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政第二】 第四章
userphoto

2023.10.16 上海

关注

山水诗画图轴局部(近现代 钱松喦)
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四章非常有名啊,这肯定是孔子晚年所说的,他只活了七十三岁。他就讲他为学的境地。

首先这个是讲圣人的境界啊。我们今天动不动讲三十而立,我看很多人大概“有志于学”都没有。我们讲四十不惑,“不惑”这个境界太高了,现在可能当世已经很少很少有。“知天命”那就是基本看不到了,后面的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我们读这个东西呢。我也跟你们一样,我们都没活到七十岁。而且我们就是活到七十岁,能不能体会这个。我跟你说这是孔子七十岁的境界,真的让我们活下去,可能我们一百多岁才能体会到这样一个境界。

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我们可以从这个分析来猜度一下,我们以后在自己的人生里是不是可以印证。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记住了啊,你们并不算有志于学,因为孔子讲的“学”是什么?我们通过学而篇已经明白了。你们说这个“学”就是拿学位,我“有志于学位”。

②.“三十而立。”
到“三十而立”是一个环节,就是说他知道这个“学”已经有小成了。知道正确的道理,知道立场、知道是非、知道有一个原则和道理可以遵从了。

这只是知道,下面就是说我体会这个道理的功夫越来越深。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有一个贯通的关系,都是在讲内外关系。

③.“四十不惑。“
“惑”,迷惑。我虽然知道一个正确的道理,但是有外界的一些东西,和这个道理是相悖的,是不顺的,相逆的,有矛盾的。那时候我容易产生疑惑,我这个道理是不是对?会有一些怀疑和迷惑。

从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这十年的功夫,孔子达到了四十不惑,就是对这个道理不仅仅是知道,而且能够毫无怀疑。外界的这个矛盾,“外邪”都可以把它化去。

④.“五十而知天命。”
不惑于外邪,“知天命”,这个天命也是在外的,四十岁到五十岁的这个境地。他对外部、心外的世界的体会,渐渐坚定。

对人世的阻碍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说我这个道理是对的,但是我推行的时候,运气不好推行不下去,没人用。

有的时候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有一些学生都发生了动摇,怎么回事?这并不是说他的道理不对,而是天命有他自己的安排。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有一些像西方人讲的正义,仁义这个境界。天命有一些像神意,上帝的正义。上帝的正义是人没有办法猜度的。因为有时候它和人的意愿相悖。

我的好意,人们的善意造成了一个坏的结果。或者说这个善意达不到好的结果。

上帝和中国这个“天”是有一些关系的,中国古代人就讲昊帝上天,其实就是天的别名。用来翻译这个God.把上帝中圣父、圣子、圣灵这个拟人化的东西去掉,就像是这个“天”。

天的意图,天命。我到五十岁才体会到,推行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出乎天命,天有他的安排。那个时候就是乐天知命,也就是顺从了。

⑤.“六十而耳顺。”
耳顺”一起过耳的东西都不相逆。在外界没有和他这个道理、境界相抵触的东西。什么东西过耳全部了然,内在的境界已经没有外邪阻挡的东西了。

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是中国人对自由的真正解释。这个自由不要从任何西方这个Liberty或Freedom去想。中国人讲的自由就是这样,从心所欲不逾矩。

“自由”就是“由自”,就是随着我自己去,这就叫从心所欲。

“不逾矩”,为什么从心所欲不逾矩?

因为在这个规矩不再是在外面的东西了,已经是我心里包含的东西。我随便我怎么做,都不会超出这个规矩。这个规矩包括礼法的规矩,包括命运的限制。

自由就是说我自己的心,心之所欲已经是内在合乎礼法,合乎天理。一切念头、心心念念完全同于天理。这是把内外完全打通了。

⑦.将这一篇看作是一篇乐章。
这一章是讲“学”非常非常高的定义。这像看一个艺术品,或者比如说听一个音乐。就是从为政篇,一二三四到第四章,这个调子非常非常高。

这对初学者来说啊,因为编者肯定是给初学者看的。本来《论语》就是给初学者看的,而且它非常全面。“就觉得,唉呀!这怎么办?是孔子的话,而且是孔子自己这么老的时候的话。”

这个时候马上就要到第五章,就落到这个“学”最开头的问题“孝”。又回过头来讲“孝”的问题。

第五章到第八章讲“孝”的问题是我们目前现在可以做的,但是第四章讲有至于学后面这些东西,我们要慢慢,非常缓慢的体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读后感2000字
谈孔子的人生志向(费钰清)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您知道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五十知天命”有谁知道“知天命”是什么意思吗?
时乘六龙以御天
于丹《论语》心得之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