现的毛病都给你摆在这儿了。
因为《论语》是编起来的,编者肯定考虑到后面的学习者有这样那样的由于气质上的差异带来的问题。
它为什么对后来的孔门高弟这么不留情面?把“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等等都讲出来,只有颜回基本上是没有毛病的,其他人都有各自的“偏”。
一个人的气质往往有好处,同时又带来一些毛病。所以一定一定要把圣人的言语看成就是对自己讲的,而不是随便为了议论,为了辩论,为了搞清楚定义。
“玩味”就是要体会,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去读,它教的是关于生活的道理,这种道理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是关于生活的智慧,孔门的教导包含了智慧,但是智慧在圣学里面已经是“偏”的了。如果你仅仅有“智”的话,已经是偏了。
你们现在也就二十多岁,对有这么高境界的人,这么大年纪说出来的话。你们现在不可能把其中所有的意蕴都捉到。但是你们以后会慢慢明白,而且这种明白和你现代意义上的智力没有关系。
你只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生活,反省体会自己的生活,把典籍上的道理反复揣摩。说不定遭遇什么机缘,你之前读过孔子的话会突然跳出来,照亮你的生活。
这就是豁然贯通,大彻大悟。现在把文本读熟了,它的滋味以后慢慢会出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历史的接力——从孔庙的配享从祀看儒学的传承与流变
从汉儒到宋儒
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贡献(谢耀亭)
儒学八派
阳明已千古,何人再执灯
学者干春松:先秦时儒家为何最具行动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